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周怀山心疼的说:“你啊,一点都不爱惜东西,这台拖拉机被你这样使唤,最少比别家的少用两年。”
  “下次不这样整了。”周怀安三两下啃完苞谷,见兄弟俩已经搬了不少艾草到四轮拖拉机上,“三哥,你发动试试,这下还熄火么?”
  “哦哦!”周怀山忙去拿了摇把,周怀安爬上拖拉机,等他发动后,松开刹车踩下油门,拖拉机轻轻松松的爬上了陡坡。
  周怀山兄弟俩见他上坡了,也发动拖拉机跟了上去,半个小时后就到了家门口。
  杨春燕见周怀安回来,才放下心来,“饿了吧!你看我给你煮碗面,还是热冷饭吃?”
  “弄点剩菜煮碗面吃。”周怀安跟着她朝灶房走,“今天在家累惨了吧?”
  “不算累!”杨春燕从水罐里舀了些热水给他,“先去洗把脸,我这就给你煮。”
  “嗯嗯!”周怀安端着盆子走了两步,“九儿睡啦?”
  “睡了。”杨春燕拿了一把松毛点燃,开始烧水煮面,擀了些晚上炒的小炒肉做臊子,又洗了把小白菜,不一会儿面就煮好了。
  周怀安坐到桌前,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饿惨了,幸好你让哥带了两个苞谷棒子给我,不然就熬不到家了。”
  “下次给你装点糕饼带着。”杨春燕看他大口大口的吃着,“你慢点吃,吃太快对肠胃不好。”
  “没事,又不是七老八十,这点面到半夜就消化完了。”
  等他吃完,拖拉机上的艾草也全都卸下了,蒋玉她们也到了收工的时间,几人见电视好看,也没忙着下班,等十二点,屏幕上出现再见二字,又帮着把剩下的艾草抱到阶檐上码好,才告辞回家。
  周家人把捆好的艾草全都挂在竹竿上,那间木棚和两间圈房已经全部挂满了艾草,就剩屋后的阶檐还没挂满了。
  睡觉前,杨春燕统计了一下,今天一天就收了八万多斤艾草,才用了不到七千块的本钱,三斤湿货晒一斤干货,最后能得两万四千多斤干货,除去开支,一天下来也有五千块的赚头。
  第776章 792:喜欢一百分的
  初一这天都不算忙,初二才是周家人最忙一天,大伙儿忙到一点多才休息,一天下来就收了十几万斤。
  到初三那天,送艾草来的村民就少下来了,杨春燕把最后一个村民送走,周母和赵慧芳也把粽子包好了。
  泡了满满一盆酒米,婆媳两个包了火腿棕,蛋黄棕,还有红枣棕,三个口味的粽子,煮了满满两大锅,一下午,院子里都飘着一股粽子香。
  太阳下山时,赵美娜姐弟几个背着小半背篼艾草,提着粽子来了杨春燕家,“杨婶婶,我们腌的咸蛋,包的咸肉粽和红枣粽,送来给你们尝尝。”
  “真能干!”杨春燕笑着接过,“我们才把粽子和盐蛋煮好呢!等会儿尝尝我们包的。”
  姐弟几个把用红色网兜装着的粽子和盐蛋,分别给妯娌四个。
  “多谢美娜,婶婶给你拿粽子盐蛋去。”赵慧芳满眼笑容的看着姐妹俩,想着以后要是能讨个,这么能干懂事的儿媳妇回来就好了。
  杨春燕笑着说:“大嫂,把我们的也装上,堂屋柜子里有网兜。”
  “婶婶,不用的,我们家里还有。”赵美娜见状忙道。
  张秀香:“过节本来就是这样,你拿到我家来,我又拿到你家去,大家换着吃。”
  周母:“以前可不是这样,一封饼子、一包白糖,有时候会在亲戚家转一圈,最后又转回自己家。”
  “以前连酒米都没有,端阳节就包点红苕粽,当粽子吃。”李秋月拿起一个红枣粽,笑道:“吃这个要蘸点白糖才好吃。”
  “妈,我幺爸说了,吃糖吃多了,以后牙齿里面全是虫子,说话嘴里都会掉虫子出来。”周小琳看着她,一脸认真的说道。
  李秋月听后连嘴里的粽子也咽不下去了,“臭老幺,说的恶心死了。”
  “幺幺真乖!”杨春燕笑着搂过周小琳,“跟你妈说,幺爸没说错,糖糖吃多了,都是烂牙齿哈!”
  “嗯嗯!我妈不乖!”周小琳拿了一个火腿粽给赵小川,“小川哥哥,我喜欢你,给你吃好吃的火腿粽子。”
  “哈哈哈!”杨春燕几个都笑弯了腰,“这小鬼头,你咋喜欢小川哥哥呢?”
