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阿爹的竹筒里可还有水,我盛了一些凉白开,刚好给阿爹换上。”
  “还有还有,若是竹筒里的喝完了,阿爹去河边舀一些喝就成。”
  “阿爹,除了山泉水,这溪水河水都少喝,尤其是河水,得喝烧滚了的,不然会生病。”
  林大山笑呵呵地点头,“知道了知道了,听我闺女的。”
  送完小食,两人正好顺着这田边摘一些马齿苋。
  林小蒲如今对林姝那叫一个盲目信任,阿姐让做啥她便做啥。
  “原来这也是野菜,我看月丫她们玩过家家的时候用这个做流苏穗子。”
  林姝笑着折下一根长茎叶,将旁出的细茎给扒了,只留中间一根,再掐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隔一个将那小段挖走,剩下的靠那茎皮连在一起,便做成了一条珠串,“小蒲说的可是这种?”
  若说做这个珠串子,红薯藤最佳,只是这会儿还没有红薯的影子。
  林小蒲猛点头,“就是这种,阿姐做的更好看!”
  林姝将马齿苋做的珠串缠在她发髻上,“喏,我们小蒲也戴上流苏穗子了。”
  林小蒲伸手摸了摸,咯咯直笑。
  姐妹俩光是在田边路边打转,便采摘了不少马齿苋,带来送小食的那菜篮子基本都盛满了。
  “最好的采摘时间其实是清晨和傍晚,日头大的时候采摘,容易丢失水分,不过这马齿苋我本就是要做成菜干的,便无所谓采摘时间了。”
  “阿姐放心,等明日一早咱们再去摘,这马齿苋漫山遍野都有咧。”
  “今儿不摘了,阿娘肯定已经在做晚食了,咱们去帮忙。”
  “嘿嘿,阿野哥哥还等着吃阿姐亲手做的泥鳅和田螺呢。”
  林小蒲想起什么,用手半捂着嘴巴,压低声音道:“阿野哥哥猎来的那头野猪肚里有油水,咱阿娘炼了不少猪油收着,我都看到了,阿姐你做菜放点猪油噻!”
  “噗,就你鬼精,那今日给你们做干煸泥鳅。”
  泥鳅和田螺已用清凉的山泉水养了小半日,但不指望养的这么一会儿,还得用鸭脚艾除腥。
  何桂香帮着处理了泥鳅内脏,林姝将其切断后放入盆里,用盐将泥鳅里外面都一一抹匀,再和入一大把切丝的鸭脚艾反复揉搓,如此腌制个一刻钟之后,热锅入油,油不用放太多,但也不能太少。
  林姝从那盛满乳白猪油的罐子里挖了几大勺,偷偷看何桂香一眼,“嘻嘻,阿娘莫心疼,阿野哥哥说了,日后再去林子里猎野猪。”
  “你只管用,阿娘不心疼。”何桂香道。
  说不心疼是假的,往常她连猪肉都少买,攒的那猪油都是留着家里来客时才用的。但这回的野猪本就是阿野猎来的,能得这一大罐子的猪油已是意外之喜了,孩子们想吃便吃了罢。
  入锅的泥鳅被煎至金黄,加入野葱爆香,调味后撒上切丝的鸭脚艾,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第36章 摊饼
  林姝吸了口那香气,手中锅铲不停,嘴角高高扬起。
  若是有辣椒和姜丝一起爆香就更绝了,只是这时候还没有辣椒,而姜又不便宜,穷困人家能省就省,做饭哪来那么多花样,煮熟便行了。
  都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实则如甜水村这样的贫穷地方,油酱醋都是极少买的,莫看不起眼,真要买这些调味品,一次就得出去几十文甚至上百文,哪个穷困人家舍得花这个钱。盐是不得不吃,光这盐,据阿娘说一斤就要花大几十文。
  林姝将周野捉的那泥鳅全都做了,大半锅的干煸泥鳅做好直接盛入盆里上桌。
  田螺吃起来麻烦,这次没有摸太多,只炒了一盘。
  何桂香已熬了稀粥,接连几顿干饭还是太奢侈了,何况今日还吃了小食。
  林姝却觉得不够,那点儿小食顶什么事儿?往日,稀粥是搭配咸菜,再做几个面饼,面饼做的也不多,约莫是阿娘和小蒲分吃一个,阿爹一个,周野两个,今日阿娘竟连面饼都省了。
  “阿娘,我来摊几张大饼罢。”
  阿娘做饭都是冲着容易饱腹去的,面饼用的是发面,一个个团好压扁,再放锅里炕熟,饱腹是容易饱腹,味道却不如何。这生面做的摊饼虽没有面饼饱腹,但相应的,用的面粉不多,做起来还容易,吃起来也香嘴。
  何桂香想也没想便点头,“成。”
  不过这摊煎饼是怎么个摊法?
