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万雪娇拿起一块青果,可惜的说:“应该别把树砍倒的。你们看还有好多果子没红,要是全都红了摘三四百斤没问题。”
  杨春燕:“藤蔓爬得太高,就算不把树砍倒,藤蔓也被我们拉断了。等明年自家种了,熟一批摘一批就不会浪费。”
  万雪娇:“这东西可能和我们种南瓜、冬瓜一样吧?”
  杨春燕:“都是瓜,种的方法应该一样,不过这东西种下后大概要两三年才会结果子。”
  万雪娇笑道:“还是种瓜蒌好,两三年后年年都可以摘去卖钱,比种南瓜冬瓜划得来。”
  周一丁把几颗灌木砍倒后走了过来,“老幺,收到现在存了多少种子了?”
  周怀安想了一下,“白芨、紫花地丁、车前草……这些草药种子多,最值钱的还是重楼种子,大概存了斤把重。”
  周一丁惊讶的看着他,“都存了这么多种草药种子了啊?”
  “那是!既然打定了主意种草药,就得早做准备撒!”周怀安得意的看着他,“家里还在收,能撒种的草药我都撒下了,明年你种就方便多了。”
  杨春燕接过去说道:“一丁,你这次下山得多沤点熟肥,地太瘦的话草药也长不好。”
  “我家最麻烦的就是粪肥少。”周一丁说着想到一事,笑嘻嘻的看向万雪娇,“不过明年我也是有老婆的人了,到时候养几头大肥猪,粪肥大大的有。”
  万雪娇红着脸白了他一眼,“哪个像你,把谷糠啥的都拿去送人,每年就给你几挑粪水。”
  周一丁两手一摊,“小妹在读书,老汉儿要上班,我要干临时工,想养猪也没办法啊!”
  杨春燕笑道:“开春你们就办酒了。要养猪的话,得早点跟我妈说一声,让她帮留意一下哪家的猪崽子好,省得跑镇上去买。”
  周一丁连连点头,“要的,回去了就跟二娘说。”
  四人忙了半天,摘下来的瓜蒌装了两个半背篼,加起来也有一百三四了。
  周怀安挖了两棵瓜蒌起来,其它的就留下等它明年找树干爬。
  周一丁拍拍肚子,“咕咕叫了,往前走十几分钟就到水沟边了,去那洗洗手,烤熊肉吃。”
  “好嘞!”周怀安和他一起背起瓜蒌,万雪娇背起了徐长卿,杨春燕提着菜篮几人去了水沟边。
  沟边有一颗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树前有石头垒的土灶,石板搭的桌子,旁边还放着十来块石头。
  周怀安放下背篼,抹了把汗,“哟!这里还可以野炊哈!”
  “安逸吧!”周一丁指着石桌笑道,“这些都是我老汉儿他们垒的。他们每次来砍木头,不想来回走浪费时间,就带口吊锅在这煮东西吃。”
  “安逸!”周怀安看了看大榕树粗壮的树杈,“要是在树上搭间木头房子,咱们就可以在这守着抓香獐子了。”
  周一丁眼前一亮,“这办法不错,我咋就没想到呢!”
  “你也不看哈我是哪个!”
  “切~”周一丁翻了个白眼,去捡柴去了。
  周怀安两人捡柴升火,还削了几根长木棍,杨春燕和万雪娇把熊肉、馒头、盐菜饼子串在木棍上,放在火堆上来回转着。
  不一会儿,馒头就散发出一阵麦粉的焦香。
  万雪娇递了一跟木棒给周一丁两人,“篮子里有虎皮海椒,还有凉拌莴笋丝,你们自己拿筷子捻。”
  “要的!”两人一口馒头一口菜吃了起来。
  周怀安吃了半块接过杨春燕手里的木棒,“我来烤肉,你先吃块馒头垫垫肚子。”
  杨春燕取下一块盐菜饼子,“我喜欢吃这个。”
  “我也喜欢吃。”万雪娇从木棒上取下一个,“这样的饼子镇上卖八分钱一个,里面的馅料还没我们放的多。”
  周一丁接过一个饼子咬了一口,““住街上的人好挣钱。林场食堂有个退休的老头,来这前老家是省城的,去年在宁安买了栋烂房子翻修了一下,带着老伴孙子去城里卖饼子去了。”
  周怀安奇怪的问:“他儿子呢?”
