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13节
哪怕林三七是一个穿越者,对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但谁叫他也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怎么能无情无义呢?
想到这里,林三七下定了决心:“机床和特种钢可以给,但他得有个条件。”(本章完)
第591章 机床换古董计划
外面那些绿军装和众多教授们都围着那台巨大的五轴加工中心在转,时不时发出一阵阵热烈的议论声来。
林三七现在和景领导处在一个密封的房间里,林三七相信应该没有第三个人可以监听。
眼前这位景启生景领导可是林三七的老朋友老上级了,而且身份特殊,哪怕自己不能拍板,也能代为向上传达,所以林三七决定有话直接跟景领导说。
相信景领导应该也会私底下去跟上级汇报。
只要是私底下的谈话,哪怕领导听了不满意,应该也不会对他打击报复吧?
而如果他的计划成功了,那无疑是对这个国家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历史大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未来怎么样林三七比谁都清楚,正因为清楚,所以他更希望为国家保留一个种子。
这也是穿越者的一个历史责任感不是,当然钱还是要赚的,流量也是要变现的。
“景领导,既然您跟我透了底,这份绝对的信任让我内心很感动。趁现在左右没人,我也有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向您说说,当然这些话可能有些犯忌讳。”
景领导眼中的精光一闪,但脸上还是标致性的笑呵呵:
“三七同志,我们历来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嘛。你放心,你的一片赤诚之心,无论是我,还是上级领导都是明白的,所以你不要怕。”
林三七一听,自己在上面是挂了号的,看来人设立得好,关键时刻说话也有份量。
“景领导,我也跟你交个底,无论是机床还是特种钢材,你们要多少,我就可以提供多少。我也可以作主,不要国内的美金和黄金,当然需要有别的珍贵物资也抵扣。”
景领导笑道:“比如药材、玉石、古董?”
林三七点点头:
“对,这些都要,也请领导理解我,毕竟那些机床和特种钢不是我个人的,生产这些机器和合金需要大量的成本,哪怕我们不赚钱,我们也不能亏本不是?”
景领导笑道:
“三七同志,这个我理解,经济贸易讲究的是一个平等,我们一味索求,你们一味付出,这种买卖长久不了。所以你说要等价的东西,我完全举双手赞同。
而且我们也知道,以往那么多物资供应,那么外汇钻石你都贡献出来了,其实是不等价的,你是为我们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应该也承受了不少压力吧。”
林三七知道这是景领导在试探他,于是他顺势叹了一口气:
“是啊,我也不瞒您,我给国内扒拉这么多东西,我们组织上层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任何一个集团,一个组织都是有许多人组成,是人就有各的心思。
现在我们双方的贸易交换,我给国内宝贵物资,当然是希望拿到现金或者黄金,这才是硬通货。但您刚刚说了,国家严重缺乏外汇和黄金,那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呢?
所以我自作主张要药材、要玉石、要古董,这些东西有些是我们需要的,有些我们不需要的还要想办法变现,其实双方的价值是不对等的。
因此,嘿嘿,我也是经常被我们组织上层批评,已经有不少人吵嚷嚷着不让我负责华国这一块的业务,我也是压力山大。
当然请领导相信我,我时刻牢记我是华国人,我流的是华国的血,我父母家人都是华人。趁我现在还在台上,我当然有私心,要为我们华国谋福利了。”
景领导心想,果然这林三七背后的“海外基地”神通广大。
同样他也特别欣慰,虽然国内上层有不少人对林三七并不放心,觉得他是在放长线吊大鱼,背后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
比如当初那个杂交粮食计划就没有被通过。
但是根据这位小同志又是给国内送物资,送钻石,连国家所有煤炭分布图都给了。
种种表现,显然林三七应该是自己一方的同志,是可以信赖的,这也是领导们私底下达成的共识。
现在他听到了林三七的抱怨,知道了他承受的压力,这才符合常理逻辑嘛,景领导更相信林三七是“自己人”。
“三七同志,我代表……,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们国家初创,面临着敌人的层层封锁,我们要发展经济,要养活几亿亿人民,太难了。
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你的帮助,当然我们也尽量不让你为难,你想要什么物资交换,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另外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来,现在是你知我知,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林三七心想,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狮子大开口了。
“景领导,对于物资交换,我可以一二再,再而三的让步,肯定不会让国内付出太多,至少不会要国家的外汇和黄金。”
景领导一听,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
说一个简单的经济常识,在布林顿森林体系之前,任何国家的货币发行都是以黄金或外汇为锚的。
你有多少价值的黄金,你就印刷多少面值的钞票,可以多印一点点,但不能没有黄金白银当抵押物。
