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清见谢珉从参加宴会到现在一直表现得暗怀心事,按捺不住询问:贞质心忧何事啊?
  谢珉叹息:近日各方传出消息, 陛下将有子嗣,而且还是皇后所出。此事真是奇怪啊。
  王清深以为然地点头,王适安为后还没多久,连孩子都要生了,实在太快。
  听着王清的反应, 谢珉眉头不易察觉地跳了一下。
  王清说完后, 轻哼一声以表自己高洁的品格,庶族出身就是不识礼数,尚未被陛下册封,便上了陛下床榻。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传来有子的喜讯。
  这般失格之事,他世家出身,风仪高洁, 是万万做不出的。
  谢珉等了等, 没见王清有继续发表观点的意图,诧异道:就这?
  王清觉得谢珉是在找茬, 不愉道:你不妨把话说明白些。
  谢珉发觉王清关注点不对,为了让王清理解他心中困惑和迷茫,严肃地给王清科普起生理常识, 王适安是男人,男人不能怀孕。
  王清面上恍悟之色闪过。
  谢珉眼见科普得到了应有的成果,甚是欣慰,准备和王清深入交流下因此产生的茫然和无措。
  然而王清张口更快。
  王清沉吟道:我已明白你的意思。可若这样做了,会不会惹怒陛下?
  谢珉一怔:我要做什么?
  *
  崔衍昭觉得陪王适安祭祖要比之前的任何一场祭祀仪式轻松得多。
  大概因为祭拜的是人。
  之前他祭祀过程中祭拜的是天地、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等等。单神明的名单就是长长一串,从神都超过了一千。
  祭祀中钟鸣鼓响不绝,在祭坛周围,王适安的属兵整齐列队,声势浩大。
  太后身为崔衍昭的长辈,和王适安的祖先没什么关系,只是坐在华盖下观望祭祖的流程。
  此外,王适安的父老乡亲,以及徐州大小官员都来了。
  官员中彭城令尤为高兴,彭城出了皇后,地方志又多了煊赫的一笔。
  而且
  他悄悄望向正往石刻香炉中插香,清烟漫遮中依然风姿特秀、形貌整丽的陛下,只觉得像梦一般。
  若非王适安当了皇后,他这辈子还不一定见得到陛下这般神仙中人。
  王适安真是太出息了!
  对了,他应该趁这个机会和王适安攀亲,这样四舍五入他也是陛下的亲戚了。
  成为皇亲国戚只在旦夕之间!
  彭城令的心思并无人知道,崔衍昭插完香,准备问王适安下个流程。
  这时彭城令忽然自人群中走出一步。
  负责维护秩序的兵士纷纷警戒地注目彭城令,只等彭城令稍有异动便将其拿下。
  彭城令语气十分诚恳:陛下,臣也想上香!
  崔衍昭诧异,爱卿是皇后的亲戚?
  不然非亲非故的也没有理由上香。
  王适安审视彭城令,吾未见族谱中有你。
  因为这一出,其他官员也都看向了彭城令。
  他们觉得彭城令真是太善于钻营了,居然能想到借上香和天家拉关系。
  有人对此不屑,有人默默学习。
  彭城令:臣虽不是皇后的亲戚,但见陛下皇后天威煊赫,遂想借此一表敬意。
  崔衍昭听出彭城令是太想进步了,但祭祖真的不需要外人上香,而且王适安不吃溜须拍马这套。
  王适安冷漠:拉下去!
