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10节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10节

  要是这样,就更证明架构调整的正确性,包括清兰顾问深层次介入管理,操纵青食经营,甚至将来再做变更。”
  “拐弯抹角,对我使激将法你还太嫩。”袁晓成哂笑道,“公司不会偏袒谁,让青云饮品打头阵自有用意,等供应链越来越完善,各类原料和**运输都提上来,自然有你显身手的时候,到时你不想干都不行。”
  许真道:“那是什么时候,一年还是两年?”
  “没完没了是吧。”袁晓成脸色一沉,“也想要成百上千万把产品推向全国市场?那就打报告提申请,其他人都同意,我不会不批。”
  许真急了:“你不先支持,怎么叫其他人都同意?”
  “你要不是那块料,上会就被人驳倒,我怎么支持你,偷偷签字吗!”袁晓成真有些生气,心里嘀咕起来,难道国营厂走出来的管理,都不适应青云节奏么,究竟是个人的毛病,还是他这批老朋友整体的素质缺失?
  “哪有这样的,批给饮品部经费,不都是罗总一句话的事,谁反驳了,谁质疑了。”
  “那你去找罗学云啊!”
  袁晓成差点爆发,非要我把事情摊开,说陈嘉乐不信任你们的能力,没有翔实可靠的报告,就会拿放大镜寻找缺漏,即便自己允许,也不卖面子,搞得我威风扫地,你才满意吗?
  他努力平息愤怒,保持冷静。
  “好,我问你个问题,只要你答出来,我就支持你。”
  许真高兴道:“你说,你说。”
  “冰红茶和果粒橙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那就太多了。”
  “说核心。”
  许真神情一凛,正色道:“当下饮料行业国营老牌萎靡不振,新兴同行方兴未艾,外国品牌很受限制,可以说产品只要不是烂透,都会有市场,而青云率先出手,就是先发优势。
  冰红茶和带果肉的果汁,有且只有青云能提供成熟稳定的产品,顾客不爱喝倒罢了,爱喝只能找我们,这叫创新优势。
  再来一瓶满足许多人一份钱喝多瓶的痛快,赠送周边产品不光给顾客实惠赚到的想法,还能借别人产品的名气,相辅相成,这叫营销优势。”
  “就这?”
  “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像果粒橙设计‘橙功娃娃’形象,也算是营销的一部分,不用单拎出来。”
  袁晓成挥了挥手,道:“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真做足准备,不怕别人责问,再打报告上来。”
  “我什么地方说错了?”
  “滚蛋,我还要办公。”
  许真眼见袁晓成脸色铁青,不好再勉强,悻悻离开办公室,回到零食事业部。
  年初架构调整之后,归属事业部的产研销等部门都分到各自麾下,许多人因此失落很久,看似只换了距离不远的楼房,实际却变成总部到事业部的天堑。
  大概就是京师和行省的差别,成了地方上的人,对分厂分公司再没有什么优越感。
  这也是许真着急的原因之一,没有人不畏惧变化,但如果是变好,喜悦感会冲淡不适,如果是变差,失望感会加重愤怒。
  “开会!”
  许真苦思冥想不知问题出在何处,干脆召集得力干将集思广益,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算他们不知道答案,也能提供思路。
  “大家畅所欲言,聊一聊饮品部双炮齐鸣的原因,顺便讲讲咱们怎么做能说服公司给一样的待遇。”
  众主管下意识把目光聚到运营副总监蔡泽华身上,这下可把许真惹怒,吼道:“我问你们呢,一点脑子都没有,光想着别人给你发答案?”
  蔡泽华冷眼旁观,并不言语,他是清兰顾问,根本不甩许真的威风,自觉做好副手,维持住研发和生产两大关键职能,就算对得起工资,没必要掺和别人,说不定哪天就调回去。
  “非要我点名?魏明明你说。”
  生产主管魏明明脸色发苦,不讲道理啊,怎么不让市场销售先说,他们负责对外,敏感度最高。
  “咳咳,大的方向我就不废话了,说一说跟生产相关的吧,饮品部主推的两款明星产品都摒弃了玻璃瓶和易拉罐,全部采用聚酯瓶新**,对生产而言就是减少了许多环节,整个链条变成重复重复再重复,不用考虑配置,不用分心他顾,产量提高很快。
  各位都是行家,知道项目种类乘以不同配置得出来的产品款式数量多么庞大,对我们的计划安排、资源调度增加多少困难。
  我认为饮品部是借鉴了可口可乐的成功经验,就是一款产品的简单重复,只需要搞好浓缩液厂,剩下装瓶厂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得又快又多,如果不是跟青云粮食那样做精品化,跟市场拉开价差,任何对手看到如此充足产能,都会像战场上遇到弹药无数的对手,头痛且绝望。”
  魏明明说道:“我们有必要学习这点,也选出受顾客欢迎,销售快,销量高的产品作为重点,对进攻来说,需要有矛头冲在前面扎穿防御,等进入稳定期,慢慢提拔其他产品加强厚度不迟。他们有明星,我们有王牌,再好不过。”
  会议室集体沉默,连蔡泽华都忍不住看过来,这是个本地人,不是清兰顾问,却没想到打出这样精彩的操作,很有升段潜力。
  许真嘴角抽搐,还是张口表扬:“跟魏主管学学,即便不直接对外,依旧关心市场,关心公司。”
  魏明明略略尴尬,解释道:“我瞧公司这样做的,就总结归纳一下,算不了什么。”
  许真开始脸皮抽搐,他听这句话突然有种自己眼光狭窄,不识大体的错觉,公司不是没考虑其他事业部,而是还没轮到,要渐次来慢慢来?
