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过了十几秒,屋里才传来李二嫂没好气的回答,“等着!”
“要得。”李秋霞站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李二嫂黑着脸把夹背递给了她,“咋了?秋月两口子答应借钱给你们看腿了啊?”
李秋霞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嗯!三姐夫的老幺兄弟的妹夫是医生,他们愿意借钱给我们给大林看腿上的伤。”
李二嫂听后眼红的要命,嗤声道:“他们有这么好心?借了好多钱给你们?已经拿给你们啦?”
李秋霞听后心里有些不高兴,“三姐说她没带钱,那边的医生是熟人,不用担心。”
“秋月那死丫头,抠的要命,问她借自行车用两天都不答应,还说我们想偷她家的自行车。”李二嫂气道,“我呸!再穷也是她娘家,败坏了我们的名声,她也没面光。”
李秋霞看着她,“二嫂,你别这样说,三姐就是性子急了点,不是那种乱嚼舌根的人。”
“你啥意思?”李二嫂满脸讥讽的看着她,阴阳怪气道,“我明白了,老话说,有奶就是娘,现在她李秋月答应借钱给你,你当然要帮着她说话咯!
哪个喊你娘家兄弟是个没本事的,没那么多大票子借给你呢!我们就活该被人糟践,不过我告诉你,不管咋样你们也是李家嫁出去的,我们没脸,你们有脸不到哪里去。”
“二嫂,你咋能这样说话,三姐和三姐夫一路过来,一句都没跟外人多说。”
李秋霞鼓起勇气说道,“你跟二哥说,喊他以后还是改一下吧,不然,照这样下去,以后宏兴真讨不到老婆了。”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还好意思说我,你家高彬以后才讨不到老婆。”李二嫂嫌恶的看了她一眼,“一个破夹背还不忘记。”
话音未落便“嘭”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高大林气得额头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小霞,我们走。”
“嗯!”李秋霞接过夹背深吸一口气,转身背在肩上,对高大林说,“把孩子放里面,我背着走。”
“嗯!”高大林看了她一眼,把二妹放进夹背里,轻声说道:“小霞,等我腿好了,我好好干活。”
李秋霞点了点头,“我帮你一起干。”
大林虽说嘴笨了一些,但比娘家这些男人好太多了,勤快,肯吃苦,还不会冲自己动手。
只要把他的腿治好,两人身强力壮的,好好干两年,把欠下的钱还清,再修两间房子,孩子大了就有地方住了。
李秋月和周怀山在推着自行车在机耕道边上等着两人过来,“秋霞,你把夹背挂你姐夫自行车后座,大林坐他后面,我带你。”
“哎!”李秋霞把背篼放下来,周怀山接过看看里面仰头看着自己的二妹,“几岁了?”
高大林笑道:“快三岁了。”
“三姨爹!”二妹甜甜的叫了他一声。
“乖!”周怀山揉揉她稀疏枯黄的头发,“乖乖的在夹背里坐好,三姨爹带你赶宁安。”
二妹点头如捣蒜,“赶宁安!”
夹背挂好后,周怀山两人把自行车推到坡上,李秋霞夫妻分别坐两人后面,朝宁安去了。
……
杨春燕一行到宁安后,把货卸下来装进仓库,就去电影院看电影,放映的是惊险反特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
大伙儿看的津津有味,只有周小琳看到一半就趴在周怀军怀里睡着了。
一行人从电影院出来,几个孩子一路叽叽喳喳的说着剧情,不时还手舞足蹈一番。
几个大人带着他们去看了看还在修建中的新房,另外几户也修建的差不多了,有修三合院的,有的修的两层小楼。
周怀安他们想着以后出租,就修的三层的楼房,一楼和楼上隔开的以后可以自住,上梁结顶了后把院墙围起来就完工了。
周家康听大人说了一会儿,拉着张秀香,“妈,这里也是我们家啊?”
张秀香点头,“是我们家,回去不准在外面多嘴,记住了么?”
周家康:“我晓得,我奶说,那些人眼红的很,不能把家里的事跟外人说。”
那边赵慧芳也在叮嘱周家明兄弟,转了一圈,又去旅社看了看。
杨春燕发现这年头过了年后,县城里就电影院,供销社和百货商店热闹一些,就连旅社和汽车站冷清了不少。
看了房子出来,一行人去了黄永才饭店,准备去下馆子,哪晓得去了一看,大门上贴着初八开门。
杨冬梅耸耸肩,看向王桢,笑道:“主人家,吃啥?”
