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王适安沉吟了一阵:臣与陛下同返。部队要整顿军械,稍晚两日返程。
  此次北上已取得战果,且夏国和燕国政局变动,短期无暇南下。若江南无事,自然可以留部队观察北方变化,并寻回当年的宫廷乐队。然而如今江南水患,更需将士回乡发挥作用。
  而且崔衍昭柔弱,若他不在身边,也不知要如何应对各怀鬼胎的朝中诸公。
  听到王适安要和他一起,崔衍昭很惊喜:大将军也要回去?
  他本来还在头疼回去后用什么理由要求查看各地赈灾情况,怎么限制世家借灾害牟利。
  他固然身为皇帝,但也就是个光杆司令而已,要实现目的的时候只能反复迂回,还不一定成功。
  有王适安就不用担心了,王适安与世家对立,不会坐视世家借自然灾害牟利。
  惊喜来得太突然,崔衍昭激动了一下,又矜持地询问:军中再无其他要事了吧?
  从王适安说了要一起回去,崔衍昭就一直很期待地望着王适安,眼神很亮,而里面又只映着王适安一人。
  王适安被看得心里一片柔软,唇角翘起,自然。
  说走就走。
  王适安向来雷厉风行,崔衍昭也急着回去。做好决定之后,王适安向军中下达了返程的命令,便和崔衍昭一起离开。
  返程的命令很快传遍军中。
  殷玄的伤虽然没有好全,但现在已经可以走动了。
  返程的命令传来,他是最悲伤的。
  怀着雄心壮志而来,但是还没来得及建立多少功勋,就被陛下算计得失去大将军信任,被迫躺平。
  唯一能让他没那么悲伤的是,被算计的不止他一个,姜质也没能逃过。
  虽然姜质没有挨打,但自从那天之后,就被软禁起来,再没能参与任何军中决策。
  要知道姜质本身是要接替左寓职责的,现在连军务都不能参与,多年的努力一下子就打了水漂,比他还惨。
  现在大将军命令大军返程,之前的禁令解除,殷玄总算能去看望和他有着相同遭遇的姜质。
  被软禁几天后,姜质身上气质有些颓废,但看到有人前来,还是打起精神,整理衣装,做出一派优雅从容的姿态。
  看见姜质表现得优雅从容,殷玄下意识挺直身板,端起风度。
  他们的家族都太想进步了,哪怕只是次等士族,对子弟要求也十分严格。以至于他们哪怕决定放下家族的枷锁,时不时也还会觉醒肌肉记忆。
  世家风度讲究雅量,就是不能喜怒形于色,不能直接地把目的表达出来。
  彼此很有风度地对视了很久,殷玄还是没能忍住,主动询问道:如初,看在你我同是受害者的份上,可否告诉我陛下是如何算计于你的?
  姜质瞥了殷玄一眼,完全不想说当时的失态。
  殷玄看姜质这拒不配合的态度,很是恨铁不成钢,陛下阴险狡诈,心思深沉,你不说,我不说,不能团结起来,早晚被各个击破!
  姜质:
  不得不说,殷玄所言有几分道理。
  姜质于是道:你先说。
  殷玄大惊:什么,你不知道?
  姜质不以为意:你违抗大将军命令,被责打四十军杖,还有吗?
  殷玄闻言十分激动:我是被陷害的!
  姜质闻言,总算认真了几分,道:我只听说你违抗大将军命令,具体如何并不知情。
  原来是这样,殷玄尴尬道,你们都不知道啊。
  他还以为他的事早已被传遍军营,所以这两天哪怕能爬起来了,也不敢出去打饭。也就是今天大家都在整顿装备返回建康,才悄悄溜出来。
  短暂尴尬了一下,殷玄把自己的经历和猜测全都给姜质讲了一遍。
  在讲述的过程中,殷玄顺便表明立场:玄只是觉得陛下有些可怜,并非同情陛下。
  他深深地知道,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臣子,同情皇帝只会带来不幸。
  姜质感觉殷玄这最后一句话并不可信。
  不过作为交换,姜质也把自己的经历描述了一遍。
  听完以后,殷玄深深地沉默了。
  沉默了很久,才语气艰涩地问:如初,你觉得你比之大将军如何?
