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周怀山说:“想要打猎只有去方田或是观音那边了,这边的野物都被大家吓跑了。”
  周一丁靠着背篼,笑道:“上午就挖了几十斤,下午砍柴回去。”
  “要得!”周怀军踢了背篼一下,“你们看看,我这儿大多是小孩拳头大小的。小块的我都埋回去了,让它们再长一段时间再来挖。”
  周怀山看了一眼,“我背篼里也是!”
  “就得像红菇一样,挑品质好的送过去才卖得起价!”周怀荣想想又道,“我记得小时候来挖到过几块比老汉儿的拳头还大,一个恐怕就有斤把重。”
  周一丁听后说道:“也不晓得斤把重的,送去能卖多少钱一斤?”
  周怀军喝了两口水,抹了一把笑道:“不管多少一斤,也比我们拿来喂猪好。”
  “走咯!”周怀荣起身,“回去把后山那些小树都砍了,省得以后还要请人干活。”
  周一丁:“先砍点用用,下次去林场把油锯拿下来,两天锯的柴就足够我们一冬用了。”
  周怀军高兴的点头,“那最好不过了。”
  周一丁把枪背好,拍了狗子一下,“出发回家!”
  第430章 432:玩命的事咱们不干
  几人到了后山,见周怀安和杨春燕在后山药田铺稻草。
  周一丁冲两人挥了挥手,“我们回来了。”
  “汪汪!”狗子窜进药田,绕着两人撒欢!
  周怀安揉揉狗子脑袋,笑嘻嘻的看着几人,“收获咋样?”
  周怀荣笑道:“不错,四个人加起来有七八十斤!”
  杨春燕走到篱笆墙边上,凑上前看了看背篼里的块菌,“哟!都这么大块的啊?”
  她记得上辈子周家康他们挖回来的大块的也就鸡蛋大小,这些有的比小孩拳头还大了。
  转念又想,现在根本就没人去挖这东西,即使要挖来泡酒也是等到熟透了才上山采挖。
  再过三四十年,收块菌的人多起来了,成熟块菌的价格也从当初的几十块一公斤,上涨到好几百块一公斤。
  品质好的干货更是高达几千一斤。
  山民没有别的收入,根本就不会等到块菌成熟再上山,大多在八九月就上山挖块菌了。
  那时候的块菌都没成熟,长得好点的有鸡蛋大,小的比鹌鹑蛋还小。
  挖回来的块菌切开后里面的菌肉还是白色的,气味淡淡的一点都不浓郁。
  周怀军说:“我们就在南面的松林挖的,还没怎么进林子就挖了这么多。”
  周怀安笑道:“现在就是挖块菌的时候,当然多咯!”
  杨春燕看过那些块菌后,觉得这样的品质送出去根本就不用愁销路,“怀安你把烤房烧热乎,我去喊上嫂子,我们可以在里面烤着火把块菌清洗干净烘干。”
  周怀安点头,“要得!”
  一行人下山,杨春燕去了赵慧芳和张秀香家,叫上两人一起回家,见周怀安已经把烤房的火墙点燃。
  还把早就准备好的铁锅放在上面,大锅里装满了水。
  见三人过来,周怀安拿着砍刀和周一丁上山砍柴去了。
  杨春燕妯娌三个把块菌挑选了一遍,挑出虫眼多的,将其中十来个比成人拳头大的块菌捡出来单独放在一边,其他品相完好的块菌按大中小三个等级堆在一起。
  赵慧芳揉了揉鼻子,“满屋子都是脚臭味!”
  杨春燕笑道:“多闻几天,闻习惯了就没事了。”
  “就是,臭豆腐闻习惯了还觉得香呢!”张秀香说着脱掉棉衣,“烘烤房里热烘烘的,袄子都穿不住了。”
  杨春燕:“我进来前就把袄子脱了换的夹衣。”
  张秀香拿起一块块菌,“他们说块菌也有公母,公的表皮深黑长满了粗瘤粒,臭脚丫的味道也大,母的表皮要光一点,味道也淡。”
  杨春燕翻看了一下,“大哥他们应该都晓得,你看捡回来的都是公的。”
  “是啊!送去卖的东西不选好的,人家咋会掏钱买呢!”