  早就准备好的兵士一拥而上,把彭城令提溜走了。
  崔衍昭望着彭城令失去梦想的沧桑背影,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王适安神色冷然注视彭城令被带走,道:彭城令的所作所为并非我授意。若阿昭不放心,大可将徐州大小官员换上一番。
  彭城令刚跳出来,他便觉得这人意图离间他和崔衍昭的关系,不然也不会当着崔衍昭的面公然和他攀亲。
  他清楚自己身份敏感,不光是皇后,还是录尚书事,大将军,总百揆,随国公。曾经的权位并未因他成为皇后而消失。
  哪怕崔衍昭对他的情意并非旁人三言两语就可撼动,此种行径也绝不可忍。
  徐州这个他生长大,却不在他完全掌控中的地方,必须彻查。
  崔衍昭:
  他倒没多余的想法,单纯彭城令让他替人尴尬的毛病犯了。
  他看得出彭城令单纯是想进步。
  可王适安足够有能力,也足够自信,根本不需要这种虚无的巴结。
  希望彭城令以后长点心吧。
  对了,王适安说什么来着,说他不放心的话可以把徐州大小官员换一遍?
  崔衍昭替彭城令解释了一句:攀缘向上,人之常情。
  他很放心,他不觉得有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的必要。
  反正以后要退位给王适安,还是别折腾了。
  崔衍昭温言宽慰道:皇后光明磊落,看不惯他人趋炎附势,但祭祖事大,切勿为旁人坏了心情。
  见王适安还是神情深沉,他伸手抚平王适安眉间皱痕。
  王适安神色转佳,在崔衍昭要收回手时,紧紧抓住崔衍昭的手。
  王适安:他还气到了我们的孩子。
  崔衍昭往王适安腹部瞥了一眼,觉得这孩子随妈,小小年纪,气性还挺大。
  王适安挑眉,?
  崔衍昭见势不妙,赶紧补充道:影响祭仪,本就是彭城令的错,该追究的,我不会放过。
  因为彭城令这一插曲,原有别样心思的其他官员彻底安分下来。
  他们不想和彭城令一样众目睽睽下被提溜出去。
  因为大家都收敛起浮动的心思,祭典的氛围更加庄重和肃穆。
  而且陛下迟迟不开口说下一步,他们根本不敢妄动。
  有官员实在忍不住,悄悄举目往祭台上望去。
  陛下和皇后在说悄悄话,挨得很近,一看便君臣相琴瑟和鸣。
  只是皇后又当皇后又当臣子的,真让人捉摸不透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
  作者有话说:我本打算四月完结,但是如今更新效率令人捉急,完结遥遥无期。肿么办?诸君,议一下吧。
  第103章 此子断不可留
  祭祖结束, 崔衍昭回到建康。
  冬至祭天是早便定下的,太极东殿中,谢启对崔衍昭禀告祭天的安排。
  投入在工作里的谢启十分严肃:《礼记·郊特牲》云:郊之祭也, 迎长日之至也, 寻《周礼》, 祭于圜丘,是因其高敞;兆于南郊,是图其向阳。《郑志》亦云,正月上辛, 于南郊祀后稷。故祭祀以南郊先,再北郊,次明堂,再次宗庙,最后一日祭于世祖庙。臣寻《三礼》,
  崔衍昭一边听, 一边盯着案上空白的绢布,思考着怎么正式公开他要有孩子了的喜讯。
  虽然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但没有官方背书,终究只能算是小道消息。
  公布喜讯的时候,是不是还该按照江南传统进行大赦?
  除了谢启之外,王清也坐在一旁。
  与谢启沉浸在工作状态里的严肃不同, 王清欲言又止, 看上去在考虑很为难的事。
  陛下,臣有话要说。王清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谢启配合地暂停了工作汇报。
  虽然不知道王清要说什么, 但看王清的神情,事情应该挺严重的。
  崔衍昭回神,看向从刚才沉默到现在的王清, 爱卿有话直说。
  他对王清接下来的话有所预感他和王适安关系改变得晚,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一定会有人质疑孩子的出生日期。
  但他早就根据丰富的知识储备编出了天衣无缝的爱情故事,而且大臣们又没有上帝视角,不可能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跟王适安在一起的。
  崔衍昭怀着考前押过题的自信,静静等着王清开口。
  王清进入主题,陛下,臣以为皇后怀孕一事有蹊跷。
  果然开始怀疑了。
  崔衍昭幽幽叹一口气,分享起新编的故事:其实,朕与皇后早已相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