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权归> 第132章

第132章

  “竟有此事!”谢礼书虽已有预感,但听到后还是感觉不可置信,平复下来后,看着少女又问道:“能做此事的人,不是近侍,便是极为亲近之人…”
  “是,”周岚清不自觉想起方才的人:“故我在想,莫不是卢姓?”
  可不想谢礼书一口否决:“非也,此人虽有小谋,却无大勇,行不得此事,况且他如今与皇上是一条战线的人,若行此事,有何好处?”
  说罢,有沉思一瞬,接着道:“我已想一夜,当人遇难,旁人料想皆为其周边之人,却常无视距离稍远之人。”
  “老师的意思,是离王?”
  看着谢礼书的默许,她又陷入了沉默,倒也不是不可能,但凡距离皇帝周边且与他又所交往的人,皆已然被拔出,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还不待周岚清多想,殿外忽传来一阵喧闹的吵杂声,且越来越大,引得她站起来,直往门外去。
  入眼便是一群身着朝服的人,周岚清目光所至,全是熟悉的面孔,只不过是原先站在对面的人罢了。
  双目蒙上一层冷意,说出的话更是毫不留情:“诸位这是在此做什么?卖菜卖到皇宫里来了?”
  众人看见出来的人,皆是一愣,许是没想到周岚清此时还在这里,本还有所忌惮,但看其身后无人,又大胆起来,其中一个率先打起了头阵,上前一步道:“殿下,我等此次前来是为拜见皇上,为商榷扬州调兵事宜的。”
  周岚清懒得跟他周旋,直接打断话题:“陛下今日身体欠佳,明日再议。”
  “这…”听到她这句话,包括方才发言的人在内,相互侧目而视,又默契地派出一人上前理论:“殿下,此可不是儿戏,还请殿下让我等进去与皇上说明才好啊!”
  听言周岚清注视着眼前众人,冷笑道:“儿戏?诸位大人认为本宫所言为儿戏,还是认为皇上的安危是儿戏?”
  “若是皇上的安康因你们而受损,不知哪位要担责?还请上前来报备!”
  话锋尖锐,将对面人刺得沉默不语,只可惜以权谋生者,素来不讲究什么面子的,上位者更甚。不过少顷,场面又开始变得熙熙攘攘起来,周岚清则神色不虞,只身立于门前,最后干脆别过脸去,任凭他们吵嚷。
  但如此到底不是办法,不知是哪个大胆的人起的头,便要带头往里头闯,引得原先立在周遭的宫人们大惊失色,下意识纷纷要上前阻拦。
  可不知道最近这些养尊处优的文人最近是偷摸去健亮身还是什么,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力气,将面前拦着的人逐一剥开,看那架势,大有不死不休的味道了。
  周岚清见状,忍无可忍一头扎进殿内,不到片刻又猛然闯了出来,此时她的手中已然举着一把利剑,在阳光下熠熠生亮。
  “皇上赐剑,擅闯者,斩立决!”
  此言一出,四周忽然涌现出一大批衣着规整的士兵,把闹事者团团围住,而原先还一副要一决生死的群臣,在这一刻脚底跟生了根似的,立在原地不敢吱声,唯睁着眼睛怒瞪面前的少女。
  周岚清脾气向来坏得吓人,此时却意外地没有全然显露出来,看着眼前这些人,眸光流转过场上的人,声音从牙缝挤出来,犀利刻骨:“本宫与诸位也不是头回相见了,彼此之间打过的交道,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安能不知你们在想什么?”
  “什么扬州一事,本宫虽不清楚,但也听得出是国事,如论国事,无人能比皇上更加忧愁!本宫少次前来拜见,只观皇上茶饭不思,为你们所谋大事;皇上只想着的,是能让天下百姓安乐,国之社稷安宁,于诸位大人共心!”
  她一边压着怒意,一边往他们的方向走去:“有些事情,平日里藏着掖着私底下进行便是了,莫要在紧要关头硬要搬上台面来做,逼得双方鱼死网破才甘心!”
  周岚清手中的利剑随着她的话一次次靠近,连带着她那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清贵与威仪一并横入对面人的视野,竟真的震住了众人。
  她深知他们的秉性,从前那些有烈性的,大
  多已在权斗中退场;而现在留下来的,不是家有妻女牵绊,便真是尚存顾忌使然,若要他们真的直面生死,恐不能挑出一二,故以此作出了最后的通缉:
  “本宫是个粗莽至极的人,所言所行皆是个人意识,与皇室无关,若接下来不小心划伤了哪位,本宫一人担责!”
