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道:外头脏乱,大将军可在府中下榻。
崔衍昭:王适安话里的重点也不是外头脏乱啊。
他想,如果萧均是学生的话,上学期间大概会伤害到很多个语文老师吧。
王适安眉头拧起,语气平静地询问:你可知太守的职责是什么?
萧均眨巴完全没有被官场污染过,因此分外清澈的眼睛,回答道:不知。
王适安:吴郡户数和人口数各有多少?
萧均还是说不知道。
王适安:此次水患可有人伤亡?
大概是王适安的三连问总算让萧均有了点紧迫感,萧均神色变得严肃,作出沉思的姿态。
崔衍昭本来都不想听下去了,看见萧均这么严肃,也不由地期待起来。
许久过后
未知生,焉知死?
萧均摇了摇头,语气淡淡的。
气氛忽然进入一个玄奥神秘的境界。
王适安眼神变得冰冷,看萧均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崔衍昭能理解王适安的心情,他和别人谈实务,别人和他谈哲学,就算换成他也受不了。
萧均就算侥幸逃过一死,也别想继续做吴郡太守了。
崔衍昭心想,也许不让萧均做太守反而是保护他,因为做官可能会被王适安杀掉。
他知道最近死在王适安手下的官员并不少,而王适安都有合理理由。
萧均这种情况,肯定还在其他地方存在。
世家坐大,自然是推荐自己家族的人,而因为玄学之风的流行,因为朝不保夕的生活的逼迫,不用挣扎温饱的那些人就开始寻求精神世界的慰藉。
他们讨厌俗物,于是思想完完全全地脱离实际。
这其中有个人的原因,但最大的还是时代的原因。
崔衍昭反思了一会时代,忽然听到一阵阵的惊呼声,回过神,发现萧均已经躺倒在地,紧闭着眼,生死不知。
崔衍昭大惊。
王适安:他不通事务,醒着也没用,臣便打晕了他。
崔衍昭怕鬼,在崔衍昭面前,他会尽力克制着不杀人。
但综合萧均的各项事迹来看,萧均还是死了更省心,他动手还是会动,只是不在现在。
崔衍昭这时也发现萧均还有呼吸,道:朕知道了。
王适安完全没有管被打晕的萧均,向那些探头观望,不敢靠近的府中下人询问:书房在何处?
众人都知道王适安的身份,完全不敢反抗,老老实实给带了路。
对于躺在地上的萧均,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路过的时候绕过去,不踩到萧均。
记载吴郡各县情况的造册表就在书房。
王适安翻看着总表,又与另外单独的进行比对,最后道:以吴郡库中存粮,支持三年都没有问题。
崔衍昭想到进城时看到的饿殍。
如果他运气差些,他也会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想到这个可能,他从进城就没好过的心情更加沉重。
对萧均来说,开仓济民完全就是一句话的事,但萧均就是不说,可见是真的完全不在乎民众死活。
虽然说是时代原因,但身为皇帝,他觉得其实他的责任也不在小。
要是他能表现出魄力,大刀阔斧改革,把现代的知识一股脑全部用出来,说不定大家的生活都能好一点。
虽然也有可能还没开始就死得很惨烈,但是不试试也不知道结果。
崔衍昭心里各种念头盘旋了一遍,最后觉得他还是不太想改变现状。
就这样挺好的,而且有王适安处理,事情不一定会糟糕到过分的地步。
王适安清点完册表,派人去通知邻近属县的长官。
崔衍昭等王适安暂时闲下来,道:大将军,朕意欲免除此次受灾郡县一年赋税,大将军认为是否可行?
他收到过奏章,说是因为赋税严重,百姓现在地不敢开垦,树不敢施肥。
当前朝廷的赋税制度是对每家每户进行评定户等,依户等征税,户等高的税率也高。
目前官方税率是十五分之一,比之两汉全盛时期实行过的二十税一、三十税一高了一些,但比之其他时期,已经算是很低的税率了。
崔衍昭当时看到那份说赋税严重的奏章,想了一晚上才想明白,像这种基层治理并不高效的古代,常常会出现各种官方税收之外的赋税。
一户人,国家收一次税,地方收一次税,世家再收一次税,几乎就要被剥削干净了。
而且因为基层官吏的素质道德水平问题,评定户等不一定公正。
把贫困户评定成顶格交税的一等户,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国家面对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
崔衍昭当然也不是刚穿越过来就想好了摆烂,他也是梦想过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
但是意识到这些来由复杂,出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问题之后,崔衍昭就只想摆烂了。
他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也无法下手。
整个国家就是一团钢丝球,还没理出头绪呢,恐怕手就已经被割得鲜血淋漓。
而且他又不是政治家,只是相比古人站得更高,知道一些古人受时代局限所不知道的知识而已。
贸然进行治理,没有成效也不算最坏的结果,最致命的是让还能运行下去的社会直接崩溃,整个社会走到秩序崩坏、易子而食的地步。
想清楚可能的风险后,崔衍昭就决定安心摆烂了,他能做的就是把江山顺利交给下一个有野心也有能力做皇帝的人。
听到崔衍昭的询问后,王适安思考了一下,道:不交赋税向来是世家的特权,陛下贸然恩准百姓也享有此种特权,诸卿未必答应。
闻言,崔衍昭十分自闭,是啊,他们占着最多的财富,却是承担义务最少的。
看崔衍昭一下子变得低落,王适安靠得近了些,轻声道:若陛下坚持,臣尽全力支持陛下。
崔衍昭:算了,还是直接从世家那里要钱发给百姓更现实。
他觉得他比较擅长从世家那里要钱。
虽然主要还是他作为皇帝,世家考虑到他的尊严,怎么着都会给。
王适安看崔衍昭思考得认真,和以前大不相同,本来因为处理水患而紧绷着的情绪都不由松动。
陛下打算如何从世家手里要钱?
崔衍昭斩钉截铁:就说朕立大将军为后,不日举行立后大典,让他们参与典礼,一个个全都过来交礼钱,谁都别想逃。
说是说爽了,但说完反应过来就觉得很心虚。
这其实只是天马行空的一个想法。
而且他心里早就猜王适安要求做皇后只是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要给他当皇后。
当了皇后都不方便受禅了,历史上哪有禅位禅让给自己老婆的?
听他说完,王适安先是沉默,之后忽然笑出声。
王适安道:此计可行。
没想到王适安还真的会配合着鼓励他,崔衍昭愣了一下,尴尬道:朕是需要钱,但也不用大将军牺牲到这个地步。
话是这么说,他心里却挺感动的,虽然王适安和他之间是利益矛盾深了点,到最后说不定真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至少在现在,王适安从来都是支持他的想法,没对他的不切实际冷嘲热讽。
崔衍昭:朕再想想,应该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从他们那里要到钱粮。
他想伸手撑起头,好更进入状态地思考,但手刚一动,就被王适安牢牢握住。
王适安深深看着他:陛下刚才的想法就是极好的,没有更好的了。
崔衍昭的心忽然跳了一下,竟然出现了一种王适安喜欢他,真心实意想要当他皇后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