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15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15节

  “三七同志,如果国内允许你在宝安县开办这个工业区,你准备生产什么产品?”
  林三七的提议虽然很有创新性,但相信一旦公开,反对的声音绝对是占大多数。
  景领导得评估一下,这个工业区有没有前(钱)途,值不值得他们冒险?这事绝对不会小。
  林三七想了一下回道:
  “我原本想的是以医药为主,我手里有很多专利药、特效药,哪怕是米国都眼馋的药物。我就想在沙头角这6平方公里内搞一个药物产业园。
  比如光是一个抗结核药物,全世界就是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市场。领导你想想,现在国内连一亿美元都没有,你就知道咱们能赚多少钱了。”
  景领导点点头:
  “生产药物,这个好,是人都要吃药,那些反对者也需要吃药,他们应该会自己思量要不要反对。不过听你的口气,你不准备局限于药物?”
  第594章 你出人才我出钱
  景领导多聪明一个人,怎么可能瞒过他?林三七决定实话实说到底:
  “领导啊,后来我一想,我要建药厂,除了吃喝拉撒这些后勤保障外,还需要有配套产业。比如原料厂、包装厂等等。另外,工业就需要用电,我还得建个电厂?
  电厂建起来,如果只是供应一家药厂,是不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我才想到要在宝安县成立自己的机床厂,专门领先这个世界的机床,这样国内可以用,国外还能出口。
  领导你放心,这样的机床是米国鹰国都赶不上的,他们是一定会要购买的。关键在于,药物可以仿制,但是数控机床,以他们目前的科技实力绝对仿制不出来。”
  林三七有一点没说,数控机床的“编程”和“芯片”就不是六十年代的米国能够仿制出来的,也是他不怕被国内一脚踢开的原因。
  因为没有他林三七就没有芯片,没有芯片机床就开动不起来,包括其他高科技产品都是如此。
  他林三七是不可以替代的,谁来都不好使。
  林三七之现在的目标,是趁西方国家的五轴机床还处在萌芽状态
  (1959年第一台五轴机床由米国辛辛那提公司生产,不过当时并不能量产,一直要到八十年代才成规模)
  到时我们国内的机床不要对西方国家搞禁售,人家欧米日等西方国家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台。
  而且还要价格低廉,让他们国内也陷入到“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陷井当中去。
  到时林三七再在西方国家内部找一些代理商,拉拢一批资本家,让他们鼓吹自己造不如进口,这样可以省钱。
  然后潜意识默化中,彻底冲垮米国、曰本、德意志等国的机床厂,让他们的研发停止直到破产。
  等哪一天华国的机床彻底占领了西方国家的高端机床市场,到时风水就轮流转了,想拿捏谁就拿捏谁。
  这一套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而林三七从2014年拿过来的机床生产线,全套资料,让那些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吃透,这样就能不断创新发展机床,让我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是真正的技术遥遥领先,而不是吹牛遥遥领先。
  为了忽悠上级同意,林三七继续说道:
  “我们不仅可以生产药品,机床,我们还可以生产国家需要的特种钢,这样我们就有条件生产家电产品、汽车摩托车等等,这可都是可以出口创汇的好东西。
  另外,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也可以生产轻工业产品,我看现在买个脸盆暖水壶都需要凭票,还是紧缺货。我可以提供生产线和原料,到时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不提重工业,就说说这轻工业,现在国内几乎也是一片空白。
  不仅仅是脸盆热水瓶,其他还有什么床单、毛巾、衣裤、手电筒、化妆品等等,甚至连电灯泡都是紧缺状态。
  但这些日用小商品对2014年的华国来说算啥?那简直已经泛滥了,完全用不完也完全卖不完,不信去看看义乌小商品市场。
  所以你说要什么高尖端的武器、科技产品他一时搞不到,你要搞轻工业生产线,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到这一步,景领导已经完全相信了林三七的话,因为这个可操作性非常高。
  不过眼前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人。
  现在整个宝安县事实上人口只有4万,而且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完全不可能充当产业工人。
  要人,只能跟内地要人。
  “三七同志,按你的这个蓝图,工人起码要几十万以上。工人好解决,最重要的还是各级工程师、设计师这类专业人材,这部分人怎么解决?”
  林三七知道自己说话又开始有禁忌了,于是咽了咽口水:
  “景领导,这个我也想过了,工人怎么来,这个也简单,我记得五十年代光是湘女入疆就有八千人。现在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个模式,从各省招年轻人过来当工人。
  另外还有一个,现在国家已经在提倡上山下乡政策,这批知识青年都是初中以上学历,要知识有知识,要能力有能力,这批知识青年下乡就浪费人才了。
  所以我想,国家能不能把这批知识青年全部都下放到宝安县来?毕竟宝安现在也是一穷二白,还是边境地区,支援边疆这应该也是符合国家大政策吧?”
  景领导听了轻松一笑:
  “你这个滑头到是会钻空子,不过你说得有道理,我记在脑子里了,一定帮你传达。”
  林三七这时候眼珠子一转,这才说道:
  “景领导,你应该知道我们传染病医院是怎么起家的,里面的医生都是我一个个从乡下找来的,原来这批人因为身份问题全部都被遣返回乡了。”
  景领导这时候嘿嘿一笑,吓唬道:
  “全国也只有你林三七胆子大,这批人可都是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全国也只有你敢用,也只有你当宝贝一样供起来。幸亏你最后成功了,否则你的麻烦大了。”
  林三七心中暗吃一惊,原来自己招这批留洋医生早就被人盯上了?
