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哦哦!”杨春燕忙把小九儿抱到后院,周母打了盆热水过来,两人给他把脸洗了,顺便给他洗澡。
  “燕儿,明早去林场,你一起去么?”
  “去两天我就去,四五天的话,我就不去了。”
  周怀安晓得她舍不得儿子,笑道:“你要去的话,我们就待两天下来,去松林看看有没有松茸?”
  杨春燕点了点头,“我也想去挖过头顶一颗珠那条水沟看看,有的话挖一棵回来种大坑里面。”
  “嗯!”周怀安抱起坐在水盆里就不想起来的小九儿,杨春燕用毛巾裹住,把他抱回屋穿衣服。
  周怀安见周父已经把小鱼挑选出来了,端出去倒进鱼塘里,去菜地旁边撸了一盆苎麻叶扔鱼塘里,见鱼儿都围上来抢食,这才端着瓷盆回了院子。
  回去把水桶里的大草鱼挑了两条出来杀了,剩下的养在水池里面,周怀山明天带去宁安,送给王桢和黄永才。
  锅里的豆花凝固后,周母把筲箕放在上面,轻轻压了几下,拿起来后,原本光洁白嫩的豆花,立马长出了密密麻麻的麻子窝。
  她拿起菜刀竖着在锅里横竖划了十来刀,拿起锅铲舀了三块装搪瓷缸里,“老幺,给一丁家送点豆花去。”
  “来咯!”周怀安端起搪瓷缸,骑着自行车送豆花去了。
  周母煮肥肠鱼,杨春燕拿了陶钵将豆花舀来装好,和张秀香送到前院摆好了的桌上,周怀荣兄弟三个和老爷子也从后山回来了。
  张秀香拿起蘸水碟子,见调制好的蘸水还加了芝麻,笑道:“妈今天做的蘸水和以前有点不一样哈!”
  杨春燕:“小梅说这样简单又好吃,她说回来试试,看样子味道就不错。”
  赵秀香端着饭甑出来,“三婶家的嫩豆花,跟老豆花比起来还是老的好吃哈!”
  等周母把肥肠鱼煮好,周怀安也回来了,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起来。
  一家人刚吃好,把碗放下,徐婆子抱着孩子,马春花就带着三个娃来了,“你们一家才热闹哦!”
  周母乐呵呵的说:“今天推豆花吃,就一起吃了。”
  徐婆子羡慕的看着杨春燕妯娌几个,说说笑笑的收拾碗筷,想到自家几个孩子,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聚在一起吃顿饭。
  每次都是吃到一半就开始翻老账,你啥时候又对不起我了,我又吃了多大亏……
  她有时候都想不明白,他们咋就不能像周家二房四兄弟这样,商商量量和和气气的?
  周家康拿出娃娃书,冲林家姐弟三个显摆,“你们看,我幺爸给我们买的《霍元甲》我幺婶说,还是才印出来的呢!”
  林家姐弟三个围了上去,“小康,给我们看看。”
  几个娃凑在一起,翻看着娃娃书,议论起来,几个男孩子看着上面的图画,不时还要比划一下。
  小九儿觉得稀奇的很,也凑上去,挤在几人中间凑热闹。
  周怀安把电视挪到门口,徐二春和杨慧、还有王春华也带着孩子一起来了,杨春燕把家里的长凳,草凳都端到院子里,大伙儿才都坐下了。
  周母对王春华说道:“用不了半月就要完工了吧?”
  王春华高兴的说:“还要大半月的样子,房顶明天能盖完,门窗还没做好。”
  周母小声问:“新房子盖好了,要办喜酒么?”
  王春华有些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不办了。这次修房子全靠我哥他们支持,他们挣钱也难,我能省就省一点,早点把钱攒够还给他们。”
  周母宽慰道:“慢慢来,房子修好了,养几头肥猪,捡菌子的时候运气好一点,就攒够了。”
  徐婆子接过话头,“小王,搬这边来亮亮堂堂的住着,运气肯定越来越好。”
  王春华感激的说:“借二位大娘吉言了。”
  新闻放完后,电视剧就开始了,说话的也不说话了,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看。
  徐二春拉了周怀安一下,两人去了院门口,“今天我遇到大宽,他让我帮他问问,种艾草的收益咋样?”
  周怀安听后愈发反感何大宽为人处事的方法,“这有啥好问的,我兄弟四个都种了,他没看到么?”
