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肺形草只在嫩草的时候才有价值,其味甘、辛,性寒。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肺痨咯血等功效。
  杨春燕想起前世有人专门来家请她帮忙找野生的肺形草,她找了好些地方,才在西南面的山里找到一些,在这竟找到了一小片。
  野生草药还得有好的环境,才有生长的空间。
  前世这座山全都被人开出来种上了果树,哪还找得到野生草药。
  周怀安拉着一棵长了藤蔓的,“燕儿,连根挖还是割上面的藤蔓。”
  杨春燕摇头,“只拔那些没长藤的嫩草,长藤了的不要。”
  两人将嫩草全部拔起,有三四十棵,抖干净泥巴装背篼里继续往上走。
  杨春燕用竹竿拨开草丛,“哦哟,这么大一朵大脚菇,捡菌子的都没发现。”
  周怀安也看到一朵,“这边还有几朵。”
  杨春燕放下背篼,拍拍菌盖,用镰刀撬起,“这几朵捡回去可以炒一大盘了。”
  捡了几朵大脚菇,别的杂菌也懒得捡回去,两人继续朝林子里走。
  进去后,又挖了几块土茯苓,割了些艾草、赶山鞭还有些蒲公英和车前草,背篼已经装的满满当当的。
  这时林子里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夫妻俩便下山往回走。
  “燕儿,等会儿你在桥头等我,我去看看地笼里有没有鱼?”
  “嗯!”
  两人下山过了桥,周怀安帮杨春燕的背篼接下来,便去河沟里看地笼去了。
  杨春燕提起水壶喝了口水,扭头看向小河沟那边,过了一会儿,“嘀铃铃…”自行车铃声接连响起。
  她扭头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男的骑着自行车过来,一看竟是熊老三得意的冲自己不停的摁铃铛。
  杨春燕翻了一个白眼,暗道:过牛过马都过得去,你一辆自行车过不去么?
  “咦,这不是周老幺家的么,我搭你回去咋样?”熊老三把自行车停在背篼旁边,两眼在杨春燕身上来回巡睃。
  见他一脸猥琐的样子,杨春燕冷冷的横了他一眼,“不用!”
  “啧啧,可惜了,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熊老三蹬上自行车摇头晃脑的朝山坡上骑,荒腔走板的唱起了驼子回门,“人家的婆娘……”
  杨春燕拿起竹竿,卡在他自行车后轮钢丝上,只听钢丝“咔嚓嚓”响了几下,熊老三“哐当”地一声连车带人翻倒在地。
  “龟儿子,摔不死你狗日的!”
  熊老三龇牙咧嘴的爬起来,指着杨春燕,“臭娘……”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周怀安提着油布袋朝这边走来,忙住嘴扶起自行车就走。
  周怀安到后,只看到一个撅着屁股推着自行车朝陡坡上爬的背影,“队上哪个又买自行车了?”
  “熊老三!”杨春燕看向他手里的油布袋,岔开了话头,“有鱼么?”
  “有!”周怀安笑嘻嘻的牵开,“有些小虾、钢鳅,鲫鱼,还有两条小鲤鱼。”
  杨春燕看着袋子里的鱼儿,“不错,才半下午就弄了这么多。”
  “喜欢吃我天天来下地笼。”周怀安说着把油布袋递给她,“明天下午早点过来,去摸点石爬子给王医生送去。”
  “明天我们要上山,哪晓得啥时候能下山回来,你回去告诉三哥一声,让他帮忙摸两斤就行了。”
  “也好。”周怀安背起背篼,抹了一把汗,“闷热的很,晚上可能还要下雨。”
  “下点雨好,不然菌子长不出来。”
  一路上碰到相熟的村民,看到背着满满一背篼青草的周怀安,都觉得有些稀奇,“周老幺,听说你最近收黄鳝卖没少挣哦!”
  周怀安停下来,看着几人苦笑,“徐叔,不瞒你说,挣的那点钱还不够填赔老熊家瘟牛的钱!”
  “你上次进山还打了一头野猪,加上卖的牛肉黄鳝的钱,恐怕也差不多填上了!”
  周怀安叹了口气,“卖黄鳝就挣钱苦脚钱,哪晓得才找到点门路,就有人撬墙角。”说罢摇头叹气的走了。
  “是蔡二妹撬的周老幺墙角,我亲眼看到的,一坨子打在蔡二妹脸上……”
  “好哥们哪比得过女人票子亲!”
  “周大松把修房子的钱赔了,换周老幺懂事还是划得来的!”
  “就是,你看周老爷子那身,听说都是周老幺拿钱买的……”
  ****
  夫妻俩回到家,张秀香她们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忙着收拾菌子。
  赵慧芳忙起身接过油布袋,“还弄了鱼回来,你俩去观音山那边了啊?”
