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13节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13节

  至于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又过着怎样的隐修生活?古老的隐士文化在这里经历着怎样的延续?这个原因就各种各样了。
  比如古代有一种叫政治型隐士,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权贵们的注意,比如著名的汉朝商山四皓,被吕后请出来辅佐太子的四个老人,就是隐居在这边。
  不过现在新社会了,政治型隐士已经不存在了,反而是信仰佛道教的隐修者占大多数。
  另外一部份,则是生活型隐士。他们隐居终南,是出于个人精神追求,或者个人对原有生活方式的放弃,自愿追逐安宁朴素的生活。
  他们选择隐修,有的是因为感情失意,有的是因为经济窘迫,有的则是因为个人对原有生活的深刻反思。
  当然其中也不乏当年我们的反对派,吓死了躲山里来了,想通过隐修者的名义,躲过人民和历史的审判。”
  盛厅长说完,周围人都轻笑了起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隐居就意味着完全放弃物质享受,也意味着一辈子面对寂寞和孤独,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林三七叹了一口气,心里则想到了未来的那场暴风雨,如果能提前出来隐居,未曾不是一个好出路。
  咦,那自己那位未曾谋面的师兄,躲在这个蓝天农场与世隔绝,也未必是个坏事。
  想到这里,林三七突然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躲在农场未必有用,随时可以揪出来的嘛。
  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们都来了,农场的负责人万永年是一路小跑过来迎接的:
  “欢迎欢迎,欢迎领导们来我们蓝田农场参观。”
  何院长给大伙儿做了介绍后,林三七也跟万场长握了握手。
  于主任奇怪问道:“万永年同志,怎么不见你们农场的职工们列队欢迎啊?”
  万永年尴尬搓搓手道:
  “这个这个,是这样的,我们的职工们上午7点就上山去劳动了,如果从山上下来又要花一个多小时。所以我就没想着要折腾职工们,领导有什么疑问,我来作答是一样的。”
  于主任一听便不高兴了:
  “万永年同志,你这个思想是不对的,首都来的林部长,省厅的盛厅长都来了,这是带着上级的关怀和重要指示来的,你怎么能如此不重视?你……”
  林三七却是高看了一眼这个万永年,心中不禁有些钦佩。
  现在这种坚持原则,不折腾职工的领导很少见了,非常难得。
  如果这时候蓝田农场是彩旗飘飘,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欢迎队伍,那林三七才要鄙视这样溜须拍马的领导干部。
  “于主任,没事,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来寻找我师兄,其次才是公事,来考察一下农场。至少从环境上看,蓝田农场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嘛,呵呵。”
  于主任可是人精,见林三七说得真诚,便没有再计较下去:
  “是是是,首都来的领导格局就是大,远不是我们小地方干部能比的,哈哈。林部长,那我们先参观一下农场?”
  林三七点点头:“行,客随主便,对了我师兄呢?”
  于主任这时候看向了万场长道:“昨天不是提前通知你,让卫苑博等着嘛,人呢?”
  万场长又尴尬了,不好意思看向了林三七:
  “林部长,非常抱歉,卫苑博同志说了,他现在情况特殊,不想连累到前任无量的小师弟,恕他不能接待你。
  只是通过我告诉你,希望你能好好赡养师父,养老送终,他就对你感激不尽。”
  林三七心中暗暗吃了一惊,随后便是无尽的感动。
  在明明知道师弟是首都来的大领导,大概率能让他摆脱现在困顿的生活,但卫苑博师兄不但没有巴结上来,反而是为了师弟的政治前途拒绝见面。
  果然有着传统医者的风骨和清高。
  这样的人才配成为自己的师兄,萧大师的大弟子呀。
  盛厅长听了也挺感动的,同时心中也有意讨好林三七,于是对万场长叮嘱道:
  “没事,你去把卫苑博同志叫过来,他的历史问题是他父亲的错,他个人是没有任何过错,也没有沾染过人民的鲜血,我们还是要治病救人的嘛。”
  万场主一听顶头上司都这么说了,自然没啥意见:
  “那,那我去找一找,他应该在那个山头,田里种的是黄芪,他今天的工作是除草。”
  林三七一摆手:
  “我过去吧,刚好我也要考察农场的情况,看看你们种植的中草药符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在场的都是高情商,知道这是人家师兄弟情深,于是便纷纷笑着应承。
  万场长也跟着陪笑道:
  “那几位领导,从这边走,我们蓝田农场是受陕省中医院和卫生厅双重领导的,占地面积达到了5平方公里,不过领导也看到了,我们这里主要是山地为主。
  目前我们一共种植了中草药品种达到了50多种,其中蓝田南山天麻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另外还有猪苓、黄芩、苍术、连翘、黄精等名贵中草药。
  现在我们蓝田农场一共有职工320人……”
  林三七突然打断问道:
  “这些职工的来源是什么?”
