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杨春燕笑着安慰道:“不用担心,2角9一斤收回来,除了损耗还有五分钱的赚头,我们还有几个食堂呢!他们那都是四角一斤卖的。”
  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抽穗了,等谷穗扬花灌浆,过一段时间就要晒秧田了,到时候黄鳝更加不好收。
  前世那些养黄鳝卖的也不晓得是怎么养的?
  “是啊,多亏黄采购帮忙介绍的那些食堂。”周母说着又道,“你们走了,队上有两三家人来问我,大房交钱买名额换补贴的事,还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在山上挖草药?”
  杨春燕:“那天和叶家的人吵架,来了那么多,可能有人看到院子里的草药了。”
  周母点头,“俗话说,坛子口能封,人口哪里封得住。再说了,长在野外的草药,别人要挖我们也没那权利拦着人家。”
  李秋月问:“妈,他们有没有说队上有几家交了名额?”
  周母摇头,“不晓得,听说李银福今天上午找了好几家说这事,我看还是有人心动了。和我们家要好的,我倒是劝了两句,别人我也不敢多劝,万一这事是真的,人家还不把我骂死啊!”
  “老爷子听你老汉说了买名额的事,还特意从土窑回来去了一趟大房,提醒他们别上当受骗,结果气呼呼的回来了,在那拍着桌子骂他们自己作死不说,还要害人。”
  杨春燕点头,“这事绝对不可能是真的,跟着大房买的人家百分百后悔。”
  李秋月听后觉得杨春燕说的太绝对了,大娘都说了是政府补贴的,人家还给了盖着大红公章的委任状,每一户交过去的钱,还给了一张盖了公章的收据。
  样样都齐全,怎么会是假的?大伙儿都听你的不去交名额,到时候看着别人拿一万补贴,你拿钱出来赔啊?
  婆媳几个回家吃饭时,周父又提了一下大房交名额的事,严令几人不准去交钱买名额!
  老爷子说:“我活了几十岁了,见到的听到的都比你们多,从古到今就没见过送钱给穷老百姓扶贫的,只见过在穷老百姓身上刮油的。”
  杨春燕想起往后走还真有下乡扶贫的。但大多没啥效果,有的人已经习惯了摆烂,这边拿了扶贫办分发的种羊、良种鸡,转头就拿去卖了买酒喝!
  吃过饭,杨春燕和张秀香端着碗筷去了灶房收拾,看到李秋月急匆匆的从后门出去了。
  赵慧芳抱着甑子过来,“秋月八成肚子坏了,才蹲了茅坑么又去了。”
  杨春燕听后看向后门的位置,没有多话。
  李秋月这人啥都好,就是太掐尖要强,她现在要是去拦一个被贪欲迷住了心窍的人,她非但不会感激,还会恨你耽误她发财。
  刚才在路上,自己已经把话说到那份上了,她还执意送钱去打水漂,还是由着她花钱买点教训的好!
  三人收拾好,杨春燕见周怀安都还没回来,心里有些担心,去门口看了看,还是没看到人,便去拿背篼,锄头、镰刀准备上山。
  三人收拾好,李秋月还没回来,便去拿了两根甘蔗,刮干净后砍断和几个孩子坐在草凳上慢慢嚼甘蔗。
  周小茹啃了几口,“幺婶,孃孃家的甘蔗好甜,我们家能栽么?”
  杨春燕点头,“能,下半年去她家找点甘蔗种回来,在屋后栽几垄地。”
  张秀香吃完一节甘蔗,“小茹,去看一下你妈是不是掉茅坑里了?”
  周小茹,“我不去,茅房臭死了!”
  这时李秋月急匆匆的回了前院,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之色,“你们都收拾好啦!”
  赵慧芳笑道:“早就收拾好了,还以为你掉茅坑里了呢!”
  李秋月不自然的笑笑,“肚子有点不舒服,我去拿上草帽我们就出发。”
  等她出来,几人背着背篼朝后山走。
  李秋月想到自己刚放好的单子,心里就抑制不住的欢喜,年底就能拿到补贴了,以后再也不为钱发愁了。
  赵慧芳看了她一眼,打趣道:“秋月,遇到啥子好事了,还是你在茅房捡到钱了?”
  “茅房里去哪捡钱?”李秋月脑子一转,“我就是想到年底就有砖瓦房住了,心里高兴。”
  第145章 144:还是你会算
  赵慧芳点点头,“家明也高兴得很,天天问我哪天开始动工?都说不想和我们住一个房间了。”
  张秀香:“家康也说不喜欢跟我们住一屋,想要自己的房间。”
  说话间,妯娌几个到了山上荒地,太阳火辣辣的照在身上,晒得荒地里的野草也没了精神。
  “春燕,我们今天就挖粘粘草(鬼针草),赶山鞭那些么?”
