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她也痛恨自己无能,连女儿都护不住。
  “还当真是母女情深,叫人感动。”赵景冷眼看着,出言讽刺。
  赵鸢怯生生的看过来,她不敢跟母亲说自己从未恨过姐姐,怕说了母亲会更生气。
  赵王后让她不必理会赵景,又问她:“你在雍阳一切可好?晋侯……对你好吗?”
  赵鸢摇头,“我从未见过晋侯。”
  “那你……”
  赵鸢垂眸,眼神哀伤,又不想多说,事已至此,说那么多又有什么用。
  这时赵景又开口了,话说的仍旧让人讨厌,“怎么?今日来看笑话来了。”
  “我没有。”赵鸢急着否认。
  赵景的眼神可怕,以前她为了拉拢各方势力才藏起自己的阴狠跟野心,现在不需要装了,她最真实的那一面就完全暴露出来,那双眼睛就像是毒蛇的眼睛,镶嵌在她其貌不扬的脸上,瞧着就更瘆人,被她盯上都会有种脊背发凉、毛骨悚然的感觉。
  “与其在这里哭,不如去求晋侯放了我们。”
  “我……”赵鸢含泪,“我见不到晋侯。”
  她这个样赵景就更生气,怒道:“你还真是废物,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要你有什么用。”
  赵王后捂住了赵鸢的耳朵,不让她听这些。
  赵鸢抿了抿嘴,“母亲,我会去求晋侯放你和姐姐出去。”
  “不要做傻事!”赵王后陡然变了脸。
  赵鸢低下头,她已经决定了。
  一墙之隔,纵长染听了半天也没有点有用的,顿感无趣,便让人将赵鸢带出去。
  想见赢嫽?做梦呢。
  她也跟着晃荡到地牢外面,围着刚出来的赵鸢看了半天。
  她冷冷一哼,不屑道:“你要是想跟她们团聚,可以啊,我现在就可以将你关进去。”
  赵鸢害怕的抖了抖,“我……她们一个是我母亲,一个是我姐姐,我不能不救。”
  这女的真是没救了,纵长染摇头。
  “你想怎么救?还跟前两天那样在国君府门口跪着?那我告诉你吧,你跪着的事君上压根不知道,就算你把头磕出一个大窟窿来都没用,今日你能到了这个地方,更不是我心善,不过是有人不喜你在大门口跪着,有碍君上的名声才让你来见一面。”
  若照她的意思,这个赵鸢也该被关进去才对,省了麻烦,偏就是李华殊不知道在想什么,都回雍阳这么久了也没有处置赵鸢,到底什么意思啊。
  赵鸢笑了笑:“我知是谁帮的我,君夫人……她很好,有一日她骑马出城,我远远瞧见了。还是烦请指挥使帮我这个忙,帮我问一问,成与不成我都无话说。她们毕竟是我的亲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受罪而不管。”
  纵长染不理解:“你母亲倒也罢,帮赵景求情又是为何,她可是害你至此的人。”
  赵鸢的笑容里多了些苦涩:“是她将我养大的,她利用我,我也心甘情愿。”
  纵长染摇头:“你真是没救了。”
  “还请指挥使帮我这个忙。”赵鸢深深一拜。
  纵长染神色复杂,道:“赵景是不可能放出来的,她很快就会死,至于你母亲……或许君上会网开一面,你不要再干跪地磕头这种蠢事了,也不用求谁,该如何君上自会定夺,可你要是再犯蠢,这雍阳城就容不下你了,话已至此,你自己想想吧。”
  她走了,留下赵鸢一个人在原地。
  但过了没多久,赵鸢就乘坐一辆小马车离开了雍阳,去往赵王后当年陪嫁的封邑,不过现在那儿已经划分成了新郡,不再是赵王后的封邑了。
  马车简陋不起眼,除了驾车的车夫,就只有一个侍女跟一个婆子跟着。
  赢嫽答应放了赵王后,对方不愿回齐国,离开的条件是告诉赢嫽有关巫氏叛徒的线索,赵王后在老赵王和赵景身边这些年,多少也知道点东西,那批巫氏叛徒就在王都为周天子培养死士。
  当日庄姒追出去杀了一个,但王都里还有很多,他们早已更名改姓,成为仅次于毕氏的第二大士族,羊氏。
  士族的姓氏封邑要追溯起来也是错综复杂的,从初代周天子至今都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了,记得的人就更少。
  “晋侯可知狐氏出自羊氏?”这是赵王后离开雍阳前的最后一句话。
  本该被处死的狐信因为这句话才能多活几日,由纵长染亲自审问。
  .