  “他去你家山地看过了,想亲自来问你拿个主意,又不好意思来。”徐二春一脸同情的说,“他说他讨了个败家婆娘,老婆一点都不顾家,只顾娘家,家里只要有点好的就往娘家搬。
  连家里攒起来修房子的钱,都被她偷偷拿回家给兄弟定婚用,他追到丈母娘家要借据,还被丈母娘咒骂了一顿,他说要不是看在孩子的面上,当场就离了。”
  “他家是姑娘还是儿子啊?”周怀安还不晓得何大宽都有孩子了。
  “跟我家一样,千金一个!”徐二春撇嘴,“你猜大宽丈母娘咋骂他的?”
  “有些老娘们骂人的花样多的很,我咋猜得到?”
  徐二春捏着嗓子眼,“大宽,政府又不准超生,你和小英就一个姑娘,修砖瓦房做啥?与其修那么好的房子留着以后便宜别人,还不如先给你弟弟把老婆讨回家。”
  周怀安三观碎了一地,“卧槽~他这是遇到啥人家了?连这种恶心人的话,都说的出来?”
  “老幺!”何大宽从转角处走了出来,“他们分明就是骂我何大宽以后是绝户头,挣再多家私以后也是帮别人挣的,还不如拿去帮小舅子。”
  第827章 843:牛膝
  周怀安没想到他会来,看着短短两年就好像老了十岁的何大宽,想到以前的情义,心情有些复杂:
  “现在是新社会,哪个敢吃绝户,你看村里老葛家,人家六个姑娘,老大招女婿,其他五个都嫁了,人家现在的日子,村里哪个有他们过的安逸?”
  徐二春看着他,恨铁不成钢,“就是,大宽,不是我说你,你就该跟她说,老子千金又咋了?老子挣的钱留着给她招女婿。
  你看咱们王嫂子,娃都这么大了,招的上门女婿高高大大的,还是没结过婚的!也就你忍得住何小英,换成是老子,早让他滚了,这种吃里扒外的婆娘,你留着过年啊?”
  “我也晓得这样下去不行!”何大宽一脸痛苦,“可孩子才一岁不到,又是个姑娘,我就怕跟何小英离婚后,万一重新找的,是个像邹翠芬那样的毒妇,孩子咋办?”
  看着昔日的好哥们,想到他们成家后,一个二个都比他过的好,他有时候甚至在想,自己现在这样,是不是上次在山上丢下丁丁猫跑了,遭了报应?
  徐二春也没主意了,“那你以后咋办?两口子住在一个屋檐下,你总不能天天像防贼一样,防着你老婆吧?”
  他觉得两口子就该一条心,同甘共苦,才能把日子过起来,像他两口子那样,一条被子两条心,日子还有啥意思?
  还不如打光棍!
  何大宽苦笑道:“我现在只能这样将就过,防着她,不把钱交她手里,等孩子上小学,她要是还这样的话,就离了各过各。”
  徐二春听后想到自家的小丫头,如果他跟杨慧也这样的话,自己跟她离了,重新找一个,把孩子交给别的女人,他还真不放心。
  周怀安也觉得何大宽的顾虑没错,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离婚后不找是不可能的,万一找个心肠歹毒的,孩子就受罪了。
  “二春,大宽说的对,等孩子长到六七岁,饿了、冷了,她自己晓得找吃穿,受了委屈也晓得找人告状。”
  “我明白了。”徐二春看向何大宽,“来都来了,种艾草的事,你自己问老幺吧?”
  何大宽看向周怀安,涨红着脸说道:“老幺,我去你家山地看过了,也进山挖了些艾草回来,我就是担心种了以后没人收,栽在手里了。
  家里的钱被何小英陆陆续续的都弄到何家去了,想拿回来是不可能的,我家那房子你也晓得,不挣点钱把房子翻修一下,以后全村就我家的房子最差。”
  “时间太长的话,我不敢保证,最近这几年应该没问题。”周怀安顿了一下,“药铺平时也收艾草,就算端阳节那几天没人来高价收,种下后一年收三季,算下来也比种洋芋、红苕划得来。”
  “多谢你了老幺!”何大宽鼓足勇气,从兜里掏出一个盒子递了过去,“这是我以前问你借的子弹,不好意思,欠了这么久。”
  “没事,我也不等用。”周怀安客气的接过。
  他觉得不管何大宽怎么做,他和一丁,都不可能和以前那样,毫无隔阂的跟他走到一起了,就这样客客气气的挺好。
  “那我就先回去了。”何大宽干巴巴的说了一句,转身走了。
  他也明白,不管咋样,他跟周老幺还有周一丁都回不到以前了。
  徐二春见他走远了,叹道:“难怪老话说,妻贤夫祸少,大宽讨到这样的婆娘,这辈子算是完了。”想想又道,“他让我帮忙问,没说要过来。”
  “没事!看电视去。”周怀安跟他一起回去,见院子里的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看,杨春燕和儿子却不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