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70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70节

  这里有一个不是优势的优势,就是整个宝安县、惠阳县都没有渔船,大概是怕有人坐船偷渡吧,宝安沿海居民反而没海渔吃。
  至于香江人主要捕渔的海港也在南边的赤柱港,所以污染海水影响不是太大。
  王师长跟下属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两三万人新建5平方公里的道路和厂房,问题不是太大。
  林三七对于建筑标准要求不是很高,能用就行。
  等过几年工业园区完全发展起来了,再慢慢的一点点拆了重建就行,多大点事。
  “林专员放心,只要柴油和水泥、钢筋等建设材料齐全的前提下,我们保证在2个月内完成基础建设。”
  “钢筋和水泥我已经准备了10万吨,柴油我没准备,不过你们放心,马上会到位。另外我还有一个紧急任务,就是新建一个电厂,需要你们拨几千人的队伍给我。”
  王师长哈哈一笑:“放心吧,我们这3万人都归你的指挥,你说打哪我们就打哪,绝对服从命令。”
  从沙头角回到县里,林三七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招待所。
  这里住了50名从首都石景山电厂赶来支援边疆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上级虽然表面上不公开支持林三七在宝安县的经济建设,但对林三七提出的任何要求那都是尽量满足。
  因为上级也知道,宝安县工业区如果真的成功,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林家,而是国家。
  林三七一进招待所,石景山电厂的副厂长熊国源就已经等着了。
  熊国源年龄同样是五十岁,但他现在的级别只有处级,远远比不上林三七,所以姿态非常低。
  林三七走路风风火火,还没握手先道歉上了:
  “熊厂长,对不起对不起,我前几天去香江出差了,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熊国源哪敢拿大,于是也客气握住了林三七的手:
  “林专员,哪里哪里,您这是工作繁忙,不像我们,就是在招待所看看书,也没有为宝安县做出什么贡献。
  结果刚到宝安,你们不但好酒好菜招待,连衣服鞋子都给我们发了3套,这,这让我们太不好意思了,无功不受禄啊。”
  宝安县为了留住人材,林三七的做法就是拿钱砸,噢,应该是拿物资砸。
  你在内地吃不饱饭,吃不上肉?行,给你吃饱喽。
  你在老家买不起衣裳,拿不到布票?得,一人发三套,套套款式不一,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你怕到了宝安边疆,自己的技术没有用武之地?走,让你们看看我们的宏伟规划。
  物质上满足,再给予这些知识分子最大的尊重,甚至对某些特殊人物给予人身保护,就不信他们不留下来。
  林三七又看向了在场其他几十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赶紧双手抱拳:
  “对不住您几位,怠慢了。大家远道而来,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好吃好喝,接下来就要大家出力帮忙了。我从国外弄了几组发电机组回来,我是外行搞不定,就靠大家了。”
  熊厂长是个纯粹的技术工程师,一听外国发动机就心痒痒了:
  “林专员,能问一下,宝安县准备的发电机组功率有多少?”
  林三七一边拉着众人坐下,一边回答道:
  “有些是30万千瓦,也有些是60万千瓦。我的想法是,我们国内没有大型发电机组经验,那么我们先组装两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积累一下经验。
  我计算了一下,总共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一天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500万度,那么一年的发电量就达到了55亿度,完全足够支撑宝安县工业区用电,还能带动整个东广省电力网。”
  现场的工程师们听得都傻掉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熊厂长声音都有些发抖:
  “林专员,我没有听错吧?多大的功率?30万千瓦一台?还一装就两台?
  你知道我们石景山电厂是供应整个首都电力的,目前也仅仅安装5台德国制造的1.2万千瓦机组,和3台瑞典制造3万千瓦机组。
  加起来总共不过是15万千瓦,就这,已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厂了。你说你们宝安县的电厂准备上马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我的天呐,跟做梦一样,这,这怎么可能?宝安县一年才多少用电量?恐怕整个东广省都用不完这么多电。”
  林三七淡淡装逼道:
  “电力供应是工业区建设的基础,我当然要从一开始就要提前备好扩容量,否则等以后电力不够了,再扩建,那多麻烦?我又不是拿不出发电机组。”
  五六十年代,国内还不能自行制造发电机,全部需要外国进口,每一台都非常珍贵。
  但是国家穷,买不起大功率的发电机,这就导致工业效率很低。
  工业效率低,赚不到钱,那就更加没有钱购买发电机组,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说机床是工业母鸡,那么电力供应就是这只“母鸡”的饲料,没有电,就没有工业,这也是林三七先买发电机,再买生产线的原因。
  第666章 电厂选址文锦度
  林三七的话,再一次震惊了石景山电厂众人,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随后一个个都激动兴奋了。
  要知道他们从首都前来支援边疆,可不是那么自愿的,都是带着政治任务被迫过来的。
  就如同当年林苦参也不是那么自愿去首都工作一样。
  原本他们以为到了宝安县后要吃苦头了,关键还在于宝安县能装个一万千瓦发电机组就了不起了。
  之前大家还想不通,一家小小的微型电厂,需要50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吗?那不是人材的极大浪费嘛。
  想不到人家直接就是上全国最大发电厂,而且还仅仅是一期,这让50名技术宅们都兴奋了。
  “林专员,发电机组在哪?”