  姜质怀疑殷玄在嘲讽自己:你在开什么玩笑?大将军哪里是我能比的?
  殷玄:那你还还想着以身替大将军。
  姜质一时间无话可说。
  不过殷玄也只是提一句而已,并没有真让姜质难堪的意思。
  他很乐观地道:以如初的勇气和玄的谨慎,两相配合,定能挫败陛下挑拨离间的阴谋。
  姜质:他还是觉得殷玄在嘲讽他。
  但看在和殷玄是同一战线的份上,他忍下了这口气。
  殷玄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现在帮姜质收拾起来。
  两人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讨论起挽回大将军信任的方案。
  收拾完毕,殷玄和姜质将背起包袱走进大部队时,就看到鲍检照驾马奔来。
  鲍检照神色匆忙,见到他们,勒马询问:陛下何在,大将军何在?
  鲍检照受大将军重用,这次北伐获得的功劳大过了许多跟随大将军的老人。
  有陛下保举就是了不起,陛下算计他们,恐怕也是为了扶持鲍检照上位,架空大将军。
  殷玄收敛起心里的酸意,道:陛下和大将军已先行返回建康。
  闻言,鲍检照脸上少有地流露出为难和迷茫,现在军中还有何人可以主事?
  殷玄:这
  本来该是姜质,但姜质被软禁后,大将军再没指派可代大将军主事之人。
  殷玄很痛心,陛下阴险狡诈,来军中后连番作梗,以至于大将军对他们这些亲信都失去了信任,从择一主事改为让他们相互制衡。
  从殷玄的神情上,鲍检照也明白了现在的情况。
  他转头看向姜质,曾经就是姜质主事,现在他决定还是先对姜质说明情况。
  鲍检照:卫衍要将夏国太后嫁与陛下,我与其他夏国将领收到消息,不敢轻举妄动,现欲询问陛下和大将军是何意见。
  ???什么?把谁嫁给陛下?
  姜质和殷玄对视一眼,怀疑这个世界已经疯了。
  鲍检照看姜质和殷玄都陷入呆若木鸡的状态,催促道:此事虽然闻所未闻,但卫衍如此行为未必没有道理。你们快给个回复,我好知道下一步如何做。
  最后还是殷玄先给了回应:疯了吧,太后不是他的母亲吗?
  鲍检照思考了一下,道:据说卫衍反悔过一次,但不知为何,最后还是坚持要将夏国太后嫁给陛下,国书如今已经发往建康了。
  姜质比起殷玄显得很平静,夏国太后现在何处?
  鲍检照:已经离开邺宫。我和其他将领商议好,若见到太后銮驾,先行阻拦,以免卫衍再次反悔时责备我等。
  大概是这种事实在是超出了姜质的认知范围,姜质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道:先按你说的做,我遣人去追陛下和大将军,将此事报告他们,最迟明日予你回复。
  顿了一下,姜质说: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为免夏军起疑,明日你不必过来,我派人过去寻你。
  鲍检照报了地点和接头方式。
  等鲍检照离开,姜质终于无法维持平静的态度,暴躁地向殷玄询问:你会把令堂嫁给别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殷玄露出为难的神色。
  姜质见状松一口气:我就知道,我们还是正常的。
  殷玄:难说。
  说完,他被姜质踹倒在地,摔了个屁股蹲,风度大失。
  *
  崔衍昭将要渡河的时候,忽然看到后方奔来的身影。
  从身着的甲胄来看,正是他们江南的将士。
  不等他提醒,王适安已经停住马,等追来的将士上前表明来意。
  将士飞快地奔到他们面前,将一绢袋呈上:见过陛下,大将军,这是行军司马的信件,称需要及早回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