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怀安,趁这会儿王医生不忙,去看看你腿上的伤。”
  “好,我去看看。”
  周怀安跟着杨春燕朝诊所走,一个面无血色、瘦弱不堪的男人歪歪斜斜的走过来,差点撞在杨春燕身上。
  周怀安一把拉住了他,“你咋个走路的?”
  “我脑壳晕。”男子摇晃着抓住周怀安手膀子,倚在了他身上。
  “哎哟~”周怀安痛呼一声,受伤的腿支持不住他的重量,被那男子压倒在地。
  杨春燕听到喊声回头,急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伤口又撕裂啦?”
  “嗯!”周怀安苦着脸点头,杨春燕急忙搀起他,看了看倒在那的那男子,觉得有点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周怀山也跑了过来,拉起那个男子,“你咋个走路的,我弟弟腿上有伤,压坏了你赔啊?”
  男子有气无力的靠在周怀山身上,“对不住了,兄弟。”
  王桢闻声走了出来,冲周怀山点点头,扶住了那个男子,“金定,你又去抽血啦?”
  金定虚弱的看了他一眼,“出来觉得心慌腿软,想来找你弄碗糖水喝,眼一黑就撞到那位兄弟了。”
  “一个月去两次,你不要命啦?再说,你这样抽血,买你血的人输了你的血,对身体也不好,你在害人你晓得不。”
  王桢轻声责备了他一句,将他扶进去让他坐好,“我给你兑碗糖水来。”
  这时杨春燕已经搀着周怀安坐到了王医生面前,“王医生,麻烦你帮怀安看看伤。”
  王医生上前,“我看看。”
  周怀山也走了过来,“老幺,腿没事吧?”
  周怀安额头冒着虚汗点头,“有点痛。”
  周怀山嫌恶的看了长凳上靠着的金定一眼,“也不晓得他是咋个走的?撞到人都不晓得。”
  “他失血过多引起头晕,才撞到小周的。”
  王医生说着撩开周怀安裤腿,见有血迹渗出,解开包裹伤口的白棉布,“伤口裂开了。被野猪弄伤的?”
  “嗯。”杨春燕上前,“我给他吃了几颗蛇药,还用地锦草敷过。”
  王医生仔细的查看后,“没伤到骨头,也没发炎,但伤口有点深,最好缝合一下,伤口愈合的快一些。”
  周怀安听后,腿往后缩了缩,“王医生,不缝针行么?”
  王医生见他害怕也笑了起来,“别怕,我给你打一针麻醉药,拿刀子扎都不会痛。”
  周怀安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最怕打针了。”
  “小杨,把他扶到里面的诊室。”王医生说罢朝里面走去。
  “三哥,你去看摊子,我扶怀安进去缝针,”
  “好,有事就喊我。”
  第93章 92美味催化剂(求订阅,求月票)
  杨春燕应下扶着周怀安往里走,王桢端着糖水出来遇到两人,“周大哥的腿没事吧?”
  “伤口裂了,老爷子说要缝合一下。”周怀安回头看了一眼坐在外面的金定,“老爷子说那个男的流了不少血,连路都走不稳了。”
  “他啊?”王桢摇头,“他是自作自受!”
  两人不解的看了他一眼,进了诊疗室。
  王医生指了一下诊疗床,“过来,趴在上面。”
  杨春燕扶着周怀安趴到床上,王医生让他脱掉一只裤腿,开始给他打麻药,准备缝合。
  杨春燕见他紧张的抓着床头,好笑的说:“这么紧张干啥?打了麻药闭上眼睛眯一会儿就好了。”
  “他自己要怕,我也没办法啊!”周怀安觉得有些丢脸,看了看杨春燕,“你出去坐,不用看着我。”
  杨春燕想起赵慧芳三个喊她帮忙买药的事,点头道:“那我出去帮大嫂她们把药买了。”
  周怀安巴不得她赶紧走,“去吧!去吧!”
  杨春燕走到外面,看到刚才靠墙坐着的男的,手里托着一条野猪肉,迈着八字步朝菜市那边去了。
  王桢见她看着外面,也探头看了看,看到金定的样子不由得摇了摇头,“杨姐,我看你们的野猪肉还挺好卖的。”
  “还好遇到几个招待所的采购员,不然也卖不了多少。”
  “卖野味还是要找这些采购,只要去招待所的吃饭的人,都喜欢吃野味!”