  万场长不做亏心事,自然也没有隐瞒:
  “农场的职工,其实就是全省卫生系统清退下来的职工,这也是我们领导与心不忍想出来的办法。
  因为如果让这批职工全部返乡当农民,觉得会断了他们的生路。
  这不是几年前首都中医院搞了一个农场计划,将清退职工放到农场,自力更生。
  这样即可以安置职工,又有所产出,能反哺单位,所以我们也跟着学了。”
  林三七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
  想不到自己当年随意搞出来的一个项目,居然全国推广了,瞬间有一种回旋镖打中自己的喜感。
  “哈哈,万场长,你说的首都中医院农场计划,其实就是我主导的,当年我是中医院的副院长,因为舍不得职工们返乡,所以才搞了一个昌平农场出来。”
  盛厅长一听便乐了:
  “原来始作者是林部长啊?哈哈,我也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这个先进经验,于是说服了上级领导,力推了这个农场计划。
  现在我们卫生系统和农业系统在全省建立了18个职工农场,规模有大有小,就是安置两个系统的职工刚刚好。
  种植出来的中草药可以出售,可以换回来粮食,让农场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可惜呀,现在药材销量不好,所以说林部长的到来,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林三七压低声音问道:
  “昨天跟农业系统说好了?”
  盛厅长嘿嘿一笑:
  “说好了,农业厅一听我们卫生厅准备将18个农场都承担下来,他们可以甩掉一个大包袱,都高兴坏了,当然答应了。就是等以后有了产出,他们估计会活吞了我。”
  哈哈哈~~~
  第850章 生活彻底变赤贫
  卫苑博正在田间低头在用手拔草。
  如果用工具除草速度会快一些,节省不少体力,但卫苑博更愿意人工除草,因为这样才能不伤及中草药根部。
  这位西安大名鼎鼎的中医师,本来应该是悬丝诊脉的双手,此时已经是又黑又干,布满了老茧。
  这时候,卫苑博听到了旁边有许多脚步声响起,但他没有抬头,依旧按自己的频率在拔草。
  仿佛在他眼里只有眼前的黄芪,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直到他听到万场长在叫他,这才慢慢抬起了头。
  “卫大夫,卫大夫,你看看谁来了?”
  卫苑博抬头看着眼前众人,自然认出了都是卫生系统的大领导,以及医院的直属领导。
  不过人群当中有一个穿着白衬衫,背着一只黑色大包的年轻人格外醒目,因为众人隐隐以他为中心站立着。
  卫苑博马上就意识到这位年轻人是谁了,应该就是之前自报家门是他师弟那位。
  卫苑博没有马上就上去认亲,此时他心中是有疑虑的。
  他已经跟师父多年没有见面,也没办法通信,不知道师父的现状如何?自然不想从哪个角落冒出来一个师弟。
  万一这师弟是假呢?
  要知道他的师父萧友龙那可是北平四大名医,在他看来,名誉高于一切,师父的名誉不能容忍其他人冒充。
  后世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了,哪个名中医有流量,然后冒出一大群徒弟来蹭流量骗钱,但这事在民国期间也不少见。
  卫苑博站在那里不动,林三七却是心中感慨万千。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师兄,想不到是在这种场合。
  但同时他又又又欣慰了,因为虽然卫苑博师兄是在干农活,衣服很旧,但都是干干净净,就连头发都是仔细梳理过的。
  除了双手是脏的,鞋子露出了脚趾头,沾满了泥土,但这也没办法,干农活不可能不沾土。
  总体来说,卫苑博师兄还是保持着一丝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没有自暴自弃。
  这一点,林三七当初去农村召集那些留洋医生时也看到过,显然这是最后一批真正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脊梁还没有被打断。
  林三七也不顾对方手上沾满了泥土,一个上前就紧紧握住了卫苑博的双手:
  “卫师兄,你好你好,我是叫林三七,现在的职务挺多,其中在卫生系统内的职务是首都传染病医院院长。”
  卫苑博这下又疑惑了,这位自称的小师弟都当上首都的大院长了,似乎不可能是骗子了,否则他图啥?
  他有印象,首都传染病医院的院长林三七是肺结核疗法的发明者,是西医,怎么又拜了中医当师父?
  “林院长,你好,你跟我师父是……”
  林三七一听便知道知识分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生性多疑,于是赶紧松开手,从背包里掏出一本相册来:
  “卫师兄,我给萧龙友师父是磕过头,端过水的,不过那是59年的事情了。你看,这是当时拜师时的照片,可都是证据啊。”
  卫苑博接过照片看了看,然后问号更多了:
  “咦,这个是师父,这位是施今墨施大师,这位是韩帮绪韩大师,还有这位是陆渊雷陆大师,这位……”
  林三七笑道:
  “卫师兄,你别数了,这里一共是十二位中医大师,59年的时候我跟我爱人,闹,就是照片里这位小姑娘共同拜的师,而且一拜就是十二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