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那我就等着咯!”
  姐妹俩说了会儿话,杨小雪告辞走了。
  周怀安兄弟俩和徐老三轮换着一连拉了几天煤炭,直到把几家人后院预留的圈舍都装的满满当当的,才停了下来。
  开市的时间越来越近,老爷子带着周父和老虾子,把烤房的烟道全都清理了一遍,周怀荣把烤架修整了一遍,全都摆放好,就等着开工。
  杨为国带消息给周怀安,新来的那家收块菌的在普林、横山还有白马都设立了收购点,看样子要大干一场。
  下午,冯老板就找来了周怀安家,请他一起去找另外两家老板,大家碰头商量一下,最好别打价格战,不然大家都没得赚。
  周怀安想想还是跟他一起去把杨为国叫上,去宁安找到那家老板。这一走不要紧,三人这才晓得,今年连隔壁省也有几个老板过去收块菌去了。
  周怀安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有脑子会赚钱的,就像绿头苍蝇一样,只要哪有钱味,立马闻风而动。
  大家出门都是为赚钱的,见面后几家约定收购价还是照去年的价钱收,最后还签了一个协议,几人不得随意加价收购,不到块菌成熟的时间,也不得提前收购。
  谈好后,周怀安跟杨为国去了王桢那一趟,得知他们看好的那块地皮也有了进展。
  王桢找到土管所,告诉他们想买那块地建厂,那边说要向上头汇报,还告诉他那块地总面积将近八亩,如果要卖的话,那个地段的价钱应该没他们以前买的那儿贵。
  周怀安听后算了一下,“我们买的地皮加上门口的院子一共是三百平,九百八一块,算下来才三块多一平,比这边便宜的话,也要不了多少钱哈!”
  杨为国说道:“地皮不贵,但修房子花钱,等把厂子建好也得花一大笔钱。”
  王桢点头,“我听刘师傅说,钢筋水泥还有黄砖又涨了一些,越往后走,建筑成本越高。”
  周怀安笑道:“反正办厂的事交给你了,我俩只管做甩手掌柜。”
  杨为国:“我才是甩手掌柜,你以后还要修整大队的房子呢!”
  周怀安嬉皮笑脸道:“你是老大,我们哪敢劳烦你!”
  王桢笑着点头,“姐夫这话没错!”
  杨为国横了两人一眼,“我跟春燕、还有冬梅说,你俩就合起伙来调侃我!”
  “冤枉啊!”周怀安叫屈,“你是大舅哥,我们只敢讨好你,哪敢调侃你啊!”
  “懒得跟你说,油嘴滑舌的,王桢都让你带坏了!”杨为国拿起手套,“走了,家里还有一堆事呢!”
  “要得!”周怀安拿起帽子,冲王桢挥挥手,上了拖拉机。
  第二天,周怀安和周一丁分别去几个收购点通知收货的时间,这才发现三岔路也增加了一个,好的是,百草坪、百草坡还有白灵山都没有。
  等徐书记和周大田从花市和桐林的收购点回来,两个地方都增加了一个点,看样子这两家都喜欢在镇上设点,还没看到乡下。
  “他奶奶的,咋就跟老子过不去?”周怀山气呼呼的骂道。
  徐书记也恼火的说:“我那边才多,一下就增加了两个,听说隔壁也有几个老板在收,过来卖货的人只会越来越少。还是为国聪明在村里收,竞争没那么大。”
  周大田到现在才发现,周怀安说的没错,他们才干了两年,就有两个老板闻讯来了,以后来收山货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原以为可以省心省力的赚一辈子钱的买卖,现在也没以前想的那么肯定,他想着等开完会回去,还是去找老书记取取经。
  周怀安安慰几人道:“不管咋样,我们的收购点都比他们多,晓得我们收购点的群众也比他们多,优势还是在我们这边的。”
  大伙儿把今年的股子钱交了后,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初五。
  这天一大早,周怀荣兄弟几个就收拾好行李坐上拖拉机,分头去了几个收购点。
  周大庆也下山带着赵美娜还有徐红兵几个老人上山挖块菌,秀娜和小川把他们送到山脚,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初六正式开市,周家人又全都忙碌起来,老爷子和老虾子、周父忙着烧烤房,蒋玉她们吃过晌午饭就来等着干活。
  下午,陆陆续续就有村民背着背篼送货来,杨春燕听到大伙儿都在议论,说今年的货没去年好,块菌的个头也没去年大,都说去年块菌产量高,大年一过该小年了。
