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权归> 第117章

第117章

  夏然不明所以,也不敢贸然回复,只得取了个折中的话术:“感念殿下记挂,我们殿下正在里处。”
  周岚清也不予其多言,最后扫了她一眼,随后越过对方直入院内。
  就在她与夏然说话的间隙,已有人进去播报,以至于她还没走进里头,就见周梁清的身影迎了上来,一边招呼着人,一边拉起她的手:“姐姐,你来了。”
  “是,”周岚清面色柔和:“来看看你,听说你这里新来了些茶叶?”
  周梁清娇嗔地看了她一眼:“知道姐姐会来,早命人备好了。”
  两姐妹相互说了几句话,转眼间就到了屋内,周岚清看了眼周围,只觉比上回来得更为冷清,不由得叹息。周梁清见状问道:“姐姐这是怎么了?”
  “还能是什么?一想到你不久便要出宫,此后我可寂寞了。”
  闻言周梁清也敛下眼眸:“我也不愿离开姐姐,只是...”她身负亡母的遗嘱,有些事,她不得不亲自去完成。
  “我知道,”周岚清不愿见她伤神,扯着旁的话逗趣:“去外头见见也好,我上回坐得是轿子,一路颠颠簸簸,最后好不容易换了马背,虽过程坎坷了些,倒也涨了见识。”
  周梁清笑笑,她虽自小出生于后宫之中,却从母亲口中听到了不少宫外的景象,再加上她天生喜静,也就并无过多期待,只不过不想拂了对方的意:“姐姐说的不错。”
  周岚清看她兴致不高,犹豫片刻,还是开口:“你要走,戚大人知道么?”
  “知道的。”周梁清抿了抿唇:“我同他说了。”
  周岚清点点头:“行,你不在的日子,可有要予他的书信,不若早日拟好,我帮你分日递交。”
  周梁清听其所言,愣了一瞬,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后者被这幅举动弄得有些发奇怪,问道:“这是怎么了?”
  “姐姐...”周梁清原本想问出口的话在嘴里绕了一圈,最后转变为:“戚郎他近日大抵是不在京城了...他要去陈国。”
  “陈国?”从周岚清的表情里处处透露着不可思议:陈国说客可是个热门的职位,若不是自动去争取是断不可能取得的。就凭戚长安那副清高的书呆子模样...
  但接触到面前人的目光时,她有瞬即了然:自己怎忘了,地图上去往陈国的路线正巧与周梁清一致。
  想至此,她眼中不自觉染上些调侃:“原来是这样,我竟不知...”不过这样也好,原本还愁该如何将其不动声色地移出宫呢。
  周梁清的耳根染上一点红,气氛终于好些了,两人又开始谈天起来。
  话题胡扯蔓延,竟不知不觉移到了周澈的身上,毕竟近来太后对其婚事的上心程度之深,就连整个后宫都知道了,周梁清听了许多不同的版本,不免也有些新奇,便提了一嘴。
  周岚清打着马虎眼胡乱编造些合理的情节,终于是将周梁清糊弄了过去,后者也只是当做日常琐事,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善意提醒道:“四哥哥态度之坚决,不仅使得太后娘娘上火,更传出些不好的言论...”
  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周岚清眉心猛地跳了一下,面不改色道:“是么?都有什么?”
  “说是早有了佳人,只不若不欲公之于众。”周梁清紧接着又说了几个,见眼前人面色依旧,于是大着胆子,以作玩笑话的姿态说道:“还有说的,是让外头的兔子...”
  周岚清藏在袖下的手收的不能再紧,但还是强装镇定:“真是的,就连皇室也敢胡乱议论,若是大哥知道了,说不准要生气了。”
  周梁清适时闭上嘴,她亦是此意,只因他们都顶着大周皇室的头衔,若是任凭言论随意飘散,往后又当如何?
  话已至此,忽然桃春敲门入内,身后还跟着一个宫女,周岚清一眼认出是明善宫的人:“什么事?”
