第114章

  她看向去疾,去疾别开脸去,两只眼睛四处乱转,就不敢看着她。
  赵元溪心觉不对,李牧难道已经知道了她曾让人编排他和秦王子楚的事了?
  第162章 共饮一杯
  李牧微微叹气,拱手致歉,“是臣失礼了。”
  秦国的反间计的确卑劣,但若非赵王一开始就不信任他,这点流言又怎可能让赵王起了杀心,更令人可笑的是,他的性命的的确确是秦国救下来的。
  赵元溪回礼,正色道,“李将军实乃君子,此事的确是我不对,我在此向你道歉,但若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依旧会这么做。”
  最多是手段更果决一些,不会给李牧固守邺城的机会。
  李牧不能留在赵国,哪怕真的伤了他,也不能让他留在赵国,如今的局面已经是赵元溪能想到最好的结果了。
  两人视线交错,四周气氛极为压抑,没人敢在这时候发出一丁点声音。
  李牧望着这位秦国太后,隐隐竟从她身上看到了秦王嬴政的模样,若说嬴政是强横的猛虎,那这位秦国太后便是玄牝,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输在她手上似乎并不奇怪。
  赵元溪先受不了这气氛,轻咳一声,“若是李将军对我仍有怨,我们可以来一场对决,你要是输了,这事就算是过去,要是我输了,我便亲自将你送往其他诸侯国,如何?”
  李牧却道,“臣已经输了,并无怨言。”
  赵元溪不敢置信地眨眼,“真的假的!你莫不是担心我会故意让人为难你,才选择先认输的?不用有所顾虑,我说跟你比,就真的只是跟你比试。”
  她还想跟李牧试试掰手腕呢!她包赢的!
  李牧道:“兵者,诡道也,太后娘娘虽没有在战场上胜我,但已在另一场战局中胜了我。”
  赵元溪心中嘀咕,这人还挺会为他人着想!连理由都给她找的明明白白。
  “李将军果然真大丈夫是也!”
  赵元溪见四周的人都在看着他们,转而笑道,“孟巨子,此处可有茶室?”
  “有的,有的!请随我来。”
  赵元溪对着李牧抬手,“咱们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李将军不妨与我移至茶室一叙?”
  “不敢,太后娘娘先请。”李牧退后半步,同样抬手。
  茶室是孟喜准备留着招待客人的地方,陈设简单大气,上面悬挂的牌匾写着兼爱非攻四个大字。
  这的确很有墨家人的风格了。
  赵元溪与李牧相对而坐。
  赵元溪不会烹茶,本想把长今叫进来帮忙,李牧先一步将茶盏接了过去。
  “李将军是个武将,竟也会这种附庸风雅之事。”
  当下饮茶并不流行,喝茶往往是伴着葱、姜、橘皮等各种辛辣的东西共饮,还只是少部分人的爱好。
  “茶汤提神、解毒,臣偶尔会用一些。”
  眼瞅着李牧要往茶里面放调料,赵元溪赶紧阻止,“给我倒一杯清茶就好。”
  李牧不理解,但还是给她倒了杯清茶,他也没往茶里加其他东西,只默默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和李将军这样对坐共饮。”赵元溪感叹道。
  李牧看着她,直言道,“太后将臣带到这里,是有何事吗?”
  赵元溪轻叹,“李将军果然是个爽快人,既然如此我就开门见山了,李将军如今居于咸阳,难道打算一直留在那里吗?”
  咸阳虽好,但不过是个富贵牢笼,或许其他人愿意留在那里终老一生,但赵元溪觉得李牧绝不会是那贪图享乐的人。
  若图富贵荣华,他就不会替那个庸碌的赵王南征北战,最后还被人忌惮怀疑,不得善终。
  “太后是何意?”李牧皱眉,将他困在咸阳不是秦王和这位秦国太后的主意吗?难道她还想让自己领兵作战?
  “字面上的意思,李将军既有领兵之才,又善于兵法,应该在你擅长的地方发挥你的能力,秦王之所以不曾任用你,那是看出将军并无投诚之心,并非他不想用你。”
  李牧微怔,沉默良久后道,“臣不会带兵替秦国灭赵的。”
  “让你率兵攻打赵国的确为难你了,但这天下如此之大,又不仅仅只有一个赵国。”
  赵国不能打,但其他地方可以考虑考虑嘛!比如说,跟他打交道最多的匈奴,亦或者燕齐之地,哪里都有他发挥的地方,当然赵国更是他最好的舞台。
  李牧垂首沉思。
  赵元溪笑道,“不用这么快做决定,赵国不是还没有被灭!你还有时间可以考虑,不过最好是在秦攻占赵国之前,那时候你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或许能护住更多的赵人。”
  李牧猛然抬头,眼中透着股震惊“秦王想做什么?”
