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王适安坐起身,勾唇看他,阿昭有话说?
  崔衍昭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当断则断,重复几次后,鼓起勇气对王适安道:皇后,我觉得你有帝王之姿。
  空气瞬间安静。
  王适安一身轻松随意陡然间消失殆尽,唇角也没了弧度,目光森然,冷冷盯着崔衍昭。
  被这样看着,崔衍昭倍感压力。
  他想笑一下缓解气氛,发现自己此刻根本笑不出来。
  崔衍昭于是深吸一口气,再接再厉:皇后北伐的功绩,已足够称开国之君了。
  说出来之后,崔衍昭倍感轻松。
  终于向王适安挑明了。
  一切即将尘埃落定。
  崔衍昭屏息等待王适安回答。
  呵。王适安沉沉笑了一声,抬手勾起崔衍昭下巴。
  王适安:陛下也会试探人心了。
  崔衍昭很想让王适安相信自己,并非试唔!
  王适安将他压在身下,一手捂住他的嘴,一手解他的腰带,神色冷然。
  我说过,这三年又五月,我很想念陛下。
  -----------------------
  作者有话说:还是被抓去加班了,所以晚了点。
  大家节日快乐!评论白天回,递花花[玫瑰][玫瑰]
  文里昔年琼佩,同沐晨照。今见破镜,回影独伤。化用了江淹《别赋》里的句子。前半句化用同琼珮之晨照,后半句化用回文诗兮影独伤。格式上借用了庾信《枯树赋》的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这两篇被引用的原文都超唯美,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
  第141章 大将军有德
  崔衍昭第二天醒得很早, 天还是黑的。
  其实他根本没有睡着。
  他一整晚都在思考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他终于挑明了让位的意图,但王适安竟然不相信他。
  越想他的心情就越沉重,王适安不信他愿意主动让位, 大概想走流程强行夺取吧。
  本可以和平解决的事, 怎么就要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呢?
  崔衍昭实在睡不下去, 打算夜游散心。
  刚坐起身,手腕就被本该睡着的王适安紧紧抓住。
  崔衍昭惊讶,皇后也没睡?
  王适安幽幽看他,陛下有心事?
  崔衍昭知道瞒不过王适安, 就嗯了一声。
  沉默了一会,看王适安没有放手的意思,他决定躺回去。
  偏偏王适安在这时坐了起来。
  王适安:既睡不着,便一同走走。
  崔衍昭本来也想散心,点头答应:好。
  夜中静谧, 但宫廊下灯火燃得热烈。
  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些灯架都在仓库里落灰。
  要不是为了迎接王适安,它们还会继续落灰。
  夜明如昼,让崔衍昭想起他第一次去王适安家里。
  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一旁的王适安侧头,见崔衍昭视线无定,仿佛对陪在身边的他毫不在意。
  王适安心中气恼,眸光沉沉, 语气危险地问:陛下所思为谁, 又是谁让陛下夜不能寐?
  他一定要杀了那个人。
  崔衍昭很惆怅: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这是他第一次去王适安家里时王适安说的话。
  因为他当时迟到了。
  王适安被崔衍昭一句话带起回忆, 原本的满腔怒火忽而一滞。
  而崔衍昭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后就是一阵悲伤,都说人临死前会有走马灯,他现在突然就开始追忆过去, 大概是真要死在王适安手下了。
  崔衍昭突然就不想支棱了。
  前一百年没一个禅位后还能好好活着的皇帝,总不可能轮到他就特殊。
  还是赶紧把这段时间憋着的心里话说完吧,以免死的时候还不瞑目。
  皇后崔衍昭拉住王适安的手,与王适安相望。
  我知道皇后一直都想登基。皇后功勋卓著,江山本就该是皇后的,皇后随时都可自取。
  王适安曾经的确心念帝位,但早就打消了这个念头,闻言眉头皱起,欲阻止崔衍昭说下去。
  然而他没来得及阻止就听到了崔衍昭下一句话。
  崔衍昭:我还知道析儿并非我的孩子。
  王适安:什么?
  王适安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崔衍昭:我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和他一起玩闹,一起读书,一起种树,从未有过苛待。我本来以为,看在析儿的份上,皇后也会信任我几分。
  王适安看着崔衍昭,眉头皱得越来越深。
  崔衍昭说完后,王适安狐疑地问:陛下怀疑崔析的身世?
  崔衍昭:我
  他本应该果断地承认,但不知道为什么,被王适安一问,他还真开始不自信,觉得自己遗忘了哪里。
  片刻后,王适安收回目光,似乎想到高兴的事,唇角扬起,轻轻地嗤笑一声。
  王适安:陛下是说,崔析不是陛下的孩子?
  崔衍昭被王适安看着,那种怀疑的感觉越发强烈,更觉得自己忘掉了什么。
  是,吧。崔衍昭因为没来由的心虚,说话很小声。
  令他意外的是,都开门见山了,王适安看着并不像要爆发的样子。
  王适安反拽着崔衍昭的手,向自己怀里一拉。
  既然陛下觉得崔析不是,那我与陛下再要一个孩子。
  崔衍昭觉得这个发展不太对劲。
  第二天。
  崔衍昭批奏章的时候听到宫人禀报皇后带走了太子,恍然大悟。
  这下对劲了。
  王适安把软肋接走,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跟他争权夺利。
  偏偏要走到这个地步。
  崔衍昭心里悲伤,但还是镇定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
  此时的国公府内。
  崔析一大早就被王适安带到了国公府。
  之前崔衍昭不止一次带他来过这里,所以他对这里并不陌生,只是好奇王适安带他来的原因。
  崔析想了想,期待地仰头问:阿家带我来此,是要教授我用戟吗?
  王适安低头看他一眼,不是。
  崔析迷茫:那阿家是要做什么呢?
  王适安面色如常地对他道:阿耶不要你了。
  崔析看王适安不像在开玩笑,十分惊恐:不要啊!
  崔析立刻就要暴哭。
  不管什么时候,他只要哭一声,阿耶就会很快出现,然后把他抱进怀里。
  王适安严厉:不许哭!
  崔析浑身一抖,感到阿家好可怕。
  崔析安静了下来。
  王适安打量崔析,以前还在襁褓时看不出来,现在眉眼间已有崔衍昭的神采。
  想起崔衍昭昨日一本正经地说什么把崔析当成亲生孩子,因为太过荒谬,他甚至无法生气,只觉得可笑。
  世上哪有连自己孩子都不认识的?
  王适安对崔析道:这段时间就住这里。
  一定是有人挑拨,崔衍昭才会怀疑崔析。
  宫里已经不再安全,崔析年纪小,不可置身险境,还是他多年经营的家更适合崔析。
  王适安安顿好崔析就进了书房,一边听下属报告建康的近况,一边平等地怀疑一遍每个人。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很快到了下午。
  崔衍昭知道王适安今天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以后应该也是。
  但尽管知道,还是不能放弃该走的流程。
  崔衍昭于是写了一封信让卫士交给王适安。
  内容就是劝王适安回宫。
  把信送出去后,崔衍昭开始思考封王和禅位的事情。
  三辞三让是西周传下来的老传统了,严格遵守三辞三让的规则,才算是有德之人。
  崔衍昭把封王诏书和禅位诏书各准备了三份,保证王适安全方位无死角的有德。
  但也因为要严格遵守三辞三让,以至于时间有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