  “嗯,我们还捡了几朵大脚菇!”杨春燕看了一眼簸箕里的菌子,“今天捡了这么多红菇啊?”
  张秀香说:“鸡枞菌也有十几斤,还有些大脚菇,就这东西没人要,捡的就多了。”
  李秋月指着背篼里的红菇,“春燕,你后天去宁安,问问王医生收不收红菇?这么多要是能卖成钱就好了。”
  “我也打算拿点干的去,请他帮忙问问能不能送省城去卖?那边应该有人认得!”
  赵慧芳,“我听红英说,他们家省城的亲戚最喜欢我们这边的山货,他家每年都寄不少香菇,青杠菌,鸡油菌去省城。”
  第124章 123:找上门了
  杨春燕把麻袋里的草药倒进箩兜里,周怀安就拿着扁担出来了,“下雨就是麻烦,洗了连晾的地方都没有。”
  “老幺,你放那我们去洗。”张秀香站起来接过扁担,“你去看看你二哥收黄鳝咋还没回来?”
  “他今天去哪个大队收了?”
  “中午走的时候说去观音那边收,前两天这会儿早就回来了。”
  “嗯!”周怀安朝大门走去。
  赵慧芳等他走后,低声说道:“春燕,我觉得老幺这段时间真的改了不少。”
  杨春燕,“他以前懒,是觉得干活路没啥盼头,现在干一天就能看到收入,就有积极性了。”
  “就是!”李秋月接过话头,“去年我们家六个壮劳力,加上老幺妈老汉一年干到头挣的工分,到年底结算下来,把借队里的钱粮扣除,真正到手的才几十块。有时候想起来,真的越干越没心肠。”
  张秀香嗤声:“滚他妈的,撅起拍屁股种粮食的顿顿吃红苕,翘起二郎腿的顿顿白米饭。”
  杨春燕没想到不爱说话的二嫂子,还有这么彪悍的一面:“红苕吃了好,抗癌的!”
  “抗癌?”张秀香失笑,“春燕你真幽默!”
  李秋月,“吃了烧心烧的难受,你还说抗癌!”
  “说起癌,我还忘了给你们说件事!”赵慧芳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几人,“去年大家不是在传方田大队大队书记的癌症了么?”
  李秋月点头,“是啊,当时我们还不晓得癌症是啥子,后头还是队上的赤脚医生说,癌症就是医不好的病。他们大队的人高兴惨了,就差放炮庆祝了。”
  “你们听我说嘛!”赵慧芳说道,“我听秀英说,前几天都晕过去了,他们家把他送到了市医院。
  医生把他的肚子剖开后,看到里面的肠子都烂了。医生把他烂掉的肠子割下来,整了些狗肠子结在上面,就喊他出院了!”
  李秋月:“我还听说,以后还可以把猪的心换到人身上呢!”
  杨春燕听后笑歪了嘴,“换上猪心、狗肠,那还算是人么?”
  张秀香坏笑,“都说杂种、杂种,这下我们亲眼看到杂种是啥子样子了!”
  “就是,狗日的坏透顶了。把方田大队的公粮定的高高的不说,还打小报告说其他队的公粮交少了,附近几个大队的人都在咒他,这下遭报应了。”
  杨春燕挑起箩兜,“走了,再不走天黑了。”
  “摆起龙门阵就不想走。”赵慧芳笑着挑起箩兜,跟着杨春燕出门朝水沟走去。
  到了水沟边,沟里的水比天干的时候满多了,两人站在沟边的石头上,开始清洗草药。
  赵慧芳把洗干净的车前草放罗兜里,想想说道:“春燕,我听妈说宁安的菌子也不好卖了,我看以后捡的菌子,除了送给食堂的,其他的就留下晒干菌子算了。”
  “我觉得像香菇,木耳,青杠菌,鸡油菌,大脚菇这些,我们可以晒干了存起来,等下半年送城里卖干货,价钱应该还好一些。”
  “今天捡的香菇也多,在林子里找了几根长满香菇的木头,捡了满满一背篼呢!大脚菇有二三十斤的样子,得洗干净切片才晒得干。”
  “林子里有没有看到枫树桩?灵芝喜欢长在上面。”
  “我们没有,听说张家的捡到几朵,有两朵长虫了。”赵慧芳放下手里的草药,“明天我们进山捡菌子还是挖草药?”
  “我们打算明天去上次捡紫灵芝那看看,上次还留了两朵小的没捡回去。”
  “走那边也好,你不晓得,这两天近点的几座山头,到处都是捡菌子的人。”
  杨春燕把肺形草洗干净,赵慧芳也把那几块土茯苓,用草刷洗干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