王桢想了一下,指着前面,“南街有一家羊肉馆,去年初三就开门了,我们吃羊肉火锅去?”
周怀安点头,“要得,就去吃羊肉火锅。”
周怀荣几个也点头,“羊肉火锅好。”
第736章 741:最安逸的年
几个孩子肚子没饿,觉得吃啥都没关系,主要是王医生家的零嘴太多了,还都是他们没见过的,糖果子,巧克力、怪味胡豆,吃了这样吃那样。
周家康觉得哪一年过年都没今年过得安逸,回富牛又可以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好久。
“糖葫芦,糖葫芦!”一头发灰白的老者,扛着糖葫芦走了过来。
几个孩子喊了起来,“妈(老汉儿)我们要吃!”
“好,吃糖葫芦。”周怀荣爽快的点头,掏了一张五块的递给周家明,“带弟妹挑去。”
“哦哦!”周家明高兴的接过钱,见卖糖葫芦的已经扛着朝他们来了,“过来,哥带你们买去。”
周怀军拍拍看电影看睡着的周小琳,在她耳边说道:“幺幺,醒了,你哥他们吃糖葫芦咯!”
“我要葫芦!”周小琳揉揉眼,趴在他肩上,睡眼惺忪的说道。
周家亮几个已经拿着糖葫芦过来了,“糖葫芦来咯!”
周怀安看了看杨春燕几个,“你们也来一串?”
几人摇头,“算了,马上就到南街了,吃了等会儿就吃不下火锅了。”
几个孩子手里拿着糖葫芦,小嘴巴巴说个不停,
周家康看到照相馆里有孩子穿着小军装,头上还戴了一顶有五角星的军帽,连忙跑到周小倩几个前面,“姐,你看那边还有小军装,我也想穿着照一张。”
“哇~是真的诶!”周小文看后也惊喜的喊了起来,“我也想穿小军装拍照片。”
周小倩扭头看了一眼,“照相馆拍照贵得很,幺婶说,王叔叔家有照相机,吃了午饭我们去河边拍照。”
“哇塞!王叔叔家连照相机都有啊!”周家康一脸羡慕,“我家啥时候也有台照相机就好了。”
周小茹拉着他说:“小康,你家要是有了照相机,我们就能想拍几张照片就拍几张咯!”
周家亮笑道:“小康,你跟二婶说,买一台照相机,我们自己拍!”
周小倩瞪了周家亮一眼,“别听亮哥的,你敢让妈买照相机,三顿打今天就凑够了。”
“照相机要好多钱的,我才没那么憨呢!”周家康看看走在前面的张秀香,摸摸屁股,“亮哥最坏了,自己挨打,想我们也挨打。”
周家亮翻了个白眼:“……”
前面走着的大人,已经到羊肉馆了,周怀荣见几个孩子在后面嘀嘀咕咕的,冲他们喊了起来,“你们几个走快点,我们进去咯!”
羊肉馆里是那种四四方方的灶台,中间放了个黄喔喔的铜盆,下面烧的炭火,进去后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两桌。
老板见他们一群人进来,高兴的迎了上去,“小王医生,都是你家亲戚啊?”
王桢笑着点头,“来两桌,要大锅!”
“好嘞!”老板给提了壶茶水出来,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围着灶台在长板凳上坐下,不一会儿就有人提着炭火出来,倒进炉膛里。
老板端着装满羊汤的铜盆出来,放在上面,奶白色的羊肉汤里面有枸杞、当归、土党参……
不一会儿,一大盘切得薄薄的羊肉片,山药、大白菜、还有黄豆芽,番茄、耙儿菜……这些就上了桌。
“这两天就有番茄吃了啊?”杨春燕好奇的看着羊肉汤上浮着的番茄,心想,现在就有人种大棚菜了啊?
“我家自己种的,弄的白塑料膜搭了个棚子,年前就有番茄了,只够我家羊肉馆用。”老板将盘子放好,“你们慢用哈!”
王桢看了看柜子上放着一排玻璃酒坛,柜子里有香槟和清酒,还有汽水,拉着周怀安去挑酒去了。
杨冬梅和王桢来吃过几次,小声对杨春燕几个说:“他家的羊肉火锅味道不错,每次来都有几桌。”
赵慧芳说道:“这家老板真勤快,大过年的就他家还开着。”
张秀香点了点头,“我还以为过年没人下馆子,没想到还有好几桌人呢!”
杨春燕想到往后走,连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都在外面吃,“可能做饭做累了,过年出来轻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