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记得,他怎么了?难道是你们让他跑了?”
  “没有没有!”净觉连忙摆手:“我们把他教训了一顿之后……我们抓到就把他送到衙门去了!”
  咳。
  好像暴露了什么。
  扶苏选择性地没有听到。
  “我们把他扭送到了府衙,又在他的家中发现一女子,邻居们说那是她的妻子。那女子却自己说,她是被强人掳过来的,恳求我们送她回家乡。”
  净觉没有对扶苏说的是,那女子身上的伤痕十分触目惊心,凄惨至极。乃至于他做梦都是辗转反侧。不然不会一见到扶苏,就丢出件让人头疼的难题。没办法,寻人实在不是相国寺的强项。
  扶苏:“!!!”
  他当即说道:“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净觉反而踌躇了起来,几个仆从也犹豫着不知该不该劝——流氓的家,听起来就极不安全。
  但扶苏的态度很坚定:“净觉小师傅,你告诉我,是因为你认识的人里唯有我能解决。那还有什么可犹豫?错过了这个机会,你晚上怕是要睡不着吧?”
  又扭头对几个仆从说:“再劳烦几位一次,能不能随我走一趟呢?”
  仆从自然忙不迭说听成王殿下的吩咐。
  净觉才察觉有异,背后的好像不是官府的人啊,难道自己闯祸了:“这几位是……”
  扶苏:“他们八王府的人。”
  哦,八王府的人啊,那没事了。还能让他狐假虎威一下呢。
  几人飞快地商定好了,仆从中留下一人原地等苏轼回来,直接把他安全送回国子监。剩下的人即刻赶往可怜女子的所在地。他们一行四个人,两个壮汉一个僧侣,一般人轻易不敢招惹。
  在路途上的功夫,扶苏说:“你把那位女子详细的情况告知给我罢。”
  “是。”
  净觉答应了下来。
  但他讲了半天,都是关于女子的惨状。她具体是哪里来的却一概不知。
  扶苏疑惑不已道:“难道她没告诉你她是哪里人?那要怎么送她归家。”
  “她说……她忘了。”
  扶苏哽了下,叹气道:“这可就麻烦了。”
  早在上辈子的第二世,全国已经实现互联通信了,依旧有那么多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难以归家的。何况是信息通畅程度远不如的北宋朝呢?
  他只能说:“我会尽力的。”
  又走了好一会儿,净觉在一条窄巷子口停下,往里面指了一指:“殿下,到了。”
  说真的,要不是足够信任净觉,扶苏还真不敢随意进这条巷子。窄到只容一人半通过,巷头看向巷尾,中间都是黑黢黢的一片,仿佛什么天然洞窟。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扶苏觉得脚上黏黏的。他抿了抿唇,克服了一下心理障碍,毅然决然走了进去,其他人紧随其后,随着净觉的指引,推开了一扇窄门。
  “……谁?”
  屋里模模糊糊传出一道声音。
  推开门的是个瘦骨嶙峋的女子。她穿着不合身的,显然属于男子的衣服,暴露的地方青紫褐色的色块交错、连成一片,唯独不见皮肤本身的颜色。就算扶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
  这是露出了的部分。
  那没露出来的呢?
  女子看见门前出现陌生男子,紧张得牙齿都在发抖,颤抖的目光扫到净觉的时候,眼神才倏然一亮:“小师傅,是你来了。他们……是你带来的人吗?”
  “是的,三娘,劳烦你让我们进去罢。”
  名为“三娘”的女子没有犹豫,敞开了大门,然后立刻躲得远远的,整个身子都隐藏在黑暗里。屋子里内没有点灯,黑黢黢的一片,只能靠头顶瓦片缝隙漏出的一点天光照明。
  扶苏发现,在那些天光碎点子的附近,放着未完成的织物和一团针线。
  ……她就是靠着日光纺织,维持生计么?
  那肯定对眼睛很不好。
  普通的绣娘劳作久了,都会近视得不行。何况她的光线尤其不充足?
  净觉恰到好处地说道:“殿下,您也看到了,三娘他对陌生人极为警惕。也只有亲眼见我暴打她丈夫后……咳咳咳!也只有对我略好一点。若非如此,我早就让她搬到相国寺住去了。”
  大相国寺是佛门圣地,也是有救济布施之处的,条件显然比黑黢黢鼹鼠一样过日子要好。但三娘的ptsd不轻,相国寺的僧侣又都是男人。她暂时还不敢搬过去。
  “大师,说话的人是?”
