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切~”周家明几个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杨春燕看着有些好笑,“家明,你们几个捡菌子,幺婶去挖鸡枞蛋!记住了,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都是毒菌子不能捡哦!”
“放心,我们早就晓得了。”几个娃对黑球一样的鸡枞蛋不感兴趣,点头应下后就提着篮子开捡。
几人看着林子里像晒谷子一样的铺开菌子,感觉就像小老鼠掉进了大米仓,有点不晓得从那下嘴了的感觉。
“哇!这里有好多火把鸡枞!”周小茹撅着屁股卖力的用撬棒将泥巴刨开,一朵短胖的火把鸡枞被拔了起来。”
周小文拔起一朵红菇,“我这里好多红菇!”
“哈儿!”周家明笑道:“鸡枞送宁安能卖一块多一斤,还是捡鸡枞好!”
“哥,幺爸还没有把昨天的扣下来的钱给我们,回去不要忘了。”周家亮提醒道。
周家明:“幺婶说了,记了账的,到月底一起算给我们。”
周小茹扭头,“哥,到月底我们能挣多少钱?”
周家明:“昨天我们捡了三十多斤红菇,幺婶说两个等级的加起来一共十五块多,扣三成的话我们还剩四块多,要是每天都有四块多,我们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块!”
“哇~”周家康几个小的都惊喜的看着他,“哥,一百多我们咋用哦?”
周家亮:“把我们想买的娃娃书都买了,剩的钱再买别的。”
周家康:“那么多钱用光了肯定要挨打,我的我想存起来。”
“小抠门!”周家亮拍了他一下,“你不拿钱出来,我们买的娃娃书你也不准看!”
周家康看着几人嫌弃的眼神,瘪着嘴点头,“好嘛,一起用了再算。”
周家明挥手,“赶紧干活,等会儿幺婶都挖好鸡枞蛋来了。”
杨春燕提着锄头去了昨天发现鸡枞蛋的位置,抡起锄头干了起来,挖了大半个小时才看到白蚁洞,趴在地上用手电照进去,看到洞里悬挂着的鸡枞蛋高兴的笑了起来。
她摘了一个大的下来,掂量了一下发现不是轻飘飘的,满意的点头,“不错,要是其他的都像这个就好了。”
等她把那窝鸡枞蛋全都摘下来,将泥巴回填回去,提着篮子往上面走。
第589章 590:靴子落地
前面一片长着三个叶柄,椭圆形叶子,中间长出一根茎干,上面还长着一枝和韭菜花一样翠绿色花苞的植物时,眼睛都亮了。
杨春燕忙上前几步,看着每根枝条上长着绒毛的七片叶子时,惊喜的说:“原来这会儿这里就有三七了!”
她上辈子在大坑挖到五颗野生三七,送到王桢那,他说那些专家说野生的三七已经绝种了,没想到还被你挖到几颗,看样子年份就不短。
当时他还笑那些专家成天坐办公室,有的甚至连调查都没调查过,就根据别人报上去的数据做结论,已经不食人间烟火了。
三七: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干暗绿色,高可达60厘米,花嫩时绿色,果子熟透时为红色扁球状肾形,纺锤形肉质主根。
根茎和肉质根为名贵之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定痛和滋补之功效,为治疗跌打损伤之主要药物。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主要有两大功用:一是止血;二是散瘀消肿而定痛。
三七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效,叶片也有清热的功效。
杨春燕数了一下,林子里稀稀拉拉的长了三四十棵,她现在不打算挖这些三七,想着再等两三个月,把采种子采了撒在林子里,等明年下月来把花摘了再挖也来得及。
因为三七分为春三七和冬三七,春三七是摘掉三七花后挖起来的块茎圆润饱满,药效也好。
而冬三七则是采集了种子后才挖起来的块根,养过种子的三七主根,营养成分都供给了种子,挖出来的块茎干瘪不饱满,药效也大打折扣。
杨春燕看了一圈后,把枯叶枯草下的几朵喇叭菌拔了起来,将菌子顶起的枯叶扒开一看,一朵羊肚菌出现在眼前,她高兴的采下后,弓着身子眼睛像雷达一样的扫描,前面又是一朵……
接下来就像是进了哪户人家的种植基地,篮子都快装满,才没了。
她朝坡下走,见下面除了不能吃的白罗伞、白罗伞、鹅膏菌还有漂亮的紫色小菌菇没还在,别的杂菌也被几个孩子一扫而光。
杨春燕还看到几朵蛇麻菌,这种菌子含有神经精神毒素,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引起呕吐和腹泻,还可致瞳孔缩小。
周小倩见她过来,指着篮子里,“幺婶,我们捡了好多鸡枞还有红菇!”
