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他下手毫不留情,胡乱给项羽擦了一通,又有些嫌弃的用项羽的衣服擦了擦手上残留的药膏,把药瓶丢他跟前,“诺,剩下的给你用,这路上你还得带着这副重镣,到时候手脚肯定会肿起来,用这个消肿。”
“我不稀罕。”
“你这小子,给脸不要脸,谁管你稀不稀罕,反正东西我是送到了,要不是看你是个孩子的份上,太后才不会让人给你药呢!你那叔父那边就没有。”
护卫又骂了几句,听到外面兄弟们催促的声音,他这才停了嘴,警告道,“哼,你最好老实一点,不然有你们苦头吃的。”
周围又安静下来,项羽牙齿咬得都出血了,视线落在那旁边的药瓶上,抓起来就要砸碎,可想到叔父那边,他又只能愤愤放下。
第二天,一行人再次出发。
赵元溪没有羞辱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安排了一辆马车跟在后面。
项羽临到出发时才终于见到了他叔父,见叔父没什么事,这才放下心来。
项梁见他两眼通红,便知他是一夜未睡,“休息一会,你的精力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不是让你空耗的。”
项羽点头,面露羞愧,“是我连累叔父了。”
若非他在驿站说要对这些人动手,那秦太后根本不会注意到他们,可恨的是那驿站几乎都是她的爪牙。
“是我没提醒你。”
这次着实是他们运气不好。
对他们来说是运气不好,对赵元溪却是好运气,虽然处置项家人有些麻烦,但比起以后要大海捞针,可要好上太多。
扶苏见大母真的带上了他们,“大母何不让人把他们送去东海郡治所,让东海郡的郡守处置他们。”
“东海郡郡守原也是楚人,项家人在楚地积威甚重,他们之间未尝没有可能有所勾结,若是让他们跑了,那要再找到他们可就不容易了。”
赵元溪也不想带着这两累赘,可现在他们身处楚国故地,到处都可能有楚国的旧贵族想要营救他们,让他们跟着队伍尚且能看住他们,若是把他们送走,途中难免出现意外,就算成功送到,说不定还会正好把人送到他们手上。
这就暴露出了秦国此时地方治理空缺的问题了。
因为一下子拥有太多的土地,原来的官吏队伍根本填补不了如此庞大空缺,许多基层依旧沿用的是旧六国的旧官吏,这些旧势力盘根错结,以至于秦目前根本无法彻底掌控地方。
扶苏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可以把那些人都换成能信任的人吗?”
“可以,但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才。”
“可以要让父皇选拔人才。”
赵元溪笑着点头,“那你可以回去跟你父皇谏言,先想一想具体的解决办法,到时候一起告诉他。”
事实上选拔人才嬴政已经在做了,只不过依旧是所有事情都是由他来绝对,并没有形成全国范围选拔人才的制度。
“我会的!”
赵元溪欣慰地揉了揉他脑袋。
淮阴在淮河以南,地势平坦,周围河网密布,水运十分发达,连接着中原和吴越、江淮等地,当年吴王夫差在这里修筑了邗沟,连同了沿途的湖泊,在淮阴流入了淮河,是极为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
天气渐冷,又遇上大雨,所有人都往家里赶。
雨实在太大,哪怕天色还未晚,也不能继续前进了,他们一行人只能在就近的村落附近停留。
这里只是个普通的村子,仅仅几十户的人家,见这么一支浩浩荡荡的秦军朝他们村子过来,那些人都吓坏了,全部都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赵元溪让士兵们就地扎营,雨水打湿了木柴,她只能让人去里正家买些木柴回来,但不得吓着他们。
随行的士兵都是秦国的精锐,自然是令行禁止,皆听命行事,很快就有人把木柴给带了回来,在营帐中升起了火。
这会已经入冬,冬雨打在身上实在发冷,但那些士兵依旧一个个排着队等着把衣服烤干。
被丢在角落里的项家叔侄看着这群秦兵,大为震动,他们是将门出身,自然也是见过楚地的士兵的,但和这些秦兵相比,他们和流寇没什么区别。
项羽明白了自家大父当初兵败的原因了。
那天过来给项羽送药的小兵,见小孩冻得瑟瑟发抖,朝他招呼,“你们要不过来烤一烤?”
