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节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9节

  “姚博万岁!”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了门口,只剩下方振和常浩南还在原地没动。
  “姚博,咱们实验室今天来了个新人,你是不是没给他带饭啊?”方振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
  “新人?我又不知道,是谁啊?”
  姚梦娜艰难地挤过人群,把一份盒饭放在了方振的桌子上。
  “是你的学长。”
  方振没有管桌子上的饭盒,而是伸手指了指刚刚抬起头来的常浩南。
  “学长?”姚梦娜一脸懵逼地顺着方振手中筷子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常浩南也茫然地看着办公室另一边的两个博士——“学长”这个说法他在第一次见到方振的那天晚上就从对方口中听到过,不过因为忙着做实验所以很快就忘到脑后了。
  “怎……怎……怎么是你?”
  姚梦娜的双颊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成了粉红色。
  此时分别领到了自己那份盒饭的其他人也纷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并且很快就注意到了姚梦娜奇怪的表情。
  “姚师姐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小师弟?”夏天从饭盒中夹起一块青椒塞进嘴里,有些好奇地问道。
  常浩南撇了撇嘴。
  师弟也就罢了,小师弟是什么鬼……
  “可能……可能是因为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学长吧……”方振已经笑得快要趴到桌子上。
  “啊?这不是下学期才上大四的师弟吗?”
  办公室里其他几人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夏天,她那天毕竟跟姚梦娜和方振一起吃了饭。
  “哦,他就是那个……”
  夏天一只手捂着嘴,甚至连刚刚夹起来的土豆片掉了都没注意到。
  那个效果很好的模拟思路竟然是这个才大三的小师弟告诉姚梦娜的!
  “夏天师妹,怎么回事?”
  众人的目光转向夏天。
  “夏天!”
  姚梦娜柳眉倒竖,朝着面前的空气狠狠握了一下拳头。
  刚想开口解释的夏天一缩脑袋,瞬间怂了回去。
  不过作为大师兄的方振终究是“不畏强权”,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当他说完的时候,姚梦娜已经趴回自己的桌子上装鸵鸟了,不管怎么叫都不抬头。
  社死了。
  总之就是很后悔。
  非常后悔。
  当时就是随口一说罢了。
  谁能想到竟然成了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弟……
  一想到未来还要和对方至少同窗三年,姚梦娜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
  “别这样别这样。”常浩南实在没想到姚梦娜会给自己安上这么一个称呼:“我应该没有那么老。”
  说完也实在憋不住笑了出来。
  “我早餐吃的多,现在还不饿,师弟你吃我这份好了。”
  总算笑够了的方振站起身,把自己桌上那份还没开封的盒饭放到了常浩南面前。
  这也让他刚好看到了常浩南桌上散乱摆着的十来张草稿纸。。
  “咦?”方振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这是……拉格朗日-格林应变,还有……基尔霍夫应力张量……你是要在非线性条件下改写机翼结构的动力学方程?”
  “师兄厉害啊,一眼就看出来了。”常浩南把手中的铅笔放下,然后把铺开的草稿纸归拢起来。
  方振听到这句称赞的第一时间还有点沾沾自喜,随后就马上反应过来了——看懂就很厉害了,那把方程推导出来的常浩南自己岂不是更牛逼?
  这句话到底是在夸谁?
  “咳咳——先不说这个,你这是算到哪了?”
  “算完了。”常浩南把草稿纸整理好放到一边,随后打开了桌上的盒饭,脸上则仍然是古井不波的表情。
  简短的回答加上平淡的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方振可是知道这个师弟上午在干什么的,因此听到这三个字之后整个人直接一个激灵。
  “算完了?”方振几乎是颤抖着一只手伸向那几张草稿纸:“我能看看不?”
  “随便看。”常浩南正在专心干饭,头也没抬地回答道。
  大概二十分钟后,方振仍然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原地,只不过表情已经从一开始的轻松写意变成了眉头紧锁。
  不仅仅是越往后的内容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越深奥,更主要的是……
  常浩南大概是进入了状态,因此到了最后几页纸的时候,上面的字迹实在是有点龙飞凤舞的厉害。
  “方振师兄,你这是看什么呢这么认真?”
