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45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45节

  萧龙友老爷子也不爽道:
  “就是呀,自从被小晔子被你拉到肺痨科,你看她还有多少时间学习中医?”
  林三七有些小小脸红,心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他这个科主任常年要“出差”,那只有潘晔这个科主任夫人坐镇。
  临床方面有协和和数字医院的20名医生坐镇,但临床售后服务却是潘晔在主导,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哪有时间学习中医啊。
  但林三七也不好说,我们国家的医疗事业想要发展,必须得依靠现代医院,无论是药品还是制度。
  可是现代医院是建立在西医基础上的。
  中医理论体系太过复杂、培养大夫时间太长、高品质中药材难以保证,再加上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讲究个体化,难以系统化、批量化,所以根本就难以适应现代医学体系。
  或许在2014年可以利用中医药赚钱,可以在那边发扬光大。
  但在1961年,将中医放在主流医学位置,而错过西医大发展,那他林三七这个穿越客肯定要成为历史的罪人。如果说一年多前,林三七还想让潘晔和他都成为“中医神医”的话,现在这种想法已经淡了。
  当然他心里可以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师父们,没办法啊,现在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国家贫穷落后,医生大夫奇缺,病人就算好不容易上回医院,药房也是空荡荡的。
  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能治愈肺结核的药品,好不容易能让我们国家医疗事业领先全世界一步,我当然得好好努力了。否则一不小心就被外国人给超车,那后悔都晚了。”
  施今墨老爷子是12人中最想得通的,笑呵呵安慰道:
  “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病,能为人民服务,那都是好医学。师父们支持你,好好干吧。”
  林三七知道中西医观念之争,不要说1961年,哪怕到了2014年还是照样争得头破血流。
  这也不是他一个小小实习医生能改变的,他要做的,一是赚钱,二是治病,就这么简单。
  “师父们,过年的时候我们没有办喜酒,这不今天晚上我们给补上,我已经拿来了食材,保证让几位师父吃得满嘴冒油,嘿嘿。”
  施老爷子也乐和和的:
  “按理说小徒弟结婚,我们做师父的肯定要送上大礼,可是现在我们已经家徒四壁,身无长物了。我们几个老头子商量了一下,一人给你们定了一幅字,算是送你们的贺礼了。”
  林三七听了心中大喜。
  这12位老中医可是中医界的泰山北斗,是国内最后一代宗师,名气响彻全国。
  这些书法拿到2014年,再好好裱起来,挂在岭南堂中医馆里,那得多少有面子啊。
  宝贝,绝对是宝贝,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婚礼物了。
  ……
  ……
  第二天,白虎山下的肺痨科资料室里。
  资料室有两间标准教室大小,中间打通,所以看起来很大,室内靠墙全部用木板打造出一个个小格子。
  每一个格子里面都堆放着一位肺结核病人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最少3张x光胸片,以及医院和病人来往的所有信件。
  这样的小格子足足有5000个,代表了5000个病人。
  沈院长,纪副院长,林三七,潘晔,以及一病区主任毕兴龙、二病区主任蔡春华;三病区主任杨光,四病区主任傅津生齐聚在这里。
  沈院长随意从一个格子里取出一份资料翻看起来。
  “嚯,你们这还是中英文两版的呀,这个牛逼了嗨。”
  林三七得意地笑道:
  “这是一名医学生的基本功,更何况是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过来的这20名医生,个个都有留洋经历,个个都是宝贝啊,所以我当初死活要把他们招过来。
  如果这批顶级医生脱掉白大褂,回老家去种田,那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就像英文,现在地方学校都不教外语,教的话也是俄语,英语完全就没有发挥之地,可英语真的没用了?”
  林三七这么一说,毕兴龙几人的腰杆又直了不少。
  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过来的这20名医生,30名护士,全部都跟已经下乡的老同事们有书信来往,已经知道了下乡后的悲惨生活。
  饿肚子也算了,还没地方住,不少人都住在破庙里,或者村里的小仓库,或者绝户的村民家里。
  平时还要参加生产劳动,因为身份问题,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这对知识分子来说,简直就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如果按后世“抑郁症”的标准,估计大多数人已经达到要吃抗抑郁药的地步了。
  所以留在中医院昌平分院的医务人员们,心里已经把林三七当作了再生父母,绝对的死忠粉了。
  当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原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的这50名医护人员之所以能跟下乡同事继续保持书信来往,这是林三七要求的。(本章完)
  第395章 药物专利要归谁
  沈院长有些不解:“为什么要用中英文两版病历?”
  林三七解释道: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我们已经收集到5000份病历了,接着咱们就要正式跟上级领导汇报,相信我国率先在全世界攻克肺结核这事一经公布,一定会引起全球哄动。
  但是沈院长你想,我们国家在西方国家眼里是什么样子的?用课本上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愚昧、落后、麻木,头上还有小辫子的国家。”
  纪副院长眨眨眼,反对道:
  “三七,你说错了吧?咱们新中国已经成立十多年了,改天换日,早就不是原来的旧面貌了,你说的应该是晚清的样子吧?”
