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90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90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当干部的,脑子里应该想的是,我们怎么样把经济搞上去,让人民富裕起来,能让老百姓不为粮食发愁。
  起码我们要超过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吧?这才能体现出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景领导听到林三七的抱怨也吓一跳,看了看左右,冷库里没有外人,这才一脚踢了过去
  “滚蛋,有些事情不是你能议论的,有些话万一被有心人听了去,你这宝安工业园区要不要搞了?
  所以林三七同志,我现在以我个人的名义警告你,闭上你的臭嘴,私底下也要少发牢骚,隔墙有耳明不明白?
  你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宝安县建设起来,当你的工业区计划成功,让大家尝到经济建设的甜头,打了个好样,这才有可能向全国推广。
  明不明白?”
  林三七叹了口气,知道哪怕强如景领导,终究也可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明白了,领导,以后我就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层的压力,可就交给你们几位大佬了。”
  景领导这时候嘿嘿一笑:
  “三七同志,跟你商量个事情呗。”
  林三七倒退一步:“不是,老景同志,你想干嘛?”
  景领导搓了搓手:
  “借我点粮食呗,我也不多要,你先给我两万吨。”
  林三七有点鄙视:“两万吨够谁吃的?”
  景领导叹了口气道:
  “我是准备送到大西北沙漠里去的,到时计划内的粮食供应不变,再加上你这两万吨的计划外粮食,今年能保证我们的科学家们吃饱了。”
  林三七懂了,挠了挠头,既然是送到那地方去的,那他一定要支持:
  “这样,领导,那边除了缺粮食,另外还缺什么?”
  景领导突然眼睛一亮,马上就猜到林三七所问何事,于是有点小激动道:
  “缺粮缺水,这可你不难想你,沙漠里不产粮食,全靠外面调运进去,但全国经历了那么多年自然灾害,粮食永远都是紧缺的。
  所以我们的科学家们都是忍着饥饿在工作,我有个老朋友叫彭桓武,我上次去看他,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脚有这么粗,这是明显的浮肿病了。
  因为脚肿,彭桓武同志都穿不进去鞋子,每天光着脚跑来跑去工作。
  当时我看到后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从那天起,我把我的粮食供应大多数都捐给了基地。”
  林三七听了也叹了一口气,心想这批科学家实在太伟大了。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关键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是死是活,很多人一直要等几十年后解密才见到家人。
  在这种气氛下,哪怕写信让家里寄点粮食来都不可能。
  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所以大家不能只记得什么邓呀、钱呀,他们是伟大,但普通工作人员也伟大。
  想到这里,林三七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帮他们。
  “还有一个,基地缺乏科研设备。
  为了这个工程,国家已经投入几十个亿了,真的吃不消了。
  整个基地只有一台每秒1万次的104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大量的数据只能靠手摇计算器来进行运算。
  就算是手摇计算机同样没有几台,我们就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用算盘来计算。
  这种原始计算方法误差率大,效率低,严重拖了实验的进程。”
  林三七摩挲了一下下巴,心想计算机?这玩意儿似乎连文具店都能买得到。
  另外,超级计算机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超级计算机需要的技术支持要求很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关键是西北沙漠的电力供应也难以跟上,似乎不是那么实用?
  景领导这时候突然笑道:
  “还有一个技术难题,那就是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的加工,这得亏了你的五轴机床到来,这个最困难的技术终于被攻克了,你是不知道基地里的同志们有多感激你。”
  “真的?”
  林三七心中也挺高兴:“啊呀,能为大家做点贡献,这是我应该做的,哈哈。”
  “这样,领导,你再在宝安县多待几天,粮食我再给你去搞一批来。另外,别的设备我可能一时搞不到。但是计算机这个我来想想办法。”
  (废话,造核武器的设备和浓缩铀当然不是他一个小老板能搞到的)
  当天晚上,林三七穿越回到了2014年。
  先是一个电话打到了未来老丈人尹胜荣那里:
  “尹叔,是我,七仔啊。”
  尹胜荣一看是林三七的电话,心中乐和和道:
  “七仔啊,怎么了?”
  “尹叔,我跟你说个事,我现在急需2万吨面粉,2万吨大米。另外,你再给我准备五千吨黄豆,你多久能帮我搞定?”
