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60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60节

  林三七走后没多久,武装部长孙志强被双开,以老百姓身份清退回乡;县里的一把手二把手降级调到一个闲职;上级部门金华专区退休一批干部……
  第413章 未开业职工群架
  等林三七赶回首都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
  来自全国各地被清退的协和、数字、友谊医院的医务人员们,也在老同事的带领下陆陆续续来举家搬迁而来。
  因为传染病医院目前只设一名院长,连副院长都没有,所以大小事情都要林三七拍板。
  比如职工们的住宿问题、吃饭问题、职工子女上学问题等等都要他这个院长帮着解决。
  大权独揽虽然可以保证医院高效运营,避免无所谓的争论,但后果就是林三七做为惟一的院领导,忙得不可开交。
  林三七两个时代也是第一次当院长,千头万绪。
  他想的是把现代医院的管理体系移植到1961年来,完全按他设想的模式办院。
  这套模式,中医院是不适合的,只有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等几家西医医院的留洋医生们,才能理解现代医学管理模式,并且能很好执行。
  这也是林三七哪怕费尽千辛万苦也要从全国各地将他们招回首都的原因所在。
  但他没有预料到,医院还没有开业,内部先开始不团结了,林三七小看了人性的贪婪。
  传染病医院是在中医院昌平分院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原先昌平分院130名中医院职工也全部移交给了传染病医院。
  这130人其实对传染病医院的用处不大,除非他们现在中医改学西医。
  但考虑到都是老同事,林三七手里编制够,粮食也不缺,于是准备将他们全部都转成了正式工,未来也好拿份退休金不是。
  问题就出在24名学徒工上面。
  当初林三七要办肺痨科,为了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临时招收了24名中医院子弟兵成为了学徒工,并承诺学成之时,就给他们转正。
  这24名学徒工是零基础的,林三七采取的是速成班模式,没有特意让他们学习西医理论知识,而是先学会如何实践操作。
  等这24人成才了,可以分配到临床、护理、检验科去。
  但现在这24人如何安置,如何解决编制,成为了传染病医院职工们的焦点,开始引发内部矛盾。
  东岳庙东跨院,现在是做为职工宿舍区。
  此时正有几十个职工打成了一团,外围还有两三百号人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半,开始着对骂,这批人全部都是原中医院职工和家属们。
  再外围,协和医院和数字医院转过来的医生护士们,则是好奇地看着热闹,时不时摇着头。
  现场乱糟糟一团,也幸亏是在家属院,没有被外人看到。
  林三七得到消息赶了过来,一瞧这样子人都气死了,这医院还没开业,职工先开始武抖了,这是陆陆年提前到来了?
  这事要是传出去,新成立的传染病医院岂不是成为了卫生系统的笑话?他林三七做为院长不要面子的?
  当初在卫生部会议上,他可是打了保票,提了要求才一权独大的,挡了多少人的道。
  今天这事一出,要是传出去岂不是给别人抓到把柄,觉得他林三七领导无能,同时要求增设多位领导岗位,多安排一批人升官。
  “住手!”
  林三七冲进人群里,生气地将打架的人分开,指着鼻子开骂:
  “什么意思?大家风风雨雨老同事十年了,为什么打架?老子好不容易给你们搞定身份,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我的?房三晓,你说,为什么打架?”
  房三晓吐了一口嘴里的血沫子,气愤地指责道:
  “林院长,你来了正好,你给评评理,当初我们24家,可都是把儿子女儿送到肺痨科,你亲自同意收为学徒工的,是不是说好只要表现好,将来会有转正的机会?”
  林三七点点头:“对,是这么回事,我也承诺过。”
  房三晓一把拉过自己儿子:
  “林院长,我儿子在肺痨科里,表现还算不错吧?你给的资料全部都能倒背如流,现在不但能操作x光机,还能读片,还会验血,我儿子没给咱医院丢脸吧?”
  房三晓的儿子房敬伟在24名学徒工里面表现不差。
  事实上这24名学徒工表现都挺好,毕竟机会就摆在眼前,谁表现好,谁有能力,谁就能转正,留在首都不用返乡,谁都要把握住。
  “可是林院长,既然这24个孩子也是医院的一份子,原来大家身份一样,都是临时工。现在转到传染病医院,是不是同样有名额可以转正?”
  “对,都是临时工,既然我们可以转,他们这24个孩子为什么不能转正?”
  “就是,都是职工,难道还要分三六九等?我们社会主义可是讲究人人平等的!”
  房三晓话音一落,其他23户职工家属们也纷纷响应起来,七嘴八舌附合着。
  林三七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还没等他开口,另一边的中医院老职工们已经开喷了:
  王孝荣一边整理着被撕破的棉衣,一边情绪激动地吼道:
  “凭什么?现在编制多宝贵,凭什么你们24家,一家可以拿到2个编制名额?”
  “就是,要么家家都是2个名额,要么一家统一是1个名额!”
