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25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25节

  “这没问题,嘉庚和真真还从来没有回过老家,是要让他们回家祭祖,再让太爷太婆看看。只要我们全家到了花都,无论上级同不同意,我们都能离开了。”
  大不了偷偷走嘛,蛇头在沿海一带自古就有,给黄金包船就行。
  饭后,各回各家,各家都有自己的心思。
  林苦参和金采凤更多是高兴,一家人能正大光明离开,不用天天啃窝窝头了,至少饭总能吃饱了。
  林老大家和林老二家则是激动和兴奋,能出国了,对他们而言那就是去天堂了。
  但他们哪里知道,如果没有林三七在保驾护航,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出国,那妥妥被欺负死。
  潘晔这时候也有心思,跟丈夫运动完后,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三七,你让爸妈他们离开,肯定有你的顾忌,那我们留在国内会不会有问题?”
  林三七已经进入了贤者时间,一听妻子的担忧呵呵一笑:
  “我们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两个都是医务工作者,都是为人民服务,一没杀过人二没放过火,有什么问题?咱们继续当咱们的医生就行。”
  潘晔只是信任林三七,但并不代表她傻,好歹也是罕见的女大学生好不好。
  “那,那我父母和弟妹以后能不能去香江?”
  林三七突然坐了起来,一拍额头:“对哟,我咋把老丈人小姨子给忘了?”
  第476章 林家成清退人员
  首都中医院
  沈院长有些感慨地问道:“唉,知道你们一家要走,想不到走得这么匆忙这么快。”
  林苦参笑笑,他的个性有些随遇而安,走一步看一步。
  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小儿子这么急着要他和全家离开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绝对有他的深意在,毕竟小儿子现在所处的层次比他高太多,也看得更远。
  林苦参跟其他倔犟老头不一样,他的优点就是听人劝,吃饱饭。
  “老沈,我已经老了,折腾不动了,孩子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听儿子的。”
  沈院长神情复杂看着林三七:
  “小七,你是真的不看好国内的未来?还是你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
  林三七对外人还会虚假几句,但在干爹面前还是实话实说:
  “沈伯伯,我对国家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有朝一日赶英超美的口号肯定会实现。用你们领导的话说,前任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
  “那你还……”
  “可是,道路是崎岖的啊,摸着石头过河,中间难免会被水淹,对整个国家来说还能重新再来,一条路走不通,大不了重新再摸石头过河,大不了呛几口水,改变不了历史大势。
  但对滚滚历史潮流中的个人来说,除非是大毅力、大坚强、大气运的人,一般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掉队,会被历史无情碾压,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不是人人都能三起三落的。
  所以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趋利避害是最好的选择,未来怎么样我不管,眼前我先让自己以及家人能安全生活,平安着落这才是最关键的。人,还是得自私一些。”
  沈院长笑骂道:
  “你这话说得云里雾里的,我是听不懂,我跟你不一样,我觉得困难是暂时的,前任是光明的。我们当年革命时那么艰苦都过来了,没道理眼前的难关会过不去。”
  林三七心中暗叹,也不想多说这个话题,说多了都是404.
  “沈伯伯,我是非常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不过出不出去,都不妨碍我们一家的中国心。呵呵。”
  其实林三七心里想的是,真的几年后暴风雨要来了,到时他再把沈院长弄走也是简单的事情,就是到时看他倔不倔了。
  沈院长这时候拿出一份文件给林三七看:
  “上级领导已经跟我秘密通过话,这是我拟定出来的清退人员名单,你们一家可全在上面了。老林,这名单一公布出去,你们全家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首都户口,这粮食供应可就全部都没了……”
  说到这里,沈院长自己都笑起来了:
  “有小七这个怪胎在,你们在香江肯定也饿不着冷不着,呵呵,是我多虑了。”
  林苦参心里想,香江账上还躺着两千万美金呢,哪怕不靠小儿子,自己的小高层出租以及银行存款也够他衣食无忧了。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走?”
  林三七看了一眼情绪稳定的父亲,笑呵呵说道:
  “我的意思是先让全家在国内旅游一圈,尤其让我的两个侄子侄女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们牢记祖国,不要去了香江就被同化为香蕉人。
  随后我们回到花都老家祭完祖后,直接从宝安县出境,这一走,如果不出意外,下次回首都应该要20年后以后了,中间顶多只能回花都老家探亲。”
  沈院长又好奇了:
  “你们是上级批准走的,手续合法,随时可以回来,怎么会是20年以后的事情了?”