没有黄金和外汇支撑,就相当于钞票是一文不值,最好的例子就是津巴布韦和委内瑞啦,国家经济一塌糊涂。
哪怕咱们国内,果党时期的金银券就是最好的一个教训。
所以景领导一听林三七不要黄金外汇,心中大定,至于他要国内其他什么物资,这个都不会影响到国民经济,随便他开口。
“三七同志,你继续说。”
“景领导,我第一个条件,就是我可以提供各种型号的机床2000台,绝对保证每一台机床技术远超欧美。交换的条件,就是将花都文物商店所有古董都换给我。”
林三七在首都文物商量尝到了甜头,上万件文物就卖其中500件,就收回来50亿美元。
花都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广州十三行总部,有钱人大大滴有,所以留下来的古董文物不计其数。
国内最大的四大文物商店:首都、沪海、花都、长安。
林三七决定一家家扫货过去,自己再转手一卖,这可不是臭名昭著的文物贩子卢芹斋,而是爱国人士林三七。
毕竟这些文物如果不是他买走,几年后也会毁于一场场大火,消失在这个世界,所以林三七是好人。
嗯,好人……
至于说这么多古董拿走,会不会造成另一个世界的“古董通货膨胀”,这个林三七也不担心。
这个国家附庸风雅的暴发户太多,他们不差钱。
灰色地带也太多,你直接送现金人家未必肯收,你送一个乾隆花瓶过去,你的事情就轻易通过。
所以一两千亿美元,对于整个古董古玩市场来说,完全就是洒洒水小意思,顶多就溅起几个小浪花。
景领导一听,高兴得眉毛都挑起来了:
“三七同志,这个条件不用上会讨论,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就是又要让你吃亏了。呵呵。”
景领导来之前是得到过上级授权的,对于林三七的要求有心理准备,其中就包括古董交换。
再说了,文物商店里面的古董本来就是拿出来卖的,而且剔除了国宝和一级文物。
在领导眼里,普通文物的价值并不高,花都几家文物商店所有古董加起来估计就值个几百万美元。
可是林三七提供的2000台机床起码价值在几个亿美元之上。
几亿美元和几百亿美元,这笔账景领导都不用算,所以他直接就答应了,还怕林三七反悔呢。
但景领导哪里又想得到,现在不值钱的古董,几十年后突然就炒高了。
就比如现在不值钱的乾隆花瓶、元青花,到了几十年后,动不动就是几千万,甚至几亿一个,这叫风水轮流转。
林三七见景领导一口答应,心中兴奋地挥了挥拳头。
就这一笔,他就大赚特赚了,20亿的机床,换回来几百亿,可能上千亿的古董,赚翻了有没有。
(本章完)
第592章 提议宝安工业区
林三七见领导这么爽愉,知道是时候给国家提供一些“回扣”了。
“景领导,我第二个条件呢,是我可以提供所有机床生产线,并且提供500台机床作样机,我们集中全国最好的机械学、动力学、电子学、材料学的最好教授。
另外还要集中全国最好的产业工人、工程师,我们在宝安县成立一个机床厂和研究中心。只要这个机床厂落地,以后我们就不愁没机床了,甚至还能出口创汇。”
林三七是吸取了芯片的教训。
在七十年代,我国的芯片研究其实并不落后,甚至还超过南韩。
但是在八十年代,在某些买办提出“贸工技”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自废武功,解散芯片研究所和工厂,全面对外采购的模式。
等你对西方国家的芯片产生信赖后,国内已经没有高端芯片产业链的前提下,图穷匕见。
国内买办的里应外合之下,某些国家对我国实行高端芯片禁运,严重影响我国科技和民生的发展。
林三七知道这个惨痛教训,自然不会让我们国家重蹈覆辙。
甚至有可能,等有机会林三七还想一个个点名这些买办家族,让他们早早去西北挖沙子,最好全家死在那儿,一个都不留。
景领导听到林三七的建议,脑子里的问号就一个个出来了。
“三七同志,你说要开办一个机床生产厂,这是大好事,我举双手赞同。但是我觉得宝安县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办厂地点,毕竟这里太靠近香江了。”
林三七心想果然,自己只要提出宝安县方案,几乎所有人都是反对的。
“景领导,靠近香江有弊端,但同样有优势。弊端是太近了,一个是外面的势力容易渗透进来,我们这里的人也很容易逃过去。
但是同样也有优点,优点就是我们将来生产的机床出口,因为离香江近,物流就方便了。还有一个,香江或者全世界的人才都能就近过关到内地工作,方便人才和资金引起。”
景领导还是摇了摇头:
“国外对我们多敌视?你想引起外国人才到宝安县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宝安县的基础设施也不全,县里没有人口支撑,除了一条铁路外,全县几乎没有一条好的公路。
如果你要在安宝县办厂,办学校,那相当于是从零开始,这样的大工程你们林家承担得了吗?所以我建议可以选择国内的大城市。”
资金永远都紧缺。
深圳能发展起来,开始的时候那真的全靠港资在垫付。
比如著名的虎门大桥就是港商胡应湘修建,在收回建造成本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光是一天的过桥费就可以收300万元。
(等等,都收回成本了,怎么还在继续收费?)
景领导的拒绝也在林三七的意料之中,但林三七也是没有办法呀,于是决定稍稍透露一些。
“领导,我是这么想的,科学技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一直落后于世界强国之间,不能一直看着北方或者太平洋对岸国家的脸色。
所以科研机关,或者国家重点工厂都是需要保持稳定的,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国防工业等。反过来,同样关乎国运。
为什么我坚持要在宝安县兴建机床厂,甚至我向上级申请在宝安县沙头角兴建工业园区,还有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宝安县初步有军队两层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