  林姝吆喝一声,“小蒲,去取个两个鸡蛋过来。”
  林小蒲得令立马贼兮兮地跑进了厨房。
  上回何桂香攒的蛋拿去换了精米,屋里也只攒了这几日下的蛋,拢共也就两个。
  家里的母鸡已养了两年,这是第三年,下蛋已经远不如前两年多了,有
  时候四五日才下一枚。
  何桂香张了张嘴,微叹一口气。
  林姝笑着看来,“不是阿娘说的嘛,我想吃啥就吃啥,阿娘舍不得呀?”
  何桂香回想她这十六年过的锦衣玉食,如今不过是想吃几个鸡蛋,而且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吃,哪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娘只是愧疚,咱家贫,没法子让阿姝过上好日子。几个鸡蛋而已,日后咱家母鸡下的蛋不攒了,都留给阿姝吃。”
  “阿娘,我才不吃独食呢,我们一起分。”
  何桂香看着她含笑眉眼,自己也不自觉地跟着笑。
  自从阿瑶离开甜水村之后,她很久都没有这么轻松快活了。
  老天爷一定是看她前辈子过得太苦,所以才在阿瑶离开后,把阿姝送到了她身边。
  林小蒲也嘿嘿地笑,从院坝的柴垛边搬来个木墩子,就守在锅灶边等着,也不嫌热。
  林姝一手捏一颗蛋,两手一齐动,碗沿儿上一敲再一拨,蛋液打入盛面的斗碗里,末了还抖上两抖,一滴蛋液都不浪费。
  分次加清水,鸡蛋和着那面粉一起搅拌,搅得面粉成稀面糊,跟酸奶一样顺滑能拉丝,遇到那没搅散的面粉小疙瘩,便用手碾开。
  面糊备好后,再加点儿野葱末搅匀。
  锅里下油,油不放多,够她将铁锅抹匀了就成。
  因着手里没有趁手的油刷,林姝便剪下来一小块干净蒸布,蒸布捏成团,沾了锅里的冷油往锅壁上抹。
  何桂香看得心惊肉跳,赶忙从她手里接了过来,“仔细把手给烫着了。你说怎么做,阿娘来做便是。”
  阿姝生得细皮嫩肉的,若是烫伤留疤了可不美。
  “没事的阿娘,这会儿油还没烧热呢,不烫手。”
  铁锅大,等锅壁上的油差不多热了,林姝便舀了两大勺稀面糊进去。稀面糊入锅之后,立即用那木勺子往四周的锅壁上刮抹,抹得又薄又匀。
  圆底铁锅比不了平底锅,要不停地往四周刮抹,才能保证摊出的大饼厚薄均匀。当然,完全均匀是不可能了,这圆底锅不管怎么抹,煎饼中间都会比边缘厚。
  火候调小慢煎,等差不多了,再将这大饼翻一面。
  翻饼是个技术活,尤其这回做的摊饼特意往稀薄了做。林姝一手拿竹筷夹住大饼边缘,一手拿木铲慢慢地铲,等大饼下头都铲通了,再托着大饼底儿,迅速将大饼翻个面儿。
  刚刚翻过来的大饼已被煎出了点点的焦黄色,拌在里面的野葱末夹杂在其中,已能嗅到野葱的香味儿。
  等到另一面也煎好,木铲子一铲,整个儿丢到那砧板上。
  何桂香一遍看下来已经学会,从她手里接过木铲,“剩下的阿娘来就成。”
  “咱们这一带水田多旱田少,米多面少,所以咱们这边面食也吃得少,阿娘先前做的那面饼还是跟你阿婆学的,你阿婆那人虽然偏心眼,但懂得多。阿娘还跟你阿婆学了做蒸饼,只是这蒸饼我做得不好,蒸饼也没有面饼经吃,素日里就做得少。阿姝可喜欢吃蒸饼?你若喜欢,赶明儿阿娘做几个。”何桂香一边摊煎饼,一边同闺女闲聊着。
  面饼作为干粮容易携带,往往是家里谁要外出时,何桂香才会做一些面饼,不然日日这么个吃法,那家里囤的面粉没多久便要吃光了。
  而何桂香口中说的蒸饼就是馒头,她觉得面饼比馒头好做还经吃,林姝恰恰相反。
  这面饼放进锅里要时不时地翻个面,以免炕糊,可馒头切好了往锅里一蒸就行。
  只要面发得好,这馒头的口感就差不了,而且绝对称得上饱腹首选!
  阿娘做不好馒头,应当是面没有发起来或是没有揉匀的缘故。
  “阿娘,这几日家里卖了野猪肉,奢侈些也无妨,但咱不能日日都吃面饼蒸饼,家里好几张嘴呢,可经不起这般的吃法。日后啊,阿娘可以时不时地做一做这种摊饼,这摊饼好吃又好做,也不费面粉,就是摊饼的时候需费一二功夫。”
  林姝说话间已经取了菜刀,方才做好的摊饼折一折,然后下刀切成段,展开之后便是一个个的长条了。
  她取了一条摊饼递到守着的林小蒲跟前,“来,张嘴,第一口投喂我可爱的小阿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