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天子 第945节
   
         
   
   
     如今,朝廷里有一件事,大家是默认的。
  朝廷里,六部九卿的位置,或许不一定经过杜相公,但是几个宰相的位置,一定经过杜相公。
  新晋的宰相,或许不一定是杜相公举荐进入中书的,但是杜相公一定没有反对。
  一旦杜相公反对,皇帝陛下大概率也不会让这人进入中书。
  这就是杜相公的地位所在。
  其他相公以及大臣,或许还局限在出身,籍贯,因这些而各自为政,但是出身关中世族的杜谦,早已跳出了这些狭隘的束缚。
  不管什么出身,只要是文官,就都是他的下属。
  老实说,这样的地位以及权威,换作别的皇帝,大概率已经在着手进行削权了,但是这么多年,他们君臣二人一直互信,唯一一次对杜谦的削弱,还是罢黜户部尚书杜和。
  此时,见到到自己面前“拜山头”的郭相公,杜谦微微低头还礼,正色道:“中书相位,非是我等臣子能够置喙,此皆在陛下一心,你我是老同僚了,不必多礼。”
  郭相公深深低头:“下官明白。”
  他正要跟其他宰相说话,皇帝陛下已经去而复返,文武百官立刻安静了下来。
  皇帝陛下老神在在的坐回了帝位上,笑着说道。
  “好了,朝会继续罢。”
  这场年初的第一次大朝会,从上午一直开到了下午,中午的时候,皇帝陛下与众臣工,一同在太极殿用的饭。
  到了下午,李皇帝也觉得有些疲累了,他起身看了看众臣,开口说道:“今天就到这里,还有什么事情,先报到中书,由中书转交到朕这里来。”
  “寻常事情,中书可以酌情交给太子处理。”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太子刚刚理政,朕还有一些不太放心,凡是太子处理的文书,可以照常下发,但要事后抄录一份,送到甘露殿去。”
  官员们听到这里,都齐刷刷跪在地上,叩首行礼:“臣等遵命。”
  李皇帝最后看了看一眼他们,已经走下御阶,正要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公布。”
  他看了看一旁的顾常,顾太监立刻点头,取出圣旨,念了起来。
  圣旨念到后来,顾太监才咳嗽了一声,朗声道:“调太子詹事杨宏。”
  “为岭南道布政使。”
  “钦此。”
  念完这一句,圣旨戛然而止,杨宏出班,跪在地上,神色有些苍白,不过还是低头行礼:“谢陛下隆恩。”
  布政使,是本朝新设的官员,与太子詹事一样,都是正三品。
  但是同样是正三品,地方官就比京官要差上一些。
  好在此时的地方三司使衙门,上头还没有巡抚,更没有总督,权柄相对来说还是大的,但即便如此,也远不如太子詹事来的清贵。
  这是实打实的贬谪。
  皇帝陛下听完了这道圣旨,看也没有看杨宏一眼,背着手离开:“杜相公,卓尚书,来甘露殿一趟,其余各回各家。”
  说罢,皇帝陛下已经离开了甘露殿。
  杜相公与许相公,都瞥了杨宏一眼,心中冷笑。
  不管杨宏本人,有没有牵扯进去岁那桩谋刺案中,既然他已经牵连进来了,那么政治生命自然就走到了尽头。
  甚至,皇帝陛下对他下手这般“温柔”,完完全全是因为太子的面子,皇帝陛下不想让东宫难堪,更不想让这个事情闹大。
  这杨宏先调任地方,过几年没人注意了,就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到时候,如果他做地方官的时候不老实,甚至卷铺盖回家都做不到。
  两个知情的宰相,都是冷眼旁观。
  杜相公回头看向一众官员,开口说道:“都散了,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去中书寻姚相公。”
  说罢,他又看着郭攸,笑着说道:“郭相公,你先回吏部衙门收拾收拾,把手头的公事交接了,三天之后,到中书来报道。”
  郭相公低头道:“杜相,下官的继任之人…”
  杜相公摆了摆手:“我也不知道,你先交接给右侍郎就是。”
  说罢,他不再多说,与卓尚书一起,结伴前往甘露殿,路上,卓相公试图落后杜相半个身位,却被杜相公拉着,二人并肩而行。
  那场章武七年舞弊案,杜家承了卓尚书太大情分,至今杜相公心中还一直很感激。
  卓光瑞也没有扭捏,而是笑着说道:“陶相公,竟是难得的长久。”
  杜谦也跟着笑了笑:“这位老先生,可是一连监斩了十几场,到最后都吐在了监斩台上,他既然接受了陛下的处罚,陛下也懒得跟他为难了。”
  “毕竟再选个差不多的宰相上来,未必有这位老先生有用。”
  卓尚书闻言,颇有些促狭:“老先生身体真是不错。”
  听了这话,杜谦也忍不住哑然道:“这话给他听了去,多半要记恨卓兄了。”
  “我不怕他记恨。”
