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除非魏国能将大梁城外十五万的秦军消灭,不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河水涌入城中,可若魏国真有击败秦军的办法,就不会选择退守城中和秦军对峙了。
  赵元溪叹了口气,“两国士兵交锋,或有死伤是常事,但这满城的百姓终究是无辜的,是以我恳请先生能替我秦国出面,说服魏王。”
  “若我不答应呢?”郦食其缓缓开口,并非他对自己不自信,而是他深知魏王的为人,替秦国出使魏国,大概率就是死路一条。
  “先生不答应,那我自然不会勉强先生,此事也会由其他人去做,只是成与不成,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郦食其眉头紧皱,手不自觉地搓动,他在犹豫。
  替秦国冒这样大的风险真的值得吗?可若秦魏谈判失败,那大梁城的数十万百姓便只能等死了。
  见状,赵元溪反而有些高兴,只要他犹豫,这事便还可以继续商量。
  “太后为何要将此事交给我?”他不认为秦国没有能出使的人。
  “先生是魏国人,非我秦国官吏,这就是优势所在,况且我相信先生的能力,哪怕不能说服魏王,也有办法全身而退。”
  “太后您还真是给小人出了个难题!”
  “先生自诩大才,这何曾不是对先生的挑战,若你能说服魏王,那你便是我秦国当世张仪,必然为天下人所知。”
  郦食其心跳如擂鼓,世间有才者众多,可能有机会展现自己才能的人却少之又少,如今他得了这么个机会,他竟心生惧意!
  他不禁哈哈大笑,“太后此话说得在理,人生在世,所图不过功成名就,若事成我便名垂千古,若败了那也不枉来此世一遭。”
  “先生果然爽快人!”
  赵元溪就知道她没有看错人。
  “先生既然答应,这下可以打开这箱子,瞧一瞧这是什么。”
  郦食其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打开那木箱,发现里面是几颗圆球,“这是何物?”
  “此乃我研制的黑火药,希望能给先生添一些谈判的筹码。”赵元溪按照之前的试燃,再次引爆了一枚。
  郦食其耳朵嗡嗡的,望着那满地的碎石块,一时间竟呆愣地站在了那里,良久之后才喃喃道,“秦国有此物,难道还破不开大梁城吗?”
  赵元溪无奈地笑道,“这东西虽厉害,但对于夯土结构的城墙破坏力却不行,只能针对有裂缝的山石,使其从内部崩裂。”
  除非有tnt炸药,不然凭这黑火药,至少得有数吨,还得定向爆破,才能将那城墙炸开。
  有钻到城墙底下埋几吨炸药的功夫,这都能直接杀上城楼了,何况这黑火药威力有限,就算炸出个口子,魏军也能想办法堵住。
  “不过这东西虽然攻城不行,但吓唬人足够了!”
  “您是要我用这玩意吓唬魏王?”
  “告诉魏王,若是他不肯降,那这玩意可以将他大梁城炸成废墟,让黄河改道也只需几天的时间。”
  郦食其盯着手里的玩意,不得不承认太后这话还真有可行性,这东西炸不塌城墙,但要投入城中炸那些城墙上的士兵足够,这动静也足够震得魏王睡不着了。
  “小人明白了,小人一定会说服魏王的!”太后把这东西送他,他说服魏王的可能性便又大了几分,若还是失败,魏王要杀他,那他抱着这玩意把魏王宫给炸了,也不是不行。
  赵元溪朝他行了一大礼,“那一切便拜托先生了!”
  “定不负太后所托。”
  “临走之前,大王还想见你一面,若先生准备好,便随我进宫见一见他如何?”