  这下那些人终于老实了,原本忿怒的眼神也开始收敛了起来,规规矩矩地被束缚在原地罚站。
  而周岚清处理完事情,也不管他们的动作,提着刀正要往里走,却不想这时有人往远处快步而来,她见了这颇为熟悉的身形,忽然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来人正是宋青,两人从未在明上见过面,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可即便如此,宋青却并无避讳地直至周岚清跟前:“公主殿下,臣有紧要事务急需见皇上一面。”
  周岚清呲笑一声,配合着演戏:“宋大人莫不是忽视了其他大人?”
  这时宋青才好似发现了在场人,微微皱眉,又出言道:“臣是真有要紧事。”
  “皇上有令,谁也不见,若大人有事,不妨去那处稍作休息罢。”说着,还指了指旁边的众人。
  宋青故作无法理解的表情,在与之纠缠半晌后,不知不觉调换了站位,好使自己的脸不被他人看见。
  又抓着这短短的时间,做了一句口型,才妥协般的投入人海中,接受着周遭投来的劝慰。
  少女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等其入内之后,只觉得手脚发软,扶着房间内的门框,一副失神模样。
  刘喜也在此时跟了上来,几声呼唤,好不容易将周岚清的神志拉了回来,就听她道:“离王反了。”
  话一说完,她突然扯住一旁的刘喜,没有片刻犹豫:“你带着一个兵从后门出去,用最快的速度去往城外,找江将军,让她务必顶住,知道了吗?”
  刘喜难得保持着镇定,用力点头后,快跑消失在宫中。
  可周岚清还在那里,胸口闷得难受,闷得她走不动路,又强迫自己缓过来,最后握紧了剑柄,逐步往里走去。
  她得守着周靖,大燕的君主。
  -----------------------
  作者有话说:这章反反覆覆改了好几遍,总觉得差点意思,但现在也只能做到这样,后期应该会修改。留个作话标记一下
  第113章 事态升级
  福宁宫内,伫立的宫人分散在四处,却无人发声,像是预测到什么,个个面如死灰,可又惧殿内的人发怒,连大气也不敢喘。
  自人群聚于外时,谢大人就匆匆离开了,而刘喜公公方才也不知去了何处,那些闹事的大人们都被赶走了,说是被遣回金銮殿里头,非召不得离宫。
  而公主做完这一连串的事,又一头扎进皇上寝宫了,到现在也没有个动静,不是发生了大事还能是什么?
  万籁俱静之时,惟余人心跳如鼓。
  周岚清抱着剑坐在地上,发丝因方才的举动而有些凌乱,但她却并没有拨起的打算。
  殿内此时暗得有些吓人,隔着帐幕的微光只能勉强照亮床榻上正沉睡的人,以及少女那充满迷茫的神情。
  她阖了阖眼,想因此暂短地逃避当下这累人的现实,可黑暗的空间却令她压在心里的恐惧飞速扩散,又迫使她睁开了眼睛。
  周岚清逐渐听不见自己的呼吸,转而被拼命冷静下来的心声占满:
  若离王真的领着不知道何处来的叛军入了皇宫,她该怎么做?她身后的皇帝该怎么办?她那些亲近之人又该如何自处?
  若江如月与精兵无法阻挡,因此不测,她该如何原谅自己?
  若她守不住皇城,真让她那无法无天的皇叔当上了皇帝,后人又会如何看待皇室?往后大燕承袭之事不是乱套了么?
  谁也无法预测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种无力的恐慌在面对危险时只会无限放大。
  更可悲的是,这种感受会在聪明的人率先感知。
  周岚清只觉得自己的脑子蒙上了一层薄而坚毅的雾,留给她丝丝冷意,不由得将自己蜷缩起来,往床边靠了靠。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她明明尽量将偏离的路重修了,为何还会有今日的局面?
  她尚为年轻且日渐消瘦的身子,在这侍奉过数代帝王的庞大殿堂中,显得格外渺小,将头埋在臂弯里,却还能听见轻轻的叹气。
  不多时,帐幕外传来有些悠扬的声音,周岚清将头提起来仔细考量,才发觉是人的声音,更准确的说,是如今出现在自己面前人的声音。
  “卢大人?”周岚清边说着,边不动声色地将手摸在身边的剑柄上:“您此时不在金銮殿,来此处做什么?”
  卢绛依旧是那低眉顺眼的模样,只不过他所发出的声音有着蛊人心脾的魅力,且声调平稳清晰,竟不自觉使面前人原本还有些躁动的心安定了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