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杨春燕:“那一片总共三百八十亩,我们家全部承包下来了,兄弟四个刚好平分。国家现在鼓励大家承包荒山,我们承包的荒山都发了确权证的。”
杨小雪听后有些心动,“志强,让你老汉去问问大队书记,把我们家屋后的荒山也包下来咋样?”
方志强笑道:“屋后的荒山少说也有一两百亩,我们开七八亩出来种种就算了,全部承包下来也没人去干啊!”
杨小雪听后对杨春燕说道:“我们家现在就我和志强还有公爹下田干活,他妈腰不好,不能干重活。”
杨春燕:“包下来的头六年不用交承包费,我觉得可以试试!”
方志强道:“我们队和你们队不一样,我去问问再说。”
杨春燕见两人没下定决心,也不提种草药的事了。
四人到了观音山下,道别后各自回家。
周怀安推着鸡公车进了院子,旺财和来福就摇着尾巴迎接两人了。
“燕儿,你看它们多聪明!”
杨春燕蹲下摸摸狗子脑袋,“乖,今天有骨头吃。”
周母从灶房出来,笑嘻嘻的指着狗子,“一点点大还凶的很,你大娘送鸡蛋过来,还冲上去咬她呢!”
周怀安放下鸡公车,摸摸狗子脑袋,“妈,我们搬家后,你们也养条狗子看家。”
“到时候再说!”周母接过杨春燕递给她的鸡冠油和肋条肉,拿去挂在灶房里。
杨春燕把带上山的肉装篮子里面,“妈,还有几天开窑?”
周母乐呵呵的说:“还有两天,第二窑的转瓦坯也快好了。你老汉今天去定泥瓦匠和木匠去了,下个月割了谷子我们就开工。”
杨春燕:“地基的石头还没找齐吧?”
周母:“我跟你老汉商量过了,让你嫂子她们也去挖草药,拉石头的活还是请几个人帮忙干,划得来一些。”
杨春燕点头,“也好,我们吃了饭就上山去了。”
周母看了看天色,“甑子里有剩饭,你们热了吃了早点走,我担心晚了有雨。”
杨春燕看了看东南面的大山,见山顶起乌云了,“那我去热饭。”
周怀安把卖菜的钱和黄永才要的菜单子给周母,“你把单子拿着,这些都是明早要送宁安去的菜。”
周母乐呵呵的接过,“要些啥东西,你和我说说!”
周怀安接过念道:“二十斤豇豆,十斤芋头,青豆米五斤……”
周母听后说:“芋头我让你三婶准备,青豆米和豇豆我们家就有,等你嫂子她们挖草药回来,我就让她们去弄,其他的只有去村里买了。”
“去哪买你自己看着办。”周怀安想想又叮嘱道,“下雨的话让三哥早点走,别耽误了黄采购的事。”
“要的!”周母抽了五块递给周怀安,“买肉和鸡冠油的钱,不能老让你们贴钱。”
“嗐!”周怀安塞回她兜里,“大哥他们天天挖泥巴,打石头,我买点肉菜又算啥。”
周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不要我先收着,等分家再给你们。”
杨春燕摘了些豆腐菜煮了鸡蛋汤,把剩饭热好,又把今天卖草药的单子和该分出去的钱给了周母:
“妈,一共卖了三百九十几块,我们那一半我留下来了,这些你给嫂子们分。”
“要的!”周母接过叮嘱道,“上山前记得带上雨衣。”
“嗯嗯!”两人吃过饭,带上雨衣和筒靴,把狗子抱进背篼里面,戴上草帽出发。
一路上连歇气的时间都不敢太长,快赶到林场时,天忽然就黑了下来。
霎时间雷声阵阵、狂风大作,林子里枯叶树枝乱飞,小树被吹的东倒西歪,树叉被吹得吱吱嘎嘎响个不停。
杨春燕觉得和电影里,黑山老妖现身时的场景没啥两样。
周怀安拉住杨春燕的手,“燕儿,我牵着你,走快点。”
“嗯!”杨春燕拉着他的手,两人迎着风艰难的朝林场走,在雨落下前总算到了林场大门口。
周一丁惊讶的看着两人,“我还以为你们今天不来了呢!”
周怀安抹了把汗,放下背篼,“说好了的,不来你在这哭咋办?”
话音未落,大雨倾盆而下,瞬时雨幕遮天,树木枝叶在肆虐的暴雨中疯狂摇晃,院坝里很快积起了水,水洼连成一片。
杨春燕看着大风大雨,想到已经开始灌浆的谷子,“这么大的风,谷子吹倒了就麻烦了。”
周怀安:“倒了只有去扶了,减产是免不了的。”
“先进屋,雨都飘进阶檐了。”周一丁抱起大黑就往灶房走,大黄也跟了进去。
三人进了灶房,周怀安把狗子抱了出来,忽然想起蔡二妹几个,“糟了,他们今天上山了,不晓得这会儿到哪了?”