  第二年春天,楚国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诸侯国,势力扩张至齐国边境。
  齐军在边境与项昭颜所率领的楚军交战,双方各有输赢。
  各有输赢?就齐国那点兵力都不够项昭颜打三个回合。
  赢嫽将传回来的信丢到一边,讥讽:“私底下都已经穿同一条裤子,还演戏给咱们看。”
  李华殊在看舆图,上个月云儿与辛绾已率军赶往韩地,那儿离王都近。
  赢嫽已与天子撕破脸,讨伐天子势在必行。
  “让楚怀君跟齐侯接着演,咱们现在不理会,却不得不先防备着。”
  “嗯。”
  .
  同年秋,楚怀君终于不再演戏,联合齐国、燕国伐晋,打的还是天子号召的名义。
  天子再作孽也还是天下共主,赢嫽再势大也只是诸侯,她讨伐天子就属大逆不道,而楚怀君伐晋则名正言顺。
  大军集结在晋国东境,黑压压的一大片,由项昭颜亲自领军,边郡的百姓连秋收都顾不上就拖家带口往西边躲避战乱。
  楚怀君故意选在秋收这个节骨眼发兵就是想趁机抢晋国边郡的粮食,这几年晋国的农业磅礴发展,粮食产量高,早就让楚怀君很眼馋了,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
  楚军来势汹汹,又有跟晋军火炮差不多威力的大炮,两军在边郡交战,晋军竟没能占到便宜,还险些被楚军偷袭成功,幸好辛绾及时回防才没有让楚军得逞,却也是伤亡惨重。
  自打西夷以来,晋军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败仗。
  营帐内,李华云一拳捶在桌上,恨道:“首战就失利,倒是让项昭颜得意了!”
  辛绾坐在那,脸色同样发沉,“是我们轻敌了。”
  “谁能想到楚军的火炮跟咱们的差不多!”提起这个李华云就更恨。
  辛绾深吸一口气,道:“当年赵国都能拿到火炮图纸,楚怀君比赵景狡诈不知道多少倍,会制出火炮也不奇怪,到底是我们疏忽大意才吃了这么个大亏。”
  “等长姐来了,一定要让那个姓项的好看!”
  -----------------------
  作者有话说:今天终于有空把燕子窝给糊了回去,狸花要是再上去睡觉,塌了我也不会再管了
  第102章
  现在晋国的常备兵力已增至八十万,跟这几年晋国的人口增长和疆土扩张有很大的关系。
  晋国还未对外扩张之前国内总人口都不足两百万,常备军也就十几万,这还要算上边军,改/革/变/法之后人口有所增长,兵力也从十几万变成二十几万。
  攻下西夷、巴蜀和犬戎之后,军队人数又扩到了三十多万,这其中有部分是西夷和犬戎投降过来的骑兵,比新兵蛋子更有战力,在后来灭赵的几场大战中都立了不小的功劳。
  开春那会各郡县又进行了一次人口大普查,包含赵地、犬戎、西夷和巴蜀,总人口已超过七百万,比楚国多了将近两百万,成为人口最多和疆域最辽阔的诸侯国。
  现在常备兵力虽然有八十万,但能挪动到东境的也只有五十万左右,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若是让全部兵力都增援东境,那么西边、南方和北地的关隘将无军驻守,边境线之外的部族势力同样有野心,不得不防范。
  李华云和辛绾所率领的东军有二十五万人,首战失利后折损五万多人。
  雍阳还有二十万大军,三日后将开拔增援东境。
  .
  今日赢嫽带李华殊来兵工厂,兵工厂的选址非常隐蔽,朝中知道的人不会超过五个数。
  楚怀君哪来的火炮图纸不是赢嫽最关心的事,大战在即,她在意的是李华殊和前方数十万将士的安危。
  也幸好她有忧患意识,从未停止过让兵工厂研究火炮甚至更先进的武器。
  从去年到今年,赵地的铁矿开采如火如荼,她提供的较为成熟的冶铁技术让兵工厂能够有充足的原材料来制造武器。
  火炮已经更新到第七代,外形和性能都特别像迫击炮,比初型的火炮轻便,射程也远,炮弹的威力更强。
  只是在研究和制造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她不是武器专家,能提供的专业知识也非常有限,遇到棘手的问题也只能和兵工厂的老师傅们一起想办法。
  在东境战火烧起来之前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她很着急,嘴巴上都起了好几个水泡。
  好在昨日兵工厂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她今日就赶忙带着李华殊过来看了。
  因为问题一直没解决,她也就没有先告诉李华殊迫击炮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