  当下情形已经不容他后退,众人都积极献策起来。
  市场主管黄杰说道:“在宣传营销上,我们也要灵活学习饮品部的手法,连他们自己都不屑于同样的招式用两遍,咱们更不能笨拙地模仿,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冰红茶再来一瓶的精髓在于超值,顾客觉得一份价钱有可能买到两瓶三瓶,很容易促进消费,可我们的产品绝不能如此,一个人喝了饮料,不妨碍他一日三餐,但方便面吃了注定要影响三餐,若是买一送一,最后综合反而会削减销量。
  可以改成赠送卤蛋一枚或者加量不加价,直接封装在产品内部,**上标示,既让顾客觉得占到便宜,也不会一份钱锁住两份潜力。
  而果粒橙的周边赠品,我们只需要重新设计水浒卡就是,将小卡变成大卡,添加形象和故事色彩,使它更具有收藏纪念的价值,同时增加额外角色卡,集齐一百零八将兑换特等奖,干脆点给钱,集齐额外卡则赠送便宜周边。
  范兴宗不是鼓吹品牌联合营销能增加影响力和口碑传播吗?咱们大可以效仿,把水浒卡片跟陈清干吃面紧密联合一起,出画册做动漫拍电影,水浒弄完搞三国,三国弄完再红楼,四大名著都来一遍,国风、卡通、神话修真、都市漫改、未来科技、男女更换,绑定绑死,吃干抹净!”
  众人下巴都要惊掉,不知道黄杰打了什么鸡血,贯口似的一气不停,想法更是天马行空,令人叫绝。
  “你是何处来的灵感,怎么如此清奇?”许真忍不住问道。
  第744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青云成立时间尚短,许多本地招收,随着业务扩张慢慢升上来的管理者,年岁都不太大,约莫三十上下,又因为青云食品的性质,使这些年轻的管理者较容易接触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
  再加上青云的货物销售范围广远,职工带回新鲜之物很多,不懂潮流不知时髦,对他们这些管理者来说,有被鄙视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风险,从事市场销售的黄杰更是如此,要广泛接触市场,认知世界。
  难听点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罗学云作为领头人,天天搞进口代购,从奶粉到玩具,从汽车到家电,仿佛这就是睁眼看世界,和潮流接轨,手下人岂能不琢磨?
  正经点就是工作生活需要,接触潮流文化,世界新闻,才能跟清兰顾问交流做朋友,才能助力青云商品出海,做大出口业务,才能撞到机遇,给家里人带来美好变化。
  近几年玉阑陈清的小产业发展迅猛,便是受此影响,不光是青云职工有钱能带动消费,服务青云产业链就能稳稳挣钱,更多是听到信息,知道有些东西做起来真能挣钱。
  回收纸板玻璃瓶易拉罐,维修电视机冰箱风扇大小家电,抑或者去南方弄来便宜的衣物小电子产品到内地卖,都是大有大挣法,小有小赚头。
  黄杰年纪稍轻,电影小说音乐时常地追逐,作为市场职工,出差更是提供这种便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的多了,想法自然就多。
  所以他对许真的提问深感疑惑,有些东西是自然而然的,就像满山遍野的野花野草,开花成群方能看到,什么时候种子洒下,得问老天。
  “很清奇么?我觉得挺正常的。”
  黄杰老老实实回答。
  “这就是物尽其用,开发潜力罢了,就像我们的干吃面,当初设计时,罗总就讲过既要做传统口味,还要做现代口味,既要华夏风格,还要西洋意趣,什么原味、烧烤、香辣,什么蜜汁鸡排、番茄鸡蛋、香葱鸡肉等等。
  连水浒卡发行之初,罗总也讲过缘由,说方便面干吃面这类产品很难做足差异化,你出新品别人就能跟上,竞争还大,价格上限锁死,要想推动陈清干吃面的销量,必须加强营销。
  水浒卡一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宣传效果不言而喻,二则收藏集邮这种心态十分常见,邮票能收集,烟盒能收集,瓶盖能收集,卡片自然也能。
  不过那时候对手不多,我们用田黄面为原料,多种口味作噱头,效果就已十分明显,无需增加成本,在水浒卡上过多费心,因而便没设置有奖赠送。
  但此一时彼一时,既然现在目标是全国市场,免不了两道难关,如何快速打开知名度,如何超过当地方便面品牌,升级卡片,添加奖品顺理成章。”
  会议室掌声如雷,就连冷淡的蔡泽华都鼓掌,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肯学习肯琢磨,进步明显,足够撑起青云的现在,至于将来,不是他需要操心的。
  许真就很挫败,难道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早就被罗学云书写在青云历史上吗?只要潜心领悟活学活用,就有足够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他手脚发软,忽有恍然大悟之感,怪不得有些人升职很快,像王彬黄杰,难道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罗学云的意思,知道眼下该怎么做吗?