  黄豆含蛋白高,这是治疗浮肿病最好的食物。
  尹胜荣一听狂喜。
  “啊呀,正好正好,我现在就在东北出差呢,就是来考察这里的粮食市场。你放心,我现在所在的五星农场就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我马上采购,马上给你运回去。”
  林三七这一个电话,又是上亿元的大生意。
  尹胜荣直接从原产地农场购买,再以市场价卖给林三七,这一来一回又是上千万的利润,天下没有比这更好做的生意了。
  这简直就是在送钱。
  林三七一边换衣服,一边嘱咐道:
  “尹叔,那你赶紧运回来,运回来后直接放到黄埔仓库里,出口的事情我自己会搞定的。”
  “好的好的,我马上就下单子,马上就发货。”
  解决完粮食的问题,林三七又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打开了一些采购设备的网站。
  大型计算机,甚至是超级计算机网上也有在卖的,但林三七研究了一下,发现的确没办法穿越回到1962年去。
  不是买不起的问题,而是实在那边的人不会操作,后续的保养维护,零部件更换都是大难题。
  关键是超级计算机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这个在六十年代就做不到。
  所以林三七最后下单了一大批专用的小型计算器
  这玩意儿总比什么手摇计算机、算盘来得高效实用,因为是自动计算,只要原始数据没问题就不会出错。
  而且这种计算器一台几百元,破了就扔了,也不用维修,更不会心疼。
  一周后,粮食和计算机全部到货,林三七带着货物又悄悄穿越回到了1962年宝安县。
  第二天,景领导刚起床,林三七就风刚火火闯了进来:
  “领导,来,给你看样好东西。”
  景领导一边洗脸一边问道:“哟,你手上这台是什么好东西?”
  林三七坐了下来,亲自演示起来:1+1=2;2x3=6……
  “领导,你瞧好了。”
  林三七不断在键盘上按起来,随着数据加减乘除的变化,景领导的眼睛越来越亮。
  第692章 可惜一胎是女儿
  新建工业园区和发电厂、筹办宝安制药厂和两所大学,这些繁琐的工作林三七全部都交给了干爹沈国民。
  沈国民的具体职务是:宝安县经济开发区主任,一把手,九广铁路以西都归他管。
  随后几天,林三七每天都兼沈主任的“司机”,跟着他在各个单位开协调会。
  不出林三七所料,沈国明迅速上手,马上就理清了工作思路,一场场会议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
  而林三七只要拿到采购清单,根据上面的要求提供物资就ok了。
  见情况差不多了,林三七这才跨过罗湖口岸,前往香江。
  庙街小洋楼里。
  林三七正耳朵贴在妻子潘晔的肚子上,感受着里面小宝宝时不时的胎动。
  潘晔也幸福地摸了摸丈夫的头,满眼幸福。
  这时候的潘晔怀孕已经有6个多月了,肚子明显大了几圈。
  金采凤看着儿子这样子,笑着骂道:
  “你呀,不要老是忙着工作,平时多来看看小晔子,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林三七的头离开妻子的肚皮,又把空调温度往上调了调,这才无奈说道:
  “没办法呀,那么大一个县,那么大一个工业园区,全靠我一个人在支撑,时刻都离开不了。幸亏我干爹已经被我忽悠来了,否则我更忙。
  不过阿妈,小晔,你们放心,等这个工业区建成,哪怕我们家只拿一成,我估计一年几亿美元分红都不止。所以这是在给我们孩子挣家产噢。”
  金采凤一听给子孙挣家产就来了兴趣。
  “嗳,七仔,这工业区是你一个人独资的,怎么分配的时候你才能拿一成?你这傻孩子,这不是替他们做嫁衣裳嘛?还不如建到香江来呢。”
  林三七呵呵一笑,知道家里除了父亲能看开外,其他人应该都是不解的。
  毕竟做生意哪有这样做的?肯定是谁出资比例高,谁的股分就多。
  “阿妈,钱是好东西,但是咱也得有命保住这笔财富呀。就像咱们家初到香江,马上就有嘿社会找上门来,要不是我提前有准备,咱家就要家破人亡了。
  我跟内地合作,一来是想帮国家挣点,顺便再提高一下国内科技和医学的水平。
  另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国家成为我们林家最大的靠山,咱们只有跟国家一条心,那香江就没有人敢轻易动我们,哪怕港鹰政府也不敢随意没收我们的财产。”
  金采凤一听到嘿社会,突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情:
  “七仔,咱们已经打听过了,如果不出意外,上次嘿社会来围攻我们,是受到了古生堂中医馆的指使。”
  林三七已经忘了这事,现在想起来,眼睛便咪了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