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他像是不想和季承宁对视,语气淡淡:“边疆形势不明,小侯爷,好好用天工部的枪。”
  打场胜仗回来,方不算辜负。
  季承宁岂会不知他言下之意,深深看了沈楹一眼,扬唇,声音拽得长长,“我就知道,大人待我最好。”
  就在季承宁派人将天工部“洗劫”一空后,下属官员道:“司长,要不要和陛下说一声?”
  “说什么?你没看见季将军带着陛下的手令吗?既然陛下说了,但凡京中所有,皆尽季将军取之,我们又何必废那个事。”沈楹随意地整理了一下衣袖,“你很想把奏折送上去看人家脸色?”
  下属忙道:“是属下想差了。”
  也是,目下各种奏折除了最重要的交给陛下看,哪个不是内司监浏览一遍批红了事,他们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
  ……
  五日后,京郊。
  天高云淡,烈风阵阵。
  周彧亲自来送行,他的面色有些苍白,只是双眸极亮,一眼不眨地看着季承宁。
  比之上次送行,这次氛围更加肃杀在场诸将士却远远没有上次那般忐忑紧张,而是,热血沸腾。
  似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近在眼前。
  他们看着高台上的身影,不知何时,对季承宁这个主帅的信任已经到了极致。
  仿佛只要季承宁在,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季承宁接了周彧奉上的酒,仰头一饮而尽。
  青年将军抽剑,直指苍穹,“出兵!”
  乌黑的令旗如同游龙,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
  “出兵!!”
  众将士齐道,声震寰宇。
  大军向沧州疾驰。
  全速进军,不过半月便已进入沧州之境。
  越往西北,气候越冷。
  洛京还是初秋,叶子尚未落几片,沧州却已是北风呼啸,寒意刺骨。
  大军进入长阳关,但并未入城,而是与驻扎在城郊的沧州军汇合。
  此刻。
  沧州军大营。
  驻守在长阳关内的守将名唤周清安,正是周沐芳的父亲。
  “周伯父!”
  周清安正欲见军礼,被季承宁一把拉住。
  “将军,这于礼不合。”
  季承宁道:“在外,您是老将,在内,您是长辈,既非点将台点将,何必在意那些虚礼,”说着一笑,“要是被我二叔知道了周伯父给我见礼,非得说我太‘有规矩’了。”
  他重音放在有规矩上。
  周清安这才稍稍落意,看向季承宁,心中生出无尽感慨。
  “伯父,沐芳呢?”季承宁道。
  周清安回神,忙道:“快叫周沐芳进来。”
  其实根本不需要亲兵去叫,周沐芳早守在议事厅外,听到他爹的声音,嗖地窜了进来。
  季承宁看过去。
  周沐芳高了不少,也黑了不少,他本身就不白净,在极西北这样的苦寒之地风吹日晒,人黑得发亮,一咧嘴两颗虎牙露着,像是一匹威风凛凛的狼。
  “你居然真的来了!”周沐芳大声道。
  四目相对,周沐芳噌地凑到季承宁面前。
  他身上带着股砂砾和火药混合的味道,奇怪的是,季承宁并没有觉得反感,而是无比安心。
  比闻着那些华贵的鲸骨香、龙涎香更觉安心。
  周清安瞪了周沐芳。
  季承宁也不客套,把周沐芳拉到自己面前。
  他和周沐芳自小在一块,熟得和左右手似的,想什么就说什么,直接了当地问:“敢问两位我此次来带了一万五千中州军,甲胄与武器不缺,不过军马不足数,火枪更是十人也分不上一支,伯父,沐芳,我来之前听说沧州军有两万,不知可足数?”
  毕竟沧州濒临诸夷部,遍地是草原,是最最不缺军马的地方。
  他想着,有没有多余的军马匀出来。
  “两万?”不等周清安开口,周沐芳已冷笑出声,“只有一万二三,”他晃了晃手指,“这还是算上前些时日受伤的、年老体弱的、病得起不来床的。”
  沧州本是百战之地,兵士常年不足,莫说是年轻力壮的青壮年了,真到了无人可用的时候,连不足长枪高的孩子都要上战场,与别处不同,沧州是有女兵的,很有当年鸾仪遗风。
  “但兵马粮饷还是按照两万人的从朝廷要。”季承宁眯起眼,他看过朝廷的粮饷开支。
  他来之前是有地下官员贪污的心理准备的,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大胆。
  “而后经过层层克扣,到我们手里不到一万人可用之数。”周沐芳叹气,拍了拍季承宁的肩膀,“小侯爷,你接过的可不是个烫手山芋,而是个火炮炮弹,还是随时会爆炸的那种。”
  说着面上流露出几分怅然。
  周清安沉下脸,“周沐芳。”
  季承宁却大笑,“未开战之前就做此小儿女态,周沐芳,你的意气哪去了?”
