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在种地之前,采集者有将动物的粪便以及发酵后的内脏埋入土地中增肥。所以,植物在这里的生存条件绝对比野外要好得多。
  在虫族的栽培下,这些小麦顺利抽穗。但受限于原始基因,它们的产量极低,颗粒稀疏。
  偶尔有几株又高又饱满的小麦在低矮的同伴中间堪称鹤立鸡群,它们过于显眼的外表引得鸟雀前来偷吃,以至于在收割阶段虫族不得不分出人手去驱赶小偷。
  于是,采集者们从第一批小麦中挑出了颗粒较为饱满,麦穗较长的几株留种,然后将再度发芽的种子重新种植。
  野生小麦的优势便是成熟快,两个多月就能从种子长到成熟。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秋季可以采收三轮。
  盆地中的天然优势使得昼夜温差较小,使得这里的气候变化较为稳定,也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与此同时,采集者提供的营养液又在潜移默化中改造这些农作物。这么做可以让野生的农作物在一轮又一轮的更新换代中往良种的方向靠近,直到达到极限。
  肉眼可见的,第二轮小麦的茎叶明显比第一轮更加强壮,抗倒伏能力也更强,或许在收获的时候能够给虫族带来惊喜。
  当虫母的时间久了,就连尤莱亚也忍不住怀念人类社会中的美食。比如松软可口的面包,爽滑筋道的面条,还有最关键的各种调味料。
  但是,在一切开始之前,还有一项新的问题摆在眼前。
  那就是,没有各种特殊菌种。
  反复思考了很久以后,尤莱亚决定以酿酒为基础,从中培育出醋酸菌和面包酵母菌。虽然过程比较迂回,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办事也不算坏。
  第一轮被淘汰掉的小麦正好可以作为酿酒的原材料,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酿酒的第一步是制曲。
  将脱壳的小麦研磨成粉末状,在加上合适的水揉捏成团,然后置于温度、湿度合适的地方静置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小麦中的淀粉能够转化为糖,并培养天然酵母菌。
  等到酿酒的时候,将发芽的小麦苗和虫族自制的酒曲混合后装入木桶,再送入酿酒室。其中的温度被控制在三十度左右,以便酵母菌迅速繁殖,剩下的便交给时间。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部分生出霉菌的木桶被虫族取走清理。
  第一轮小麦酒的酒精浓度并不高,真正合格的陈酿还需要通过反复蒸馏的方式增加酒精含量,然后埋在酒窖中长期储存后才能被生产出来。
  在寒冷的地方,酒精能够快速补充热量,其易于燃烧的特点还能帮助点火,做饭时加入酒也能给菜品去腥提香,可谓是万金油一般的存在。
  将小麦制成的初级酒水放在空气中等待一段时间,能够发现液面上方会出现一层薄膜。发酵过渡的酒水中会出现大量的醋酸杆菌,它们能够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然后,就可以收集其中的菌种加以培养,用于酿醋。
  培养的菌种远比自然状态下的菌种活性更强,能够大幅缩短酿醋的时间,和接种的成功率。
  口感酸涩的醋可以为食物增添独特的口感,还能起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当然,小麦酒中的酵母菌还可以用来制作面包。只是目前巢穴中储存的小麦数量不足,只得暂时放弃这一方案。
  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在松软可口的面包上抹上天然水果制成的果酱,风味更佳。
  小麦的作用并不止于酿造酒和醋,尤莱亚也没有忘记另一种能够迅速提供大量热量的食物——糖。
  在原始丛林中找不到甘蔗和甜菜等能够用于制糖的农作物,只能暂时用更加容易获取的麦芽糖来替代。
  发芽的小麦中富含极高的糖分,将出芽三天左右的小麦打碎,然后往混合物中加入一定的水和土豆淀粉,于六十度的环境中静置大半天。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淀粉被转化为糖分,在经过提纯后就能得到珍贵的麦芽糖。适宜的温度会让这一过程加快数倍,有效缩短等待时间。
  将得到的产物过滤出汁水,弃掉滤渣,放在大锅中熬煮并及时搅拌。等到蒸发掉不必要的水分后,把其中的粘稠液体放入器皿中冷却,最终收获麦芽糖。
  在心情不佳的时候,糖分能够带来快乐。配合羊奶、野鸡蛋还有麦芽糖就能做成最简单的甜品,偶尔享受一次也无妨。
  刷上麦芽糖的烤肉也看起来更加诱人,让食欲进一步增强。
  说完了农作物和调味品,牧场现在的情况也蒸蒸日上。
  从外面拐来的野鸡和山羊在几个月的适应后终于不再想着逃跑,于虫族划分出来的区域内定居下来。至此,蛋白质的来源又丰富了不少。