  再深想就更恐怖,莫非不是袁晓成不愿帮,而是他坐在这个位置,本身就是托袁晓成的福气,作为某种安慰,事实上并没有百分百胜任并且让大伙心服口服的能力,低调做事才是正理,非要表现实则让袁晓成为难?
  一连串的问号在他脑海飘来飘去,以至于他对众人的讲话都有些晕乎,直接游离在外。
  “相比较饮料的霸道,什么便利店小卖部超市商场,都能构成消费场景,我们的产品更要注重细分,桶面的重点要放在旅行者和办公室职员上,帮他们节省时间,袋面重点是家庭,一锅能下好几袋比较实惠,干吃面辣条等小零食,则要注重学校周边……”
  “铁道对我们很重要,候车站和火车上有大量苦熬时间的人群,他们需要吃喝,不光能推动我们的产品,还能联合饮品部和附属食品厂,做成一个产品群,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应当作为扩大的重心。”
  许真几乎就要打退堂鼓,众人提议的热情跟他想清事情真相的寒冷,形成一种夹击,让他坐立难安,但有些事他能决定开始,却无法命令收尾。
  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平白就告诉大家等公司安排,那么黄杰等人肯定会追问,甚至瞎打听,询问为什么开了头,突然又消声,届时火力必定落到他身上,工作不是这个做法。
  “很好,很好,他饮品部精兵强将,我零食部也是人才济济。”许真挤出笑容,“你们的提议非常重要,给零食部将来的发展指明方向,鼓动得我恨不得大干一场,冰红茶摆到哪个店,我们方便面就跟着去。”
  众人皆笑。
  许真却话锋一转:“不过有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恐怕我们的讨论只是空谈,在陈总袁总甚至罗总那边过不去,最后反而闹笑话就不好了。”
  黄杰问道:“什么问题?”
  “公司关心我们是否知道冰红茶和果粒橙推广成功的核心原因。”
  “质量创新,营销特别,促销有力?”
  许真摇头:“我都说了,袁总没点头,让我好好想想。”
  众人尽皆陷入沉思。
  望着他们的样子,许真矛盾极了,他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点在于有这样的属下积极工作,未来零食部一定不差,同样能撑起青食,失落点在于他很有可能是被淘汰的人选,渐渐跟不上趟,抛在后面。
  “蔡总监,要不你来指点指点?”
  迷糊的众人没忘记专业人才,见蔡泽华没有主动的意思,便请君出山。
  “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蔡泽华淡淡笑道,“质量创新、营销促销实则解决顾客为什么购买我们产品,把他们的需求链接到青云食品身上,但无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如何买到。总不能让顾客打电话给我们,单独发他一车两车。”
  黄杰道:“蔡总监是说分销网络么?”
  “不错,许多地方性的品牌之所以蜷缩在当地,并非产品质量差,而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限制,导致他们出去困难,现在虽有所瓦解,仍旧不少阻碍。”
  “公司不是已经广撒网,在一级分销区域的主要城市建立办事处,跟当地销售公司或者个人合作,代理销售我们的产品,内有市场中心和事业部,外有优选公司援助,零食部就沿着冰红茶和果粒橙的路径,不超过他们不行吗?”
  蔡泽华再度摇头。
  “你还是没明白什么叫做事业部,事业部就等同没有完全独立的子公司,任何资源都要先考虑自用,就像青农和青云一样,得亲兄弟明算账,我的销售是我的销售,你的运力是你的运力,两嘴一张就分给别人,我自己的活还干不干?
  你们只看到范兴宗跑来跑去,给果粒橙谈下各种花里胡哨的联合营销,却没注意到罗学杨、王彬、刘明希,一整年都没有在陈清呆多久,哦,还有陈帆、张光辉和沈长明,也在饮品部催促下,积极招收市场销售,去各城各地拉拢关系。
  比让人知道我们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买到我们的产品,就像青食去江城离不开优选,去香江离不开百佳一样。”
  黄杰、魏明明等人都有所感,默默沉思不讲话。
  许真只能张口打破沉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扩大分销网络,送我们的销售跟饮品部的销售员作伴?”
  “哈哈。”蔡泽华忍俊不禁,“话糙理不糙,听起来怪怪的,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你是青食老员工,应该比我更明白销售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