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赵元溪打算先遣散一批安分的和秦人通婚,给予一些土地房产,让他们在秦国安定下来,另在咸阳开办另一家学院,收纳这些他国的孩子,推行她制定的教育方式。
至于那些顽固派,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去种地织布,通过各种劳动换取他们所得的食物。
赵元溪向弥夫人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当然做这一切之前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
“七国之间的语言和文字虽有相似之处,但若非如甘棠这般对这些文字有所研究,各国之间的人沟通起来还是颇为困难。
赵元溪指着名单上的那些人,食指轻敲桌面,“这些贵族子弟想要融入秦国,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秦国的文字和发音。”
文字统一是文化统一的第一步,七国皆有自己的文字系统,这不仅会阻碍国民之间的交流,还有可能引导国家内部分裂。
嬴政正式统一文字是在秦灭六国之后,那可能都是十几年后的事了,赵元溪可等不了那么久,干脆就拿这些六国旧贵族先做示范,反正他们都识字,学起来还比其他人快。
“太后想要我做什么?”
“都说了唤我元溪了。”她笑着将弥夫人拉过来,按在席上,“我实在寻不到能如甘棠这般通晓七国文字的人,所以只能来找你相助,让他们都学会我秦国的文字。”
弥夫人眸光闪了闪,“秦国收天下英才齐聚咸阳,怎会寻不到能通识七国文字之人。”
她虽识些字,但同大家相比却也不过尔尔。
“但他们都不是你。”赵元溪跟着坐下来,叹气道,“世间虽多大才,但多脾气古怪,文人相轻,贸然派人过去,必然会吵起来,何况宫室之中女子甚多,你叫我如何能寻一位合适的女先生?”
“那太后就不担心我和他们吵起来?”
“女子吵不过你,男子你只管让守卫把他们拉出去揍一顿就好。”
……
弥夫人差点笑出声来,强忍着笑意,“太后竟也会以武力相要挟?”
“你儿子当初就是我用武力给强押回来的。”赵元溪半点没有欺负人家儿子的自觉,全是对自己行为的赞赏。
“若我还是不答应呢?”
“你会答应的!”
“太后如此自信?”
“因为我在求你啊!”
弥夫人愣了好久,才终于开口,似是抱怨道,“您这是求人的态度么?”
“那你是答应了?”赵元溪笑着道,“你若觉得我心不诚,那我这就正经地求你。”
“甘棠先生,你可愿帮助我教导那些人学习秦字?”
赵元溪双手递上茶水,神情颇为严肃。
她这般正经的模样令弥夫人心跳不止,慌张地接过那杯茶,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她长叹一声,“若是让别人瞧见我受您这大礼,我怕不是要被万人指摘唾骂。”
“燕昭王能拥慧先驱,礼贤下士,我不过为甘棠奉上一杯茶,又能算什么?”
“你——”
赵元溪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对,理直气壮地瞧着她,这把弥夫人都给整得没脾气了。
她这才算知道为何良儿这般死心塌地地给她干活。
弥夫人只得感叹:“您若为男子,可堪为一方诸侯。”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评价我,可我现在已经是诸侯王的母亲。”赵元溪两手一摊。
未来她还会是史上第一个皇帝的母亲,哪里需要费那老鼻子劲自己打江山。
弥夫人被她整得无话可说,刚想夸赵太后以礼待士,有贤主风范,可这会尾巴快翘上天的人又是谁?
她算是看出来了,眼前之人平日里虽一副端庄稳重的做派,实际上就是个恶趣味十足,喜欢顺杆爬的泼皮。
“那太后娘娘,您可有想好我一人如何教这近五千的赵人和韩人吗?”
咋有些阴阳怪气的?
