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为了防备随时会出现的马匪,萧何在自己家布下了重重陷阱,只等着人上门自投罗网。
不过马匪他没有等到,倒是让他等到了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人。
张良乘着马车到了太后所说的地方,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院子。
萧何警惕地望着眼前的男子,“你是谁,来我这里做什么?”
张良朝他作揖,温声道,“在下张良,自咸阳而来求见先生……”
萧何哪里会想到自己好端端的在这里待着,竟会让秦国的太后注意上,难道他真是什么旷世奇才?
“先生说的,在下不可谓不心动,只是我不明白,这赵太后怎会知道在下这么一个无名之辈?”
他虽对自己的能力尤为自信,但却也没自信到自己的名字能传到秦国。
张良若说之前不明白为何太后要让自己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寻这么一个人,可真等他见了此人,不禁生出一见如故的感觉,再聊了一番后,越发断定此人不凡。
“太后在这里有些产业,管事十分敬仰先生的才华,故而向太后娘娘举荐,太后听闻先生大才,这才让良过来见一见先生。”
这番说辞,张良早就想好,接着又道,“若先生愿意管理太后在丰邑的产业,所得自然能有先生的一份。”
萧何没想到这几年丰邑附近多出的那几家富户,都是秦国太后的手下,那些给不少楚人提供营生的地方都是她的产业。
他只浅浅一算,便得出这丰邑大半的营收都来自那些地方,偏偏他这里还只是其中一处,丰邑附近的几个城邑情况也大抵如此。
萧何不禁有些背脊发凉,秦楚大战在即,这秦国太后在丰邑布下这么大的产业是做什么?
总不能是觉得这地方风水好吧?
对方开出的价码实在丰厚,萧何实在没法拒绝,何况楚国如今岌岌可危,他也该为自己寻条活路,便也没有推拒,接受了邀请,成为了赵元溪手下负责楚国商贸的高级管理人才。
张良收起萧何签订的契书,放入怀中,两人志趣相投,又是一番对饮,酒酣之时,大门砰砰砰地被敲响。
萧何对张良致歉,让仆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门一打开,就有一泼猴从门缝里麻溜地钻了进来,那小童还没来得及阻止,只看见一背影匆匆跑进去,他忙高声喊,“你站住,你站住,这里不是你能随便进来的地方!”
小童连忙追过来,却见那泼皮已经跟自家主人坐在了一起,拿起酒盏就往自己嘴里灌,饮了好些杯之后,才像是活了过来,“萧兄,先让小弟吃几口,你是不知道,这一路我差点死在路上了。”
萧何朝小童摆摆手,吩咐他再去备些酒菜,又对张良抱歉地举杯,“我这兄弟失礼了,还望张贤弟海涵。”
如此粗鄙的样子,的确把张良给惊到了,但他好在也是经过不少风浪的人,不至于因为这事就失态,笑着回礼,“无妨。”
刘季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萧何对面还坐着人,还是个不认识的人,先是有些尴尬,又很快镇定下来,见此人衣着不凡,便知是萧何的贵客。
两人对视一眼,刘季当即明白这算是自己人,对张良举杯笑道,“在下刘季,丰邑人士,刚才让你看笑话了,我自罚三杯。”
第307章 刘季入咸阳
“不才张良。”张良同时举杯,他本以为此行找不到刘季,没想到离开前的最后一天,会在萧何这里等到他。
萧何笑问,“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怎如此狼狈?”
刘季满脸沧桑,“别提了!”
张良竖耳听着,有萧何在先,他不敢看轻此人,太后说得不错,此地的确卧虎藏龙。
刘季:“魏国去年已经被秦国攻占了,你们可知?”