  “嗯!就挖这些,我们争取下午把背篼、麻袋装满。”
  “那还不简单!”几人分散开忙碌起来。
  粘粘草和田基黄,还有地锦草,赶山鞭、车前草等等草药都不用杨春燕教,赵慧芳几个也认识。
  赵慧芳抓住粘粘草连根拔起,抖掉上面的泥巴就往背篼里装,“幸好是这会儿来挖粘粘草,等它开花结果了,粘在衣服上才不好收拾。”
  李秋月点头,“就是,做梦也没想到这东西居然还是草药。”
  杨春燕拔起一把开着棕黄色小花的野草,这就是田基黄了。它茎秆纤细修长,叶对生,全草都可以入药,以黄绿色、带花者为佳。
  八十年代的山里,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草药野果,随着百草枯,草甘膦等农药使用的泛滥,到2023大部分随处可见的草药、野果会很难寻找。
  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它还叫地耳草、雀舌草、黄花草等等。
  田基黄:甘、微苦,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的功效。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积瘀肿痛,毒蛇咬伤,带状疱疹。
  将一丛田基黄拔完后,杨春燕看向了旁边的土大黄。
  这个时节的土大黄正是长得特别茂盛的时候,它的叶片长得很大,也很厚实,看着和菠菜叶有些相似,大家又叫它野菠菜,也是一种草药。
  它的全草及根均可作草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
  土大黄的根为黄色且非常厚实,根茎粗壮直立,高约1米,绿紫色,有纵沟,叶片表面也有纵沟。
  夏季还不到采挖它们的季节。等到秋季将它的根挖起,洗净,切片,晒干或是鲜用。
  这时有几个大娘走了过来,“慧芳,听说你们在挖野草药卖,都挖了些野草药啊?”
  “就挖点车前草,蒲公英回家,卖也卖不了几个钱?”赵慧芳看了前面皮肤有些蜡黄的老妇人一眼,“陈大娘,哪个告诉你,我们在挖草药卖的?”
  陈大娘讪笑道:“慧芳,大娘家里连买油盐的钱都没了。野草要是不是真的能卖钱啊?真的能卖的话,我们也想挖一些去卖了,买点油盐回来吃。”
  赵慧芳不知怎么回答,扭头看了一眼杨春燕。
  “是的大娘,像沾沾草,白花蛇草,车前草,赶山鞭,半边花、蒲公英……我们都挖。”
  杨春燕说了好几种当季采挖的草药后,又道,“你们要是不方便送县城卖的话,也可以整理干净了送来卖给我们。”
  她觉得既然已经被人看到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如果他们把挖起来的草药送家里来,说不定还能多一些收入。
  陈大娘忙问:“车前草你收多少钱一斤?”
  杨春燕想了一下,拿起一棵车前草,择干净后说道:“像这样没有一点枯叶、一点泥巴的车前草,宁安药铺收三分钱一斤,我收2分5一斤,就赚你们5厘跑路钱。”
  “5厘钱的跑路费还是要赚的,那我下午给你送去。”陈大娘见真的能卖钱,乐颠颠的走了。
  另一人见她走了,忙问:“老幺家的,蒲公英和半边花你收多少钱一斤呢?”
  杨春燕:“都是2分5一斤。”
  “好,我们去挖了下午送你家去。”几个人急匆匆的走了。
  李秋月皱眉道:“春燕,你就不该告诉她们的。你看她们都去挖了,我们以后就没得挖了。还有,给2分5一斤收是不是太高了,除了损耗,我们还有啥赚头啊?”
  赵慧芳和张秀香也不解的看着她,“是啊春燕,一斤才赚5厘钱,有啥赚头啊?”
  杨春燕看了看走远的几人,低声道:“我就没打算卖湿货。就拿半边花和车前草来说,王医生家收鲜草的价钱是3分一斤。我试过了,十斤半边花能晒一斤半干货。”
  “我们收2分5一斤,十斤鲜草就是2角5分钱,我们晒干了送王医生家卖3角5一斤,一斤半干货就能卖5角2了。“
  “还有车前草,3斤半左右鲜草就能出一斤干货,一斤干货能卖2角5,算下来才9分钱的本钱。还有,有人送家里来卖,我们还能誊出人手在家帮忙照管地里的庄稼。“
  “还有,我们当初收黄鳝,价钱已经和镇上的持平了,人家晓得消息后,立马就去城里找销路,自己收黄鳝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