  周一丁叹了口气,“他儿子上山砍树的时候出了点事故,被倒下来的树当场压死。儿子死了儿媳妇没两年就改嫁了,他和老伴带着孙子过。”
  “他说他儿子和他这辈子已经埋葬在山咔咔里了,不能让他孙子也埋在那。”
  “老头退休后就把林场的房子卖了,搬到宁安弄了辆小推车,老俩口每天出去煎饼子卖,听说每个月赚得钱比他的退休工资还高。”
  周怀安叹道:“这老头是个有脑子的,他要是不把孙子带进城,等他长大了就只能在林场找事做,这样一来就算读书不好,还能做买卖挣钱。”
  周一丁:“对!他们要还在林场,一家三口就他那点退休工资,只会越过越穷。再等几年孙子大了,去哪找钱讨孙媳妇?”
  杨春燕:“老头是个有远见的。”
  她想起往后走,别说村上的小学,连镇上的小学、初中都没了。乡下的孩子想去城里读书,还得在城里有房子才能读好的学校。
  一大家子东拼西凑凑够首付的钱,不管种啥都是看天吃饭,每月的房贷像山一样压在头上……
  周怀安戳了周一丁一下,“咱们以后也得学着点。”
  周一丁点头,“趁年轻多挣点钱,以后去城里买栋房子,老了就去城里享福。”
  第353章 354:意外惊喜
  周怀安听后心里一动,“老头在城里买的院子花了多少钱?”
  周一丁:“他那院子还挺大的,就是破破烂烂的,花了两千多买下来,修又花了几百块,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三千出头。”
  周怀安拐了他一下,“你小子把私房钱拿出来,去城里买房子足够了。”
  “不买收录机那些的话还差不多。”周一丁顿了一下,“再说,城里的房子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老头托人打听了一年多才买到的,还是一栋烂房子。”
  周怀安看来杨春燕一眼,说道:“想买我就请黄哥和小王医生帮忙打听一下,我们一起买,以后进城卖山货也有个地方落脚。”
  周一丁点了点头,“先找人打听着也好。等我老汉儿回来,我下山找你去林子里多跑跑,多找几窝野蜂卖钱。”
  “要的。”
  腌制过的熊肉和烤熟后散发出阵阵香味。
  周怀安递了一块给周一丁两人,“烤的还要香一些,可惜你嫂子不能吃。”
  周一丁一脸可惜的点头,“昨晚的红烧熊肉也好吃,可惜嫂子尝不到了。”
  杨春燕笑道:“该忌口的还是要忌的。”
  万雪娇点头,“对,我妈说怀孩子必须忌口,不然后悔一辈子。”
  周一丁割了两块给大黑和大黄,狗子叼起来,就趴在一旁大吃起来。
  吃饱喝足,几人休息了一会儿,把火熄灭又弄了些土把灰堆盖起来,才背着背篼顺着山沟往下走。
  沟边长了不少菖蒲、蕨类,还有些扁竹叶,兰草和一些不知名的藤蔓,还看到几朵灰扑扑的,有点刷把菌又有点像松花的菌子。
  由于背篼里装着不少瓜蒌,杨春燕便没采那些石菖蒲和扁竹叶,想着看到值钱的草药再采。
  山沟边十分潮湿,沟边林子里的树干上布满了翠绿的苔鲜,还长着骨碎补和一些蕨类植物。
  还长着高大的树蕨(桫椤)。古老高大的树蕨桫椤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植物,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周怀安指着一棵树干,“燕儿,树上有石斛!”
  杨春燕上前看了看,“这种是铁皮石斛,比前几次采的都好,就这么两棵还是留着慢慢长吧!”
  铁皮石斛的边缘和中肋大多都是淡紫色的,叶鞘带有紫斑,有的地方也叫它紫草。
  铁皮石斛性味是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具有益胃生、滋阴清热的功效。
  一路过去,杨春燕在沟边挖了几块老虎须,采了些石橄榄、最开心的是采到几颗芋儿七,满满一篮子金线莲。
  走到到山水旋流形成的一块大水潭前时,就把周怀安的背篼装满了。
  杨春燕看着清澈见底的水潭,“好巴适,六月天来这才舒服。”
  万雪娇跟上来看了看,“在这洗把脸再走。”
  周一丁帮她把背篼放下,“里面的鱼也多,下次把鱼笼带来回去的时候保证收获满满。”
  周怀安放下背篼从兜里掏出几个网兜,“用这个,去找一节棍子圈起来,把网兜绑上面捞几网试试。”
  周一丁听后想了一下,觉得能行,“要的,等我洗把脸再去。”
  水潭里洗了把脸,在石头上坐下喝水,看着水潭里的白条鱼、桃花鱼、游来游去。
  忽然大黑、大黄“汪汪”叫着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
  紧接着有动物受惊后的叫声传来,周怀安和周一丁立马端着枪跟着跑了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