  “殿下,才来报,说是方小姐来了。”
  周岚清有些意外,这早上才传下去的信,下午便已然到宫中了?周梁清则是看出了她应是有事要忙,便主动说道:“姐姐先去罢,我明日再去找你。”
  周岚清虽没推却,却还是留着又说了些小话,才不紧不慢地离去。
  经她一番折腾,又过了好些时候才堪堪回宫,听说来客正于里头等候,免了众人宣告自己回宫,径直往那处去了。
  不过片刻,殿内景象映入她的眼中,一旁立着的宫女见主子回来了,下意识便要发出些动静,却被周岚清微微抬手制止。
  她虽至,却仍离有一段距离,在有些迷蒙的视野中,不由得微微眯眼聚焦目光,只见一名身姿窈窕的淑女端坐于殿内一侧,虽看不清脸,可通身的气质宛若一朵开得正盛的月季,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周岚清看完了,也不欲于此地驻足,抬脚往女子的方向走去。后者闻声
  而立,态度恭谨,就连行礼的细微之处都做得十分妥当。
  待后者起身,周岚清才挂上些许和煦的笑颜:“本宫来迟了,令方小姐久等了。”
  两人皆入座之后,方菀才为抬起脸来,露出一张清秀文雅的脸庞:“公主殿下不嫌臣女近日叨扰,臣女已然感激于怀,又怎敢对此存有旁意呢。”
  周岚清依旧淡笑,也不着急引出主题:“早就听说端王爷几次提起过你,如今一见,还是他将你说得保守了些。”
  方菀顺着她往下聊:“皆是二位殿下抬爱了,臣女常闻殿下盛名,也在端王殿下跟前有幸听及。”
  “是么?”周岚清看上去是被挑起了兴趣,实则也是想听听周澈与她的关系到了何种程度:“都说了些什么?”
  “即为八字可称:智勇才貌,四项皆全。”方菀说完,还不失分寸地补上一句:“恕臣女失礼。”
  周岚清面上承情地笑了两声,可笑意却不至眼底:“方小姐不愧是出身名门,也难怪母后也中意你了。”说罢,她又忽然道:“再有中丞大人,虽未见过,却也听闻与贤王关系不错...”
  话至一半,却生生止住,倒像是真的无意提起一般,话头一转:“本宫不该多言,还望方小姐不必放在身上。”
  而方菀从始至终面不改色,还是那副恭敬的姿态:“臣女不敢。”
  周岚清素来不是喜欢刁难人的性子,之所以三番两次地严苛行事,只想试探对方的秉性。现如今见其这幅模样,明白面前人虽表面温和,实则内里多少也有些坚硬,心中不由得高看了她几分。
  可她到底是摸不准对方的意思,若是对周澈真心,是否会因那事生出怨怼?若并非真心,那她所图为何物?
  于是她转变迂回话锋,开门见山问道:“说起来,本宫还挺好奇方小姐是如何与端王相识?”
  说起这个,方菀的脸上终于浮现出类似于女儿家的表情,一开口便是:“臣女只记得那日是灯元...”
  此言一出,周岚清面色一惕,所幸对方微微垂着头,并没有看到她的刹那失态。
  “臣女同贴身婢女一同出门,途遇醉汉闹事,端王殿下及时出手相助,这才幸免于难,后于书院结识,这般相熟了起来。”
  “原来如此。”话虽如此,可周岚清却敏锐地感受到了些不对劲,若按照时间推算,那年应是同周靖...因此她又试探道:“端王从前都是在宫中一块过的,大抵是头一回出门,不想竟恰巧救下方小姐,看来你们是天生的缘分啊。”
  “是端王殿下德善兼备,胆识过人,独自一人将臣女救下。”
  “嗯...”周岚清松了一口气,也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她看着眼前人,实打实地挑不出任何毛病,若是作为弟媳,她自是满意得很,毕竟就周澈那个性子,正好与其最相配不过。
  又结合起刚才方菀说的话,猜测其应是真的心悦周澈,要不然以她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近来自己表现出的阻拦之意,也敢急匆匆地上门来呢?
  想到这般,周岚清不由得在心中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周澈这小子真是有福了。
  既如此,她也说不出什么为难人的话了,若是日后...方菀的知道了,自己帮着她些便是了。
  至此,周岚清终于表现出与方才尚有些虚伪截然不同的亲和:“其实我也早得知你们两人的心意,若是你愿意,我去同母后再说说,定个好日子,将你同端王的婚事办下来,你也常进宫来,到母后面前多走动走动。”
  这忽如其来地一番话,令一直保持冷静的方菀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周岚清的如此态度,也让她很快明白了对方这是接纳她的意思,连忙回复道:“臣女谢殿下成全。”
  “什么成不成全的,”周岚清将事先就准备好的玉镯掏了出来,边说边递给她:“这是特地为你准备的,看看喜不喜欢?”
  方菀本想推却,可接触到面前人的眼睛,一瞬间竟忘了拒绝,后者看她这幅样子,只觉得比刚才那敬人远之的神态生动地多。
  方菀之后内心隐隐生出些旁的情绪,连带着原先的状态不再,于是挑了个好时机,适时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