赵元溪也没太在意,笑呵呵地道,“我早就准备好了!每家人手上都能拿到一本文字对照册,其他的地方的人只要对着这本册子,会自己国家的文字就能看懂秦国的文字,甘棠只需要负责他们平日的考核,再给他们解惑便可。”
这将近五千人,也不都是不懂秦国文字的,他们还能互相帮助,反正只要三个月后所有人能通过最后的测试就行。
“我会派些人协助你,不过他们年岁都不大,还得你多劳心。”
元溪学院那边前不久第一批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若要再深造的话,还得依靠秦国的学宫。
可惜学宫不是他们能进的地方。
秦国学宫去不了,那多多实践也未必不是一种成长途径,要是能在这里得到上面人的注意,获得官吏的举荐,凭他们的学识,通过秦国如今的官吏选拔也并不是难事。
赵元溪又叮嘱,“宫室的守卫我都下了命令,若你需要他们,只管叫他们帮忙就行。”
“太后早就决定好了,何必又征求我的意见。”弥夫人幽幽地问。
第255章 太后劝学(求月票)
赵元溪讪笑,用逼迫的方式,怎么比得上对方心甘情愿办事好。
“我这不是怕你不高兴么。”
“您现在就不怕我不高兴?”
“你已经答应了,君子一诺千金,可没有反悔的道理!”
弥夫人轻哼,“妾身不过是个小女子,只识得几个字,连那些诗文都没通读过,更不用提这君子之道,您说这些,我可听不懂。”
赵元溪吃了瘪,却也知弥夫人是心中还有怨气,便也随着她的性子,又说了一番好话。
弥夫人被逗乐了,反不再同她逗趣,倒是谈起了正事。
“这分田给房还好说,郑国渠建好,关中平原多了四百万亩的良田,正是需要人去耕种的时候,他们倒能填这个空缺,只是婚嫁之事需得你情我愿,哪里是太后一句话就能推行下去的?”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没有太后一道旨意,就逼着人嫁娶的。
“当然是威逼利诱啊!你不会指望我同他们讲道理吧!”赵元溪理直气壮。
弥夫人:……
她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已经过了婚嫁的年纪,膝下还有两个儿子,不然落到这位太后手里,怕不是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那您想如何威逼利诱?”
“凡十八岁以上未婚者,皆可以同秦人婚嫁,若之前有官职,可向我投递拜帖,我会将其举荐给廷尉考核,考核通过能担任秦国官吏,哪怕不通过,我也会赠一份嫁妆为新妇添妆。”
“那些无官职的则还需再加一道文化测试,考的便是我秦国的律法和处理政事的能力。”
“若女子嫁于我秦人,亦有田地嫁妆,赋税减免。”
“至于不配合的,那就只能让他们多缴些税,多干点活了,再不听话就揍上一顿。”
既然想要不受拘束,那必然得付出些代价。
听完之后,弥夫人只有一个问题,“您这么有钱吗?”
赵元溪自得道,“站在你面前的,可是大秦首富,手里有着百万亩田地,把持着秦国的纸业、印刷业、瓷业、纺织业,未来还会开发制糖业、养殖业等,掌握着秦国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和技术人才,你说我有没有钱?”
弥夫人说她可为诸侯,实际上她已经比有些诸侯还要有钱了,搞政治军事她可能不太行,但搞经济生产谁能比得过她?
赵太后神采奕奕的模样令弥夫人晃了晃神,虽早已知晓她手底下有不少产业,但听着她将那些东西如数家珍的讲出来,还是让人十分震惊。
“看来是我多虑了。”
赵元溪笑道:“甘棠多想些,我也就能少些思虑。”
动脑可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赵元溪巴不得自己能什么都不想,只等着有人给自己出主意。
柚这时进来通报,“太后娘娘,胡七子求见。”
虽说赵元溪对胡七子印象不太好,但架不住她长得实在招人喜欢,她一脸神秘地问弥夫人,“你可见过真正的美人?”
弥夫人对于赵太后突然变换话题有些没反应过来,呆愣了半秒,好笑道,“您是指这位胡七子?”
她再如何也是秦王的后妃,赵太后这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是闹哪样?
赵元溪弯了弯眉,对柚道,“让她进来吧!”
胡七子进来之后,弥夫人这才懂得为何赵太后这般闻之便喜,果然是令人见之难忘的美人。
“妾身见过太后娘娘。”
“起来吧!今日来找我,是为何事?”
胡七子盈盈一拜,“太后娘娘对妾身有大恩,又赐予重礼,妾身是来向太后娘娘谢恩。”
这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仿若立在那里的美人图。
赵元溪瞧着高兴,摆着手,“这有什么好谢的,既然来了等会不妨跟我们一起用午膳。”
胡七子听了眼前一亮,连忙行礼,“谢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