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姐妹俩也提着药锄往下走,杨冬梅看了看大步往下的李秋月,“姐,我听姐夫和王桢说,你家这三嫂子最是重男轻女,是真的么?”
  “以前是,现在好多了。”
  “有的人也不晓得咋回事,都是自己生的,还要分个三六九等。”
  杨春燕想到李秋月娘家的情况,“大多是父母言传身教,他们就跟着学了。”
  姐妹俩出了药田,和李秋月一起去了菜地,掐了满满一篮豌豆尖,砍了两窝儿菜,又掐了葱和蒜苗。
  地里的两厢蒜苗都是留着剥蒜苔挖大蒜的,舍不得连根拔。
  出了菜园,看到周怀军提着虾筢,里面还装了些菜叶和饭粒,他将虾筢放进鱼塘里,里面的菜叶往上浮,饭粒还是沉在虾筢里。
  渔网被水冲走后,水塘里的鱼不好捞,去镇上买又嫌太远麻烦。
  周怀安就在虾筢上帮了根长竹竿,每次捞鱼前就撒点切碎的菜叶或是冷饭在鱼塘里,趁鱼儿来吃将虾筢提起,总能捞一两条回去。
  周怀军看到三人过来,冲李秋月说道:“你二哥来了,说是有事找你,老三问他也不说。”
  “他来做啥?”李秋月听后忙朝家里跑,跑到院门口就看到李老二蹲在阶檐上,周怀山站在一旁一脸无奈的看着他。
  她黑着脸进了院子,没好气的说:“李老二,大过年的,你跑我家来做啥?”
  李老二站起来,气呼呼的说:“你还晓得大过年的啊!初二别家的出嫁女都回家给妈老汉儿上坟,你们不是妈老汉儿生的?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这两年周家进山收红菇和块菌,家里也挣了些钱,打算给宏兴成家,相看了几户人家,结果都没成。
  过年去媒婆家问了,才晓得,人家女方在村里打听过了,说李家重男轻女,不拿家里的女儿当人,几个姐妹嫁出去后,连一个回去的都没有。
  媒婆说,再不把几个姐妹请回去给妈老汉儿上坟,宏兴以后要么讨个二婚头,要么就打光棍。
  “呵呵!”李秋月嗤声冷笑,“你把舌头伸直了说话,是我们不回去上坟,还是你们不准我们回去上坟?”
  我和怀山结婚后,第一年回家,你们咋对我们的?腊肉、挂面你们接下,连口水都不给我们喝,就说要去丈母娘家,让我们赶紧走。
  我们姐妹几个,上辈子不晓得作了多少孽,才投胎到百草坪李家,从会走路就开始干活,到嫁人的年纪,就拿去卖钱给你们修房子讨老婆。”
  还卖钱,家里就你最奸猾,老子一分钱便宜也没占过你的。
  李老二咽回了到嘴边的话,为了儿子只得忍气吞声,“以前是我们不对,妈老汉儿总没哪里对不起你们,就抽空回去一趟,给妈老汉儿上坟烧纸,行不?”
  “李老二,你发烧烧糊涂啦?”难不成今天的太阳是打西边升起来的?蛮横不讲理的李老二也会说人话了。
  李秋月抬头望了望天,太阳还是正常的啊,难不成是李老二吃菌子中毒了?
  周怀山扭头看了看站在灶房门口的老娘,想笑又笑不出来,三个兄弟,就没一家的大舅哥像自家这样的,大过年的甩着空手就来了。
  李老二没好气的剐了李秋月一眼,“我没病,我好的很,大姐和二姐、小妹都答应初五回去上坟,妈老汉儿在的时候对你最好,你更应该去。”
  “大姐她们也答应回去?你两口子到底想干啥?”李秋月觉得这两口子准没憋好屁。
  “咳、咳!”灶房门口站着的周母听后,干咳两声后说道:“秋月,你妈老汉儿把你养大也费了不少心,你们理应回家给他们上坟。”
  第727章 732:刁滑的丫头
  李秋月忙道:“妈,你不晓得,他们两口子就是茶壶里煮汤圆,只进不出的主,好好的喊我们回去上坟,肯定没安好心。”
  李老二觉得还是周母懂礼,“年伯母,你看秋月这话说的,我们再有不是,也是她兄嫂,喊她他们回去给老人上坟,咋就没安好心了?”
  他想着自家这些年在李秋月这里就没占到过一点便宜,每次还被她奚落一顿,啥脸面都丢尽了,这次要不是为了宏兴讨老婆,八抬大轿来抬,他也不会来找这六亲不认的刁滑丫头。
  周母淡淡的笑了笑,“亲家二哥,你放心回去,秋月和老三明天会回去给你父母上坟。”
  李老二看了看一脸不情愿的李秋月两人,感激的说:“还是年伯母明事理,难怪不得你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也是他们自己肯干。”周母淡笑道,“我锅里还煮着东西,就不陪亲家二哥了。”
  “你忙,你忙,我也回去了。”李老二说着又看了李秋月一眼,见她站在一旁不吭声,也不好意思赖在这不走,冲她说道:“明天早点来。”
  “不用你说,我自己有数。”李秋月见他还站在那不走,“都答应你要去了,你还站那做啥?”