  杨春燕点点头,“麻烦你再给我拿点蛇药,活络油,止血粉,四户人家的量。”她想想又道,“再来一瓶碘酒。”
  “好,我找几个药瓶给你装起来。”
  “麻烦了。”杨春燕趁他找药瓶走到诊疗室门口看王医生缝针。
  过了一会儿李秋月走了进来,“春燕,老幺的腿缝好了么?”
  “还有一会儿!”杨春燕说着指了一下药柜上摆着的药瓶,“药买好了,你还要买别的么?”
  “有这些就够了,买那么多干啥?”
  “也是,经常都进城来,买了放久了药效也不好。”
  杨春燕把王桢装好的药装进包里,去看了看周怀安,见还在缝合,便和李秋月去了摊子前。
  “苞谷已经卖完了,野猪肉还有六七斤,我看来菜市的人越来越少了,也不晓得卖的完不?”
  杨春燕回头看了一眼店里的挂钟,“都十点半了,卖到最后就便宜点卖。”
  周怀山说道:“野猪肉没家猪肉好吃,还不如便宜点卖了去买肥肠,五花肉回去吃。”
  杨春燕笑着摇头,“野猪肉虽说不好吃,但吃了对身体好,卖不完还是带回家自己吃的好。”
  李秋月附和,“就是,早上卖草药的时候,王医生说野猪是吃山间百草长大的,吃了还能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啥毒呢!”
  周怀山乐呵呵的点头,“听你们的,卖到十一点半,还卖不完我们就收摊回家。”
  三人说好后,杨春燕又去了诊所,见周怀安的伤口已经缝好了,人也趴在床上睡着了。
  王医生叮嘱她,让周怀安回去后不要干重活,伤口也不要沾水,十天后来找他拆线。
  杨春燕把钱给了,三人等到十一点半,还剩下三四斤野猪肉,便叫醒周怀安,吃了干粮收拾好东西往回走。
  走到供销社,杨春燕又进去给周母买了黄胶鞋和筒靴。
  四人来时没拦到拖拉机,回去也没拦到,周怀安坐在鸡公车上睡了一觉醒来,已经到黄角树了。
  这时一阵风卷着地上的落叶吹了过来,几人头上的草帽也被吹飞了。
  杨春燕捡回草帽戴好,仰头看向东南面的大山,见大山顶黑压压的,“快走,要下雨了。”
  他们这一带,每次东南面的大山乌云压顶,百分百下雨。
  周怀山忙把草帽绳系好,“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山顶黑成这样,八成是瓢泼大雨。”
  李秋月激动的说:“下雨好,苞谷高粱那些都等着下雨呢!雨一停,明早就去捡菌子去!”
  周怀山点点头,“早该下雨了!往年端午前就下雨了,今年拖到现在,山上的庄稼都块干死了。”
  杨春燕明白他们的心情,山里人都在盼着下雨,这个季节不但庄稼需要雨水滋润浇灌,这个时节的雨水,还是山珍美味的催化剂。
  宁安这一带雨水少,其他地方的人,觉得厌烦的雨声和惊雷声,他们听在耳里仿佛都是菌子破土而出的窸窣声……
  杨春燕把尿素袋递给周怀安,“雨来了就用这个把腿盖起来。”
  周怀安接过盖在受伤的腿上。
  “老幺抓稳了。”
  “放心!”周怀安紧紧抓住车上的杆子。
  周怀山推着鸡公车,加快速度小跑着往回赶。
  冷风渐起,轰隆隆的闷雷声笼罩在上空,山顶的乌云越聚越多,头顶的翻滚的云层黑沉沉的压在上空。
  四人刚到观音山山脚,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
  杨春燕忙提醒周怀安把尿素袋盖在腿上,以防伤口被雨淋湿。
  电闪雷鸣中,大雨倾盆而下,雨雾弥漫在山间小道,连稍远一点的路都看不清楚。
  四人冒雨赶到石桥,一个顶着油布的女人从对面跑了过来,对面闯过时,女人忽然停下来一把拉住了杨春燕,“春燕,你回来啦?”
  杨春燕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看着她,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形容枯槁的女人,“姐,小雪?”
  杨小雪比她大几个月,是她隔房大伯的女儿,两人上学的时候又是同桌,关系一直很好。
  两人都是去年底出嫁,杨小雪嫁到了方田五队,家在南山东南面的山脚。
  她丈夫后来去了水泥厂当临时工,四十多岁就得了尘肺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落得人才两空。
  “是我!”杨小雪打断了她,“我去你家找你,你婆婆妈说你们去宁安了。”
  “这么急找我,有事吗?”
  “没事,下午在地里干活,听人说你家怀安把别人的牛打死了,特意过去看看。”
  “前几天的事,已经没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