  既是替秦国出使,没道理连秦王都不见上一面。
  郦食其掩下此刻的激动,“愿随太后同往。”
  第294章 唤我刘三儿
  郦食其同嬴政谈的十分顺利,次日朝会之上,秦王便封他特使出使魏国,另派百余人为其护卫,随行的还有万余秦王派给王贲的增援。
  事若不成,那便只有一战。
  与此同时,和大梁相隔百余里的外黄,也受到了部分秦军的围攻。
  王贲担心周遭会有游兵侵扰,派了万余人对大梁周边的地区进行清缴。
  外黄不过区区小县,兵卒不过千余人,哪里挡得住秦军的围攻,不到三天的时间,外黄城门被破,外黄令张耳弃城跑路,府中门客皆四散逃离。
  这其中就有赵元溪想找的刘邦,只不过现在的刘邦还不叫刘邦,更不是三十年后的汉高祖,如今的刘邦还只是个名为刘季的游侠。
  刚拜入张耳门下还没有多久,就遇到了秦国的大军攻城。
  城门破开,张耳眼见形势不对,立马带着金银细软逃离。
  刘邦手里的刀还沾着血,见外黄令的辕马离开,便立马跟上,可两条腿哪里有四条腿跑得快,眼见就要追不上的时候,也不知是从哪里钻出一队人,将张耳的车马拦住。
  车里的人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尖叫,只见几个妇人被扔下了马车,那些追兵被这些人牵制住,张耳趁此机会离开,此时刘邦也追了上来,翻身上车,横劈竖砍将几个涌上来的人掀翻。
  “主公莫怕,刘季送你离开。”
  张耳正要呵斥这贼人,欲对其动手,听到这话反而冷静了些,见这刘季身手不错,便默认了他在自己身边保护。
  不知过了多久,刘季感觉自己的手已经挥得麻木了,若非张耳身边护卫不少,凭着这一波又一波的秦兵,他估计要被剁成肉泥。
  马儿跑了几个时辰,都已经口吐白沫,这才终于将身后的追兵甩开。
  刘季瘫坐在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抓了一把泥土,抓紧又散开,这种真实的触感,才让他感觉自己还活着。
  张耳从车上走下来,他头顶发冠倾斜,头发被汗水打湿了沾在额前,那身锦袍也皱皱巴巴,身形极为狼狈,但和周围那些带伤的护卫来说,他这样子已经算是体面。
  “你这年轻人倒是不错,叫什么名字,我怎不认识你?”
  刘季用剑杵着身子站起身来,行礼道,“小人刘季,是您新进的门客,还未被引见过,故而您未曾见过我。”
  张耳长叹,“时运不济,遇到这秦人来犯,不然我俩倒能坐下详谈。”
  “能见外黄令一面,已经是小人的荣幸,更不必提小人还有幸护送您一程。”
  闻言,张耳颇为感叹,如今他已然落魄,还有人如此崇敬于他,倒也是个老实厚道的,“我如今已非外黄令了,你现在打算去哪里,若还愿意跟随我的话,那便跟我一道离开。”
  若是这张耳还是外黄令,刘季倒不介意继续跟着他,可如今他自己都自身难保,秦军更是在通缉他,跟着他跑路不是死路一条么!
  刘季面上露出感动之色,朝张耳行大礼道,“您愿意信任我,是我的荣幸,可经此一事,我心中实在挂念着家中老父,倒不便跟您同去了。”
  虽是个怕死的,但也算是个孝顺的人,张耳有些惋惜,倒也没不高兴,“如此也好,回家侍奉长辈也算是尽了为人子的责任,这锭金子便赠于你,若你哪天改变想法了,再来找我也行。”
  “无功不受禄,我怎能收您的钱。”刘季连忙推拒。
  张耳如今别的没有,也就只剩下些钱了,“无妨,收下吧!也算是我俩相交一场的缘分,他日若是再见,咱再饮上几杯!”
  “如此,那便谢过您了!”
  张苍担忧身后的追兵,休整一番后便继续启程。
  至于刘季掂着手里的那锭金子,也犯起了难,他来魏国本是来投奔信陵君的,结果到了魏国之后才知道信陵君已经离世的消息。
  几经辗转,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张耳这边,本想在这混出点名堂,没想到还没给他发挥的机会,这外黄就被秦军踏破了。
  现在留在魏国是不可能的,秦国更不是个好去处,思来想去还是回楚国妥当。
  路上正好遇上商队,他便搭了个顺风车。
  “小兄弟,你运气倒是不错,得亏是遇到了我们,不然这魏国你还真不太好走出去。”
  这秦兵来得太快,魏国的买家都跑路了,他们现在只能将这批货卖到更远的楚国,路上正好遇上孤身一人的游侠,干脆就结伴同行了。
  刘季躺在车队后面的草垛里,望着那蓝天白云,颇为自在,随口答道,“得亏大哥好心带我一程,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见到我爹。”
  刘季又问,“大哥你是哪里人,怎跑来这魏国做生意。”
  “我秦地来的,替主家跑腿而已。”
  “这兵荒马乱的,做生意可不容易。”
  “可不是么!也不知道这世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小兄弟的名字呢?”
  “大哥愿意的话,唤我刘三儿就行。”
  “小兄弟也姓刘?瞧你来的方向似是从外黄来的,不知可否认识张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