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28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28节

  以后你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保卫任务,不要抱着麻痹大意的思想,我们将来工业区里面的任何一个绝密技术泄露,都会给我们国家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年轻军官们齐齐一个立正: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时候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绿军装举起了手:
  “林专员你好,我是来自铁道工程部队的荣宁,这次我是奉命来听从您的指挥,协调宝安工业区与铁道工程部队的合作。
  首先我们铁道工程兵能参与宝安县建设,我们感到无比光荣,也坚决服从领导安排。但是我在来之前,我们的领导跟我讲了一个困难,想问问林专员有没有解决方法?”
  铁道工程部队是林三七借来的兵。
  因为工业区的新建,需要从全国各地运来大量的建材和施工人员。
  宝安县地处边境,境内只有一条铁路,在没有公路的年代,交通不便。
  六十年代全国连卡车都没几辆,一个大型工业区的施工起码要几千辆大卡车进进出出,现在完全办不到。
  而且将来工业区建成以后,大量的原材料要进来,大量的货物要出去,还有工业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后勤保障全部都需要外面运输进来。
  所谓粮草未动,兵马先行。
  这时候交通物流尤其重要,如果宝安县的交通不能解决,宝安县就是一块死地,林三七的经济特区计划就会失败。
  在盐田港没有建设之前,铁路就成为了最方便经济的选择。
  想治富,先修路。
  林三七的打算是让铁道部新建一条支线铁路,连接沙头角和未来的盐田港,另一端连接广九铁路。
  到时工业区产出的货物即可以北上内地,也可以通过铁路南下香江出口,所以这条铁路非常重要。
  另外,铁路工程兵不仅可以新建铁路线,还可以成为工业区建设的工人。
  关键是还不要工钱,只要保证建材和一日三餐就行。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铁道部派遣了一支工作小组前往宝安县来协助林三七的工作,这位荣宁就是小组长。
  林三七将无人机摇控机交给了旁边一个年轻校官,这才转过身来问道:
  “荣组长,我知道你们有你们的困难,说吧,我能解决的就我来解决。”
  荣宁有些不好意思,想起了领导来之前的叮嘱,只能如实相告。
  “林专员,目前我们铁道部有两个困难,一个是宝安县要新建大约25公里的铁路,需要大量的钢轨和枕木,这个我们领导说了,这个我们可以自己克服。
  但是有一个困难我们没办法解决,就是目前我们的机车牵引头太少,太落后,导致的运力不足,恐怕要给工业区建设拖后腿了。”
  林三七眨眨眼,有些不解:“什么牵引头?”
  荣宁解释道:“就是火车头。”
  林三七懂了,也理解了铁道部的困难。
  这年头的火车头都采用蒸汽机头,就是烧煤的,一边烧水一边带动动力系统,发出污污污的声音开行在铁路上。
  蒸汽机头一般时速也就50公里每小时,有时候还会再慢一些,30公里龟速爬的也不少。
  所以铁道游击队当年可以随意扒火车跟鬼子拼,如果换成现在的高铁动车,哪怕燕双鹰来了也没用,追不上。
  第612章 千金买马高工资
  荣宁搓着手,还在介绍着自己单位的困境:
  “现在我们的火车头不仅慢,而且非常的破旧,大多数还是解放前的老车头。虽然1952年我国就自制了第一台火车头“八一”号,由青岛原四方铁路工厂生产。
  可无论是青岛四方机厂,还是老唐山铁路工厂的产量都太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铁路机头的缺少,这就极大限制了我们的运输能力。
  所以我们领导想,这个这个……”
  荣宁到底是年轻人,脸皮薄,心想国家的任务,自家领导不但没有坚决服从,居然还要谈条件,太羞耻了。
  六十年代的人,那是真要脸。
  林三七懂了,估计铁路方面的领导知道他林三七是个走私贩,能弄到别人弄不到的设备。
  所以就想通过中间人,来探探林三七能不能搞到最新型的火车头。
  果然,荣宁继续不好意思说道:
  “我们领导就想问问,林专员有没有火车头方面的技术?如果没有技术,能不能帮我们从国外购买一些先进火车头回来,这样我们的运输效率提高了,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林三七心想,我去外国买一些高铁技术并不难,什么西门子、川崎、阿尔斯通、庞巴迪都问题不大,无非就是一个钱字。
  问题高铁技术拿来,你们能造吗?
  高铁不行,那么古老一些内燃机呢?
  这种机头每到雪灾时刻就会发挥作用,一下雪高铁动车和铁力牵引机头都动不了,只有靠内燃机救命。
  林三七有些奇怪问道:“你们听说过内燃机车头吗?”
