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来了!”杨春燕出去接过儿子,小家伙扑她怀里就往胸前拱,“回家妈妈就喂你!”
周怀安笑道:“三哥笑了一下午了,我看他比我那会儿还高兴!”
杨春燕笑着瞥了他一眼,“你那会儿还不是一样,傻乎乎的逢人就说你当老汉儿了。”
周怀安笑着拉了拉小九儿的手,“本来就当老汉儿了撒!”
两人刚出门就遇到背着夹背过来的周三婶,“听你妈说秋月生了,我来看看。”
周怀安想到周怀刚的事,“三婶,怀刚跟他对象处的咋样了?啥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
“吹了,说起这事我就来气!”周三婶气呼呼的说,“那女的家哪是找女婿,分明就是想找个不要钱的长工。”
“咋回事啊?不是说性格脾气都挺好的么?”
周三婶气道:“看着是不错,到商议婚事的时候,女方妈老汉儿的鬼花样就出来了,要三转一响,还要礼金,嫁过来的嫁妆就几床铺盖,别的啥都没有。
结婚后,农忙怀刚两口子要先去帮她家干活,然后就是,时年八节的节礼不能少,最气人的是,连她家兄弟结婚成家,他们也要出一份份子钱。
老娘活了几十岁,还是第一次遇到卖女儿卖的这么理直气壮的,我家怀刚又不是讨不到老婆的老光棍,伺候不起,老娘就不伺候了。”
杨春燕笑着劝她,“三婶,你该高兴才是,人家明码实价还不算坏的,换成不要脸的,等事成了再闹,怀刚这辈子就完了。”
周三婶听后想了一下,“你这话说的没错,说在明处总比阴着作怪的好。”
周怀安笑道:“三婶你放宽心,等你家把新房修好,媳妇自然就来了。”
“农忙一过就动工,到时候照着你家的样子修!”周三婶说罢乐呵呵的朝院子里走去。
杨春燕两人到家,周父已经把院坝里的谷子收起来了,院子里摆满了萝篼。
周怀安忙上前和周父一起把萝篼抬到西厢房放好,便去了后院。
老爷子和周怀荣、周怀军端着竹扁往烤房里送,蒋玉几个在水池前忙着清洗。
农忙了,送红菇来的村民很少,就连徐二春几个也在家忙着秋收,得亏还有周大田、徐书记两家收了送来,一天也能出五六百斤干货。
杨春燕喂饱儿子,抱着他去了后院,蒋玉一见她就问:“春燕,秋月生了个儿子啊?”
“是个儿子!”
吴彩香忙问:“老三家罚款的事说好了么?”她家老幺去年生了个女儿,也想超生一个,要是罚的不多的话,她们老俩口贴补一些,也就够了。
杨春燕笑道:“不清楚,那边的人还没来!”
蒋玉撇嘴,“下午才生的,好些人还不晓得,这会儿村里那些多嘴婆也收工了,最多明天下午,那些人就要来人说罚款的事了。”
吴彩香:“不用担心,老三家又不是给不起罚款!”
蒋玉:“交得起也划不来啊,自己生娃自己养,还要罚钱,想想就憋屈的慌。”
“唉!”吴彩香叹了口气,“没办法的事!”
杨春燕觉得还真是,想着晚饭在隔壁吃,打算先去把猪喂饱,“怀安,你看着九儿,我先把猪喂饱。”
“要得!”周怀安抱出凉席铺开,将他放里面,把拨浪鼓放他手里,“乖乖的拿着耍,等你妈把猪喂了就来抱你。”
“哦哦!”小九儿拿着拨浪鼓摇了几下,就丢在一旁,用脚去蹬一旁放着的小皮球。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小家伙快六个月了,已经能翻身坐起来,有时还能爬两下。
自从上次从摇篮里翻出来摔了后,杨春燕就找了床旧棉絮铺在凉席上面,把他放里面耍,这样就不用担心他摔倒碰地上了。
杨春燕把猪食倒进猪槽,里面那间猪圈立马吵了起来,她拿起竹片敲了几下,“吼啥子,等会儿就给你们送来了。”
她提起另一桶猪食倒进猪槽,三头猪挤在一起抢了起来。
这三头猪从年前抓回来,养了也将近十个月了,看着也就一百四五十斤的样子。
杨春燕估计到年底杀大肥猪,最多能长到两百斤,外面那口圈里的三头,也就一百六七的样子。
全靠吃草吃熟猪食,没催肥饲料的猪,长得比后世的三月肥慢多了,但味道是真的很好。
她提着猪食桶出去,赵慧芳和张秀香也来帮忙了,赶在吃饭前把所有的红菇送进了烤房。
吃饭的时候,周母说起了三房的事,“春燕,你三婶想请你在杨家坪子看看,有没有跟老三合适的妹子?给他介绍一下。”
杨春燕摇头,“我也不清楚,等中秋节我回去问问我妈。”都过了几十年了,回来后回娘家也是匆匆忙忙的,她哪里还记得哪家的妹子没说婆家?