  谁能想到搬到盆地也就五个多月,虫族生活竟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需再精打细算利用平地上的每一份资源,也不必为了潜在的威胁担惊受怕。若不是尤莱亚时刻牢记必须在第四年春季带领所有虫族离开荒星,怕是也要沉浸在安宁又幸福的生活中去了。
  只是,现实与想象终究截然相反,有些事总要去做。
  等到三阶虫族的数量足够多,或者再出现几只四阶虫族,尤莱亚的族群就有足够的底气在宇宙间穿梭了。
  三阶及以下的虫族中,除了战车都格外依赖氧气。在进化四阶以后,氧气就不再是阻碍虫族的生存必需品,他们的耐热和耐寒能力都会进一步提升。
  偏偏宇宙环境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缺氧,族群中所有的三阶战车就算变成了最大的体型,也无法容纳所有成员,让迁移受限。
  好在距离最终时限的到来还有一年多,虫族必须抓紧时间积蓄力量,在人类前往孵化场之前及时逃离。
  此时大约是午夜十一点,尤莱亚总算清点完了巢穴中新增的物资,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等到秋季彻底结束后,收获的粮食等物资就能养活整个族群的虫族长达三年之久。
  囤货是人类天生具有的某种奇怪本能,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就算换了个物种也不例外。所处的情况越是恶劣,囤货癖就会越强,直到仓库堆得满满当当的才会停止。
  仅仅维持最基础的饱腹感是足够了,至于生长和进化所需的能量还必须另想办法。即便如此,也和虫族刚来到这个星球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缓解颈椎的酸痛,尤莱亚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并活动起僵硬的颈关节。
  就在这时,他抬头看见了那一轮即将盈满的圆月。
  前不久在礁石的遭遇让尤莱亚不由得停下了动作,苍白的月亮像一只巨大的眼睛,让他有些不安。
  这份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完全抓不到源头。但一时半会也没有解法,只得暂时忽略。
  *
  在秋季的第六个月初,数只三阶虫族携带木炭、食物等必要物资上了山。
  山上的雪水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在煮沸后就可以直接饮用,因此省出了空间存放其他必要的工具。
  他们沿着未曾开辟过的山路向山巅攀爬,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会下降零点六度。稀薄的氧气使得呼吸的负担加重,越往上爬越是吃力。
  这些高山的山腰是一道分界线,从这里开始,出现的植物都是耐寒物种。
  等到绿意消失的时候,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冰雪。要是在雪地中遭遇了什么,就算是呼唤远在巢穴的同伴也来不及了。
  第86章
  在彻底进入雪地之前, 虫族们利用附近的材料就地扎营。毕竟漆黑的环境会让夜间行动的难度增大,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虫族尽量不会在这时赶路。
  为了尽可能节省扎营消耗的体力,虫族们纷纷转化为了人形拟态, 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多只虫族。
  用兔皮和麻布混合制成的衣物替代了单纯的麻布衣物,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暖性。最重要的躯干在毛皮的包裹下不再容易迅速失温, 能让进入雪地的虫族走得更远。
  临近雪地, 这里的木头上结着一层薄薄的霜,湿气让它们无法被点燃,只能暂时使用木炭来作为主要燃料。
  就着木炭燃烧后微弱的火光,被劈成合适大小的原木被放在周围烘烤,以便作为备用燃料填入火坑。
  此时天色漆黑,唯有燃烧着的篝火散发出暖融融的光。等到安排好值夜的顺序后,疲惫的虫族们躺在铺有厚厚苔藓的简易床铺中缓缓闭上了眼。
  *
  等到天亮以后, 虫族们再次出发。
  结冰的路面格外湿滑, 丝丝缕缕的寒气似乎要浸入骨子里一样, 冻得关节生疼。
  要是走路的方式不对,双脚还会深深陷在雪地里。不仅拔不出来,还有几率彻底陷进去。这个时候的河流上冰层还不够厚, 万一不小心掉进冰洞里,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冰雕。
  偶尔有几只冰甲白熊守在自己凿出的冰洞附近,等待肥美的冷水鱼经过, 再伸出爪子抓住它们。冰晶般的盔甲从它们的脊背上钻出,反射光线后散发出刺目的冷光,视觉冲击力极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