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崔衍昭心里冷汗直冒,准备再找点话题缓解僵硬的氛围。
  话题太难想了,还是传一组乐师过来吧,大家听听音乐也就放松了。
  只是需要给太后说一声。
  他听音乐的需求很少,所以一直都是太后在用乐师,为了避免太后需要某组乐师的时候发现没有,传唤乐师之前需要通知太后。
  崔衍昭准备派人去通知太后,顺便传一组乐师过来。
  恰在这时,荀聪已不愿再承受心理折磨,决定早投降早了却心事,主动离坐行至崔衍昭案前,弯腰双手献上国书。
  荀聪:陛下,我主愿自降为王,携燕国归顺大越,永奉陛下为天下之主。
  崔衍昭:?
  归顺?
  他也就和贺兰宝打过一场吧?
  贺兰宝真会愿意归顺?
  崔衍昭警惕地看向荀聪捧着的国书,总怀疑里面正夹着一把刀。
  而且荀聪那边的国号也是燕,让人很难不联想。
  王适安大约和他想得一样,在荀聪话落后,手已无声按在腰间长剑上。
  瞥见王适安的动作,崔衍昭安心了。
  王适安的剑肯定更快。
  而且他也会躲,保证王适安砍人的时候不用担心误伤。
  确认扛得住待会可能的意外情况后,崔衍昭接过国书,按捺住紧张的心情,徐徐展开。
  展开到一半,没有异常。
  展开到四分之三,还是没异常。
  展开到末尾,什么夹带物品都没有。
  崔衍昭不信邪地把国书抖了抖,也还是没抖出来任何东西。
  荀聪早知道献国书时免不了遭受怀疑,但没想到崔衍昭演都不演,就在他面前折腾国书。
  荀聪组织了一会语言,许久才语气复杂道:陛下真是谨慎。
  -----------------------
  作者有话说:陛下:你的燕国地图里怎么什么也没有(指指点点)
  第131章 还以为有二胎了
  在荀聪和王清离开后, 崔衍昭开始批奏章。
  他对盖章已经很熟练了,加上急着批完了和王适安一起回含章殿陪伴崔析,效率进一步提高, 很快就只剩最后一份。
  崔衍昭看了下封面的名字, 这份奏章居然来自虞堪之。
  战事结束已久, 虞堪之早已带着战俘以及缴获的辎重返回建康,随时都可来见他。
  以他和虞堪之的关系,一般有什么事当面就说了。能让虞堪之上书陈言的,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想到这里, 崔衍昭收敛了之前轻松随意的心情,郑重地将虞堪之的奏章翻开。
  立嗣继体,古今常理。臣谏言陛下立殿下析为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原来是立太子啊, 多大点事
  不对, 这还关系到王适安,需要王适安表态。
  万一王适安另有打算呢?
  崔衍昭把这份奏章递给王适安看,皇后对此可有意见?
  王适安扫一眼奏章内容,像被提醒到了,微皱起眉:竟只有他一人提及此事
  崔衍昭懂了,我明日在朝会上说一声。
  让大家都上表请立太子。
  虽然已经有了决定, 崔衍昭还是颇为纳闷。
  他明明已经让表弟不用操心他和王适安的感情状况了, 表弟怎么还要操心啊,甚至操心范围还延伸到了他和王适安的孩子身上。
  *
  虞堪之上书过后, 就一直紧张等待着崔衍昭的回应。
  在被表哥要求不要操心后,他已决心不再去想表哥的感情状况。
  加上忙于战事,也没有多余的心力考虑那些。
  可战事结束就不一样了。
  他还是担心表哥多想。
  经过几日酝酿, 虞堪之甚至想到了这样一个场景:
  表哥指着崔析,对王适安怒道:这不是我的孩子,我不要!
  王适安也怒:凭什么说不是!