周母听后对几人说道:“你们都放心上,中秋节回娘家帮怀刚好好看看。你三婶性子好处,怀刚也是踏实肯干的,割完谷子就要修新房子了,嫁到他家不会错。”
赵慧芳听后笑道:“妈,你咋忘了你自己侄女了?”
周母笑着摇头,“人家看不起乡下人,想嫁到镇上去,已经跟玉梅说了,让她帮忙在镇上找一个,我还是别自讨没趣的好。”
这时外面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周家明急忙跑去开了门,“奶,叔奶来了!”
周母忙迎了出去,只见何秀兰提着篮子,背着夹背走了进来,“这么客气做啥?”
何秀兰笑道:“白天过来不好,等到天黑,我忙赶着过来一趟。”
“多谢!多谢!”周母接过她手里的篮子,扭头看向灶房,“慧芳,给你大田婶煮一碗阴米蛋来。”
“好嘞!”杨春燕几个忙帮着收拾锅碗。
何秀兰送了鸡蛋,母鸡还有小孩子衣服来,告诉他们她已经把李秋月超生的事报上去了,最迟后天计生办的就要来说罚款的事。
李秋月感激的说:“多谢婶子,那边咋说的?五百能罚下来么?”
“我下午去镇上的时候,那边说要罚八佰,让我先来跟你们说说,等他们来了你们再讲讲价,哭哭穷,五百应该能行!”何秀兰说着指向窗前的缝纫机,“这些东西最好抬去藏起来,免得他们看到加价!”
“等会儿我们就抬到二哥家放着。”李秋月想到家里还养着六头猪,“家里的猪要弄走么?”
何秀兰笑着摇头,“不用,只要你交罚款,不会拉走那些东西的。”
周母和李秋月听后松了口气,真要连猪都藏的话,还是个麻烦事呢!
杨春燕端着阴米蛋进了堂屋,“妈,请大田婶出来吃阴米蛋。”
“来了!”周母拉着何秀兰出来,“我家的事多亏有你和大田帮忙,不然还不晓得有多麻烦呢!”
何秀兰笑道:“跟我还客气啥,我们还不是多亏老幺帮忙,才有钱翻修房子的啊!”
“都是一个祖宗出来的,就该互相照顾。”周母笑着把调羹递给了她,“明年就该吃你家怀青的喜酒了吧?”
“有相看的,还没定下来。”
“怀青是个有本事的,慢慢来找个合心意的。”
何秀兰吃完阴米蛋,便告辞回去了。
周母想起老爷子的嘱咐,回屋对李秋月说:“妈晓得你稀罕儿子,但还得多嘴说一句,要想儿子长大成器,就不要学你大娘那套,把好好的娃养废了。”
李秋月听后看着怀里的儿子愣了一下,“我记住了。”
周母看她的样子,觉得老爷子的担心不无道理,“你好好想一下,我们家和你三爸家是咋教孩子的,你就明白了。”
周母说罢出门,叫来张秀香和杨春燕,几人把缝纫机,自行车那些都送到了周怀军家放着,安心等着收罚款的上门。
第608章 609:草中黄金
第二天下午,他们还在田里割谷子,计生办的五六个人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周怀山家。
等他们回家,得知周母哭天抹地的哀求了一番,大田婶和村干部又帮着说了些好话,最后定下了五百块的罚款,限时一个星期交清。
周怀山拖了两天,把谷子割完才去交了罚款,顺便把孩子的户口也上了。
回来后对周怀安说:“我跟你说,不止我们老农民想儿子,单位上的也有,他们交的罚金比我们还多,我看最少的都交了七佰多!”
周怀安见他一副赚了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无语,“五百你还觉得少了啊?咱们咋能跟工人比?人家每个月到那时候就有钱进,咱们不去挣就只有喝西北风。”
“我可没那个意思,只是觉得以前他们老说我们农民觉悟低,重男轻女,没想到单位上的人也一样。”
周父插话道:“是人就一样,都要吃饭拉屎放屁,都要死!”
周怀安大笑:“哈哈哈…,老汉儿说的对,就几样还是公平的。”
“老幺,你捡到钱啦?还在外面就听到你在笑。”话音未落,周一丁骑着自行车进了院子,笑着和周父、周怀山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