  “到货了吗?我们能不能参观一下?”
  “太期待了,当初我让老杨来他还不愿意,现在馋死他们。”
  林三七一听就乐了,大家情绪高涨,那工作自然就卖力了,不用他再苦口婆心。
  “发电机组已经到了,大大小小有六十几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000万千瓦。”
  哇~~~
  招待所里,这些电力技术宅都快要疯了。
  要知道六十年代初,全国所有电厂的总装机容量都不到500万千瓦,这相当于是全国的4倍了。
  这宝安县是要发疯的节奏啊。
  熊厂长一拍桌子,大声吼道:
  “还吃啥饭呀,林专员,走,你带我们去见识见识那些大功率发电机组,也好让我们开开眼。”
  “对,林专员,我们先看机器去!”
  “我解放前在德意志电厂进修过,他们都没这么豪横的。”
  “这些发电机组全部运用起来,我们国家就不缺电了。”
  林三七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于是也大手一挥:
  “行,咱们就去瞧瞧这些发电机。李育杰,备车!”
  土洋仓库区。
  仓库里面摆放着一台台巨大的发电机组,虽然都已经拆成了一堆堆零件,但还是让石景山电厂众人看得叹为观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他们知道这些发电机组的珍贵性。
  熊厂长激动跑上跑下,在机器堆里钻来钻去,整个人都热得汗流夹背,却还是兴奋异常:
  “林专员,太好了,这些发电机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都是二手机,能开动吗?还是需要先维修?”
  林三七摇了摇头:
  “不用维修,就这些机器,几个月前都还在生产作业的,我是直接拆了拿过来的。这里我一共放了5台机组,毕竟仓库有限。大家看,这里都是安装说明书和操作手册。
  熊厂长,不知道有了这些资料和设备,我们这个电厂要筹备多久时间?”
  熊厂长有些为难道:
  “林专员,造个电厂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不是电厂房子盖好就可以发电,我们还要新建输电线路,也就是电网,另外就是变电站等等。
  现在我们有50名工程师,人才储备够了,但是缺少原材料,都需要进口。恐怕林专员要掏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林三七有心理准备,反正他每次要弄一个什么厂,就会引伸出来一大堆配套厂,无穷无尽的感觉。
  还好他有穿越金手指,手里的资金也暂时不缺。
  如果他仅仅是穿越,没有金手指,恐怕在这六十年代什么事业也做不成,真的只能乖乖当个医院采购员。
  “熊厂长,要什么材料设备,你列个清单给我,我负责帮你搞来。但电厂我需要快建快投产,你需要多少建筑工人我也会给你调拨过来。
  因为我给药厂基础建设的周期是2个月,所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我希望电厂的建造工程压缩到2个月以内,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熊厂长有些为难了:
  “林专员,2个月,有些困难的,工期实在太短了。咱们远的不说,就说电厂的烟囱设计都要在100米以上,还有冷却塔等,光这几个工程就不够2个月。”
  林三七却不以为意,反正现在又没有环保局,也没有人民代表抗议,污染这玩意儿没必要太严格。
  “就比如这个烟囱,设计是120米,那咱们建个30米、40米意思就行了嘛。反正现在的宝安电厂也是暂时的,我们以后肯定要找一个无人区新建一家大型电厂。
  我现在的要求是够用就行,并不是长远打算,就连要现在要建的厂房也都是临时的。
  如果真的按洁净工厂的标准,那我投入生产要弄到猴年马月去?我的资金也吃不消啊。”
  宝安县将来可是一座现代化新城,热电厂肯定不合适。
  林三七是计划在虎门镇老地方新建一家大型电厂,供应宝安县的电力供应,这都有现成的经验,他只要抄作业就行了。
  没钱的时候可以不在乎健康,等将来有钱了,健康环保肯定要摆在第一位。
  熊厂长也不是迂腐之人,一听也是。
  现在是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有多好”的问题,先把眼前的困难解决了再说。
  “行,您这么说了,我就懂了。那我们这个电厂选扯在哪里?”
  林三七让秘书将一张宝安县地图拿出来,用手指点了点一个地方。
  地址位于罗湖口岸与沙头角的中间位置,宝安县与香江的边境,中间就隔了一条深圳河。
  其实就是几十年后的“文锦度口岸”这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