  表哥和王适安争执不下,以至于崔析从天亮哭到天黑都没人敢管。
  侄儿真是太可怜了。
  表哥不让他操心感情,那他就操心表哥的儿子吧。虞堪之想道。
  但是等了一整天,都没能等来表哥,哪怕只是表哥的一句话。
  虞堪之后知后觉地发觉自己实在是太冒昧了。
  第二天,崔衍昭召开朝会。
  虞堪之从先帝在时就有不用参加朝会的特权,他只用做好巡逻工作。
  这回,虞堪之在带队巡逻和参加朝会之间犹豫了一番,把朝服套在盔甲之外去参加朝会。
  他不能不参加朝会,因为他还要观察表哥是不是真因为他而生气了。
  而这样穿着,就能在朝会结束后直接投入巡逻了。
  这样穿衣的虞堪之无比醒目,以至于朝会上崔衍昭一眼就看到了虞堪之。
  崔衍昭:
  开个朝会还着甲,这对吗?
  崔衍昭颇为无语,挥手示意在他身后摇扇的宫女去到虞堪之身边。
  穿这么多一定很热,扇扇吧。
  被崔衍昭亲自指派人过来扇风,虞堪之十分感动,此外还狠狠松了一口气。
  原来表哥并没有因为他冒昧的提议生气,表哥真好。
  崔衍昭没多看虞堪之,直入主题道:昨日虞卿上书谏言,立崔析为太子。朕亦感不可无嗣子,诸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
  崔衍昭一提,本来还假装对刚才插曲充耳不闻的大臣们纷纷瞩目虞堪之。
  大臣们悟了。
  原来陛下刚才对中领军的照顾,是为了引出立太子的话题,并明示他们应该做哪种选择。
  臣请陛下立殿下析为太子!立刻就有人出列,躬身行礼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恳切附议!
  崔衍昭见大家都很配合,微微点头,接着嘱咐道:如此重大之事,诸卿莫忘上书。
  大臣们:啊?上书干嘛,多此一举?
  就连虞堪之也疑惑地抬头看向崔衍昭。
  大家都同意立太子,表哥直接下诏把事情敲定就好了,怎么还要多走一道程序?
  表哥对事素来都是能精简则简,甚少在仪式上耽搁时间。
  虞堪之陷入沉思,然后想出了原因。
  表哥不在乎,但王适安在乎啊!
  王适安行事向来张扬,从无内敛之时,之前没人敢说,现在应该是更没人敢说了。
  表哥为了王适安甚至能改变素日作风,表哥真是太爱了。
  *
  很快到了宴请燕国使臣这天。
  燕国此番诚心称臣,带来不少本地方物献上,崔衍昭也回赠了许多锦绣宝玩。其中大部分是给作为燕国主人的贺兰宝的,可是贺兰宝不在,只能由荀聪代领。
  这次宴会只是单纯对燕国使臣表示欢迎,与上次的试探不同,因此宣告完燕国称臣的事后,大家只需要高高兴兴吃席就好了。
  崔衍昭对宴会没有兴趣,在这里看别人热闹,还不如回去看着崔析。
  坚持了一段时间,崔衍昭觉得实在是没意思,于是侧头凑近王适安,我回含章殿看崔析,皇后可要一同前往?
  这般亲密的姿态让王适安很受用,尤其还是在满座瞩目下,正好展现他们的感情。
  王适安抬起手指,不轻不重地蹭过崔衍昭白皙且毫无瑕疵的脸颊,笑问道:累了?
  崔衍昭:我想看崔析了。
  王适安闻言调笑:只一个孩子就在乎得这么紧,若再来一个,阿昭岂不是整日都要围着孩子打转?
  再来一个
  崔衍昭:!
  崔衍昭下意识便拉住王适安手腕测脉。
  因为崔衍昭突然的动作,王适安微一错愕。
  崔衍昭测完后,语气有点禁不住的失望:没有啊。
  还以为真的有二胎了。
  不对啊,他干嘛要失望?崔析还不到三个月呢。
  这么短的时间再怀,对王适安身体不好吧?
  崔衍昭反思的时候,王适安已反拉住他的手,眸光深深:阿昭若真心再要孩子,就该多匀时间单独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