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23节
   
         
   
   
     林苦参听完儿子的计划,这时候又提出一个疑问:
  “七仔,你这计划不错,但在香江做生意是要本钱的,你几百万美元买地皮办厂应该花得差不多了吧?那你这一两千退伍兵即使到了香江,我们又哪来的钱安置?”
  林三七打趣道:“老爸,你不是在汇丰存了20万美金嘛,现在连本带利也不少了吧?”
  林苦参笑骂道:“20万美金只够我们一家开销,要承担那么多人,远远不够。”
  林三七听了听门外确定没人,这才小声说道:
  “老爸你放心,我在瑞士银行里存了2000万美金,1961年香江普通市民的工作大约是200~300元港币之间,按一人40美元计算好了。
  10个人是400美元,2000个人就是8万美元,一年的开资开销不过是100万美金,这2000万美元足够我们招募人手,兴建厂房和职工宿舍。
  再说了,我们也不是白白养着他们,我们要开办药厂啊,战时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兵,和平时他们就是药厂的产业工人,那也是在不断创造经济效益的。”
  林苦参吃着菜,一边在思考。
  “我跟你阿妈去香江没问题,但问题是你大哥二哥怎么办?”
  林三七的确想过这个问题,有自己的主意:
  “大哥太老实,留在国内不是啥好事,我和你都在的时候可以照拂他们,但我和你都跑香江去了,他的日子肯定难过,恐怕经不起暴风雨。
  所以我的意思,大哥一家也得去香江,您和阿妈也需要有儿子在身边照顾不是,这是他老大的责任和义务,谁叫他得了祖宅,财产最多咧?”
  “那你二哥一家呢?终归是你的亲兄弟呀。”
  “二哥一家让他们自己选择,去香江可以,反正你给他们准备了一幢楼,光是收收房租也足够他们一家生活了。
  如果他们不愿去香江,那我会在中医院给二哥谋个中层的职务,这样也满足了他一心想当官的愿望。我觉得按二哥二嫂的为人,他们留在国内不会吃亏的。”
  林苦参知道小儿子对老二一家挺有意见,但双方没有暴发过直接冲突,还是可以回转的。
  “如果去香江,你准备让我们什么时候动身?”
  “越快越好,相信领导们近期就会给我答复,他们只要还需要我一天,他们就一定会答应我。如果他们坚持要你们留在国内,那我们全家都悄悄走,我也不会留下。”
  林苦参有些诧异地看着小儿子:
  “你不是跟我说过,你需要国内的一些中药材和玉石,所以会留在国内的吗?”
  林三七苦笑一下:“爸,比起你们的安危来,这钱我不赚也罢。”
  这话说得有些凡尔赛了,但也是林三七的真心话,他现在积累的珍贵药材、玉石、茅台以及古董等等,足够让他在2014年成为千亿富豪了。
  一句话:钱,他已经赚够了,现在收手根本没有压力。
  当然钱不嫌多,能多赚点肯定要多赚点,所以林三七是期望家人能和平出境,他依旧在国内当着自己的走私贩。
  林苦参拍了拍小儿子的手,他也是老人精了,自然听得出小儿子对父母的一片真心诚意。
  心想他这么坚持让全家人出去,恐怕国内的风向肯定将出问题了。
  既然已经闻到味了,那么坚持不走,没苦硬吃,这也不是林苦参的作风,一家人平平安安是他这个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
  要听劝。
  “行,七仔,为父听你的,你什么时候让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反正香江我在年轻时也去过无数次,也算是半个家了。”
  林三七一听心中的大石头落地了。
  他最怕老头倔,跟影视剧里一样,死活不肯走,最后害了全家都走不成,让人看了憋屈。
  “来,爸,咱们以茶代酒,我敬您!感谢您愿意顺着我的意来。”
  林苦参跟小儿子碰了一杯,感慨道:
  “2000万美元,我们家的?唉,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啊。”
  ……
  ……
  下午上班,林三七刚坐下就接到了景领导的电话,于是马不停蹄又往外跑。
  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两人本来还想跟林三七谈谈心,交流一下外国的美好都没有机会,眼睁睁看着林三七跑了。
  还是那个四合院里,还是那个陈旧的办公室,景领导坐在主位上,林三七坐在对面,秘书泡了杯茶后就离开了。
  景领导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里还是挺感慨的:
  “你小子,真会折腾,也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你要知道现在有很多人都想出去,我们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后果就会变得很严重,明白我的意思吗?”
  林三七撇撇嘴,心想谁叫你们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
  不过有些真话伤人是不能说的,所以林三七只能装傻充愣:
  “嘿嘿,领导,别人怎么样我不管,反正我们林家是一颗红心向太阳,忠心日月鉴,天地可证。”
  景领导摆了摆手,像赶苍蝇一样无语:
  “行了,别唱高调了,你想让你父母,想让你们全家去香江,打的什么主意我们都懂。但念你也是一片孝心,而且你父母,你兄弟都是老实人,所以上级批准你们去香江了!”
