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带着荒田回过去>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353节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353节

  至少也有几个企业留给家里。
  可惜,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机会试验。
  大庭广众之下,如果就这样试验,估计能吓死一群人。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火车了,因为现在的火车大部分都是货车车厢,往里面一躲没人能找到他。
  完全可以放心的试验。
  等这次回来,得去火车站试试。
  “碰……哎呦喂!”
  思绪间,车子应该开到坑里,猛的一个颠簸,有人没反应过来,叫了一下。
  随后又恢复了正常。
  接下来,车子就进入了漫长的颠簸路程中了。
  农村加上山路绕行不太好走,加上路上有人上车下车,三四十公里的路,跑了一个半小时才算是到达目的地周口店区。房山县城。
  之所以叫周口店。
  因为今年房山和良乡才合并为周口店划入京都管辖。
  不过当地的人还是习惯了叫房山。
  杨小乐在那里琢磨着。
  自己骑自行车骑快点,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了。
  不过他不认识路。
  现在不像后世的路修的笔直,还有路标。
  不过现在他在头疼,怎么去白水寺呢!
  多远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
  看了一眼不远处,拿着工作证在路边打听的张兴堂,杨小乐又不是那么着急了。
  这两个家伙要不是去白水寺,他能把脑袋给摘下来。
  ……
  “你说你爹是怎么想的?东西放这么远的地方,还是深山老林里。四五十里地呢!”
  杨广平一边走,一边在那里抱怨着。
  张兴堂没搭理他。
  有些情况他还是不会告诉对方的。
  要不是被人威胁,他怎么可能带杨广平过来。
  这个地方确切的的说,不是他藏的,具体是谁藏的就不清楚了,在信里父亲说的也是比较模棱两可。
  幸好之前自己知道许多的事情。
  否则父亲的信可能都看不懂。
  看了一下四周,说道:“行了,别抱怨了,刚刚他们说了,向阳公社早上过来拉物资的人中午前肯定会回去,咱们去街尾那边的桥头等着就好了。”
  “哦!”
  杨广平见状只能跟在对方的后面。
  两人来到街尾一座石桥边上,安静的等候着。
  杨小乐看着两人去那边蹲着,琢磨了一会,也去找个角落蹲了下来准备跟着两个人。
  刚刚两个人的话他也听到了。
  白水寺在向阳公社附近。
  就这消息,还是两个人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的消息,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白水寺这个地方。
  想想也是四十多里外的农村。
  不知道也很正常。
  不过这也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白水寺绝对不会是个大寺庙,不然的话就算是几十里的地也能知道。
  在那里等了一个小时左右。
  接近十点的时候,杨广平两人拦住了三辆拉货的马车,聊了一会,高兴的上了马车。
  杨小乐看着两人离开,想都没想的跟在了后面。
  出了街道来到郊区,入目的就是全是之前残留下来的一座座土高炉和光秃秃的农田。
  不远处就是延绵起伏的大大小小山丘,一眼看不到边际。
  杨小乐悄悄跟在后面,东拐西拐,在山区里穿林过河。
  两个多小时以后在一个公社里停了下来。
  杨小乐看了一下时间:“娘的,这时间也太慢了吧,二十多公里的路,跑了两个多小时,自己走快点也就跟这差不多吧。”
  不行,得想个办法弄个摩托车。
  城里不行,但是以后这种山路、或者农村人少的地方骑摩托车方便。
  不过现在国内的摩托车精贵的不得了,想偷偷弄到那是不可能的。
  这玩意不像公社里的猪、牛之类的,在系统里还有一些死亡指标,能调节一下。
  但是摩托车这种工业品。
  丢了一个那就是大事情,说比人命值钱,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抛开思绪,就看到杨广平两人打听了一下。
  当杨小乐听到还有六七里的山地要走,顿时叹了口气。
  娘的,六里山地呢!
  长在山区的他自然知道,这六里山地走起来,可不容易啊!
  不过既然有寺庙,那肯定有路,应该不用披荆斩棘。
  看到两人出发,他立马跟了上去。
  就看到两人一路打听,向着外面山区走了过去。
  杨小乐跟在后面,没有傻乎乎走路,而是用空间的能力,在旁边的小树林里时不时的吊着。
  走路?
  走路这是不可能的。
  可惜就是这闪现的范围还是太小了,就算是一分钟两次,一个小时也就四十公里的路。
  还是太慢了。
  “咦!”
  就在他刚刚出空间来到一个小山头,准备继续赶路的时候,有了意外的发现。
  此时他所在的山头位置比较高,一眼就看到了身后五六个穿着公安服的人吊在后面。
  而且看样子,明显就是在跟踪谁。
  看了看这几个人,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杨广平几个人。
  顿时琢磨出味道来了。
  估计是两个人在这打听,被有心人给举报了。
  看来这世道,还不能乱打听啊!
  琢磨了一下,直接下了山坡来到边上进了空间。
  因为这里是转角的地方,他看看能不能听到什么消息,毕竟他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呢!
  渐渐的,一行五人悄悄来到了拐角地方,停下了自行车。
  “杨队!怎么回事?”
  几人停下来以后,其中一个小年轻,对着为首的中年男子询问了一下。
  杨队伸头看了一眼,又在四周打量了一下说道:“不清楚,有人说这两个人在打听白水兴隆寺,而且明显就不是本地人。先过去看看。”
  “寺庙而已,怎么这么兴师动众的。这每天人来人往这么多人,要是来个人,那我们不得累死啊?”
  看到小年轻不在意的表情,杨队只是看了他一眼。
  没有去解释太多。
  从“一五”计划,老毛子援建开始,内地的资金就比较紧张。
  各地都在想办法找钱。
  因为老毛子援建大部分都是人才、技术和部分设备,很多内地生产不了的材料和设备还是需要购买的。
  这些都需要外汇。
  国外的硬通货,只能是黄金和白银。
  根据“功德林”那边‘坏人’交代的消息,当年孙殿英的八万两黄金,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所以,孙殿英当年停留驻军的路线的当地,都被打招呼关注过。
  房山自然是没有被放过。
  白水兴隆寺也是重点关注之一。
  如果不是举报的人提到了白水兴隆寺,他也就真的不会在意了,因为
  当然了,开过会的人没人会太过在意,毕竟这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
  “行了,跟上,看他们这路线应该真的是去那边。”
  随后招呼了一声,一行人又跟了上去。
  杨小乐在空间里,看着一行人离开,在那里琢磨着,今天就算是张兴堂两人有收获了,那也不可能带的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