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周母沉着脸说道:“徐凤那烂货最是眼红心黑不过,我看上次把沟边那些毛梨子全都祸害的人,八成也是她。”
张秀香点头,“对哦!妈不说我们都忘了,肯定是她,要不她咋晓得那边竹林里面有竹荪呢!”
李秋月听后后悔的说:“那我们今天就不该放过那臭婆娘的,就该把她抓大队部去,看她以后还敢不敢!”
周怀安想到徐红兵对他说的那些,淡声道:“放都放了,下次再敢去,抓到就对她不客气。”
周怀荣点头,“是啊,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这次就算了,下次抓到就把她拉大队部去。”
杨春燕对周怀安说道:“木棒我跟三嫂已经找出来了,等会儿你们把鱼塘围起来。”
李秋月笑道:“老幺,你家小九儿还给你抓了几条猪儿虫,要你去钓鱼呢!”
轿椅里坐着吃饭的小九儿听后想起了他的大虫虫,抬头说:“爸爸,鱼摆摆!”
周怀安起身,看着把饭撒的到处都是的小家伙,擦掉他脸上的肉碎,“你乖乖吃饭,爸爸给你抓鱼摆摆哈!”
“九儿乖!”小家伙像抓大刀一样,抓住木调羹舀了一大口饭,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像一只小仓鼠。
“诶哟,我的乖孙呢,你看你,掉的比吃的还多!”周母见他吃一半洒一半,上前端起他的小木碗,“奶奶喂哈!”
“九儿吃。”小家伙抓住调羹不松手。
周母见他不肯,只好随他,“好好好,你自己吃,洒了的饭,奶奶扫了喂咯咯吃。”
这时外面响起了狗子的叫声,还有人喊:“周奶奶,我们要卖菌子。”
“来了!”杨春燕妯娌几个忙走了出去,见四五个半大的孩子,背着菌子站在院门口,笑着问道,“今天菌子多么?”
“多!”圆脸男孩点头,“我捡了一朵大鸡枞,起码有一斤多重。杨婶婶,你家咋不收鸡枞啊?”
杨春燕想了一下,“你们捡了多少啊?不是太多的话,我就收了炸鸡枞油吃。”
几个孩子高兴的说:“不多,我们加起来有十多斤。”
“好,先把红菇、大脚菇这些收了,我就收鸡枞。”杨春燕妯娌把簸箕拿了出来,开始分拣几个孩子背篼里的菌子。
张秀香笑道:“哟!这是哪个的,不错嘛,还有两斤多羊肚菌。”
“我的,我的!”扎着一个马尾的小姑娘上前说道。
杨春燕看了看,说道:“羊肚菌要剪掉泥脚的才收,这次我们帮你们剪,下次就要剪干净了再送过来哦!”
小姑娘感激的说:“谢谢杨婶婶,下次我们剪了送来。”
“你是蔡老二家的吧?”赵慧芳见她跟周家明差不多大,“明天就上课了,不读书去啊?”
小姑娘点头又摇头,“去年没考上初中,就没去读了。”
“婶子,”圆脸男孩是个自来熟,“我们都没读了,本来要帮家里栽秧子的,我妈听说你们今年收的品种多,就让我带弟弟上山捡菌子了。”
“上山要小心点,特别是杂草深的……”
“……”
杨春燕看到最后,发现有个孩子还捡了几斤枞树菌,她也收下了,打算留着炖汤。
刷把菌、奶浆菌这些就给几个孩子留下了,这几种菌子送到镇上也就两三角钱一斤,还得逢场才好卖。
周怀安兄弟几个就去了烤房那边,烤房闲置了几月得提前起火烧炉子,顺便把木棒碳化一下。
周怀安和周怀山、周怀军拿着砍刀,将木棒一头劈尖,周怀荣火点着后,就把木棒放进炉子里碳化。
周怀军把烧过后的木棒插入炭灰里面,“老幺,木桩围好后,你把你家围墙下的玫瑰,剪几枝插鱼塘边,长起来后既好看又不担心篱笆墙会坏。”
“不用剪,开春的时候我就剪了不少插后山篱笆墙边上,去挖一些种起来就行了。”
“你家那颗大栀子开的才好看,分一棵种鱼塘边来。”
“今年山上种的那些黄栀花也开的不错哦,能收不少栀子黄吧?”
“应该能收不少。”周怀安把最后几根木棒抱到炉膛边,“大哥,你弄好了就送过来,我们先去把木桩打好。”
“要得。”周怀荣将两根木桩塞进灰堆里面。
周怀安兄弟三个抱着木棒到鱼塘边,老爷子和周父已经把竹篾劈好了,见他们过来说道:“老幺和老三在这打桩,趁大家都在忙,我们也赶紧把秧子栽完,安安心心收菌子。”
“要得,我们先去。”周怀荣和周怀军放下木棒跟着一起走了。
周怀安拿起一根木棒用力插在土里,双手稳住,周怀山用铁锤不停敲打木棒,很快一根木桩栽好了。
老虾子背着背篼过来,兄弟俩正敲得嘭嘭作响,“老幺,这些东西我放在哪儿?”