杨春燕见几人的小背篼都快装满了,赞道:“能干!”想想又叮嘱几个孩子,“捡菌子的时候看到草深的地方,一定要先敲一下再过去。”
周小倩点头,“刚才家康打了那从杜鹃花几下,就看到一条小指头大的小蛇溜走了,把他吓惨了。幸好先敲打了才过去的。”
杨春燕:“对,不敲打一下的话,它还以为你要抓它,咬一口就麻烦了。”
“吃黄泡儿了,那边好多黄泡儿,甜得很!”周家明提着篮子过来,菌子上面放着的树叶上放着不少黄泡儿。
杨春燕奇道:“这两天还有黄泡儿啊?”
周家明点了点头,指着身后说:“那边有一片,我们摘了一些。”
周小倩上前看了一眼,“都还没黑,等黑了才甜!”
“有的吃就不错了,上面连这样的早就没了,这几天可能就这里还有了。”周家明说着抓了一把给杨春燕,“幺婶吃,好甜的!”
“嗯嗯!”杨春燕倒了几颗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吃着还不错,“好吃,解渴的很。”
黄泡儿可是个好东西,《本草纲目》等中医药文献记载:其气味甘、平、无毒、有益肾固精缩尿壮阳作用。
周家亮提着篮子出来,“幺婶几点了?我肚子有点饿了。”
杨春燕看了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不知不觉已经出来两个多小时,“饿了咱们就回家,再等一会儿你幺爸他们该回来了。”
“噢噢!”几个孩子分别背起自己的小背篼,“幺婶,你捡了啥菌子?”
杨春燕笑道:“幺婶捡了些羊肚菌!”
周家康提着小篮子,“幺婶,今天中午我们还是在你家吃啊?”
杨春燕撸了他一把,“你想在我家吃么?”
“想!我想吃红烧肥肠,椒麻兔子。”周家康说着咽了咽口水。
周小倩拍了他一下,“你咋这么馋哟?说着连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
周小茹点了点头,“我们家的馋嘴猫就是家康,像小猪一样好吃!”
“哼!”周家康不敢惹周小倩,可敢惹周小茹,瞪了她一眼,背着背篼跟上周家明走了。
一行人到家,周母已经开始做饭了,见她回来冲她招招手,婆媳俩去了灶房,“老三来说给玉梅介绍对象,那男的是他们大队书记的儿子,我想去跟玉梅说说,让她去看看。你觉得咋样?”
杨春燕想了一下,“我觉得你还是先请人打听一下,再跟玉梅姐说的好。”
“也好!”周母应下后又道,“我请了三个人,明天就来上工。”
“好!你看着办就行,我先去看看小九儿。”
杨春燕洗了手,喂饱孩子就去帮着清洗菌子,等周怀安他们一到,一直忙到十一点过才歇息。
杨小雪几家也去了各地收菌子回来卖给他们,红菇源源不断的往杨春燕家送,请了三个人后又请了两个帮工,大伙儿才轻松了一些。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很快,仿佛一转眼的功夫又过了小半月。
这天,周怀安从宁安回来,递了一张纸给杨春燕,“旅社已经装修好了,大后天开业,王桢想了三个名字,你觉得哪个好?”
杨春燕接过看了看,“宁安旅社,同馨旅社,平安。”她笑道,“我觉得宁安就很好!”
周怀安听后笑道:“完美,我们三个都觉得宁安最好,明天我就去告诉王桢。”
杨春燕忽然想起一事,“你去跟妈老汉儿说一声,忙起来我就忘了告诉他们馆的事了。”
“我去跟他们说!”周怀安走了两步,又回头,“王桢说,省城那边来电话说,大药房那边送去的红菇省城那边的人已经收到了,看样子那边也要开收了。”
杨春燕有种另一只靴子总算下地的感觉,“人家既然起心了,早晚都会动手。幸好今年我们早早的让徐叔他们去别的地方收,不然又要跟他抢货源了。”
“这东西也说不准!”周怀安想到人心难测,心里就没她那么乐观,“我担心熊老幺那狗东西,会去找大田叔他们截我们的货源。”
杨春燕想了一下,“大田叔和徐叔那我倒是不担心,必竟还有下半年的股份在那,就看李武和徐红兵,还有二春他们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