  周小琳看着几人,认真的说:“我姐说,小川哥哥都考一百分,我喜欢考一百分的哥哥,小倩姐姐说他以后读书也有工资拿的。”
  赵小川拿着粽子红着脸说道:“我没有都考一百分。”
  “那你要努力。”赵秀娜说道。
  杨春燕笑着对耳根都红了赵小川说:“对,小川你要加油哦!不然以后小琳妹妹就不喜欢你咯!”
  周小琳认真的点头,“嗯,没一百分,我就不喜欢你了,不给你吃好吃的火腿粽。”
  赵小川看着手里香喷喷的火腿粽,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好一会儿才应道:“嗯!我会努力的。”
  大伙儿看着两个认真的孩子,又是哄堂大笑。
  周小琳好奇的看着她们,觉得自己没说错啊,她就是喜欢考一百分的哥哥,妈和婶婶、大娘她们为啥要笑?
  周母捞起围腰,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泪水,“美娜,山上的艾草还多么?”
  “不好找了。”赵美娜把艾草抱到台秤上,“我们找了以前艾草多的地方都没了,这点都是我们在我家坡地上找到的。”
  “不错,也有53斤。”杨春燕拿了钱给她,“等苞谷和高粱收回家后,怀山叔就去帮你们犁地,你们记着这几天在哪割的艾草,去挖回来种地里。
  以后每年初二就开始收,端阳节后要收到初八才结束,下半年还能割两次,平时三分一斤的收购价,最主要是,种一次就能收好几年,不管咋都比种苞谷强。”
  “谢谢你杨婶婶。”赵美娜感激的看着她,“等苞谷收了就来跟怀山叔说,请他帮忙犁地。”
  “好!”杨春燕去堂屋拿了糕饼和瓜果出来,“秀娜和小川去看电视耍,婶婶跟姐姐去地里摘点番茄、黄瓜、南瓜这些回去吃。”
  周母叮嘱道:“四季豆,豇豆、葫芦瓜,丝瓜、茄子这些也多摘点给他们。”
  杨春燕笑着点头,带着赵美娜去了菜地,瓜架上爬满瓜蔓,她挨个摘了一些,“家里没的就来婶婶家摘,老祖和爷爷他们种了不少,再过段时间苞谷地里的地瓜还有花生就可以吃了。”
  “杨婶婶,南瓜和黄瓜家里也有不少,摘几个番茄就行了。”赵美娜把丝瓜放菜篮里,“我们在苞谷地靠山那边,种了十几颗西瓜,昨天我去看,结了有二十多个,等熟了给你们送来。”
  杨春燕笑道:“不用,婶婶家也有,听周奶奶说,在高粱地中间,种了有四五分地的西瓜。”
  去年种在老宅后面的菜地里,西瓜还没熟,就被人偷摘了,今年老爷子和周父就把西瓜秧,种在高粱地边上隐蔽的地方,结的瓜到现在都没人偷。
  赵美娜:“婶婶,周奶奶他们可真勤快。”
  杨春燕扭头看了看她,“天热起来,你又去卖棒冰了啊?”
  赵美娜点头,“上个星期才开始卖的,今年去村里卖棒冰的人多起来了,不怎么好卖,端阳节后雨季就来了,捡菌子的好时候也来了。”
  杨春燕想想叮嘱道:“今年干了这么久,雨后捡菌子,千万别去那些陡坡边上捡,万一下大雨,遇到垮方就麻烦了。”
  “晓得了,苏婶说,大雨后会有泥石流,还说方田东山最容易滑坡。”
  “好好的,别慌着挣钱,以后有的是机会。”杨春燕递了一个熟透了的,果子的形状有点像一个大青枣的番茄给她,“这是枣子番茄,甜的很,多摘点回去,切开撒点白糖,当零嘴吃。”
  “嗯!”赵美娜用手抹了一下,咬了一口,果然比大番茄甘甜多汁,“好吃,明年我也种点这个品种的。”
  “婶婶让周奶奶给你留秧子,到时候你来拿去种就是。”
  两人摘了满满一菜篮子菜,一起提着回了院子。
  赵美娜姐弟三个耍了一会儿,就拿着几家人给的粽子、蔬菜回家了。
  下午,万雪娇、周三婶、钱春花……几家要好的都送了粽子来,周母又回了礼,家里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有。
  周三婶包的板栗粽,另外几家都是红枣粽,白味粽,钱春花还包了些红苕粽。
  万雪娇送来的粽子里还有盐蛋黄的,几个孩子吃了都喜欢,周母打算晚上再泡几斤酒米,煮些盐蛋取蛋黄包粽子,给他们拿起走亲戚。
  晚上,在周怀军家把最后一堆艾草绑好,挂到竹竿上,杨春燕就把工钱发给了蒋玉和那些帮工,大伙儿拿了工钱回家,等着收红菇再来上工。
  初四这天,送艾草来的村民就更少了,只有周怀安、周一丁、徐书记他们这些去较远的地方收艾草的,拉了万把斤艾草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