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370节
   
         
   
   
     现在你拿个坦克在屋外对着中医馆发射炮弹都难以打穿,这样的安保可谓是万无一失了。
  岭南堂中医馆的安保设备,加上小金库建造费用就超过了3个亿,这种安保级别跟米国的黄金仓库,瑞士银行的金库是一个级别的了。
  所以林三七才说这中医馆纯粹就是给老豆玩票用的。
  当然林三七也有一个恶趣味,心想如果末世到来,中医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末日堡垒,让全家躲在里面。
  安保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如果展品还是被偷,那林三七也无话可说,反正偷了就偷了,对他来说无伤大雅的事情。
  林三七操作着手机,远程控制下,只听到所有门窗都开始发出电机声音,然后一块块金属板落下。
  几位院长都是大开眼界,一个个啧啧称奇。
  等安保到位后,林三七将一张鹿绒布摊放在紫檀桌子上,然后跟尹涟漪两人将一件件古董从柜台里取出来,放到桌子上。
  这些老教授本来就是古董爱好者,现在能亲自感受这种顶级古董,一个个都激动坏了。
  鉴赏完后,一个个还掏出手机,纷纷发到朋友圈。
  什么“今天我拿明成化鸡缸杯喝茶了,不过如此。”
  什么“乾隆的品味就是东北大妈的水平,我还是喜欢康熙青花斗彩十二花神杯的清新淡雅。”
  “什么“这是全套的古泉五十名珍,我学生要送我,我不想要,不怎么喜欢。”
  什么“金丝楠木制成的椅子,我一个人搬不动呀,太沉了,放我家哪里合适?”
  等等,反正朋友圈里都是各种淡淡的装逼。
  这群大院长们其实并不缺少金钱,但对精神追求则是兴趣满满,林三七这回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就岭南堂中医馆里的这些宝贝,件件是稀世珍品,国家博物馆都未必有收藏,数量上超不过马末都,但质量上绝对比得上。
  古玩也摸到了、千年人参也闻到了,一斤上百万的茶叶也喝到了,几位大院长大教授都满足了,一个个会在紫檀木太师椅上愉快聊着天。
  汪院长品了一口茶,这才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问道:
  “小林,今天你可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啊,呵呵,想不到你当年在学校里平平无奇,原来家底如此深厚,真人不露相啊。”
  林三七一边帮着续茶,一边谦虚道:
  “家里有钱,又不是我有钱,所以没什么好炫耀的。这不,我准备自己独立创业了,就想请几位老师帮帮忙,参考参考。”
  楼院长也算是林三七的“师公”了,这时候也随意说道:
  “你小子跟我们还客气啥,说吧,要我们怎么帮你参考?别的不行,如果是医药这一块的,我们全国都有关系。”
  林三七这才将今晚的目的说了出来:
  “几位老师,我想办一家药厂,主要呢就生产一些基础药物,比如肺结核类药物,再比如青霉素头孢之类的普通抗生素,将来可能还要一些慢性病药物。”
  这话一出,现场所有人满脑子都是问号。
  药学院的张院长第一个不理解:
  “小林同学,你要生产这些基础药物干嘛?这玩意儿可不值钱,就像你说的肺结核四联用药,现在全靠国家补贴活着,否则都没人要生产,因为不赚钱啊。
  像利福平一瓶才2.5元、异烟肼一瓶是2元、乙胺丁醇贵一些,也只要14元就行了,还有四合一抗结核药物,现在国家都是免费发药的,一个月也只有几十块钱就够了。
  如果你实在要生产肺结核药物,你也应该生产那些二线用药,像贝达喹啉片一盒是8000多元;环丝氨酸胶囊一盒是200多元,氯法齐明胶囊400多元,这些才利润高。
  抗生素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高档的,像阿维巴坦西林钠、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等都可以选呀。普通青霉素出厂家一两毛钱,你利润能有多少?
  相关技术你也不要愁,你真有心生产,专利方面我替你去谈,如果要做仿制药,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方我们都有积累。销售也不愁,至少在东广这一亩三分地,咱们有主场优势不是。”
  尹涟漪在一边安静泡茶,这时候她才真正明白,当初林三七所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什么意思。
  现在林三七想开药厂,人家母校又是提供技术,又是解决销路,他只要负责生产就行,这种手把手喂饭的模式哪里是一般人能享受得到的?