  赵元溪神色淡淡,“显而易见,赵国的人,尤其是邯郸的那些贵族,政儿是不可能放过的,具体缘由你不是应该很清楚吗?”
  “赵国人是无辜的!”
  “那李将军就试着救下那些无辜的赵人吧!”赵元溪举起手中的茶杯。
  “所以,太后还是想让我带兵拿下赵国。”
  “不,我只是让你知道你现在选择的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你是否愿意带兵攻打赵国,但对秦国来说结果都是一样。”
  很残酷,但这便是现实。
  赵元溪只不过在给李牧一次选择的机会,赵国国君死不死,对她来说无关紧要,但邯郸城中的那些人没必要跟着赵王迁一起死。
  李牧眼中藏不住的悲戚,他没有说话,只是握着茶杯的手,死死攥着,几乎要将那茶杯捏碎。
  良久,“臣知晓了。”
  赵元溪懂他的无奈,更敬佩他的选择,“我以茶代酒,敬李将军。”
  两人共举杯。
  赵元溪抿了一口热茶,声音轻快了些,“李将军尚可不必如此沮丧,也没有那么糟糕!赵国被灭已是定局,换个角度想,有你在,秦军至少不会干出屠城的事。”
  “太后娘娘有些话,可以不说。”
  ???
  她这是被怼了?好吧!这的确不是什么很能让人开心的话,但她不是在说事实么!
  人骗骗别人也就算了,何必要欺骗自己呢?
  赵元溪撇嘴,“李将军应当早些认清现实,做好心理准备,到时候在战场之上才不会犹豫不决。”
  李牧却道:“太后同我说这些,不也是想留下赵人的性命吗?臣斗胆问您这又是为什么?”
  第163章 礼物
  既然他替不替秦国领兵,对秦国攻赵的结果不会影响,那赵太后又为何要引诱自己同意带兵攻赵呢?
  李牧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想,却仍有些不解。
  “这很奇怪吗?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本就不该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赵元溪坦言道,“更何况秦赵燕楚齐魏韩本就是一家。”
  李牧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诸国之间虽然往来频繁,王室之间的联姻也屡见不鲜,但要说是一家人,估计谁都不可能同意。
  “你这是什么表情!”赵元溪不满,“等秦王一统天下,拿下其余六国,即便他们不承认,那也是既定事实。”
  秦王有吞并六国之心,世人皆知,诸国屡次联合攻秦便是想灭掉秦国,不曾想秦国在这样的围剿之下,依旧存活了下来,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强大。
  即便如此,也没有多少人相信秦国能拿下所有的诸侯国。
  李牧虽一直以来都忌惮强秦,却也不认为秦国当真能凭一己之力,打败所有的国家,但如今从秦国太后口中听到如此笃定的声音,他竟心口猛地一跳。
  “赵国虽或不敌秦国,但南边的楚国并不弱于秦国,东边更有燕齐两国,太后何意如此断定秦国必赢呢?”
  “那你觉得秦国会输吗?”赵元溪促狭地反问。
  李牧失语,秦国能赢的可能的确比它输的可能大许多,诸国联合尚且可以同秦国一战,可如今诸侯国不过一盘散沙,早已没了合纵连横抗秦之心。
  赵元溪见他不说话,便笑着又道,“李将军如今已是秦将,哪怕你现在还不愿承认,但在世人眼里你已经归秦,那么秦国越强大,对你来说才更好不是吗?”
  “臣明白。”
  说了这么多,赵元溪喉咙都干了,将手中的茶水喝光,“今日很高兴能与李将军共饮,希望下次与你相见,便是喝你的庆功酒。”
  李牧微微颔首,同时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茶已经喝完了,赵元溪起身相送。
  敲打的话已经都说了,这时候的赵元溪面色和善,笑眯眯地道,“李将军是我很钦佩的人,能相识你这样的朋友,实在令我开心。”
  李牧对于赵太后说话不管他人死活的感觉已经渐渐习惯,侧过脸看到赵太后脸上的笑,却又不禁片刻的愣神。
  她脸中的喜色并非虚假——
  李牧失笑,心中感叹这位赵太后当真是厉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