萧何听到了些消息,至于张良那更是清楚不过。
刘季见他们两个人都知道,便继续道,“那些秦军实在凶悍,差点就要了老——我的小命,要不是遇到一只商队,我还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才能回来,好不容易到了楚国境内,结果颖水那块地遇上旱灾,粮食不够吃就算了,连水都不够喝,我能活着回来,全靠我命硬。”
“旱灾?”张良惊讶不已。
刘季割了几块肉,就着酒吃,“不算太严重,但冬天遇上旱灾,今年开春估计情况也不会多好,得亏咱们这地方好,旱涝保收,富不了,也饿不死。”
萧何沉着脸,“若是严重的话,郢都那边应该会有动作才对。”
“那些贵人哪里会管底下人的生死,我那一路上瞧着不少人都要饿死了,也没见官府有接济。”刘季轻哼一声。
郢都那些王公大臣都忙着争权夺利,估计没几个人知道颖水那边发生了旱灾,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一定会管。
萧何叹气,“如今郢都那边都在防范秦国,怕是也没人会将这消息送到楚王宫,自讨没趣。”
也不是萧何想替楚王解释,实际上现在楚王自己都做不了楚国的主。
刘季酒兴上来,就开始胡咧咧,“秦国要真打来了,也不算啥坏事……”
吓得萧何连忙叫他不要再说了。
张良嘴角挂着微不可查的笑,这两人还真有些意思,尤其是这位刘季,太后估计会喜欢这人。
刘季这才想起还有一个人在这,朝张良笑了笑,“莫怪,莫怪,我喝多了就喜欢胡说,良是哪里人,我怎么之前从未见过你?”
“我本是韩国新郑人,现在居于咸阳!”
“咸阳……咳咳!”刘季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着,确定张良不是在开玩笑,他突然想起自己在魏国时听到的消息,韩王似乎就是被一位名叫张良的人说服,向秦国投降的,那人不会就是他吧!
“你是那个出使韩国的张良?”
“正是。”
刘季心中激动,“没想到我刘季竟也能结识这般人物!先生乃当世豪杰,怎来我们这穷乡僻壤?”
萧何故作深沉,一副悠然自得的姿态,“那自然是来寻我的。”
“别闹,说正经的呢!”
“谁和你开玩笑了,张贤弟你说你是不是来寻我的?”
张良失笑,“萧兄说得不错,此番来此的确是为了招揽萧兄。”
“不错啊!发达了!别忘了提携提携兄弟们。”刘季朝萧何挤眉弄眼,笑得一副不要钱的样子。
张良趁机开口,“若是刘兄愿意,也可同我回咸阳。”
“去咸阳?”刘季还从未生过去咸阳的想法。
他倒是想寻些发达的路子,但那也是在楚国,秦国那地方是正常人能去的?
“不妨告诉刘兄,我此番过来除了来寻萧兄,也是为太后寻些大才回去,我观刘兄乃人中龙凤,去往咸阳也自有一番天地。”
刘季被这么个大馅饼砸脑袋上,脑瓜子不禁感觉晕乎乎的,可很快他又冷静下来,“非我过谦,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到了咸阳凭我这点能力能做啥?”
秦国太后把自己召过去,总不能让他在那里吃干饭吧!
他倒是想在那里吃白食,但天底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刘兄大可放心,无论做什么,那都亏待不了你。”
刘季琢磨了一下,看了眼萧何,目光又落在张良身上,“行,那就跟你干了!”
反正他还年轻,出去闯闯也不错,大不了干得不好那就回来嘛!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回家一趟。
之前同张耳说的要陪伴老父亲,也不尽是虚言,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他怎么着也得在父亲跟前尽尽孝。
张良赠了老刘家不少钱,足够刘老太公这辈子吃穿不愁。
刘老太公在送别刘季之时催促,“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娶媳妇了,你若是自己找不着,那我给你找一个!”
刘季正兴致勃勃地要前往咸阳,干出一番大事业,哪里会想着娶媳妇的事,“阿翁,我年纪还小呢!”
“老大老二家的孩子都满地跑了,你倒好整天不干正事,好不容易回来了几天,转眼又跑出去!”
“知道了,知道了!下次回来给你带个媳妇。”
“什么叫给我带媳妇!”刘老太公抄起木棍就要揍他,刘季立马撒丫子跑,蹿到张良的马车里,催促道,“快走,快走!”
这一趟张良收获颇丰,不仅带了不少楚地的特产回去,还把太后想要的人给带回了咸阳。
赵元溪收到张良的来信时,手都在抖,这就把人给找到了?
“子房,依你这么说你现在在咸阳当夫子?”
刘季跟张良相处了个把月,和他俨然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是。”
“可你不是劝降韩国的大功臣么?秦王没赏赐你什么?”
张良微抿着唇,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那就慢慢说,反正咱们有的是时间。”
……
好不容易两人终于回到咸阳,刘季伸了个懒腰,从马车上跳下来,瞧着周围热闹繁华的样子,忍不住感叹,“不愧是咸阳,果然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