  “老纪,你错了,在欧美西方国家的眼里,中国就是这个样子,这种就是赤果果的偏见和傲慢。”
  林三七心想,这种偏见和傲慢哪怕到了2014年还在持续。
  甚至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连蒸汽火车都没有,但他们哪里想得到,咱们都已经有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了。
  然后一到中国,看到高楼大厦,看到飞速的火车,看到繁华的大都市,嘴上只会喊oh my god。
  “所以咱们的肺结核卫星一放,首先引来的不会是外国人的一片赞美。你们看着好了,首先引来的肯定是扑天盖地的质疑,或者有些低素质的人直接就会开骂。
  咱们要回应这些质疑,要在全世界人面前证明我们能治愈肺结核,光用嘴说不行,那都是要有数据和依据的,这房间里5000份病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不出意外,世卫组织,或者其他外国医学院校肯定会组成考察团来调查事情的真伪。
  如果我们只有中文资料,他们又会找茬,不承认,那我们就白费力气。所以我一开始就给他们准备好全套英文资料。
  而且不仅仅是英文病历,这也是我重点强调的,一定要真实,这5000个病人我们务必做到实事求是。
  治愈了多少?没治愈多少?没治愈的原因是什么?后续如何治疗?死亡率是多少?死亡的原因是什么?都要仔细真实记录在案。
  我刚刚只是简单说了几点,也是外国人一定会问的问题,也会随机抽查。
  这5000份资料,只要有一份是造假并且被他们发现,相当于这5000份资料全部都作废,所以一定要真实。”
  纪副院长听了又有点小小不满
  “小七啊,咱们关上门来说说没关系,但你在外面可不能张口闭口外国人,我们治病,难道还要外国人认可?还要让他们来检查,凭什么他们一定是高高在上?”
  纪副院长今年57岁,是经历过洋人欺负中国的,所以对洋人抱有极大的成见和警惕。
  林三七可以理解,但有些事情也是没办法:
  “老纪啊,没办法啊,如果咱们关上门自己玩自己的,当然没必要让洋人来验证检查。但如果我们要走出世界,向全世界证明自己,那就必须要符合游戏规则。
  让洋人来检查也没有什么丢人的,我刚刚说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的组织,不是米国或者苏联一家的,所以不存在针对我国的意思。”
  国际组织其实就是婊子,谁拳头大,谁就有主导权,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但国际组织也不是某些国家就能完全控制的,尤其是现在是米苏两国争霸的时代,谁也压倒不了谁,所以还相对公平些。
  等北极熊倒台后,那才是某超级大国的独角戏,才会失去公平公正性。
  沈院长却有另一个担忧:
  “小七啊,问题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加入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就算我们公布了肺结核被攻克的新闻,人家不一定会鸟我们呀。”
  六十年代的国内实惨,原来还有北边的老大哥可以抱团,好歹咱们还有组织。
  结果老大哥同样不是好人,背后捅刀子,大有一种要逼死我们的节奏,甚至在边境陈兵百万,连核爆计划都准备好了。所以在这种严俊的形式下,我们其实私底下跟米国的关系反而缓和了
  中国有句老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米国的敌人是老毛,中国的敌人也是老毛,中米两国哪怕名义上继续喊打喊杀,其实私底下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关系已经破冰了。
  就比如1960年,我国就从枫叶国进口了76.2万吨小麦和32.7万吨大麦
  从1961年开始,国内每年从枫叶国购买500万吨小麦和500万吨大麦,当时国内没有这么多外汇怎么办?最后钱都是赊账的,半卖半送
  同样的,在国内最困难的几年,来自米国、袋鼠国、西德等国的粮食援助数量还是很大的。
  当然人家欧美国家不是说良心发现了,而是他们认为一个跟苏联闹翻的华国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才会积极拉拢我们。
  但不管目的是什么,也是极大缓解了国内的粮食危机,以及我们的外交。
  沈院长、纪副院长都是普通的医生,普通的院长,对于国家大事并不了解,更何况以上种种新闻也不可能登报。
  难道登报说,枫叶国援助了我们几百万吨粮食,然后被我们亲密战友阿巴尼亚国全部给拿走了?
  但林三七不一样,他是有上帝视角的,后世解密的各种文件足够让林三七不会误判这个时代。
  “沈院长,老纪,咱们国家没有加入世卫组织不怕,咱们现在好歹还是观察员国呢。”
  所谓的观察员,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在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但还未被正式接纳期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会邀请这些申请者作为观察员。
  这些观察员虽然可以参加为期一周的大会,但不具备投票权和人事分配权。他们无法获取世卫组织的重要文件,且需单独申请参与每个会议项目。
  但在1961年的时候,风水轮流转,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一直到72年我们才正式恢复正式成员地位。
  沈院长咂砸嘴:
  “每年就一次年会去坐坐,我们国内也不是很重视。”
  林三七笑道:
  “那是以前咱们国内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医疗技术,别说没发言资格,就算可以发言又能说啥?以后不一样了,咱们不是已经有肺结核治疗技术了嘛。而且咱们不是正式成员,我们隔壁有正式成员呀。”
  沈院长和纪副院长不解地看向林三七:
  “隔壁?哪?”
  “香江呀。”
  “香江?怎么个说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