  林三七一听,唰一下就站了起来,激动喊道:
  “批准了?太好了,领导英明,哈哈。”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最大的一块心病终于放下了,没有了亲人的牵挂和羁绊,那他以后可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
  “不过请领导放心,我林三七不走,我爱人也不走,我们肯定是要留下来建设祖国的。”
  景领导微笑着看着林三七点点头,心想就是因为你林三七不走,上级才批准你父母兄弟离开,毕竟国家需要的是林三七,而不是他的家人。
  但如果今天林三七申请他自己也去香江,那上级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现在林三七已经成为国家外汇的一个主要来源,甚至这家伙还能捐几千万的钻石,就凭这本事,把他供起来当财神爷都不为过。
  林三七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到一定程度时,纵然牛鬼蛇神不敢来招惹,但其实也为自身无形中增加了一把铁链条。
  本时感觉不出来,关键时刻却要人命。
  “另外,你所说的安排退伍兵,秘密游过香江去,这事上级也批准了。但你也知道,这批人虽然年龄稍大了些,但都是国家的培养出来的宝贵人材。
  所以中央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你们林家必须善待他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兵,而不是包身工。另一个,我们要成立d组织,平时要加强战备训练和思想教育。”
  如果是资本家,对上级第二个要求肯定很反感。
  但林三七不一样,他是真没想当资本家,不过欺压员工。
  而且这批人是来保护林家的,他当然要多多给安家费,多多给工资,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替林家人挡子弹,怎么可能亏待他们?
  到时有政委替他管着这批退伍兵,还省去了他的精力,这是双赢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赞同?
  “领导,这两个要求我都答应,而且我可以保证,组织在香江的活动经费由我个人提供,我不参与组织管理,让组织能独立运营。”
  景领导想不到林三七这么痛快,心中对他的一丝疑虑也消除了大半,于是一拍桌子大声赞扬道:
  “好,三七同志,有你这个保证,相信上级领导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很放心的。”
  第474章 跟全家人摊牌了
  林三七心想你们的确放心了,相当于我林三七出钱养着这批退伍兵,着急时刻组织要动用了,直接就能拉走。
  到时他林三七落得一个人财两空。
  不过林三七未来的走向,知道国家未来几十年会有局部战争发生。
  比如明年跟阿三的战争,但这场战争我们最后饶了他们,并没有打到德里,所以并不需要太多兵力投入,也就不用征召香江的这个“编外兵团”参与。
  等需要大规模轮战,那已经是1979年开始对南边猴子的战争,那时候香江这个“编外兵团”已经老了,普遍5、60多岁的人了,战斗力下降严重,相信也没有招回的必要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突然问道:
  “领导,你说这批退伍兵年龄有些大了?有多大?你不会把老爷爷给我送过来吧?我可不是开养老院的,这事我可不干。”
  景领导都气笑了,没好气骂道:
  “放心吧,都是抗美援朝的好兵,当年他们20岁左右的当打之年,现在10年过去了,三十多岁。从士兵的角度讲年龄大了一些,但他们战争经验丰富,还是两广兵源,组织性纪律性绝对没问题。”
  三十多岁?
  林三七更满意了,二十多岁的愣头青他还有些担心,毕竟香江可是花花世界,年轻人心志不坚定,万一被金钱和女人迷惑,人可能就废了。
  甚至还可能被人收买当叛徒。
  但三十多岁刚好,体力还够,经验丰富,关键是这批人都成家立家,有妻儿老少。人一旦有了顾忌,那就有了把柄,做事情不会冲动。
  而且做为两广人已经用战斗力证明过自己,无论是伟大的抗日十九路军,还是广西狼兵,那打起仗来都是嗷嗷叫的,没一个是孬种。
  林三七对上级这个安排非常满意。
  “那领导,你们准备给我拨多少退伍兵过来?”
  景领导反问道:“你需要多少?”
  林三七想了一下也确定不下来,毕竟这事他也没经验:
  “领导,要不这样,先来五百人。等明年我们安定下来了,到时再送来一两千人,具体到时我们再商量。”
  景领导在笔记下记下了一个数字:500人,两广兵,年龄不超过35岁,已婚,思想觉悟高。
  “行,到时你说几人就几人,我们这边没有问题。”
  其实上级领导是巴不得林三七多要一些退休兵,因为解放后国家不用打仗了,开始经济建设为主。
  这些年陆陆续续清退了一百多万部队,这批人如何安置是非常头痛的事情,毕竟国家如此困难,哪来那么多岗位呢?
  但这批人又是共和国的有功之臣,上级也不想亏待他们。
  跟着林三七,这无疑是一条好的出路。
  哪怕是这个时代的霍大亨他也不敢。
  现在林三七敢,主动提出,还有钱养活,上级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当然这一点上级是不会告诉林三七的。
  景领导没想到双方这么快就能谈拢所有条件,心情就放松下来了,刚抽出烟来,林三七就狗腿地帮着点烟。
  “三七同志,还有最后一件事情,你家人去香江的事情最好保密,谁也不要说,噢,中医院的沈院长除外。到时我们会出第三批城市清退人员名单。
  你父母和兄弟都会进入清退名单,这样走就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我们会给你们颁发离境证明,你家人可以正大光明从罗湖口岸出去,不用冒险游海。”
  林三七突然想到了父亲的疑虑,于是多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