  赵慧芳笑道:“听说还有一种白色的肉虫子最喜欢吃块菌了,有人就喜欢刨那种虫子烧来吃,听说比蜂蛹味道还好。”
  “蜂蛹吃着还好一些,地里的虫子想想就觉得不舒服。”
  张秀香拿了一块挖烂了的削皮后咬了一口,“熟透了的嚼着有股生板栗的味道,还没板栗好吃。以前饿得没东西吃的时候,也吃这东西,不削皮难吃死了,就像咬木头渣滓。”
  杨春燕和赵慧芳都摇头,“我也不喜欢吃。”
  妯娌三人说说笑笑的将块菌挑出来过秤。
  那十几块比成人拳头还大的就有十来斤,比鹅蛋大一些的有二三十斤。
  鸭蛋大小的有十七八斤的样子,再就是鸡蛋大小的了,可能有二十来斤,然后分类记在账本上面。
  杨春燕发现他们挖的时候都很小心,挖烂了的只有十来块,破痕的不完整的也只有几块,归到另外一边,拿刀将有些坏掉的部分削掉。
  块菌挑选好了,赵慧芳两人过秤,她去灶房拿了十来把软毛刷出来,在铁锅里舀了些水兑在大木盆里,摸了一下有点温热,便不再加热水。
  “这两天的水冰凉冰凉的,多洗一会儿指节的骨头都冷的发疼,幸好当初留了个灶眼,还可以烧热水洗。”
  “烤房里一点都不冷!”赵慧芳笑着拿起一把毛刷轻轻刷洗起来,“幸好早早的把烤房砌好了,不然像这样的连阴天,块菌和红菇晾上两天就发霉了。”
  “这两天楼上风大,晾衣服还是可以的。”张秀香把刷洗干净的块菌放另一口盆子里,“昨天我把家康的夹衣洗了,晾在楼上一天就吹干了。”
  赵慧芳听后点头,“那我下次就把衣服晾楼上去。”
  杨春燕淘洗干净后,捞大筲箕里面滤水,妯娌三个分工合作,几十斤块菌很快就清洗干净,滤干水分后分开倒进竹扁,摊开晾在烘烤房里。
  晾晒块菌的竹扁是特制来晾晒菌菇用的,底部的缝隙留得有点大,竹扁放在紧靠火墙的竹架上,块菌表面的水汽很快就烘干了。
  赵慧芳往灶膛里添了几块柴禾,“春燕,你别忘了,隔一会儿要翻一下,这样才容易干。”
  “晓得了。”杨春燕擦了擦手,“你们不在这烤火了啊?”
  张秀香穿上袄子,“不了,回去看看小倩该回来了。”
  赵慧芳高兴的说:“家明和家亮这段时间读书用功了不少,回家不用喊,就开始写作业。”
  “马上就四年级了,不用功咋考得上初中。”
  妯娌俩边说边走了,杨春燕也开始准备晚饭。
  ……
  周怀安几个上山后,把今天和熊老二干架的事说了一遍。
  “卧槽他先人……”周一丁听后破口大骂,“瞅准了,找机会收拾那狗日的一顿!”
  周怀山也气死了,“药白白给他狗日的用了还不满意,还想把老幺弄进去蹲班房,我们一起去,美美的打那龟孙一顿。”
  周怀荣也点头,“自从上次熊老二来偷水泥,我们家跟老熊家的冤孽已经结深,当时就不该去找徐书记他们,就该直接把他送派出所。”
  周怀军气呼呼的说:“老汉儿每次都是,吃亏了都说大家一个村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但你们看看,村里像老熊家那样的啥时候吃亏过,吃亏的都是像我们家这种老实的。”
  周一丁笑着点头,“我老汉儿也说二爸那种性子的人最容易吃亏。”
  周怀安笑道:“其实老汉儿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你看上次我拿了老熊家的钱,他都没骂我,换成以前烟杆子早就敲过来了。”
  周怀荣三个想想觉得也是。
  周怀山说道:“老幺,明天我和二哥一起送菜进城,顺便去把钱存了。”
  周怀军有些激动的说:“老幺,是不是存一年的利钱最高?”
  周怀安点头,“对头!存一年期的利息最高。”
  周怀军搓了搓手用力砍断一块柴禾,“那我们就存一年的。”
  周怀安:“开拖拉机去的话,等会儿下山就开你家去,省得一大早扰人瞌睡!”
  周怀山摇头,“算了,冷飕飕的还是骑自行车安逸。”
  几人边说边干,不一会儿就把那些砍下来的灌木砍成半米长一根的短节,枝桠也踢下来用麻绳捆好。
  周怀安把柴捆好,摸了摸肚子,“晌午就喝了两碗稀饭,肚皮早就饿了!”
  周一丁笑道:“那还不如我们在山上吃烤饼子安逸。”
  周怀安想起一事,“你训练狗子找块菌了么?”
  周一丁:“给它们吃了几块,两个懒东西一个都没找到。”
  “多去几趟应该就行了。”
  周怀山搓了搓手,“我发现下午比我们在山上的时候还冷,今晚恐怕要下雪咯!”
  周怀军笑道:“冷点好,越冷块菌长的越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