  “哈,”周沐芳冷嗤了声,面上的困顿之色一扫而空,“谁做小儿女态,我是忧心你,罢了罢了,你心中既然有数,我何必唠叨那些,只舍命陪君子,你要做什么,我必效命于前就是了!”
  季承宁笑着看他一眼,“谁要你舍命,我要你活着立功。”
  桃花眼斜乜,多情又似无情,水波潋滟,看得周沐芳心头一颤,幸好他晒黑了,看不出脸红,不然能被季承宁笑话到明年去。
  他忍不住暗骂季承宁,也不知道他怎么长得,越长大越生得狐狸精模样。
  不知道的还以为小侯爷真生吞人心饮精气呢。
  季承宁又道:“沧州军谁负责辎重,劳烦青睐,我还有话要问。”
  周沐芳蹭地起身,“我去叫。”
  他一阵风似地消失,不多时,先听得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几乎是跑进来的,还伴随着着一阵阵放开我,你疯了吗的怒斥,两个亲兵打开帐幕,却见周沐芳扛着个青灰色的东西进来。
  那东西细细长长,还在不断挣扎。
  季承宁定睛一看,那不是个人吗!
  周沐芳利落地把人放下。
  此人脸被气得发红,唇角的疤痕向下撇着,强忍着怒气面对主帅,对上季承宁的视线时却是一愣。
  “季大人?”他声音都颤了,带着几分不可置信,忍不住上前几步。
  之前的大刑让他的双腿坏了,现下走路还很艰难。
  难怪是被周沐芳抗来的。
  季承宁也怔然几息。
  张毓怀?
  此人岂不是舞弊案中带头围堵贡院的那个张毓怀!
  张毓怀之前说要来沧州,的确是季承宁安排的,但没想到周氏父子会留他在军中。
  周沐芳笑嘻嘻地拍了拍张毓怀的肩膀,对季承宁道:“你安排的事儿,我什么时候没放在心上过?”
  周清安则解释,“张先生行事极有法度,心思敏锐,我便留他在军中效力了。”
  张毓怀如梦初醒,方才是脸红耳朵红,现下连眼眶都红了,纳头便要拜。
  被周沐芳一把薅住了后颈。
  季承宁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季承宁摆摆手,“张先生,时间紧迫,叙旧的话日后再说,你且将沧州军的近况全部告诉我。”
  张毓怀道:“是!”
  他经年处理沧州军的后勤事务,记忆力又奇佳,将事务汇报得干脆利落,简单明了。
  简言之,就是长阳关内的沧州军远远没有两万人,刨去受伤的、年老的,有一战之力的不过万人,兵器倒是不缺,沧州民风剽悍,家家户户都带刀带甲,若是放在十年前,兴许可以上战场,不过连年骚扰挣扎,城内几无可以参军的百姓。
  沧州军的军马不多,火器只有先前缴获的那些。
  季承宁原本以为中州军够穷的了,可相比较之下,中州军简直是富得流油,毕竟是名义上直属于皇帝的军马,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
  “还有……”
  季承宁抬眼,干巴巴地问:“还有?”
  周清安叹气。
  周沐芳则露出了一个你看我刚才说过什么的表情。
  张毓怀一时语塞。
  季承宁忙道:“你说你说。”
  “还有,沧州军粮草不足。”他声音中带着叹息。
  一则,沧州连年打仗,朝廷本就觉得沧州是累赘,派发的粮草并不足数,且经过各级官员盘剥,到沧州军手中的能有十中二三就不错了,二则,沧州本地青壮年一批又一批地送上战场,连年轻力壮的女子都要在厮杀,家中除了老人,就是不大的孩子,地抛荒了,从附近百姓那获取粮草的可能性太小。
  就算百姓们肯给,他们也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