“哪个上山了?”周一丁看着他,“不会是蔡二妹他们吧?”
周怀安点头,“就是他们。昨晚大宽来找我借子弹,说崖蜜又涨价了,趁这几天天气好进山找崖蜜。”
“一大早出发,都这会儿了,他们恐怕已经到黑山沟了。”周一丁说着摇了摇头,“作死,就算挣了钱,没命花有卵用!”
第225章 224:靠天吃饭
杨春燕觉得周一丁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前世蔡二妹埋怨怀安,说是他硬拉着他们一起去的,这次看他又埋怨哪个?
周一丁让杨春燕看看大黑的腿,“今天好多了,能站起来走几步了。”
杨春燕看后说道:“再绑几天,等它好点了再把夹板给它取下来。”
周怀安把狗子抱到周一丁面前,“看看,我家旺财和来福,以后就交给你家的两个大师傅培养了。”
周一丁看了看狗子,有掰开它们的嘴看了看,“看着还不错,就是这名字,旺财来福,你这也太土了吧?”
周怀安得意的抱起旺财,“你娃娃还太年轻,不晓得土名字才好。你看看旺财,来福,财旺了福气就来了,多好啊!”
周一丁撇嘴,“啧啧!老子服了,狗子的名字你都能吹!”
周怀安:“算了,你不懂。我们带了五花肉来,让你嫂子做好吃的去。”
*****
山下,周母见雨越下越大,担心的念叨:“这么大的雨,老幺和春燕这会儿该到了吧?”
张秀香提着锄头出来,“他们脚程快,早就到了。”
周母点点头,接过锄头,“到了就好,就怕被雨堵在林子里就麻烦了。”
赵慧芳和李秋月拿着斗笠和锄头出来,“走吧,雨越下越大,菜地里的水,恐怕把菜秧子都淹了。”
周母点点头,接过斗笠戴上,婆媳四人提着锄头冒雨朝后山走。
到了后山,李秋月担忧的看着被吹倒的包谷杆,大声说道:“妈,包谷杆都吹倒了,田里的谷子肯定也糟了。”
“天要收拾人,我们又有啥子办法!”周母说着叹了一口气,“我们先把垄沟疏通,你老汉他们肯定去田里了。”
周父和老爷子带着儿孙在土窑,着急忙慌的抱着草帘子,走到一排排砖瓦坯前,将草帘子铺开盖在刚做好的砖瓦坯,和已经晒得半干的砖瓦坯上。
刘窑匠父子也在一旁帮忙,几人忙乎一阵后,总算把所有的砖瓦坯都盖好。
老爷子看着下面被吹得东倒西歪的包谷杆,连连叹气:“老天爷不赏饭吃啊,谷子刚开始灌浆,一场大风大雨过后,不晓得要吹倒多少稻子?”
刘窑匠也愁眉紧锁,“是啊,这么大的风八成要吹倒不少,只有去田里扶稻杆了。”
周父压下心里的焦虑,安慰道:“老汉,已经这样了,愁也没用,你在这等雨小点了回去,我和怀荣他们去田里看看。”
周怀荣忙道:“老汉,你和爷爷在这,我们去田沟水放了,谷子真的倒了,也只有等风雨停了再去了。”
刘窑匠也劝道:“是啊,让他们年轻的去,年纪大了脚下不灵便,万一摔一跤就麻烦了。”
周怀荣兄弟三个拿起斗笠和锄头,冲进了雨雾中。
冷雨打在裸露的手臂上,让人觉得一阵凉意,踩着湿滑的土路,泥巴很快粘连在鞋底,脚下发出的声音也透着粘滞,耳畔里满是哗啦啦的雨声。
兄弟三人冒雨到了下面的稻田,只见好几块田里的稻杆都被风吹倒,田边已经有人冒雨疏通田沟水。
一路走过去,到了靠山脚的几块小田,没看到被风吹倒的谷子,兄弟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
见田里的水已经满了起来,三人提着锄头分头行动,疏通了田沟后,急急忙忙朝河边那几块田赶去。
到了河边,看到一块块田里,到处都是被吹倒的谷子,兄弟三人的心都紧了,愈发担心起来。
一手拉着斗笠,一手提着锄头,闷声不吭的迎着风雨,朝河边的四亩田赶。
到了自家的四亩田,发现只有两亩稻田,中央位置的谷子被风吹倒了几处,但都不严重,过去几块田倒伏的特别厉害,田中间的稻子全都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