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546节
   
         
   
   
     之所以有这种战损,一部分是因为李云的卫营,都是从江东军中遴选出来的精锐,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李云这种级别的战斗力,在这种小型遭遇战之中,带来的作用实在是太过逆天。
  不仅是能提振己方的士气,更是能给敌人的士气带来巨大的打击。
  “给我做亲卫。”
  李某人叹了口气:“你们也是倒楣。”
  通常来说,到了李云这个级别,他的亲卫们,一般就不会再直接参与战争了,除非到了己方大败亏输,中军大帐被敌人突进,卫营才有可能跟敌人正面交手。
  其他时候,也就是行使类似保镖的差事,作为主帅的最后一层盔甲。
  但是李云这个主帅,实在是太过另类,哪怕到了现在这个级别,也偶尔亲自冲阵,因此他的卫营,他不得不跟着冲阵,这就导致给李云做亲卫,依旧有巨大的伤亡风险。
  以至于这个原本应该是一些江东内部“年轻人”混资历的卫营,现在却几乎成了江东军中最精锐的一个校尉营。
  杨喜抱拳道:“上位经历的凶险,远比我们这些亲卫要多,卫营里的人,但凡有一丁点良心,都绝不会怪罪上位。”
  李云没有接话,只是抬头看了看天色,缓缓说道:“算算时间,应该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平卢军过河了,你带着二百人骑马,在沿淮看一看,只要再看到超过五百人的平卢军集结,便立刻放响箭。”
  “让其余兄弟,撤回楚州城里去。”
  杨喜不敢怠慢,对着李云抱了抱拳之后,扭头就带着一群手下,上马,开始巡视沿淮。
  他离开之后,李云去看了一眼战场,然后看向剩下来的卫营将士,喝道:“将已牺牲的弟兄尸体收拾好,放在马背上!伤兵,没有大碍的自己上马,不能动弹的,用马匹拉车!”
  “我们回楚州城!”
  这会儿,阵亡的亲卫,已经被人用布裹了起来,至于受伤的,大多也都能动弹,李云下了命令之后,这些人很快动作起来。
  因为卫营的配置,几乎人人配马,移动伤员还是相对容易的,只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所有伤兵以及尸体,都被收拾齐整,一行人开始返回楚州城。
  就在李云等人,离开淮河南岸只盏茶时间,远处一声响箭的声音传来。
  紧接着,沿淮的江东军,每一个校尉营,都往天上射了响箭,响箭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就意味着,平卢军基本上已经在淮河南岸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意味着,江东军要撤退了。
  到了傍晚时分,所有沿淮的守军,统统撤回楚州城里,李云安排了人手,安置伤兵,以及掩埋尸体。
  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都尉冯奇,才来到李云面前,低头抱拳行礼:“上位,属下留了两个校尉营的斥候在城外,刚才他们汇报,到这会儿,估摸着已经有六七千平卢军,渡过了淮水。”
  “平卢军,还在源源不断的渡河。”
  军队人数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渡河就会变得相当缓慢,尤其是这种没有桥梁,全靠船只的渡河,平卢军想要把主力开到南岸来,至少需要几天时间才成。
  毕竟这其中,不止有将士需要运送,相应的粮草辎重,都要运送过来。
  李云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他开口问道:“我们淮水阻击,伤亡多少?”
  “四百多人。”
  冯奇低头道:“敌人大规模登陆。我们就听到了响箭,立刻就后撤了,这些平卢军只顾着在南岸巩固阵地,并没有追我们。”
  说到这里,冯奇笑了笑,开口道:“上位,虽然不清楚咱们弄死了多少平卢军,但是一定不会少,这次是咱们占了个大便宜。”
  有淮水这种地利,平卢军想要推进到淮水南岸来,只有拿人命来填,现在这种情况,是双方都能预见到的情况。
  李云“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平卢军,至少要两三天之后才会动弹,这几天,让弟兄们好好歇一歇。”
  冯奇低头抱拳:“是!”
  他抱拳之后,扭头离开,去安排军务去了,而李云则是依旧站在城楼上,目光看向北边的淮水,然后扭头,看了看楚州城头上,飘扬的李字帅旗。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摘下自己的头盔,目光也变得有些冰冷。
  …………
  子夜时分,淮水南岸。
  副将谢兆,带着一众将领,毕恭毕敬的等在岸边,过了许久,才有一艘大船缓缓靠岸,周绪周大将军,背着手走下大船,谢兆连忙迎了上去,低头抱拳行礼:“大将军!”
  周绪“嗯”了一声,问道:“情况怎么样?”
  “回大将军,我军将士,已经渡河五千余人,再有两天,就可以全部渡河到南岸来。”
  周绪皱着眉头,闷声道:“老子就在淮北看着,渡河了多少人,老子不知道吗?”
  “我是问你伤亡,伤亡!”
  谢兆低着头,苦笑道:“大将军,敌人在淮水设防,我们没有反击的余地,只能在船上射箭,或者是上岸之后,用性命站稳脚跟,所以…所以…”
  周绪彻底没了耐性,冷冷的看了看谢兆。
  谢副将被这个眼神吓了一跳,他连忙低头道:“回大将军,回大将军,我们伤亡了两三千人…”
  周绪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他正要说话,就听谢兆开口道:“大将军,我们伤亡虽然不小,但是下面的人上报,那李云就在楚州,今天白天。他还带了自己的卫营,袭击了我们已经渡河过去的一个校尉营!”