  杨春燕和周母筛捡完一大筐块菌,也发现一等货和二等都比往年少,三等和末等最多,想到去年的块菌产量和前年比起来的确高了不少,今年产量减少也是正常。
  等周怀安和周一丁、徐老三拉货回来,都在说这个问题,几个收购点比起来,就白灵山的还好一些。
  虽说没打价格战,但多了两家还是被抢走了一些货源,加上产量下降,今年第一天收回来的块菌只有去年的一半。
  忙了大半个月,阳历十二月底就到了,周怀军回来告诉周怀安,电站元旦节准时运行,还说王桢让他们准备了红绸、鞭炮,徐长明和县里的头头也要参加开机投产仪式。
  周怀安每天一大早就出门拉货,忙得脚不沾地,都忘了元旦节电站就开始发电了。
  听到消息后,立马让周怀青和徐老三,把徐书记和周大田叫回来参加。
  宁安县第一座村办发电站,上头还是很重视的,元旦节的开机仪式,副县长,徐长明还有县电力局局长,白马镇镇长都来了。
  元旦节后,富牛村的入股了电站的村民就有便宜的电费用,年底还有红利分。
  富牛村的村民,除了上山挖块菌的全都朝电站走,周家除了在收购点的兄弟三个,周怀安、杨春燕和几个老的也都去了电站。
  电站是一个大院子,院门口挂着的铜质招牌上挂着红绸,上面写着富牛水电站几个大字,院子里摆着几排长条桌,带着周怀军几个干活的黄工程师站在前面做汇报。
  周母激动的拉着杨春燕,飞快的指了一下坐在中间的中年男人,激动的说:“听说那个人就是副县长。
  你看你爷爷、老汉儿还有怀安和怀军就坐他后头,村里那些人都说我们是村里,最有福气的老头老太太。”
  杨春燕看了看努力挺直脊背坐在上面的老爷子和周父,笑道:“妈,你们还是我们村最有本事的老头、老太太。”
  周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我们哪来的本事,都在享你和老幺的福。”
  第869章 885:周小米
  开机仪式结束后,副县长一行又去了富牛村,在村里看了一圈,从周大田那里得知他们把大队空置的房子卖给了还在筹备中的酱菜厂。
  王桢趁机把买地皮办厂的事跟他们汇报了一下,副县长让他回去后去县里找他。
  王桢去找过他后,没多久县里就把那块地皮批给他们办酱菜厂,还给了一揽子优惠政策。
  有了批条土管所很快把证给办下来了,王桢交了买地皮的两万块钱,找省城的朋友设计修建厂房,郑老板已经帮忙把生产设备定制好,他去了省城,找朋友帮忙买其他的设备。
  王桢主管县城一切事务,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周怀安主管大队酿造厂房的翻修,就简单轻松多了。
  房屋只用做酿造晾晒,不用拆了重修,只需找人砌清洗池、发酵池,搭遮雨棚,购买晒制豆瓣酱的酱缸,做晾晒蔬菜、发酵霉豆腐的木架,还要把房顶、地面,还有仓房翻修一下。
  周怀安找了木匠按照王桢提供的图纸修整,老爷子和周父有空闲的时候就去看看。
  他每天依旧忙着进山拉货,顺带收购草药,帮山民卖一些珍稀药材,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推进……
  ……
  时光荏苒,四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从83年年底开始筹备办厂,王桢和周怀安攻克了种种困难,在84年农历六月,福临酱菜厂成功投入了生产。
  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酱菜,王桢送到郑老板那里给他看了样品,郑老板订购了牛肉香菇酱、红油海椒酱、鸡枞油等七八种产品。
  在这四年里,周怀安带着周一丁、徐红兵、周怀青、徐二春、方志强,把他们的酱菜卖到了全国各地。
  另外,周大田发现收山货卖不能长久,立马去找徐书记谈话取经,听了他的建议又厚着脸皮去找周怀安道歉,说无论如何都要投点钱在酱菜厂。
  周怀安顾念旧情,也答应了,但没了原本的半成,只有半成的半成,因为他把另外半成给了罗海丽。
  赵家姐弟把攒下的钱都投了酱菜厂,有了酱菜厂的红利,姐弟几个读书花用全都不用发愁。
  85年赵美娜保送宁安高中,今年如愿考进了沪市的一流大学,并把她的学习经验和笔记全整理记录下来留给了几个孩子。
  赵秀娜和赵小川学习相当刻苦,周家的孩子们受姐弟三人感染,读书学习都比以前勤奋刻苦得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