周怀安抬头笑道:“虾叔,你来啦!”说着接过他提着的被子,“我带你去烤房那边。”
“要得!”老虾子跟着他到了烤房,“你家这位置,以前家家都嫌弃,现在看看还真不错。”
“虾叔还没来过我家吧?”周怀安开了房门,里面放了两张比单人床稍稍宽一点的木床,把被子放靠左那张床上,上面已经铺好了草帘子、棉絮还有床单。
老虾子点了点头,“只从你家外面走过,还从来没进去看过,外面看着就很好。”
“我也觉得不错。”周怀安帮着他把东西放好,带着他去烤房,里面的温度已经升上去了,进去后像是进了火炉。
两人看了一圈,又去了仓库,“竹扁是放菌子的,竹筐都是收菌子用的。蒋婶她们把菌子洗好后,放到木架上,你们等水滤完,按照等级送烤房烤架上。
中途还要翻捡,菌子容易坏,翻捡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有啥不明白的,你问我爷爷和老汉儿都行。”
老虾子认真记下,“好!”
周怀安笑道:“这会儿没啥事做,你歇会儿还是跟我去外面鱼塘耍一会儿?”
“我去帮你们钉木桩子去。”
“要得!”
周怀安三人忙了两个多钟头,才把木桩栽好,竹篾全部编好,又忙着栽秧子去了。
第790章 806:该咋收拾
杨春燕妯娌把菌子分拣好,送到隔壁烤房回来,又有村民送菌子来了,几人把他们带到烤房那边,蒋玉她们才来。
老虾子腿虽然不方便,但做事利落极了,杨春燕妯娌分拣好一筐,他立马就送去清洗台给蒋玉她们。
去年只收红菇和竹荪这两样,送竹荪来的村民不多,只是清洗红菇,事情简单多了。
今年的品种多,事比去年要琐碎多了,羊肚菌、鸡油菌这些都要择干净后,再一朵一朵的放在水龙头下面冲洗,还要小心别弄坏了,朵形就不好看了。
还有,胖嘟嘟的大脚菇清洗干净后,还要切成厚薄均匀的菌片才能送进烤房烘烤。
十几个人,没一个嫌麻烦,都认认真真的干着,生怕没干好,被辞退。
这年头的人虽说穷,但大多都要面子,活没干好被老板辞退,臊皮不说,一天两块多的工钱,你不干多的是人愿意来干。
毕竟上山捡菌子、挖草药也要看运气的,运气好一天能挣不少,不好那天,说不定还被老梭咬一口,钱没挣到,还要倒贴药费。
下午,送菌子的村民越来越多,老爷子也回来帮忙了,有了老虾子帮忙,他也轻松了不少。
收了两个多钟头,羊肚菌是最少的,一共才收了三筐多点,一筐三十斤,一共才一百来斤。
红菇和去年差不多,香菇和大脚菇今天收的最多,这两种菌子的价钱相对便宜一些,泥脚大伙儿照着要求剪了的。
有的村民送来的羊肚菌是按照要求修剪干净了的,但有的还是没有,把泥脚留的老长,因为重一点就能多卖点钱。
杨春燕妯娌一一指出后,告诉他们这次就帮着修剪了,下次再这样送来,就让他们自己去一旁修剪好再送来。
自己的买卖,也做不出那种让人回家修剪好再来的事,就在烤房这边准备了几把剪刀,提醒一遍后,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剪。
妯娌几个刚送走一拨村民,杨小雪就来了,跟赵慧芳几个寒暄后,从自行车后座取下菜篮,里面装了满满一篮子比大拇指粗一点的竹笋。
“斑竹笋,志强去他家婆那弄的,晓得你喜欢吃,给你留了一篮子。”
“谢了哈!”杨春燕笑着接过,“啥时候去弄的?河边涨大水,你们没去网鱼啊?”
杨小雪摇头,“没去,跟志强去他家婆那走了一趟,老家婆都九十高寿了,一顿能吃一斗碗饭,身子骨还硬健的很。”
杨春燕听后笑道:“哦!那身子骨真的挺硬健的,我们家老爷子一顿最多就两碗饭,说是吃多了顶得胃难受。”
“就是,我们都没她老人家那么好的胃口。”杨小雪看了看烤房里清洗菌子的,“我们明早就去收货,你说要增加品种,价钱定下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