  同时小姑娘心里也在想,随着国内经济水平越来越好,各类疾病越来越多,药物市场的确大有可为,开建药厂不失为是一种好投资。
  但这一切都不是林三七想要的。
  第426章 校办药厂要不要
  林三七有林三七的难处,实在是他要出口的“非洲地区”现在还是太落后,完全缺乏现代工业基础和化工基础。
  1961年的中国连最低端的药物都生产不出来,那些高端技术那更加玩不转了。
  想要把生物工程和制药技术提高上去,必须要从基础开始建立,没有基础,上层建筑根本没办法建立。
  现在写也要讲究逻辑了。
  所以必须得找个借口。
  想到这里,林三七赶紧坐近了一点,只能继续编谎话找借口:
  “不不不,张老师,我就要一些基础药物就行,这我些药拿来呀都是出口非洲或者南美的,那些地方穷啊,贵的药他们根本买不起,我只要求便宜实惠就行。。”
  汪院长笑了:“又是出口非洲啊,你小子这外贸做得风生水起呀。”
  向院长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小团伙,还有些不解:
  “非洲那边的生意可不好做,花都的黑人做生意都不诚信,我听说很多企业宁可不赚钱也不愿意发把货物发到非洲去,就怕收不回货款。”
  章院长帮着解释了几句:“非洲也要看地区,上次小林同学出口了一大批二手仪器到非洲就赚了一大笔。”
  楼教授沉吟了一下:
  “如果出口非洲的话,的确不用太好。不过你如果在国内生产,再运到非洲,这生产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你完全可以去那边投资建厂嘛。”
  林三七赶紧摆手:
  “不行不行,那边不安全,整天打仗,兵荒马乱的,我如果建个药厂,那不就成为各种武装组织的活靶子嘛。到时天天有人来零元购,或者收保护费,多可怕。”
  这个理由挺充分,毕竟非洲那旮瘩人命不值钱,敢去非洲投资的,无一不是“国”字头大企业,背靠国家才能保证安全。
  这时候药学院的张院长突然眼睛一亮,显然有了一个主意:
  “小林,既然你要办厂,到时拍地皮,办手续,买机器,招人工,这没有一两年下不来。要不,你直接买个药厂怎么样?反正你需要的药品都是低端货,不要多先进的生产线。”
  林三七也跟着眼睛一亮:
  “对呀,这个办法好,我也想过要去哪里收购一家药厂,这不是才过完年,还没有去外地考察嘛。”
  张院长心情放松,背靠在椅子上:“不用去外地,我们学校就有校办厂。”
  “校办厂?”
  林三七还第一次听说花都医大也有校办厂,一时有些为难了,毕竟校办厂可不怎么好拿下。
  因为已经有一个坏榜样了,
  比如当年娃哈哈也是校办厂起家的,最后成为股份制公司之后,国资和职工占了很大的股分。
  宗老板活着的时候双方太平,宗老板一死,有人就想把小宗给踢出局,做得相当不地道,吃绝户。
  还有一个坏榜样就是东广本地企业健力宝、加多宝,最后都是因为跟某些不可描述的集团各种缠绵最后给搞死的,所以林三七并不怎么愿意掺合到这种集体企业当中去。
  看到林三七沉吟没表态,张院长有些急了:
  “小林同学,现在也没外人,你有什么顾虑或想法都可以说说嘛。”
  汪院长是知道内幕的,于是点了林三七几句:
  “小林啊,咱们花都医学院其实是有不少校办产业的,南方药厂听说过没?这个就是我们的校办厂,确切来说是张院长他们药学院的附属企业。
  当年办这个厂呢,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政府也提倡学校自己办厂,自己找钱。所以药学院就利用自己优势创办了一家药厂。
  这就跟我们花都医科大学附属的几家医院一样的性质,受学校和学院的双重领导,性质也属于集体制,是带编制的。
  九十年代的时候药厂还是挺红火的,不但替学校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钱,同时也成为了药学院的实习基地,当年还成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典型受到上级表扬是吧?”
  张院长这时候也感慨道:
  “九十年代还是卖方市场,我们生产多少药物就能销出去多少,产品是供不应求,为此南方药厂还风光过一段时间,可是进入21新世纪后就不行了。
  咱们自己说说也没事,一个是药厂被管得太死,当初我们药学院的老院长想在电视上打广告,这个广告费学校就是不批准,说我们集体企业怎么能逐利?
  后来我们想申请更新生产线,当时从曰本引起5条药品生产线需要2000万美金,学校同样不给批。理由是学校是让你药厂赚钱的,结果你反而要学校掏钱?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人浮于事,药厂的领导都是我们花都医大的老师兼职的,都是有编制的,做多做少都一个样。让一群书生去做生意,眼高手低,结果可想而知。
  本来南方药厂的日子还能维持,可是前年药厂负责人老徐因为腐拜问题进去了,还牵扯了我们学校好几个校领导,老校长就是这时候下台的。
  现在更没人愿意碰这药厂了,药厂也在持续烂下去。
  小林同学,我也不瞒你说,南方药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药学院的一个负担了,不但不能为我们药学院赚钱,反而我们要补贴药厂一大笔钱。
  我们的教学经费本来就缺,现在还要养着这么一个“傻儿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嘛。现在刚好,你有这个需求,我们有这个药厂,卖给你这位自己学生,谁也说不出个不是。”
  其他几位院长也帮着药学院说话:
  “是啊,小林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接下药厂名正言顺。”
  “药厂还是不错的,光那块地皮就值不少钱,主要还是集体企业太僵化了。”
  “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咱们自己办不好厂就应该放手。”
  林三七眼珠子也一直在转,他可没有完全放心这些小老头,人家故意害他这可能性不大,毕竟双方是有利益输送关系的。
  岭南堂资助他们的课题,林三七个人也掏钱掏古董给几位院长私人,于情于理都不会故意害他。
  但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人家为了甩包袱啥事都做得出来呢。
  “张院长,这南方药厂在哪?”
  “在黄铺,离得不远,而且占地有300多qq亩,现成的科研楼,现成的厂房,连现成的设备和工人都有,你小子接手就可以生产你要的药品。”
  300亩不小了,林三七心想自己在香江想弄个10亩地都搞不到。
  黄铺区在城区东边,距离市中心也才二三十公里路,如果是天河过去,十多公里,非常近,也算黄金地段了。
  但林三七还有一个担忧,决定直接说出来:
  “张院长,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我盘下这个药厂需要大概多少钱?另一个就是你们准备是把药厂直接卖给我?还是准备股份制合作?”
  张院长也是爽快人,直接了当说道:
  “药厂具体能卖多少钱,这个我说了不算,得资产评估,当然能以最低价给你,我肯定把价格压到最低。按几年前的评估价,药厂现在总资产大约有15个亿。”
  尹涟漪在旁边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