项羽是根硬骨头,但项梁显然要聪明许多,明白人在屋檐下得学会低头的道理,推搡着他上前。
火堆传来的温度让项羽原本僵硬的手指恢复了知觉,他这时候才正儿八经的抬眼瞧那小兵,“听你的口音你是楚人?”
小兵一愣,笑着道,“原也是楚人,现在也算是老秦人了,我家住南郡那边,后来皇帝陛下征兵,我就来这里当了一名小卒。”
“叛徒。”项羽冷哼,没给他一点好脸色。
“诶,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是楚王先放弃南郡的,你怎么不说是楚王背叛了我们?也对,当初楚王带着逃跑的不就是你们这些贵族么?难怪你会护着他。”
项羽气得不行,“你这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想让老子干活,那就得让老子吃饱饭,让老子家人也吃饱饭!我才不管你们是谁呢!”
第332章 打听消息
“你所图不过一时之利,待我楚国雄起,一样也可以做到!”
“小子,楚国已经亡了,还做梦呢!”周围的秦兵哈哈大笑。
项羽恼羞成怒,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小兵闻言也不由一笑,没打算跟一个小孩计较,往火堆里又添了一把新柴,搓着手祈祷着这雨快些过去。
雨声之中,传来他的声音,“难道秦国就让你们过得很好吗?”
六国皆言秦人残暴,秦地的百姓更是过得苦不堪言,项羽不相信秦人比他们楚人过得还要好?
“那是当然,这几年秦国连年丰收,家家都有余粮,若是获得了军功,还能拥有田地宅亩,你别看我只是小小的簪枭,可我一家四兄弟,两个得了军功,已经有五六百亩的地,一年种出来的粮食不仅够自家人吃,还能放到集市上交换。”
“听说雍城那边的人过得更滋润,男子种地,女子织布制衣,不少人还能把自家孩子送进私塾读书了。”
“如今天下安定下来,皇帝陛下将所有税收一律减半,那些曾为秦国失去人丁的人家更是免除了二十年的赋税,有爵位的家中子嗣还可以送去秦国创办的官学免费读书,说不定以后还能当大官呢!”
在场的秦兵虽都爵位不高,但能混到皇帝身边的近卫,那至少也是上造,家中大都有孩子,跟着皇帝陛下混既能吃饱饭,还能照顾家人,这事摊谁身上都得死心塌地的继续追随,哪怕真的死了,秦国也不会亏待了他们。
听着这些话,不仅项梁沉默了,项羽也沉默了下去。
那时时刻刻想反叛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
第二天,赵元溪听说了这些事,不免有些惊讶,不是因为二人的争吵,而是关于减税的事情,她从未听嬴政提起过。
想来减税也只减了那些平民百姓的,对于她这种商贾是半点没少。
不过赵元溪也不太在意,她也不差这点钱。
赵元溪又想到嬴政当初放弃了阿房宫的建设,心情不免有些复杂,不就是个大房子么,他想修就修呗!大不了,她来出钱,反正秦直道已经修好了,那些工匠都已经返回了咸阳,正好能用得上!
赵元溪派人传信给秦国的考工令,让他继续当初建造阿房宫的计划,先让他把设计图给制出来。
扶苏是看着自家大母写下这封信的,他有些奇怪,“大母不是不同意父皇建阿房宫吗?”
“谁说我不同意了,我是不同意他耗费秦国的国力去修,但我可以替他修啊!以后你父皇和你就可以住在大母让人建的大宫殿里了!”
扶苏补充了一句,“还有大母和子婴也要一起住才对!”
他又有些担心,“可是大母有这么多钱吗?”
“这是我需要考虑的事情,扶苏不用操心,大母很有钱哦!”
雨停了,太阳缓缓升起,云雾散开,周围的一切变得清晰起来。
微风拂过,湖面掀起阵阵涟漪,阳光落在湖面,如同撒下了金子一般。
被秦兵吓得不轻的村中人,见这秦兵没有敌意,不少人纷纷躲在角落里围观起来。
昨晚被秦兵闯入,买走了干柴的里正,大清早的就过来小心询问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赵元溪笑着解释,“昨晚恰逢大雨,不能赶到附近的驿站歇息,这才多有打扰。”
“不敢。”
“老人家,再向你打听个人,你可听说过韩信吗?”
“不曾听闻这个名字,不过往东十几里有几户韩姓人家,夫人可去往那边问问。”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