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贼天子> 贼天子 第296节

贼天子 第296节

  杜谦顿了顿,继续说道:“有时候,又会很暴躁,情绪起伏不定。”
  杜谦到越州之后,其实是观察过李云一段时间的,他有时候觉得李云做的事情很有道理,比如说均田这种事,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李云做事情太过莽撞。
  比如去亲自去庐州跟叛军作战。
  仿佛这个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杜谦当然不知道,自己那个合作伙伴身体里,是一个古怪的灵魂。
  说到这里,杜使君顿了顿,对着顾文川警告道:“他真的会杀人的。”
  “这个时候他杀了你,一点水花都不会有,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替顾先生说话,而且,时逢乱世。”
  “顾先生要保全自身,哪怕不为自己,这种时候,顾家也需要一个主心骨。”
  杜谦想了想,又补充道:“先生如果非要跟李使君过不去,过几年他若是事败了,你再站出来骂不迟。”
  顾文川强忍怒气:“你把老夫当成什么人了!”
  杜谦轻声笑道:“我是把先生当成聪明人,聪明人不做蠢事。”
  顾先生低头喝了口热茶,抬头看着杜谦,依旧有些不解。
  “你杜十一这种出身,如何会跟他厮混到一起的?”
  杜谦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继续伏案书写,头也不抬。
  “我这种出身,就必须要从高处看向低处么?”
  他微微摇头。
  “老先生太迂腐了。”
  …………
  年关,李云的家里人留在青阳过年,但是杜家一家人,终于成功抵达了金陵城,对于这件事,李云很是重视,特意抽出时间,与杜谦一起在城门口迎接杜家人。
  二人站在城门口,不约而同的望着官道尽头,在等待的时候,李云回头看了看杜谦,低声道:“杜兄,这段时间我看了许久的地图,想明白一件事。”
  杜谦两只手拢在袖子里,问道:“什么事情?”
  “我们现在的本事,控制不了整个江南东道。”
  “但是,又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江南东道。”
  李云这会儿颇有些兴奋,他也是刚想明白这个道理。
  “整个江南东道,最北边就是金陵府,最南边却是漳州,两处相隔整整两千里,这么大的地方,一旦漳州出了动乱,我们的兵力根本派不过去。”
  “派过去,也什么事都来不及,这种太南边的地方,暂时只能名义上统领,他们愿意认我招讨使衙门自然是好,他们如果不愿意认,暂时…”
  “也就不管他们。”
  李云继续说道:“太南边的地方管不了,但是可以以金陵府为中心,对外扩散,比如说就挨着金陵的扬州,楚州,还有我家乡宣州。”
  “这些州虽然不属于江南东道,但是我们却不必囿于朝廷的建制。”
  “能拿到手就是要果断的拿到手。”
  这几天,李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江南东道是个长条状的行政区划。
  这种行政区划,在太平时代没有什么问题,一旦战乱了,像李云这种规模的势力,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治。
  甚至可以推测,朝廷之所以不弄圆形的行政区划,就是出于这个层面的考虑,哪怕给出招讨使的职位,地方势力也很难控制一整个道。
  杜谦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缓缓说道:“这事…倒是可以,但恐怕要关中被破的情况下,才能着手去办,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情。”
  他看向李云,开口道:“北边的楚州,已经挨着平卢军的地盘了,二郎要多长时间,才能有把握跟平卢军交手而不吃亏?”
  “一年。”
  李云缓缓说道:“最少还要一年的时间,过完年开始,我便开始募兵,加上训练之类的,一年左右的时间,我预期咱们要有一万五千人以上的兵力。”
  “有这么多兵力,我就有把握占据楚州,跟平卢军隔河相望了。”
  杜谦若有所思,正在思索的时候,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杜兄你看,那个马车是不是你的家小?”
  杜谦抬头望去,只觉得影影绰绰,看不清楚。
  他苦笑道:“我眼力远没有二郎这么好。”
  李云笑了笑:“杜兄应该是书读得多,近视了。”
  “近视?”