  周绪大步走在前面,面无表情道:“你见到他了?他生得什么模样?”
  “属下没有见到,不过有人汇报给属下了。”
  谢兆连忙说道:“汇报的人说,那李云身高八尺,很是高大,使一杆长枪,亲自冲阵,很是凶恶。”
  “那李云还让下面的人上报说,说让大将军…让大将军安分守己,退回淮北去。他与大将军就还是兄弟。”
  “兄弟…”
  周绪冷笑了一声:“这两个字,恐怕挡不住他的野心,我不南下,他迟早要北上,还是做过一场,将来才有可能继续当兄弟!”
  谢兆低头,开口道:“大将军,咱们已经渡河了五千人了,如果李云真在楚州,属下现在就带着已经渡河的人,去把楚州围了,免得那李云跑了!”
  周绪瞥了他一眼,闷哼道:“听你形容的那人,应该是李云不假,但是以李云这人的脾气,你若是只带五千多人去楚州,他一定出城迎战,你有多少把握能在楚州城下赢他?”
  谢兆闻言,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周大将军背着手,思索了一番,然后轻声道:“这小子,出现在楚州不走,还这么大张旗鼓…真是古怪。”
  谢兆闻言,笑着说道:“大将军,这李云再如何厉害,也是肉眼凡胎,只要他敢不走,最多三天,我们就能兵围楚州,将他围死在楚州城。”
  “这李云一死,整个江东,恐怕都要四五分裂了。”
  周绪没有理会谢兆,他认真思考了一番,然后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你有一点说的不错,李云再如何厉害,也是肉体凡胎。”
  “他既然这样冒险,周某人就成全他。”
  周大将军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不等三天了,明天,我亲自领兵,兵进楚州城!”
  第618章 兄弟之情
  平卢军渡河的速度并不算快,但是到第二天早上,一天两夜的时间,也有一万人左右过了河。
  到了这个数目之后,周绪便不再犹豫,他亲自带着这些将士,开往楚州,而楚州这个时候,也已经全面收缩。
  到第二天傍晚时分,周绪领兵,兵围楚州。
  周大将军,亲自来到楚州城下,在一箭之地外停下脚步,然后用怀里拿出那枚周昶的望远镜,看向城楼。
  几个传信兵,大步上前,对着楚州城楼高声叫嚷。
  “王师平叛,开城投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李云这会儿就站在城楼上,他看了看外面这些个传信兵,回头对着杨喜笑了笑:“你猜,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杨喜想了想,然后低声道:“他们是想确定上位在不在楚州。”
  李某人有些诧异,看了看杨喜之后,笑着说道:“总算没有才跟着我这几年,学聪明了。”
  杨喜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跟着上位,总要长进一些不是?”
  李云低头看向城外的这些个平卢军的传信兵,然后又看向远处,笑着说道:“咱们出城,杀他一阵如何?”
  “上位,敌人距离都在百丈之外,这会儿冲出去,也碰不到敌人,而且,敌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决不能离开楚州城。”
  李云也用望远镜,观望了一下下面的情况,然后点头道:“你说的有理。”
  这会儿,就不能冒险了,他以身为饵,将周绪钓到了这里来,这会儿还没有收竿,他本人这个鱼饵可不能被平卢军给吃了去。
  要不然,整个东南恐怕都要土崩瓦解。
  “去找一块布帛来。”
  杨喜立刻掉头,扭头下了城门,给李云寻来了一块帛布,而且杨喜很是灵醒,他知道李云要写字,连带着笔墨,都一并取了过来。
  李云将帛布铺在城楼上,用毛笔写了两行大字,然后让人取来他的牛角弓,将帛书系在箭杆上,随着牛角弓拉满,箭矢飞射出去,精致射在一个传信兵的头盔上,发出了“铛”的一声巨响。
  这一箭,射在了头盔的空处,直接将这人的头盔带飞了出去,吓得他一身冷汗。
  一众传信兵,都被吓了一跳,惊呼了一声之后,四下散开。
  不过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份帛书,他捧着这份帛书,一路连滚带爬,才到了周大将军面前,两只手将帛书奉上。
  “大将军,城墙上一以箭矢射下,险些射杀我一将士,箭上系有此书。”
  周绪伸手接过,展开看了一眼。
  帛书上,只有两行,不到十个字。
  “大兄尚记得凤阳之盟乎?”
  凤阳之盟,双方约为兄弟,约定互不征伐。
  李云西进,并没有违背凤阳之盟,但是平卢军南下,渡过淮水,却已经是实实在在的背弃了凤阳之盟。
  “凤阳之盟…”
  周大将军眯了眯眼睛,看向楚州城楼,喃喃道:“与天相盟之誓,也抵不过百年帝业,我不来攻你,你迟早要去攻我。”
  “我儿说的不错。”
  周大将军低声自语:“不拼过一场,怎肯甘休?”
  说完这句话,他抬头看向眼前这座楚州城,喃喃道:“李二…竟似乎真在这座城里。”
  “谢兆,谢兆!”
  他声音大了起来,连喊了两声之后,副将谢兆才一路小跑过来,低头抱拳道:“大将军!”
  “传我将令,让骆真那里渡河之后,再抽调一万兵力过来!”
  “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