  “对,你们也说了,社会主义人人平等,凭什么你们要搞特殊?”
  “因为我们孩子原来就是单位职工……”
  “你们孩子是职工,我们孩子就不是职工了?医院是你们24家开的???”
  “不服气就打一架呀……”
  “打就打,谁怕谁???”
  眼瞅着双方又要打成一团了,保卫科科长邵乐城直接对着天空就来了一枪,叭一下,全场安静下来。
  “都安静点,林院长在这里,你们谁再叽叽歪歪,通通关到保卫科小黑屋去!”
  林三七其实也被枪声吓了一大跳,心想医院保卫科都这么野的吗?职工打架还要鸣枪示警?
  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经明白,问题就出在编制上面。
  因为粮食危机,从1959年开始,全国各大地都在实行人口清退工作。
  一名职工被清退,代表着全家人,连同配偶孩子都要回老家。
  但同样的,一名普通人如果能成为正式工人,就代表着全家人都可以留在城市,有一份口粮可以供应。
  说回传染病医院,按理说这24名学徒工的确应该转正。
  这24个孩子刻苦努力的付出林三七都看在眼里,而且是他亲自从零基础培养出来的西医人才,也是他急需的“牛马”。
  但问题就出在这。
  如果他给这24名学徒工转正,剩下100多户职工家属就眼红了,觉得院长做事不公平,今天开始闹事了。
  但如果他不给这24名学徒工转正,这24名孩子肯定会心灰意冷,觉得他院长说话不算话,如果再来个破罐子破摔,那就是毁了孩子一生。
  林三七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几百号职工和家属们。
  又回头看看那24个小年轻们,他们没参与打架,但此时一个个内心都是忐忑不安,紧张万分,等着被宣判。
  林三七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道:
  “今天你们打架,院长我很不高兴。你们打的不是架,打的是我林三七的脸!”
  第414章 取消老职工编制
  林三七只是在大学里当过班干部,无论是2014年还是1961年,还是第一次当这么大的领导,而且是实权领导。
  所以他不会“帝王心术”,也不会什么“领导权谋”。
  林三七一直把自己当做是这个时代的匆匆过客,一个为了流量变现的穿越走私贩,所以平时都是与人为善。
  哪怕他现在贵为传染病医院的院长,也一直对职工们乐呵呵的,希望大家能精诚团结。
  但他现在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天真了。
  敢在新医院筹备阶段,百废待兴的特殊时期,内部职工之间就敢大打出手,这分明就是不把他这个院长放在眼里。
  今天换了沈国明院长,刘胜利院长,或者是屠斌院长在,他们还敢不敢?
  林三七的脸色也开始晴转多云,多云转移了,于是背着手,一边看着打架职工们的脸:
  “你们是觉得我年轻,好欺负不是?”
  原中医院的职工和家属都是齐齐变色,还没来得及求饶,林三七又自嘲道:
  “本来你们这些人都应该是清退回乡的,沈院长心软,见不得自己的职工吃苦,所以跑断了腿,求爷爷告奶奶,花光了中医院多年的积蓄,最后才创办了昌平农场安置你们。
  然后是我,同样跑到国外给你们买种子、买化肥、买农药,还给你们打深水井,为的就是想尽办法让粮食丰收,可以喂饱你们,让你们活下去。
  想想你们当初的感激涕零。”
  “林院长,我们,我们……”
  “现在我新成立了传染病医院,为的是给国家,给人民做点贡献。为的也是能帮你们将临时工转成正式工,有一个稳定的未来,能安心待在首都,不被饿死。
  结果你们怎么回报我的?
  现在国家新闻媒体已经刊登了我们传染病医院攻克了肺结核的新闻,我们传染病医院还没有开业就吸引了全首都,甚至是全国人民的关注。
  结果你们就给我来这么一出好戏?这是想让我林三七在全国人民面前出丑?在各级领导面前失分?我以一片诚心待你们,你们却想置我于死地?”
  “没有没有,林院长,您误会了……”
  “是啊,我们就是为了孩子……”
  “林院长,我们是坚决拥挤您的……”
  林三七冷笑了一声,决定趁今天这个机会,要杀鸡给猴看了,这猴就包括原来协和、数字医院刚招回bj的这群医生护士们。
  一个领导要竖立威信,无非两个字,一个是罚,一个是奖!
  “你们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你们今天这场架打得好啊,明天整个北平城都会传遍了,传到别人耳朵中,就是我林三七无能,刚当上院长就被职工来了个下马威!
  既然你们忘了初心,那就不要怪我狠心。
  首先,朱小霞、刘启占、郭金生、吴子东、王秀昌等等这24名学徒工是我亲自招收的,也是我亲自培养的,是我们传染病医院急需的人才,我肯定要给他们转正!
  你们再吵再闹也没用,难道我一个堂堂院长连给谁转正的权力都没有了?那你们也太小看我了,我连副院长都不要,就是准备搞一言堂,乾坤独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