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90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490节

  当然他不要现金,换来的外汇跟国内交易药材玉石,剩下的换成黄金带到另一个时空。
  香江做为中转出口地,政府可以拿交易税,另外码头费用、物流费用等等,让港鹰政府赚一波,解决就业问题。
  最后哈佛大学团队成为欧美国家的总代理。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能吃到相当大一块肥肉,另外还能分享发明者荣誉,名利双收。
  但这笔钱只能他们赚,否则华国的药品是不可能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这里面有意识形态问题、有利益问题。
  更重要的是药物在欧美市场监控很严,fda审批非常严格,绝对不是红色华国能攻克的。
  所以林三七只有把这块肥肉放给米国自己人,让他们去打通从审批到销售的所有环节,抗结核药物才能顺利上市,才能大家一起赚钱。
  这样从生产上游,到运输中游,再说销售下游,每个人都能插一脚,有钱大家赚,这才是可持续发展。
  南方人奉行一句话:有钱大家赚,整天想着垄断,最后往往容易翻船。
  不要赚尽最后一个铜板。
  可是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想要这笔生意成功,这背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大了。
  比如,林三七想要画个圈圈在内地办药厂。
  如果你是红色工厂,人家西方国家不一定愿意进口,参考几十年后的西疆棉事件,人家就是故意抹黑你,然后禁止你。
  但如果你是以岭南堂公司为主的港资工厂进内地投资,在六十年内的内地是否允许?
  几十年后是内地各级政府大力欢迎的对外招商,在六十年代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估计争议会非常巨大。
  有人会说,不在内地办厂,可以在香江办厂嘛。
  如果小规模可以,大规模就不行了,因为林三七想要拿出来的药物会越来越多,到时药厂会不断扩张,最终会形成为一个工业区。
  在香江没土地呀。
  香江的土地都是私有的,不是想拆迁就拆迁,想征用就征用的,哪怕新界的土地也都在农民乡绅手上。
  最重要一点,就算你在香江千辛万苦,投资巨大,终于建成了药物工业区,然后港鹰政府随便来个理由。
  什么通共呀、什么环境污染呀、什么药物质量问题等等,要你把药厂关停,直接没收你怎么办?这可是重资产,搬都搬不走。
  不要怀疑资本主义的底线,人家的底线就是不要脸,看看几十年后,直接没收俄国公民的资产就知道了,连人家的游艇都不放过。
  别的国家打仗,你第三国没收人家国民的资产干嘛?
  二战是米国没收曰本侨民的资产还说得过去,毕竟是敌对国,双方在打仗,怀疑你是间谍。
  但人家大毛子和二毛子干架,管你欧美国家毛事?可欧美国家就是这么不要脸,就没收你的游艇和球队了,你能怎么办?有本事你去打110啊。
  5天后,一路展转的林三七、潘家人、20人的医疗团队终于到了罗湖。
  亲家过来,林苦参和金采凤夫妻早早就在口岸迎接了。
  潘教授早年是在法兰西留学的,年轻时也到过几次香江,所以心情并不是那么激动。
  但潘仁和潘岑却是第一次到香江,在过关的时候一直在左顾右盼,兴奋得不得了。
  林三七将行李交给潘家人后,这才对老丈人和妻子说道:
  “爸,小晔,我先送你们到这里,我在内地还有点事情,过几天才去香江。”
  潘父点点头:“行,你在内地一切小心。”
  林三七呵呵一笑:“放心吧爸,去了香江咱们得想办法自保,在国内我是可以横着走的。”
  林三七又转头将一个大信封交给了贾学真。
  贾学真的年龄最大,被安排为这次赴香江医疗团队的临时负责人:
  “老贾,这里面是你们20人的证件,都交给你统一保管,一会儿过关要用。
  另外,袋子里还有一万港币,到香江后不用提前去威尔士医院报到,你们也难得出来一趟,先去香江各地逛逛玩玩吃吃。”
  贾学真接过大信封,笑着对同事们说道:
  “同志们,咱们可是奉旨去吃喝玩乐,这样好的福利,咱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院长~~~”
  所有人都鼓起掌来,一边鼓掌还一边嘻嘻哈哈乐成一片。
  林三七就喜欢这样的气氛,这年头其他单位的人出国,全部穿统一的服装,走路还要排成队,表情严肃,行动僵化,跟兵马俑似的。
  也万幸这批医务人员们几乎都是留过洋的,在国内唯唯诺诺,出来了也就放飞自我了。
  林苦参和金采凤在河对岸朝林三七招招手,又指了指远处的几辆中巴车,意思是都安排好了。
  林三七也回应地招招手,指了指内地方向,表示自己还有任务在身。
  等众人过关后,金采凤第一个迎了上来,抱着小儿媳那个高兴啊:
  “小晔,啊哟,这脸色都不大好哦,路上辛苦了,没有动胎气吧?老林,老林赶紧来给小晔子把把脉呀。”
  林苦参正和亲家公,以及传染病医院的医生们打招呼,听到妻子的话后乐呵呵笑道:
  “你呀,你也不瞧瞧这支队伍里什么人最多?医生护士呀,有他们在,你还怕小晔子出意外呀?”