  卓相公笑呵呵的说道:“最好当着陛下的面,狠狠地骂我一顿,实在不行,下官跟他打上一架也行。”
  听了这话,杜谦哑然道:“那样的话,卓兄差不多就要复相了。”
  二人说到这里,对视了一眼,都是默契的哈哈一笑。
  很快,两个人来到了甘露殿门口,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了殿中,殿里的皇帝陛下已经换下了身上的朝服,只穿了一身常服,正在摆弄着一个精巧的铜炉。
  二人上前,作揖行礼。
  李皇帝回头看了看他们,然后笑着说道:“都坐,都坐。”
  等二人落座之后,李云搓了搓手:“今年,似比去年天寒啊。”
  杜相公回答道:“像是比去年冷了些。”
  等二人坐下之后,李云才开口说道:“喊你们过来,主要是说修官道的事情,这个事工部推进的很快,已经把京兆府还有河南道的官道,给丈量出来了。”
  李皇帝显然心情不错,笑着说道:“今年刚开年,咱们定下来一件事,今年一年,先把京兆府的官道给修平整了。”
  杜谦与卓光瑞,都是低头应了声是。
  虽然低头附和,但是杜相公心里还是有些好奇。
  因为这种小事,本来不值当皇帝陛下这么关注,甚至不值当他这个百官之首这么关注。
  最多也就是工部户部几个侍郎的事情。
  而皇帝陛下,似乎异常在乎这件事情,时时刻刻都亲自关注着。
  李云也看到了杜谦的神色,他看了一眼杜谦,笑呵呵的说道:“这一次,是朝廷第一次花钱请人来修工程,这是个先例。”
  “正因为是先例,朝廷要从这个事情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流程。”
  皇帝陛下轻声说道:“往后,这样的工程,或许还有很多,朕…要做个大兴土木的皇帝。”
  杜相公若有所思,看向李云。
  卓尚书也有些好奇,问道:“陛下…陛下从前,对楼台殿宇,似乎不感兴趣…”
  “现在也不感兴趣。”
  皇帝陛下喝了杯茶水,笑着说道:“一会儿,我带你们出宫去看一样东西。”
  “看了之后…”
  皇帝神秘一笑。
  “你们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第1087章 昊天之子
  下午,洛阳城外工坊里,杜相公与卓尚书,望着工坊里空地上一个铁方块,怔怔出神,半晌没有说话。
  这个铁盒子,正在空地上,绕圈行走,没有人驾车,更没有马匹牛羊拉扯。
  它自顾自的绕着圈走动,铁盒子的前端,伸出来一个圆形的烟囱,往外冒着白烟。
  杜相公半晌没有说话。
  卓尚书也定定的看着这个从来没有出现的新玩意儿,扭头看向李云,眨了眨眼睛:“陛下,这是…”
  此时此刻,皇帝陛下也愣愣出神。
  哪怕是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东西能够出现的如此之快。
  蒸汽机车。
  这个项目,或者说有关蒸汽机的项目,早在十几年前他刚建立工坊的时候,就已经立项了,只不过一直到他开国称帝的时候,这个项目都还只在纸面上,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因为那接近十年的时间,工坊绝大多数的生产力,以及聪明才智,都被放在了火药火器上。
  按照那个进度,李云估计,至少要半个世纪,才能把这东西搞出来。
  但是开国之后的情况,让李云也很是吃惊。
  没有称帝之前,他还是小看了皇帝这个职业的能力,或者说小瞧了皇帝这个职业的能力。
  作为皇帝,他想要抓谁杀谁,只需要一纸文书,乃至于一句话,便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去为他做事情。
  旧周陈王武珩,便是这么落网的。
  而工坊这里也是如此。
  江东时期,李云就在工坊养了数千匠人,到了洛阳之后,有了琉璃厂的收益做供养,工坊匠人的数目不减反增,而且质量比起从前,还要抬升了不少。
  李皇帝给了他们足够优渥的工作环境以及待遇,又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再加上皇权的号召力。
  哪怕十年前,李皇帝只是在工坊提出来了一个构想,跟他们说了一些有关于蒸汽机的原理,以及齿轮等概念。
  十年之后,这一台原始蒸汽机车,就已经出现在了李云面前。
  而且,工坊的匠人们,还按照李皇帝提出来的构想,在工坊空地上,制作了一段铁轨,在空地上绕成了一个圈。
  如今,这个原始到极点的蒸汽机车,正在铁轨上,稳定的行进着。
  这个场面,在杜谦和卓光瑞看起来,只是有些新奇,有些好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