  “走就走!”李老二忍气冲了出去,扭头冲大门啐了一口,这世上哪个当大舅哥的有他窝囊的,进屋连口水都没给喝,就被赶出来了。
  灶房里那肉香味,把馋虫都给勾出来了,看样子秋月这丫头的日子是真的好起来啊!
  他脑海里闪过两个姐姐和另一个妹妹的样子,觉得还是这刁滑的丫头过得好啊。
  李秋月看着说完就走的李老二,愣了片刻追到门口,见他真走了,这才回去对周怀山说:“还真走了,他来就只说了上坟的事?没跟你说别的?也没提借钱借东西?”
  李老二在李家虽说就是个吃软饭的,但人家也是吃的相当硬气的一个,你都撵人了,他能不走么?
  “没提过。”周怀山也觉得有些奇怪,“说家里捡红菇挖块菌挣了些钱,把房子翻修了一下,还说,李宏兴去年下半年开始说亲,相看了好几个,他们都不怎么满意。”
  李秋月听后恍然大悟,“难怪不得他这么老实,我看根本就不是他们不满意,是看了好几个,人家都不满意。”
  现在山里的山货也能卖钱了,只要是勤劳肯干就不会饿肚子,又有多少人家,明明晓得是李家是火坑还卖女儿?
  李宏兴那懒汉二流子,以后想讨老婆,就一个字,难!
  周怀山斜睨她一眼,“你也晓得嫁给李宏兴就是往火坑跳啊!那你咋还想着把儿子养成李宏兴那样的?”
  “大男人家家的,翻陈年旧账有意思?”李秋月白了他一眼,提着菜篮去了灶房。
  杨春燕姐妹在水塘边耽搁了一会儿才拿着蒜苗和葱去了周怀山家,刚到院门口,一条黄毛小狗从门后的狗窝跑出来,冲着两人不停摇着小短尾巴。
  杨冬梅摸摸小狗毛茸茸的脑袋,“姐,我也想养一条狗子,你家旺财和来福会生崽子么?”
  杨春燕笑道:“旺财和来福都是公狗,不会生崽子,你想养的话,以后去山里抱一只。”
  杨冬梅想到新房那排,到现在都还没一户人住进去住,“抱一只像你家旺财和来福那么机灵的,以后王桢去进货,我一个人在家也不害怕。”
  杨春燕:“来福和旺财是你姐夫挑回来的,到时候让他帮你们挑一只。”
  姐妹俩走到灶房门口,就闻到了粉蒸排骨的香味,大锅里的蒸笼冒着阵阵热气。
  张秀香和赵慧芳在捣南瓜糊糊拌在面粉里,李秋月在剁肉圆子,周母坐在灶膛前烧火。
  “妈,九儿呢?该吃米糊糊了。”
  “你爷爷喂他吃了,带着去晒坝看人下棋去了。”周母冲杨冬梅笑了笑,“我让家明去观音把美娜姐弟也接家来,一起吃顿饭,几个孩子都跟着去了,也不晓得他们姐弟会不会来?”
  赵家这三个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她想让家明、小倩他们多跟这样的孩子走走,也能跟他们学学。
  杨春燕拉了把椅子给杨冬梅坐下,“美娜是个懂礼的孩子,去喊他们了,肯定会来的。”
  赵慧芳搓搓手上的面粉,摇了摇头,“家明和家亮有时候把我气个半死,我都从没想过把他们丢了不管,赵家这对心肠到底是啥做的?
  那么乖的几个孩子,说丢下就丢下了,一晃几年也不来看看,也不担心他们在这儿被人欺负。美娜姐弟几个,恐怕恨死他们了。”
  李秋月接过说道:“咋不恨,被外人欺负还可以跟他拼跟他打,就像我家,大姐、二姐被我奶卖了,我妈老汉儿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我大姐二姐连说理都找不到地方。”
  赵慧芳:“秋月,你两个姐姐嫁出去后,就没回过娘家啊?”
  李秋月神色黯然的说:“我姐生了她家大妹回来过,跟我妈说,那家人打她,想让他们去帮她撑腰,我妈说,哪个日子不是这样过过来的,让她忍忍就过去了。”
  她想起大姐回娘家诉苦,被妈老汉儿痛骂的情形,她姐背着孩子,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孤零零的出门,在村口的山头坐了许久。
  她心里可能希望妈和兄弟姐妹能追出去关心她几句的吧?可一个人都没出去,看着她背着孩子走了,从那后大姐就没回来过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