  金采凤一拍额头:
  “对噢,亲家公亲家母在,还有这么多医生护士在,我真是老糊涂了。走,大家住宿的地方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回家。”
  林苦参也笑着对潘正权主道:
  “亲家公,你们在香江的房子小七已经安排好了,至于工作的事情慢慢来,到香江,就安全了,你的专业也有用武之地了。”
  潘正权也感慨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了,老林,你有一个好儿子,我有一个好女婿啊。”
  林三七看到对面一家人团圆后,也转身迎向了来接他的宝安当地负责人。
  “刘领导,几位领导,让大家久等了。”
  刘贤,当地军区的领导,今天也特地从花都赶来陪同林三七的考察。
  “欢迎林三七同志,今天我们这批人都受你指挥。”
  第561章 宝安县
  刘领导握着林三七的手使劲摇了摇,一脸姨母笑道:
  “财神爷驾到,我们当然要来迎接呀,要不是余司苓有一个重要会议,否则他肯定亲自过来了。怎么样,这次林院长有什么新指示?我们花都军区保证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林三七点头哈腰客气道:
  “这次上级给我的任务,是让我先到处在宝安走走看看,寻找一下灵感。如果搞得好,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如果搞得不好,我们可能一起要去西北挖沙子。”
  刘领导愣了一下,心想什么事还有风险?好事坏事?通知上不是说考察一个军事基地备用地吗?
  不过当兵的嘛,头脑都相对简单,不会那么多弯弯绕绕,于是重重一挥手:
  “先考察了再说,到时咱们再集思广议嘛,来,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是。”
  林三七跟钟华池握了握手:
  “钟旅长,我们又见面了,刘领导,我跟老钟是老朋友了,这位是……”
  钟华池是宝安当地边防的负责人,跟他林走私贩自然是最熟的。
  “林院长,好久不见。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宝安县负责人薛定薛县长。”
  林三七心想,你咋不叫薛定谔呢?
  但脸上还是笑呵呵伸出手去:“薛县长好,这次要麻烦你了。”
  薛定的级别还没林三七高呢,赶紧双手握上:“林院长,久仰久仰。”
  刘领导这时候回过味来了,有些疑惑地问道:
  “三七同志,你这次让我们军区和当地政府都赶过来,到底是什么好事呀?”
  林三七这时候问道:“薛县长,你们宝安县的地图你带来了吗?”
  薛县长从包里拿出一份地图来,摊开在了众人面前:
  “林院长,我带来了,这是目前最大比例的地图了。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宝安县现在隶属于佛山专区,总面积大约是1900公里,户籍人口约30万。”
  事实上这个人口数据一直会保持长达30年之久,一直到改开之前的79年为止,30年的时间里,宝安县几乎没有新生儿出生的数据。
  所以这个数据是有水份的。
  林三七啧了啧嘴,看了看屋里众人,这才轻声问道:
  “老薛,这里没有外人,我需要一个真实数据,你老实跟我说,现在宝安县里还有多少人口?”
  “这个……”薛县长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在场众多绿军装。
  刘领导做为现场最大的官,这时候随意说道:
  “薛县长,林院长又不是外人,而且这估计跟他的一个计划有关系,为了保证林院长的决策不会失误,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回答任何问题。”
  薛县长这时候重重叹了一口气,思索了很久才开口:
  “从1955年开始,我们宝安县已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逃港潮。但是从59年开始到现在的1962年,逃港的人持续不断。
  这批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不要说老百姓跑到香江去了,连大批本地干部也跑了。”
  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薛县长还在继续诉苦道:
  “林院长,您远在京城,对于南方的具体情况了解不是很多。这么形容吧,东起沙头角,中至下步庙,西到红树林、蛇口,现在几乎连一个宝安本地人也难以找到。
  白天看不到,晚上人却很多,树林里、山脚边都是从外地逃过来的老百姓,他们的目的地是香江,宝安县只是路过。”
  “外地逃港的人多了,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治安问题。
  在横岗至盐田途中抢食物的十分常见,附城公社水贝生产队的宝惠公路和横岗至盐田公路上都发现有逃港人员排队强行拦车。
  在边沿铁路交通沿线,有的村庄、商店由于害怕外流份子捣乱,天还没晚就关门睡觉,有的不敢单独生产,晚上不敢出门,林院长您说说这可怎么办呀。”
  对当地政府来说,靠近香江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但他们哪里能想到,几十年后,因为靠近香江成立特区,宝安县成为了全国最富裕的地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