  这个时候大家也都吃完了饭准备进入午休时间,而站在常浩南身后的方振就显得无比扎眼。
  “咱们的小师弟把非线性颤振条件下的广义气动弹性方程给推导出来了……”
  虽然有两页内容不太懂,但最后的结论方振还是看明白了的。
  听到方振这句话的常浩南正在低头扒饭,但还是抽空补充了一句:
  “不只是这样,还有考虑机翼控制面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状态空间方程,这样就可以在机翼建模中考虑襟副翼的影响了。”
  两句话让整个实验室瞬间沉静的如同死寂。
  就连刚刚一直装鸵鸟的姚梦娜也抬起了头,甚至连脸上的潮红都褪去了不少。
  他们当然知道广义气动弹性方程意味着什么。
  只要把这个方程解出来,再经过很简单的处理,就能得到机翼非线性颤振的临界速度。
  至于后面常浩南说的那个方程,关心的人反倒不多。
  倒不是说大家都听不懂,而是在这个时候,颤振主动抑制还不算是个显学,因此在机翼建模中引入可动控制面似乎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实际上,那才是他这一上午工作的重点所在!
  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
  此时方振也把草稿纸还给了常浩南:
  “师弟,最后几页纸的内容能不能讲一下,我实在是看不太清楚你写的是什么……”
  他总算意识到自己之前离谱地低估了对方的能力,竟然还准备从自己的成果里面抽一点出来给人家做毕业设计……
  方振无比庆幸自己当时没把这个话说出来,否则现在大概比姚梦娜还要丢人——如果纸上写着的东西没有错误的话,那常浩南在刚刚这一个上午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取得的成果,比他博士三年加起来都要大。
  实验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围了过来。
  “唔……写到这的时候进状态了,确实有点乱。”常浩南当然不知道方振内心的想法,只是接过来看了两眼:
  “这一段我是要把机翼模型在静平衡位置处进行线化,计算出机翼在配平状态下的线化模态……”
  “假设大展弦比机翼在给定的飞行条件以及自重下的静变形为u,且机翼在静平衡位置处做微幅振动,则机翼的上各点的位移可表示为……”
  “对于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大展弦比机翼模型,提取其非线性正交模态后,结构的运动方程就可以根据模态叠加原理转换至模态坐标下,具体形式是就是纸上面标着33号的那个方程。”
  “再将其改写至拉普拉斯域,并引入人工阻尼g,据选取一系列适当的模态,即可建立频域内的广义气动弹性方程……”
  “……”
  虽然这并不是个纯数学问题,但无疑需要很深的数学功底,因此在常浩南讲到一半的时候,除了方振和姚梦娜之外的所有人就都已经撤了。
  听不懂!
  而听完了全程的两位博士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震惊。
  他们听懂了,并且没有发现整个过程有什么逻辑上的漏洞。
  因此接下来就是修改程序,按照草稿纸上的理论对机翼颤振情况进行分析,算出颤振临界速度。
  如果计算结果和实际结果能对上的话……
  那就说明常浩南创造了一个新的工程模型。
  虽然还称不上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但也绝对是能在航空工业史上留下名字的成果了。
  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我来弄程序!”
  虽然性格上是个比较保守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方振没有梦想。
  而如果能参与到这个模型的验证过程中来,那没准在以后的某些教材或者手册上,也会出现他方振的名字。
  没有哪个博士可以抵御这样的诱惑。
  因此方振看上去比常浩南自己还急,几乎是瞬间就窜到了不远处的电脑桌前面坐下,同时按下开机键。
  学生办公室里面是有三台公用电脑的,但因为这个楼还没进行改造,所以只能连局域网,如果要连公网想查资料或者下载什么东西的话就得去机房了。
  这也是为什么常浩南刚重生的那天会在机房碰到姚梦娜。
  “机翼建模不用改吧?”方振说着点开一个工程文件,给常浩南看了一眼机翼模型还有网格划分。
  “当然需要改,襟翼和副翼必须单独建模,而且之前计算一到五阶固有振型的方式也都有变化,得先算机翼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静态位移,输出位移列向量ug,对根部固支的机翼模型进行静气动弹性分析,输出静态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q,然后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