  林三七心想,20年可能不用,但最起码要等到1978年那位伟人上台,前后算起来也有17年,真是苍海桑田啊。
  当天中午,中医院就贴出了第三批城市清退人员名单。
  林苦参一家5名正式工全部进入清退人员名单,加上家属,除了在传染病医院工作的林三七外,全家整整齐齐。
  这个消息就像爆炸性新闻一要,迅速在中医院传开了。
  一来林苦参当年是作为全国名中医进京的,他的医术水平在中医院绝对是顶尖的,按理说应该是轮不到他的。
  而且林苦参平时为人和蔼,从来不跟人发生争执,属于老好人型。
  关键他还有一个逆天的小儿子,贵为传染病医院院长,就这样有背景有医术的老中医都被清退,这一下子让很多人害怕了。
  更多人的是唏嘘不己。
  骨伤科的李景明跟林苦参同是花都老乡,两家关系非常好,所以他是第一个跑来的。
  这时候林苦参正在收拾自己的行医工具,门口围着一群人在指指点点,看起来非常落魄的样子。
  李景明一下子就破防了,冲进诊室,握着林苦参的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老林,你,你怎么就被清退了?不应该呀?当年我们进京的时候,领导可是承诺的,我们只管治病救人,其他与我们无关,现在这是为什么呀?”
  林苦参拍拍老友的手:
  “不要多想,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你看我都老了,一把年纪回老家也好,趁现在父母还在去尽尽孝。”
  “可是,可是你回老家后,没有粮食供应,你们全家怎么活得下去啊?我们老家连种地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两个都是城里人,如果是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返乡,好工作甭想了,去居民社区掏大粪吧。
  林苦参拍了拍李景明的肩膀,趁机轻声在耳边说道:
  “我们东广人还能饿死?实在不行,飘洋过海去谋生就是了,我有医术,去哪不能混口饭吃。”
  李景明一听,算是放下一半心来了,因为这办法还真行。
  南方人,尤其是折江、胡建、两广这一带,家乡日子过不下去了,都会冒险往国外跑,去打黑工、洗盘子、捡垃圾,无论如何都会努力活下去。
  相比较北方人灵活多了,否则九十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那些下岗工人,宁可全家一包药一根绳,也没想过卖掉房子破釜沉舟去南方打工?
  哪怕去南方要饭啊,总能活下去的,人家要饭的都能发笔小财回老家盖房子呢。
  林家的悲惨遭遇也迅速传到了格格府,这让左邻右舍们都有些搞不懂了。
  侯大丫看着林家的大门,百思不得其解:
  “嗳,你们说这事邪不邪乎?林老广一家要滚蛋了?平时都没听到啥风声呀。”
  王媒婆也有些奇怪:
  “不应该呀,林家小儿子都当上院长了,正厅呢,大不了从中医院转到传染病院去呀,也不至于被清退吧?”
  那贝勒轻哼了一声:
  “咱院里平时就属林老广一家吃穿最好,背后肯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被上级抓到了吧,活该。”
  侯大丫平时得理不饶人,关键时刻还是有点心软:
  “哟,这林老广一家被清退回乡,这日子可不好过,上级也太狠心了,他们家没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那老头则属于落井下石型,风凉话脱口而出:
  “这呀,就叫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像咱们一家安安心心过日子多好,一餐能吃两个窝窝头。”
  林苦参金采凤老两口已经住在了东棉花胡同,格格府只有林甘草、林杜仲两家了。
  林甘草是个老实人,小弟说啥都不用带,连同棉被衣服家具啥的都可以送人了,所以他还真准备啥也不带,就带走一些书和纪念小物件。
  林杜仲和裴雪花却是大包小包收拾个没完,这也舍不得扔,那也不能丢掉,忙得是一个鸡飞狗跳,灰尘满天飞。
  而此时的林三七,已经借口先去香江打前站,提前离开了。
  第477章 打前站购买房产
  林三七去香江连火车票都免了,也不用过关,只要开动金手指,穿过一个“通道空间”就直接到了香江庙街。
  到了香江后,自然要换掉大陆的土衣裳。
  林三七穿了一套巴宝莉的短袖短裤套装,脚上踩一双经典的人字拖。
  他第一次来香江时,岭南堂中医馆的病人并不多,显得有些冷冷清清。
  但他这次过来,发现中医馆门口那个热闹啊,光是汽车就停了一大排,时不时有人拿着药袋出来。
  而且医馆也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三间店面,改为了九间店面,其实两个店面直接改成了“成药铺”在对外出售药品。
  林三七心里有数,因为五叔六叔之前跟他说过,他提供的四只秘方药销量暴好,现在热闹的场景应该都是求药者。
  小侄子的出现,让林五叔和林六叔再次喜出望外。
  “七仔,你来了呀,哈哈,对了,这次你还是一个人过来的?”
  林三七一手扶着一个叔叔,一边笑道:
  “五叔六叔,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我妈,还有我大哥一家,二哥,我们全家在一个月后就会来香江了。”
  林五叔一听这话,赶紧将林三七拉进了办公室里,关紧了大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