  “已经说过了,我还不是大师。还有这位……”净觉用眼神示意扶苏,得到后者的许可后:“是成王殿下。其他二人都是保卫殿下的,他们不会伤害你。殿下还会为你做主的,三娘你来跟殿下见个礼罢。”
  “成王……殿下?”
  扶苏注意到,三娘的口音十分独特。虽然有汴京官话的影子,但另一种口音的存在感也十分强烈。说不定就是破解她家乡所在的关键。
  他有心引导三娘多说几句话。
  “三阿姊,我可以这么叫你么?”
  “……使不得,使不得!您、您不该叫我这声姐姐。不,是我不配您叫我姐姐。”
  或许是因为长久没和人说话,三娘的语言系统时常有卡顿的情况。加上她和扶苏第一次见面,又被他的身份吓呆,能说得完完整整十分很难得。
  但扶苏还是一瞬确定了她的出身。
  “是幽云十六州。”
  他说:“现在应该叫……蓟州,对吧?”
  “啊?”净觉呆若木鸡。似乎没想到困扰自己这么久的问题被人轻松解决。
  “殿下,你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扶苏的面色有一瞬间古怪:毕竟,普天之下能把一声“姐姐”喊成“结界”的,也只有那个地方了吧?
  -----------------------
  作者有话说:燕云十六州副本,启动!
  第45章
  天津, 古称蓟州。
  据说此地的住民人人都会讲一段单口相声,扶苏没有实地亲身检验过。但是有一位来自天津的大学同学,怎么说呢, 一点儿不辜负刻板印象。
  因这位同学的功劳, 三娘的口音露出端倪的瞬间,扶苏意识到她的出生地。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净觉脱口而出:“那地界, 咱们到不了啊!”
  “是啊……”
  扶苏感到一阵头疼。
  幽云十六州的丢失, 是一个古老的历史遗留问题。后代经常抨击“弱宋”,但在这件事上, 大宋还真不是首锅。它是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皇帝石敬瑭亲手割让给辽国(那时候还叫契丹)的。此后的北周、北宋先后试图派兵收复,但始终未果。
  直到几百年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 此地才重新回到中原的怀抱。
  所以,想通过官方手段把三娘送归故乡蓟州, 是几乎不可能了。且不说官府不会为区区一孤女大动干戈。就算扶苏使用“父能量”特事特办,辽宋边境之间的审查也极为严格。三娘光是通过就要脱一层皮, 还极有可能被怀疑是间谍, 受到辽国官方的监视。
  “何况, 边界线离蓟州,也是很远的、很远的……”
  扶苏老气横秋地叹气。
  以三娘目前的身体素质,想要徒步横跨两省的距离, 显然很难做到。
  扶苏的声音像软乎乎的棉花, 内容却实在有些冷冰冰, 一下浇灭了三娘得知自己家乡的惊喜。
  她眼睛里的光一下子熄灭了。
  “没办法了吗……”
  扶苏沉默了一下: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大宋光复失地,把幽云十六州变成自己的合法领土。但以目前的国力, 谁敢动这个念头,谁就是在撒癔症。
  他嘴唇抿了抿,最终还是没出声。
  三娘在黑暗的角落里静静立着,像一片单薄的纸,风一吹就会轻易破碎。她不说话,别人也随之沉默。狭小屋子里的空气宛如凝滞。
  最后打破僵局的人还是扶苏,他实在不忍心见到一个人仅存的惦念也破灭:“三娘阿姊,你难道不想知道你的故土是什么样的么?我刚好知道一些,与你讲讲吧。”
  蓟州。汉称无终,唐名渔阳。
  北方珍惜的港口。
  古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盘山。梨木台。八仙山。独乐寺。
  驴打滚。水库鱼。
  还有人人都会讲一段的相声。
  扶苏把古今的蓟州和天津特色混合在一起,在场的没有人能戳破。一番洋洋洒洒下来,不仅是三娘的身子微动了动,不复之前的僵硬难堪,就连净觉和两个仆从也听得一脸神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