  杜谦想了想:“似乎是,远了便看不清楚。”
  等马车再近一些,李云笑着说道。
  “差不多是了,我看到咱们护送的人了。”
  “我们迎一迎罢。”
  此时,即便是沉着稳重的杜使君,也忍不住有些激动,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说了一个好字。
  然后大步往前走去。
  第333章 先来与后来
  一共四五辆马车,缓缓靠近。
  因为世道不太平,杜家自然不会让杜谦的妻小独自上路,而是派了十几个护卫沿途护送。
  到了庐州境地之后,李云所部也派了一些人手过去接应,防止有什么不测。
  很快,几辆马车靠近,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她先是左右看了看,很快瞧见了自家夫君,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
  这一路过来,她一直惴惴不安。
  倒不是说她害怕到江南来,而是她知道自家夫君是任越州刺史,按理说家眷应该也是去越州,但是到了庐州之后,忽然来了一伙兵丁,告诉他们自家夫君现在在金陵府。
  让她们一行人转去金陵府。
  如果不是有夫君的亲笔书函,她是决计不肯到金陵府来的,毕竟她们孤儿寡母的,到哪里都得带着点小心。
  如今见到自家夫君之后,她总算是松了口气,回头把马车上的儿子给抱了下来,然后才扭头看向杜谦,轻轻唤了一声夫君。
  这会儿杜使君已经近前,两只眼睛都有些红了:“夫人一路辛苦。”
  另一辆马车上,也有个年轻女子,抱着两个孩子下了车,近前放下孩子之后,对着杜谦欠身行礼:“老爷。”
  这是杜谦的妾室。
  他一妻一妾,两儿一女,这个小家一共是六口人。
  杜谦对着她笑了笑,然后扭头看向杜夫人,问道:“怎的耽搁了这许久?”
  “玄儿路上生了场病,耽搁了一些时日。”
  杜夫人将儿子放了下来,这个只五六岁的孩童,竟规规矩矩的对杜谦躬身行礼,脆生生的叫了一声父亲。
  一旁的李云,看的啧啧称奇。
  这世家大族的规矩,就是大,这么不点大的小孩子,都已经开始“知礼”了。
  杜使君跟家人说了几句话之后,才想起来一旁的李云,他连忙侧开身子,对着自家夫人说道:“这是咱们江东招讨使李使君,也是为夫在江南结交的好友。”
  李云上前行礼,笑着说道:“见过嫂夫人。”
  杜夫人连忙还礼,然后笑着说道:“妾身在夫君的书信里,听夫君说过李使君,李使君好生高大威武,一点也不像是做刺史的模样。”
  李云哑然一笑:“我那个婺州刺史,也只是做了个一年半载,没有怎么正经坐过班。”
  “嫂夫人和额…”
  杜谦的妾室上前,欠身道:“使君,妾身姓苏。”
  李云这才点头,笑着说道:“嫂夫人跟苏娘子,一路辛苦,外面天冷,咱们快快进城,暖暖身子,我在城里备了酒席。”
  一旁的杜谦,已经板起了脸,沉声道:“玄儿麟儿,还不给你们李叔父磕头?”
  两个小娃娃年纪仿佛,一个六岁,另一个只四五岁,都规规矩矩的上前,给李云磕头,口称叔父。
  李云哈哈一笑,不等他俩跪下来,便伸手将两个小娃娃给揽了起来,一只胳膊一个抱在怀里,大踏步朝着金陵城里走去。
  他力气奇大,抱着两个小娃娃全不费力,看的杜夫人也不住称奇。
  “夫君,这位李叔叔,真是个奇人。”
  杜谦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夫人,又看了看被李云抱在怀里的两个儿子,突然轻声道:“将来,为夫若是没有下错注,这两个孩子,多半会永远记住今天。”
  杜夫人不解其意,也没有多想,而是问道:“夫君往后,就不去越州了么?”
  “差不多。”
  杜谦抬头看向金陵城,笑着说道:“这里是江南极繁华之地,夫人不喜欢么?”
  杜夫人微微摇头,她也看了看走在前面,跟杜家两个小娃娃有说有笑的李云,若有所思。
  “对了。”
  杜谦想起来一件事,问道:“岳父大人那里,现在还好罢?”
  杜谦这种大家族出身,他的妻子自然不会是平民出身,也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
  “还在京城,妾身一路赶路,只收到一封信,说先帝大行了。”
  “别的,便没有消息了。”
  杜谦闻言,默默叹了口气道:“希望京城里两家人,都能得平安罢。”
  杜夫人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轻声问道:“夫君觉得,江南比京城要安全,是不是?”
  “嗯。”
  杜谦看向身前的李云,笑着说道:“夫人没见过他打仗的模样,要是见过了…”
  “就会觉得安全了。”
  婺州平赵成之战,杜谦是随军的,看过李云在战场上的模样,虽然因为近视,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已经足够震撼了。
  “李使君的家里人,过了年也会到金陵城里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