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要得。”周怀安两人把自行车调了个头,等他拿着尿素袋出来,一起往回走。
  “你妈今天去捡竹荪没?”
  “咋没去,天才蒙蒙亮就拿着砍刀走,说去晚了老窝子就被人占了,我拦都拦不住,说好几块一斤的竹荪,只有瓜娃子才不去捡。”
  徐红兵叹道,“那么早,也不担心遇到野物,也不晓得她胆子咋那么大?”
  周一丁点头,“老的都一样,有钱不去挣,就跟掉钱一样难受。”
  “就是,我发现老的都这样。”
  周怀安和徐红兵到家,院门已经上锁了,他开门进屋拿了渔网来,“这段时间我都没功夫去,先放你那,我要用的时候去你那拿。”
  徐红兵笑着点头,“我也就今天有空,等会儿下去喊上李武,去河边多网几条回来,吃不完的养水缸里面,想吃就抓几条出来吃。”
  周怀安冲他挤挤眼,“听说小孩子多吃鱼,对脑子好。”
  徐红兵听后有些惊讶,“还有这个说法啊?”
  “我家春燕怀着九儿的时候,王医生说白肉比红肉好,多吃鱼头脑聪明。”
  “除了鱼,还有哪些是白肉,哪种又是红肉?”
  “鸡、鸭、鹅、还有鱼这些都是白肉,猪、牛、羊这些就是红肉。”
  “要的,回去就让小芳多吃点白肉。”徐红兵想想又道,“唉!还是人家有文化的人见识多!”
  “咱们多挣点钱,好好培养一下孩子,以后他们也是文化人。”
  “对头,我跟老李也说一声,他家小平明天就考试了。”
  “要得!”
  周怀安把他送到门口,这才去了烤房那边,蒋玉她们已经收工走了,老爷子和周怀荣兄弟在修补修漏掉了的竹筐的提手。
  院子里的竹架上,每一层上面都放着竹扁,他看了看阴沉沉的天,想着明早给黄永才送货的时候,去农资公司称一些塑料布回来,把院子里遮挡一下,省得下雨竹架没地方放。
  周母婆媳几个乐呵呵的把饭菜往桌上端,“吃饭了,先吃了等会儿再弄。”
  从今天下午开始,到菌子季结束,炉膛里的炭火白天黑夜都要燃着,周母和杨春燕便把灶房里的东西,搬了一些过来,以后就在这边做饭煮猪食。
  “来了。”几个孩子跑去水槽边洗手,端了小板凳、草凳放在矮方桌周围。
  院子里摆了两张桌子,依旧是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
  老虾子今天在家吃第一顿饭,周母和杨春燕杀了几条鱼,剁了泡椒、泡姜、泡豇豆这些煮的豆瓣鱼。
  红烧五花肉,油底肉炒青椒、嫩南瓜、茄子、豇豆煮的素三鲜,最后上的是凉拌黄瓜。
  除了五花肉是今天买的,其他的都是自家的,素菜就更不用说了,一年到头都不用花钱买。
  老虾子被老爷子叫上桌,有些不自在的坐在那,一个人冷冷清清的习惯了,有些不习惯周家的热闹。
  周母笑着对他说道:“他虾叔,老幺拿你当师傅看的,大伙儿又是一个村的,别客气哈!”
  周怀安拿起酒罐,给他倒了一杯,“是啊虾叔,吃饭可别客气,不然就要饿肚子了。”
  “不客气!”老虾子眼眶有些发热,“客气我就不来了。”
  都累了一天了,肚子早就饿了,大伙儿客气的几句,便开吃。
  杨春燕把小九儿抱进轿椅,把他的小木碗放在他面前,“慢慢吃,不要到处都撒的是,你看小鸭鸭都不撒粮食的。”
  小家伙也不晓得听明白了没,一边点头,一边抓住调羹就开干。
  杨春燕看着他拿调羹的姿势,笑着摇了摇头,不晓得咋回事,不管咋教他,就喜欢像抓大刀一样抓着调羹舀饭吃。
  一家子吃过饭,周母收拾碗筷,杨春燕妯娌几个回家喂猪,收拾好家务回来帮着上工的蒋玉她们清洗今天收的菌子。
  蒋玉把竹扁放到架子上面,对赵慧芳说道:“慧芳,我孙子明天要去镇上考试,你家的也要去了吧?”