  荣宁点点头:“内燃机我们国内有就制造。”
  林三七心中大惊,心想幸好自己先问了一下,他以为这个世界还没有发明内燃机车呢,随后又有些疑惑:
  “既然国内已经有内燃机车头,那咱们就多造一些不就得了?蒸汽车火车头一小时顶多可以跑80公里,内燃机头跑160公里都小意思,这样不就可以提高运输效率了嘛。”
  荣宁这时候苦笑了一下:
  “林专员,虽然我们国内从1958年就生产了第一台内燃机车头,但说出来也不怕您笑话,这台所谓国产内燃机其实就是仿制匈牙利nd1型机车,核心部件也是匈牙利进口的。
  所以这几台内燃机车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更不可能全国推开。我们铁道部一直想要拿到更先进的内燃机车头技术,包括电力牵引车头技术。
  以前我们没有先进机床,哪怕拿到了先进技术图纸也没用,生产不出来。现在机床有了,我们就缺技术了。林专员神通广大,这个,嘿嘿……”
  林三七心中同样是一声哀叹,心想自己真的把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想简单了。
  他之前以为自己只要拿到生产线,就可以建起一个厂。
  后来发现建厂的水泥钢筋都没有,要自己提供。
  工厂建起来容易,又发现没有工人,还要自己想办法培训。
  可是这是2014年的技术,可以给人培训的老师都没有,这样又需要先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材。
  结果现在你告诉我,你想要新建一条铁路,想要充分的运力保障,你得先给我提供火车头?
  林三七心想,当初首批来大陆投资的港商是怎么忍受住没有崩溃的?
  就跟霍大佬去国内谈生意,发现连一个好点的酒店都没有,不得不自己出钱造了一个五星级的白天鹅宾馆。
  咱们这个伟大的国家,真是一点不掺假的一穷二白,要啥没啥。
  林三七知道铁道系统既然提出了条件,那自己不答应也要答应。
  如果自己不答应,铁道系统也肯帮忙,但绝对是出工不出力,做事拖拖拉拉,没有主动性。
  人家出牌了,自己只能接牌。
  幸好这也不是啥难事,不就是内燃机火车头嘛,林三七想起老广九铁路边有一个退休火车头停放场。
  里面存放着几百个火车头,风吹雨淋,等着慢慢报废。
  想必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出价购买一些二手火车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吧?
  想到这里,林三七对着荣宁笑道:
  “行,这事我记下了,会尽快给你答复,你也可以跟你的领导汇报,我就算要弄来也是内燃机技术。当然你们如果一定要电力火车头技术我也想想办法。”
  荣宁一听林三七答应,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谢谢,谢谢林专员,我代表铁道系统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您放心,只要规划图纸落地,我们铁道兵肯定第一时间入驻,以最快的时间建设工业园区。”
  林三七这时候又看向了其他人:
  “地质部,地质部的同志们在哪?”
  凉亭里有一个中年人举了举手:
  “林专员,我是地质部的宣华清。”
  “宣同志,请问我要的宝安县地质图你们准备好没?”
  “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就在对照您无人机镜头下的山川风貌,跟我们地质资料做对比,有些地方需要进行修改。
  林三七点点头,“行,你们尽快将修订后的地质图交给我,实在来不及,至少要把沙头角这一块的地质图给我。”
  宣华清连连答应:“好的没问题,今晚就可以搞定。”
  林三七这时候拍了拍掌:
  “好了同志们,感谢大家从首都赶来支援我们宝安县,今天我请大家来这梧桐山上,是让大家对未来工业园区选址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接下来就是等园区规划图出来后,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无论你是来自地质部、铁道部、交通部、一机部、卫生部、劳动部、教育部、电力部、建设部等等。
  反正来都皆是客,我都大力欢迎,并感谢大家将来对我们宝安县的辛勤付出。
  当然大家也不要担心,只要是来支援我们宝安县工业园区建设的第一位同志,我们都一天给予20港币的补贴。不要怕我们宝安县拿不出这钱,这钱我私人可以出。”
  林三七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惊讶不已。
  一天20港币,一个月就是600港币,换成人民币就是700多元了。
  在这个国家普通干部一个月只有40元左右的年代,700多元的补贴只能用天价来形容。
  今天梧桐山顶的这些人,要么是国家各部委的干部,要么是部队系统的青年军官,都是吃公家饭。
  拿不拿补贴已经有些违规擦边了,还要拿私人的钱,一个个都害怕了。
  有一个青年干部举手道:
  “林专员,我们都有工资,补贴就不要了吧?”
  其他年轻干部和绿军装们也赶紧解围道:
  “是啊是啊,万一被上级知道,要犯错误的。”
  “来支援边疆我们都是自愿的,是为了祖国建设,林专员太客气了。”
  “这补贴我们不能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