  “领导,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事那就好办了。我这个人很实在,是唯结果论的,事实上这批留洋医生目前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比如我这次来香江,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抗结核四联疗法,我的帮手全部清一色是留洋医生。我在帮国家找机床,这批留洋医生已经在香江开展临床工作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跟领导们说,留洋不是原罪,这批人当年可以在国外吃香喝辣的。但他们毅然回家,说明他们都是有拳拳爱国之心,是想回来建设祖国的,并无坏心。”
  景领导轻叹一口气,有些无奈:
  “三七同志,你说的我都懂,就像当年我也是出国留学的一员,如果我留在国外,只图个人享受,那肯定是不会选择回国,九死一生这才成立了我们新中国。
  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你这是替那部分人求情,但是三七同志,有些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毕竟这是大政策,不是以个人意志可以转变的。”
  林三七却不甘心,于是“恶狠狠”道:
  “领导,你想错了,我要这批留洋知识分子,还有民国时大学里出来的大学生,这批人到宝安县不是来享福的,是来接受劳动人民再教育的。这样,我想也不违反大政策吧?”
  景领导差点笑出声来:
  “现在谁不知道你们传染病医院那真是吃香的喝辣的,过年光是给军伟就拉了15车猪肉,就你们这样的劳动改造再教育,估计是个人都愿意来吧?”
  想到这里,景领导又说起了另一个事情:
  “你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这个我们肯定要回去重新讨论过的。但如果你准备在宝安县建工业园区,那首都传染病医院怎么办?你可是兼着院长呢。”
  林三七也想过这个问题了,老实回答道:
  “建一家传染病医院,我这是在打样,打造一个模式出来供领导参考。一家医院一年能救多少病人?我开放全部号源,一个月也就两三万人而已。
  重点是我们要成立自己的医学院,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培训结核专科医生,教他们怎么治病。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国范围推广肺结核治疗,这才是关键。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宝安县另外成立一批大学,理工科、医学科都要,当然外国语专业也不能缺,我们要培训专业人才,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做。”
  第595章 香江医生的质疑
  1962年4月,香江威尔士医院。
  威尔士在香江是排名前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听听这名字就知道了,平时接待的都是洋人和有钱华人,属于私立医院。
  香江摹仿的医疗体系是鹰国的那一套。
  公立医院承担普通民众的医疗需求,价格便宜,私人只要拿出很少一部分医药费,但弊端就是需要排队,而且排队预约等待的时间非常长。
  公立医院水平一般,如果要想去水平高超,服务一流的医院,只能去私立医院。
  威尔士医院位于港岛中区,周边非常繁华,是很多政商和演艺界名流们的首选医院,也是哈佛大学团队选中的临床验证医院。
  但林三七对威尔士医院并没有多大兴趣。
  这个号称香江最好、亚洲一流、世界闻名的医院,在林三七眼里不过如此,见识过另一个时空豪华如皇宫的医院,六十年代的医院根本入不了林三七的法眼。
  所以林三七穿过医院大厅,没有多停留,直接来到了位于山脚边的一幢小楼。
  这幢小楼现在已经清空,为了防止交叉感,院方完全将小楼交给了内地医疗团队,专收肺结核病人,里面所有医生和护士,包括临床用药全部有华国提供。
  林三七只有在开业的第一天到了一下,随后就忙着私事去了。
  不是他对这次临床验证不上心,实在是他觉得只要完全按诊疗规模来,这10名留洋医生完全可以应付了。
  自己从内地带出来的医疗团队,至少在肺结核这一块敢说是世界第二,就没有人敢自私第一。
  就算是安东尼团队也比不上。
  因为临床指南林三七可没有完全教给他们,就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林三七心情愉快,送别了景领导后,他这才慢慢悠悠过关,在家里陪着老婆几天后,终于来到了威尔士医院,准备上班了。
  一到病区,林三七左右看看,发现里面冷冷清清的,似乎没有发现有医生的踪迹,只有护士在忙碌着。
  林三七有些奇怪,心想自己难道穿越错了?穿到2014年了?
  病区里都看不到主治医师在,忙着外出飞刀去了?
  “呀,林院长,您可终于来啦。”
  林三七回头一瞧,正是端着无菌盘,一脸惊喜的护士长王静茹。
  林三七于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把这些内地下属们放了鸽子,提前让他们开展了临床工作,自己则干私活去了。
  “原来是护士长呀,对了,贾医生他们人呢?怎么办公室都是空的?”
  王护士长这时候手点了点病房尽头,有些焦虑地说道:
  “林院长,您可总算来了,再不来我怕贾医生冯医生他们镇不住场子,这些洋医生和香江医生压根就看不起我们,这不,今天又来找茬了。”
  被人看不起,这个林三七有心理准备。
  不要说六十年代了,就算你再过60年过来,内地人照样被香江人和鬼佬看不起,一个国民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有什么可以被他们鄙视的?
  这不知道这些港灿哪来的优越感。
  但是林三七也想过,自己一群人过来是来做临床验证的,相当于是工具人角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