  “我家的明天也要去,还不晓得能不能考上呢?”赵慧芳想到才十三岁的孩子,要是没考上初中,又找不到关系,回家跟着干活,还不如找个师傅,让他去学门手艺。
  蒋玉笑道:“我孙子就是去凑人数的,他老汉儿说考不上就让他去跟着他小舅学木匠去。”
  “要我说,去读个初中回来,还不如去学木匠和泥瓦匠,你看现在修房子打家具的人这么多,像刘木匠那样的老师傅,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
  “是啊,初中也是三年,学徒也是三年,像我们这样的泥腿子,读三年初中,还不如让娃去学门手艺来的好。”
  “我觉得还是学木匠好,木匠师傅都是在屋里干活的,不用像泥瓦匠那样,爬上爬下,一天天风吹太阳晒的。”
  “你还想挑啊,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家老三想去学门手艺,找了好几个师傅,木匠泥瓦匠都不愿意带,想学门手艺,不是亲戚人家还不愿意带呢!”
  赵慧芳听后发愁了,“我还想着,家明要是考不上初中,就让他回来找个师傅学木匠去呢!”
  “你家还学啥手艺,这么大一摊子事,以后就跟着你们干撒!”
  “才十三岁多的娃,哪坐得住?”赵慧芳叹了口气,端起竹扁跟着杨春燕往烤房走,“春燕,我都后悔死了,以前咋就不好好教家明读书呢?”
  就想着家里没钱,就算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也没钱供他往上读,咋就没想到,只要能读个名堂出来,就不用下地搓泥巴了呢?
  杨春燕见她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小声劝道:“大嫂,你别担心,那天怀安不是说了么,万一考不上,先去找方东明,要是他也没门路,找徐书记帮忙应该也能行的。”
  赵慧芳听后眼前一亮,把竹扁放烤架上,回头看着她,“你不说我都忘了徐二叔以前就在白马镇上班,白马初中他肯定有关系。”
  杨春燕笑着点头,“不管咋样也要把初中读完,去当几年兵在部队里锻炼几年回来,也有二十来岁了。
  要是不想跟着我们收货,也可以跟玉梅姐学做买卖,部队出来的不管咋样,做事也比一般人踏实!”
  赵慧芳感激的说:“春燕,还是你想的远。嫂子就听你的,不管咋样也让他去把初中读完。”
  第792章 808:活明白了
  一家子把当天收的菌子全都送进烤房后,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大伙儿提了水桶,舀了开水回家洗漱休息。
  周父对几人说道:“明天老幺跟老三就要去百草坪收货了,秀香跟春燕后山捡菌子,慧芳、秋月你俩在家帮着把秧子栽下去。”
  “要得!”几人听后都应下了。
  老爷子又对周父说:“你也回去歇着,我们跟徐坤在这边轮流守灶膛。”
  徐坤是老虾子的大名,村里人都叫他绰号,周怀安还是第一次听人叫他大名。
  老虾子笑道:“周二叔,你也回去歇着,我一个人在这儿也行的。”
  “那不成!”老爷子冲周父摆手,“回去睡你的,明早还要下田栽秧子呢!”
  周父只得应下,跟着周怀安他们一起出了烤房往回走。
  出去后,只见下面水田,零零星星有七八个灯笼在移动,看样子有人在水田边照黄鳝。
  周怀山笑道:“老幺,好久没照黄鳝了,啥时候我们也去照一次。”
  “这段时间都别想了,”
  杨春燕洗漱出来,见周怀安已经把账记好了,“还有一桶热水,你赶紧洗洗去。”
  周怀安揽着她,把脑袋靠在她肩上,“燕儿,我好累哦!一动都不想动,要不你帮我搓一下。”
  “懒狗!”杨春燕轻轻拍打了他一下,“赶紧去,少在这装怪。”
  周怀安不放手,“宁安那院子,我想跟王桢家一样也安一个大浴缸,到时候我们就能一起洗了。”
  “自己住的,你想咋装就咋装!”杨春燕轻轻拧了他一下,“快去洗澡去,明天还要起早呢!”
  “嗯!”周怀安点头,“早上去宁安,王桢说这几天去看房子的人比以前多了,有的是在街上摆摊卖东西的,有的是在货场扛货的,三块钱一个套间,他帮着租了四套出去,还剩两套。”
  “三块也好,总比空着强。”杨春燕拿了吹风,“去吧,我去堂屋把头发吹吹,省得在这儿把儿子吵醒了。”
  “遵命!”周怀安拿起放在一旁的短裤、背心朝后院走去。
  等他从浴房回来,又开始下雨了,周父穿着雨衣走了出来,“我去下面看看,把缺口刨开一点,省得今天栽下去的秧子被水泡浮起来了。”
  周怀安伸手接了几滴雨,“不大,不去不会有事的吧?”
  “现在不大,万一我们睡下了雨又打起来了呢?”周父说着瞪了他一眼,“你去睡你的,就几块田,用不了多久就刨开了。”
  周怀安忙道:“你把头灯戴上,比拿手电筒方便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